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665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docx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docx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4分)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

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

(2分)

 

(2)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

找出来并简析。

(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3分)

兰溪棹歌①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兰西县西南。

棹(zhào)歌:

船歌。

8.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1分)

 

9.“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2分)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9.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2分)

 

10.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

(2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5题。

(一)(4分)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

松高貌。

②衣冠:

士大夫的穿戴。

 

16.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2分)

 

17.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6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3分)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6分)

晚春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3分)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3分)

 

(二)咸阳值雨温庭筠

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天。

11.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

(2分)

1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分)

 

城东早春

(唐)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上林:

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

1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

(2分)

 

16.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

(2分)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

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8.诗中有画。

(2分)

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

抬头望去,

19.景中有情。

(2分)

古人云:

“诗以情为主,景为宾。

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

完成15-23题。

(-}野池(4分)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15。

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植物▲的景象。

(2分)

 

16.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一)秋夜山居(4分)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

织布机。

②野客:

离乡在外的游客。

14.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2分)

15.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2分)

 

田家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

这里是满的意思。

②残照:

夕阳。

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2分)

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

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概括作答。

(2分)

答: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

(2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7.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1分)

28.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分)

 

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

送别歌。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4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

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5-16题。

(4分)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夔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夔(kuí):

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

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15.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2分)

 

16.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

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28题。

(一)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0.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派。

(2分)

1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2分)

 

1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暮春

翁格【清】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10.首句中“怨”字的含义是什么?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3分)

 

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概括作答。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朔救乳母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朔。

朔曰:

“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

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

”乳母如其言。

朔在帝侧曰:

“汝宜速去!

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尚何还顾!

”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

(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申宪:

依法惩处。

申,按照。

宪,法律。

②愎bì:

固执任性。

③愍mǐn:

哀怜。

13.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但屡顾帝(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B.帝虽才雄心忍(容忍)然胡不已乎(停止)

C.至若春和景明(日光)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窥谷忘反(通“返”)

14.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告之于帝

B.旁人言之何陋之有

C.我当设奇以激之无从致书以观

D.乃凄然愍之乃不知有汉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分)

(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2分)

16.容把握。

(4分)

(1)选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

请细读选文,摘录文中词语填空。

(2分)

开端:

乳母发展:

乳母高潮:

设奇结局:

武帝赦免

(2)朔言“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的计谋“奇”在何处?

(2分)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唐)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4.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的什么特点?

5.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什么作用?

 

 

城东早春

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6.这首诗所写的主要容是什么?

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

(3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8分】

戴逵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①也。

幼有巧慧,聪悟博学。

善鼓琴,工书画。

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玄②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

其画古人山水极妙。

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

王长史见之云:

“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逵曾就宣③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

逵乃与宣画《南都赋》。

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

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

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④,不足动心⑤,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

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

(选自《历代名画记》)

【注释】①谯、铚:

古地名;郡:

古代行政区域。

②玄:

人名。

③宣:

人名。

④至于开敬:

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

⑤动心:

打动人心。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②又善铸佛像及雕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②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11.通读全文,说说戴逵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

庄子谏日:

“王之伐越,何也?

”日:

“政乱兵弱。

”庄子日:

“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

王之兵自败于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

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非子》)

【注释】①越:

越国。

②睫:

眼睫毛。

③庄蹻(qiāo):

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王之兵自败于晋

A.王之兵自败于/晋

B.王之兵/自败于晋

C.王之兵自败/于晋

D.王/之兵自败于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①丧()②明()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①相()②止()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

12.请具体分析本文中庄子的语言技巧。

(2分)

13.结合文意说说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渊明《桃花源记》

[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①。

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非人不死者也。

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

……旧说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②,或至百二三十岁。

……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③,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

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

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轼《和桃源诗序》

注释:

①多过其实:

很多都夸大其词。

②寿:

长寿。

③五味:

这里指日常的调味品。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无论晋()

(2)便扶向路()

(3)止言先世避乱来此()(4)或至百二三十岁()

7.找出与甲文“具答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辍耕之垄上B.无丝竹之乱耳

C.奉命于危难之间D.属予作文以记之

8.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

 

9.通读甲乙两文,完成

(1)—

(2)小题。

(6分)

(1)甲、乙两文写再寻“桃花源”,各有怎样的结果?

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2分)

(2)对于渊明的《桃花源记》,轼认为“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你对《桃花源记》有何看法?

请简要说说。

(4分)

 

后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问,不可校数。

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

唯章武侯王融与留侯常崇绢过任,蹶倒伤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侍中光止取两匹。

太后问曰:

“侍中何少?

”对曰: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朝贵服其清廉,

(选自《伽蓝记》)

【注】①露积:

堆积后不加覆盖。

廊庑:

走廊、廊房。

③称力:

量力。

④过任:

力不胜任。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1)库藏盈溢(▲)

(2)太后赐百官负绢(▲)

(3)侍中光止取两匹(▲)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22.面对太后的赏赐,百官有哪三种不同的表现?

(3分)

【诗歌鉴赏】

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

水流湾曲的地方。

13.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分)

答:

                                

1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0分)

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

“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

含有陵墓之意。

②荆:

楚国的别称。

③禨(jī):

迷信鬼神和灾祥。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叔敖疾

(2)王数封我矣

9.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1)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2)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10.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1.“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