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诗歌专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733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真题诗歌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真题诗歌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真题诗歌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真题诗歌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真题诗歌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真题诗歌专题.docx

《高考真题诗歌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真题诗歌专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真题诗歌专题.docx

高考真题诗歌专题

一中高一语文组“读写一体化”之泛读:

诗词之美,读题之旅

2019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诗歌专题

一、(2019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

北宋画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答案】C【详解】C项的解释不符合生活情景和实际逻辑。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其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

许道宁画作中那种辽阔万里的意境,我仅仅通过距离画作一窗之距就领略到了。

“一窗”指的是这幅画的尺幅和一扇窗差不多大,或者是说画就像是为观者打开的一扇窗子,让人从中领略到了一直存在着的山水渺远的画意。

【选项命题分析】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析:

写了江山淡远之景,抒了悠然心会之情。

写水“满眼”,写山“苍然”,写林“含晚”,写云“不还”,简淡而不事雕琢,肯定错不了。

如果说首、颈联重在写景的话,那么颔、尾联重在抒情。

而抒情也含蓄有味,因为这四句的情是隐藏在对画作的评价中的,这在分析C项与简答题时再说。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析:

这是对首联的赏析。

诗人观画,首先看到的是盈目的江水,不管原画留白也好,彀纹满纸也好,“满眼”即可证实。

而山应该占据画幅上端,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山,但“苍然”。

一个“苍然”,就写尽了山之远,有树而不可细辨。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析:

错在“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

诗人应是把对画家的评价和赞美写进了诗中。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是说,画家构图多么精妙啊,这幅图就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们从中领略到了一直存在着的山水渺远的画意。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析:

为什么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呢?

树在远山,其色苍苍,不可细辨,一在远端,二在“含晚”。

“含晚”什么?

含晚霭,含晚籁。

诗人似乎看到了暮霭在林间游荡,似乎听到了傍晚林中的各种自然之声,这是诗人发现了画外意。

而“孤云遂不还”,更是诗人新奇的诗性的想象。

或许画中真的有一片云,或许纯是从诗人的心中飘来了一片云,但这片云徘徊留连在这片山水间,似是不舍,似是被山水吸引——山水有情,云也有情——说到底还是诗人动了情。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6分)

【详解】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

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官方答案】“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整理答案】

1、含意:

①画中蕴含着诗意,吟尽心中所想,写出来总觉和画“不相关”。

“不相关”,即不合画意,即不合心中理想的诗句,即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

②这幅画作可以激发诗人创作出绝美的诗文,但诗人觉得自己还是无法用最美的诗句来形容画的好。

2、评价:

①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画作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画作中山水等景物,意境苍茫阔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②可以说是“画中有诗”,极具艺术魅力,能激发出诗人浓浓的诗情。

③诗人用衬托的手法,表达对画家作品的由衷赞叹。

延伸阅读

【许道宁其人】  

许道宁,北宋画家。

生卒年不详,约970年-1052年。

活跃于北宋中期。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河北河间人。

擅山水,师法李成,初于汴京(今河南开封)端门前卖药,以画吸引顾客,渐为人所知。

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人称能得李成之气。

宋朝人张士逊曾写诗称赞说:

“李成谢世范宽死,唯有长安许道宁。

”黄庭坚激赏他醉后所作的画。

在《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诗中写道: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忽呼绢素翻砚水,久不下笔或经年。

异时踏门闯白首,巾冠欹斜更索酒。

举杯意气欲翻盆,倒卧虚樽即八九。

醉拾枯笔墨淋浪,势若山崩不停手。

数尺江山万里遥。

满堂风物冷萧萧。

”生动地展示了许道宁醉中作画的神情举止,见出他画技的高超。

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两宋间杰出诗人。

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

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诗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浑沉郁;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豪放处尤近于苏轼,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2014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诗歌鉴赏曾考过他的《寻诗两绝句》。

高考故人旧题回顾

(2014山东卷)14.阅读下 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

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

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试题答案】①艳丽 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

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分)

【试题答案】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此题分析“人物形象”。

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释,我们可初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

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 “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

二、(2019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

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答案】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

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

故选D。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步骤:

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本题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来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

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

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

颈联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答案】

①情感表达:

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结构安排:

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知人论世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

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

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

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旧五代史·梁书》(《旧五代史·卷二十三·梁书第二十三·列传第十三》有其传)。

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诗也明白平易,且都是近体诗,但也失之浅率,不甚耐读。

《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也谓鄙俚浅俗,惟宫词为唐第一。

看诗识人

《自叙》是唐朝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七律,诗人写自己身处暗世、有志难伸、怀才不遇、走投无路的困境和内心的烦恼。

