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547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docx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docx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提高小麦产量的途径

摘要:

小麦的单产决定于单位面积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1],但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下,各构成因素对子粒产量的贡献不同。

小麦产量三个构成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只有三者的乘积达到最佳组合时,才能使产量最高。

在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中,穗数对穗粒数和粒重处于支配地位,穗粒数和粒重则处于接受影响的地位,而这三因素的组合又受栽培方式、播种密度、播期等因素有关,只有三因素协调发展时,才能获得高产[2]。

关键词: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增产

1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小麦产量三个构成因素之间存在制约关系,穗数的形成是分蘖发生和两极分化的结果,最后决定穗数多少的时期是抽穗期。

从播种到抽穗以前的各种生态环境和生育况,都对穗数多少存在一定影响和制约作用穗粒数的多少是开花授精6-7天后决定的,它取决于分化小花的数量和小花与子粒退化的比率。

穗粒数的多少受穗分化到粒数定型期间的生态环境和植株有机、无机营养状况的影响.其中包括穗数的影响;而粒数对穗数并无影响关系。

粒重除了其遗传因子控制外,还受制于子粒灌浆期间的各种生态因素和植株的营养状况,穗数的多少是制约粒重的原因之一,粒数的多少对粒重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由此可知,在构成小麦产量的三个因素中,穗数是对穗粒数和粒重有较强作用的制约因素,穗数的多少对穗粒数和粒重始终处于主动的影响,支配的地位;穗粒数和粒重基本上处于被动的,接受影响和支配的地位。

因此,在生产中协调三因素关系时,主要通过调节穗数来实现[3]。

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但产量是三因素的乘积,所以只注重穗数的增加而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使产量减少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由于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可调节的力度也最大,因此,千粒重在该麦区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很多的研究[4]发现千粒重的遗传力较高,效应潜力很大,显性作用明显,在育种中适合作早代选择:

在栽培上主要是通过提高灌浆强度及延长灌浆时间来提高千粒重,比如采取适期早播,保证小麦充足的灌浆时间,增加小麦的灌浆强度。

抓好后期浇水,进行适当的叶面喷肥及适当喷施生长调节剂,进行病虫害防治,为粒重增加创造条件,提高产量潜力[5]。

 

2产量构成因素的调节

2.1栽培方式的影响

西南麦区是继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之后的第三大小麦优势产区,涵盖、、、4省市,地形均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近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30万hm2,其中约占65%[6]。

但自1997年来,小麦种植面积大幅下滑,2004年达到最低仅为127万hm2,产量水平低和种植效益差是该区小麦生产的突出问题[7]。

小麦播种面积的85%以上分布在丘陵,以套作为主,丘陵为主的地形地貌及复杂的种植制度致使其机械化水平低。

农民以传统的挖窝点播(即稀大窝)为主,种植粗放,产量低而不稳。

因此,丘区套作小麦产量的提高急需在播种环节上下功夫,既要提高播种功效,又要保证播种质量,确保构建优势群体,力求高产高效。

有关小麦机播技术配套的农艺措施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北方[8-9],且大多研究表明土壤耕作方式和播深是关系播种质量和群体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10-11]。

农业大学的研究者为改善以上的情况,设置耕作方式、播深及覆土三种配套农艺措施对机播套作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进行研究。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者发现不同的栽培方式对小麦群体茎蘖动态及茎蘖成穗率、体干物质积累及花后干物质贡献、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均有不同的影响。

免耕产量显著高于翻耕,且有效穗较翻耕提高9.86%,穗粒数和千粒重却低于翻耕,但产量构成因素间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播深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播深5cm的产量较8cm、2cm的分别提高5.89%、11.57%,同时播深5cm的有效穗也显著高于其于两个播深处理;而穗粒数以2cm播深最高,千粒重则以8cm播深最高,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

覆土处理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可显著提高产量,而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基本无影响。

三因子的交互作用方面,免耕+播深5cm+覆土的处理产量最高,产量三因素构成协调;翻耕+播深5cm+不覆土的处理表现其次。

三种农艺措施对群体质量和产量影响大小的先后顺序是播深>耕作方式>覆土,且三者的交互效应达显著水平。

因此,西南丘区套作小麦机播配套的农艺措施应选择“免耕+播深5cm+覆土”。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农艺措施配合后,机播小麦后期群体干物质积累多,花后有效绿叶面积提高,光合能力加强,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良好,免耕+播深5cm+覆土处理下的产量达到3718.9kg/hm2,较传统稀大窝栽培(3000kg/hm2)增产25%[12]。

2.2播种密度的影响

对于有效穗数,随耕作密度增大有效穗数越多。

说明增加密度对增加有效穗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低密度下有效穗数增加明显,高密度下有效穗数增加的幅度却有所降低,所以通过耕作密度增加有效穗数是有限的。

 

对穗粒数的影响,随耕作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在相同的密度条件下,各自的穗粒数有较大差别,穗粒数的多少还受品种本身的影响,各品种穗粒数随密度变化较有效穗数小。

 

对千粒重的影响,千粒质量变化趋势跟穗粒数的相似,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经方差分析,各品种的千粒重在相邻密度处理下均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各品种千粒质量在不同密度下表现均较稳定,该性状本身遗传力较强,受环境影响小。

综上分析得出,在低密度下,由于各种环境因素良好,各品种植株生长健壮,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较高,有效穗数增加明显,但每公顷有效穗数依然比高密度的低,产量均较低。

在高密度下,虽然产量均显著增加,但当密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加剧了群体对光、温、水、肥等的竞争,从而使个体性状变劣,导致群体产量下降。

小麦籽粒产量的高低只有在三因素达到最佳组合时,才能使产量最高。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因品种特性的差异,对密度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各有其侧重,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就要通过合理密植,使三因素得到协调发展。

在低密度条件下穗值产价最大,在高密度条件下,粒值产价最大。

在低密度条件下应注重穗数的增加,高密度条件下注重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增加,即在保证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2.3播期的影响

播期会对不同麦类和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明显的影响。

不同麦类间对产量直接效应最大的因素是有效穗数,不同品种间对产量直接效应最大的因素:

早播是穗粒数,晚播是千粒重。

在适宜播期围,产量高并有它相适宜的产量构成,因此,不同麦类

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非常重要。

在对不同小麦品种进行播期研究实验时,研究者发现不同的品种有适合的播期,有的高产品种虽然不在一个播期,但其产量结构相差不大;有的品种耗春性较强,耐迟播,适宜播期围较宽,迟至十一月中旬还能获得高产;某些品种耐春性较弱,宜早播,以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上旬为宜。

实验通径分析表明,播期早,穗粒数对产量直接效应最大,随播期推退,千粒重对产量直接效应增大。

因此,如何抓好早、迟播麦的产量结构模式,是生产上一个重要问领,应选用穗重型品种,在保证亩穗数的前提下,主攻粒数和粒重是增产的关键。

早播麦要保证穗分化有充足的营养,后期不脱肥,力增穗粒数;迟播麦要抓好后期管理,保证籽粒灌浆有充足养分[13]。

3提高小麦产量的途径 

由于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2005年我国小麦生产在2004年恢复性增产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总产量达1950亿斤,增幅5%,2006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3.47亿亩,比上年增加570万亩,增幅1.7%。

麦区属于西南秋冬播春性麦区 ,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一位。

2006年全省播面2049万亩,总产量556.2万吨 ,主产区为盆西平原、盆中浅丘和盆东南丘陵区占小春粮食产量的75.7%,占播面的69.9%。

由于主产地多为丘陵,其栽培耕作粗放、生产条件差、生产技术水平低等原因,使得小麦单产较低,但这里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多,地下水位较高,提高单产有很大潜力。

 要想提高小麦产量,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

3.1选用良种

目前小麦品种多且杂乱,致使有的品种已经发生退化,造成产量不高或者病虫害的泛滥的现象。

针对这样的问题,选用良种播种时实现高产的首要条件。

如用高抗高产的小麦新品种川麦104、367和麦836等。

3.2精量播种

大量的实验证明,适量减少群体基本苗的数量,可提高有效穗、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达到高产的目的。

所以,在选择小麦的品种、播种时期、施加肥料之前,应该先确定基本苗数量。

丘陵地区的小麦播种量控制在8~10kg。

一般适合在冬季生长的品种,就需要这种种子的播种密度小一点,并且要提前播种;适合在春天生长的品种,就需要播种数量较多,可以延后播种时期。

提高播种质量可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一是大力推广播种机器播种。

第二个就是实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技术。

这样就能提高效率、保证出苗率。

3.3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是依据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灌溉情况而定。