通篇夹叙夹议,评论时事,陈述怀抱,满篇韵味,生动感人。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翻译:

酒瓮琴书终日与日渐衰病的身体相伴,虽然我熟知世道人情但也乐于孤寂清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翻译:

我宁愿安守穷困,做一个天地之间的诗者,决不投身官场,成为世间利禄之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翻译:

吟诗作赋时不忘济世救物,可叹的是,世道黑暗,人情深险,不能容忍正直本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翻译:

平生肺腑之言无处诉说,如今老矣,苍颜白发,只能遁身世外,做一个隐逸之人。

 

【创作背景】

所谓自叙者,自我言志也。

杜荀鹤因身处晚唐离乱之世,有志屈而不能伸,故为此篇。

本诗通过诗人自身感受,写出了对时事政治的不满。

 

【试题训练】

1.分析诗中暗示的社会背景。

(2分)

答:

①天下庸俗的官吏、腐朽的统治阶级窃取俸禄;

  ②世间人妖颠倒,是非混淆,容纳不了敢说真话的正直之士。

2.赏析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5分)

答:

①诗人虽贫寒、孤寂,失意潦倒,但以贫为乐,表现出了贫贱不能移的处世态度;

②诗人宁愿安守穷途,做隐逸诗人,也不愿投身官场窃取俸禄,表现了自己冰清玉洁的高贵品格;

③诗人虽处境艰难,但仍不忘国家和人民所遭受的灾难,表现出一片救物济世的热忱;

④诗人怀才不遇,壮志莫酬,充满着在昏暗现实面前的无奈和悲愤。

三、(2019全国卷I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答案】14.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

故选B。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解析】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

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

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

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

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

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

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

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

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

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

【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整体阅读

插田歌

连州城下,俯接村墟。

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

连州城下,俯接着村落。

偶然登上连州郡城楼,正好有所感受,于是把所感之事写成民间歌谣,以等待采风的人来搜集它。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冈上头花草一抹齐,燕子飞东呵又飞西。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远望田塍像条线呵,一片白水波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

农妇穿着白麻布裙,农夫披着绿草蓑衣。

齐唱田中歌,嘤伫如竹枝。

一齐唱起田中歌呀,轻声细语好似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只听哀怨的歌声响,不懂俚语不辨歌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时不时的一阵大笑,定是互相嘲笑嬉戏。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水田平平苗儿漠漠,烟火升在村村落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大黄狗,来回地走,红公鸡,边叫边啄。

路旁谁家郎?

乌帽衫袖长。

路旁谁家的小伙子,戴乌帽穿着大袖衣。

自言上计吏,年初离帝乡。

自报说他是上计吏,年初才刚刚离京师。

田夫语计吏:

“君家侬定谙。

田夫对计吏把话讲:

“您家我可非常熟悉。

一来长安罢,眼大不相参。

”您一从长安回乡里,见人就装作不认识。

计吏笑致辞:

“长安真大处。

计吏笑着上前答话:

“长安真大得了不起。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省禁大门高大又威严,我可进去过无数次。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近来补卫士的缺额,用一筒竹布就可以。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您看二三年以后吧,我一定作个官人去。

” 

诗歌鉴赏:

《插田歌》是唐代刘禹锡的诗作。

这首乐府体诗歌写于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期间。

《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

这首诗将乐府长于叙事和对话的特点与山歌俚曲流畅清新的风格相结合,融进诗人善于谐谑的幽默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诗歌意境。

诗中前六句可以作为一小节来看,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春光明媚,农夫农妇插秧时整个田野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而且诗人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

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以及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的农妇和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的农夫,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调和,传达出一种朴素的人文美,也展示了自然生机的美与明媚春光的和谐统一。

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

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

诗人进一步通过听觉来描写农民劳动的热闹景象。

前一节的景物描写可看作是一种静态背景的铺叙,而这一节则主要刻画了人物的活动。

诗人抓住农人的歌声进行细致刻画,虽然诗人远在郡楼之上,又加之农夫农妇们是以地方俚语唱和,必然使诗人无法辨清其词,却亦能欣赏其旋律,这些歌虽然是俚歌,也缠绵柔媚、如琢如磨。

“怨响音”是农民们在繁重劳动和艰难生活的重压下自然流出的痛苦呻吟,但由于唱的人心境之宽,整个气象是洋溢着欢乐与舒畅的。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十分传神,在农夫们一片整齐的哼唱中时时穿插进一阵阵嘲嗤的大笑,忧郁的情调与活跃的气氛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因而歌声虽然哀怨,但并无沉闷之感。

歌声与笑声渲染了浓烈的气氛,传达的情感感染了作为听者的诗人。

农民们毫无机心的欢乐与热情毫发毕现、洋溢笔端。

诗人没有描写劳动时间的推移过程,而仅用“水平苗漠漠”一句景物描写点明插秧已毕,使场景自然地从水田转移到村落,处理得圆融机巧,不露生硬痕迹。

以水田插完后“苗漠漠”的情景直接转向墟里烟火,既表现了地点的变更,也将时间的推移显现出来,时空转换得巧妙无痕。

并且诗人也将村落里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不着痕迹地展现出来,此间并未用新奇的语句,而是套用田园诗的一贯意象与写法,令人有一种熟悉感。

同时这种套用不是毫无创意的搬用,其中渗透了作者自己的观察。

同时,他在对村落描写的过程中非常自然地引出了此诗的主人公——上计吏,将全诗前后两部分对比的内容天衣无缝地接合成一个完整的场面。

对上计吏的形象刻画,也是始于对其衣饰的描写,乌帽长衫的打扮同农妇农夫的白裙绿衣区分开来,不但显示出上计吏与农夫身份地位的差别,而且使人联想到它好像一个小小的黑点玷污了这美好的田野,正如他的庸俗污染了田间辛勤劳动的纯朴气氛一样。

上计吏自我介绍的一个“自”字、谎称自己本生于帝乡,巧妙地表现了上计吏急于自炫身份的心理,这些使他的登场成了与前半部分完全不和谐的音符。

  诗歌自上计吏出场后,便以他与农人对话的方式将诗的主旨缓缓道来。

汉乐府诗以对话的形式叙述情节、表达感情的比比皆是。

刘禹锡借用这种古法与他反映时事、讽喻时政的写作目的相得益彰。

然淳朴的农夫并未屈媚于他的特殊身份,对上计吏的应酬颇含深意,一言揭穿了他的底细。

“君家侬定谙”可谓快人快语,说明农夫知道上计吏本来也是出身于附近乡村的,反驳了上计吏吹嘘自己的谎话。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刻画了计吏自从当上小官、去过一趟长安后便自谓身份高贵、不认故人的作派。

话虽是对“这一个”计吏而发,却也概括了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普遍现象,揭示了官贵民贱的社会关系的本质。

计吏没有听出田夫话里的讽刺意味,反而“笑”着致辞,仍极力炫耀自己。

这一“笑”正显出他的愚蠢。

“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活画出尚未脱掉土气的计吏鄙俗可笑的神情和虚荣浅薄的性格。

然计吏的夸耀揭露出了朝廷卖官鬻爵的现象。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是全诗讽刺的重点。

既然计吏的姓名补入朝廷禁军的缺额,只须拿出些筒竹布便贿赂得来,那么官职当然也可随意买卖了,一个“唯”道出了官位的不值钱。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这种推测既是计吏的自夸,也道出了诗人的忧虑——一个毫无见识,等同于农人的计吏凭借微薄的付出,竟然可以作朝廷官员。

但让这话出自一个小小的计吏之口,则收到比诗人直接议论更强烈的效果。

连计吏都觉得官价便宜,更可见出皇家卫士名额之贱,朝廷卖官鬻爵之滥,朝廷不看重能力,甚至连身份也不再看重,眼中唯有铜臭二字。

全诗写到计吏得意忘形地预卜自己将会高升的前途时便戛然而止。

听了这一席话农夫的反应如何,则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这就留下了无穷的余味。

这一段对话全用口语,寥寥数言,朴素无华,却传神地表现出农夫与计吏这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体现了诗人通俗活泼而又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语言特色。

  这首诗前面的写景、后半部分巧借对话委婉传达讽喻主旨,朴实简练,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的优秀传统,未及一语表达诗人的观点,也没有评论的陈述和激动的抒情,只有白描式的叙述,但讽谏的意旨已达,痛心的感情已然力透纸背。

这首诗表情达意、深入浅出、题旨深远,在诙谐嘲嗤中寄寓严肃的政治意义,以平凡真实的生活显示深刻的主题思想,从艺术结构、叙事方式、细节描写到人物对话都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但又表现出诗人明快简洁幽默的独特风格,因而以高度的思想艺术价值为中唐新乐府运动增添了光彩,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一株奇葩。

然后以四句写景承上启下,使场景由水田转到村路,展现农民归来时村落宁静和平而微带骚动的气氛,引出计吏的登场。

通过农民与计吏的对答,揭示了封建社会世态炎凉和官贵民贱的社会关系,也揭露了大官僚贪贿卖官的弊政。

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

四、(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

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

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