适时播种可使幼苗顺利越冬、有效实现麦苗茁壮成长。

一般在十月下旬到十一月初播种,以避免过早播种的后期冻害和过迟播种导致的出苗差的现象[14]。

3.4科学施肥

树立平衡施肥观念。

重施农家肥,施足氮肥,增施磷肥,补施钾肥,提倡施用锰肥[15]。

合理追加蘖肥,可以有效地调整幼苗的结构布局,提高有效穗,并且长成大穗。

对于丘陵地区的施肥方式要改变,氮肥在最佳的时候要稍微延后一点,普遍情况下要延迟到拨节时期。

有条件的地方可施保花肥。

在小麦开花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能够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以改善小麦在发育生产后期营养不足的情况,使得穗的每一个部位延缓退化,提高穗粒数,增加穗重,从而有效地提高小麦产量。

3.5促控适当

小麦在每一个生长发育阶段,每一个部位发展需求的营养成分都不一样,所以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对其施加肥料来有效地促进和控制小麦稳定快速生产。

小麦生长前期“以促为主”,主要保证养分充足供应促进幼苗茁壮成长。

中期“以控为主”,主要是减少无效发育,提高分蘖的成功率。

后期“以促为主”,主要增强根部活力,降低绿叶的减退速度,以增加粒重,提高穗粒数。

3.6防虫治病

播种时做好药剂拌种处理,这是防止虫害病的第一步。

前期注意防治麦蜘蛛,中后期重点预防白粉病、条锈病等。

做好早发现早防治,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病虫危害损失。

矮秆基因和 1B/1R 易位系的利用使株高降低、收获指数提高、穗粒重增加, 这是品种产量潜力提高的主要原因[16]。

这说明我国小麦育种在产量改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同时还应看到, 国外广泛采用的常规育种技术改进不大, 效率较低, 亟待提升完善[17]。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新技术代表了未来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 在发达国家应用日益广泛。

4结语

小麦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气候、肥料和水的需求有所不同,这就需要人为调控。

为了小麦产量达到预期的目标,获得刚搞的效益,人们往往会研究如何施肥,怎样播种等来促进和保护小麦的发育过程,调节影响产量的的三个因素,提高有效穗数、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使得在单位面积中的产量达到最高、实现高产。

参考文献:

[1]周淼平,任丽娟,旭,等.小麦产量性状的QTL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4):

35-40.

[2]万昌,丽娜,邵云,等.杂交小麦产量构成因素间协调性的分组分析[J].农业科学,2008(3):

4-7.

[3]吴金城,小麦产量构成因素;适用技术 

[4]宁东蜂,志杰,文彦,等.限水灌溉下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6):

1312一1318.

[5]周芳菊,桥生,道荣.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农业科学,2012,12,51期12卷 

[6]汤永禄,朝,余秀芳,等.西南旱地套作小麦带式机

播技术组装与示效果[J].耕作与栽培,2010(4):

60-61.

[7]汤永禄,朝,乔善宝,等.实现小麦高产增收的三大

关键技术环节[J].农业科技,2010(11):

20-21

[8]HeJ,LiHW,WangXY,etal.TheadoptionofannualsubsoilingasconservationtillageindrylandmaizeandwheatcultivationinnorthemChina[J].Soil&TillageReseach,2007,94

(2):

493-502.

[9]ZhangXR,LiHW,HeJ,etal.InfluenceofconservationtillagepracticeonsoilpropertiesandcropyieldformaizeandwheatcultivationinBeijing,China[J].AustralianJournalofSoilResearch,2009,47(4):

362-371.

[10]海雷,黄子琛.春小麦出苗的水分和温度效应[J].大学学报,1996,35(4):

631-637.

[11]ZhengHailei,HuangZichen.Theresponsesofspringwheat

emergencetosoilwaterandtemperature[J].JournalofXiamen:

NaturalScience,1996,35(4):

631-637.

[12]樊高琼,亭,溢,等.耕作方式、播深及覆土对机播套作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12):

20-25

[13]候远玉,文钰.不同播期大麦、小麦、小黑麦产量结构的变异[J].农业大学学报,1987(5):

313-321.

[14]余秀芳.丘陵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14,8(27):

44-45.

[15]雪飞.水氮运筹对冬小麦群体物质生产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农业大学,2009.

[16]Zhou Y, He Z H, Sui X X, Xia X C, Zhang X K, Zhang G S.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and associated traits inthenorthern China winter wheat region from 1960 to 2000. Crop Sci,2007, 47:

 245–253 

[17]Gupta P K, Langridge P, Mir R R. Marker-assisted wheat breed-ing: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Mol Breed, 2010, 26:

145–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