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542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充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补充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补充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补充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补充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补充制度.docx

《补充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充制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补充制度.docx

补充制度

补充制度

仪器、设备使用与保养制度

(一)监护仪器使用及保养制度

1.使用监护仪时,应注意导联线放置平整,勿弯曲打折,以免断裂。

2.导联线和监护仪连接准确,轻插轻拔。

3.监护时按不同日龄、病种、设置监护项目的上下限范围,并调节适宜心音响度和报警音量。

4.使用过程中,如遇停电立即关机。

有问题及时报告组长、护长,并通知备维修人员维修。

5.监护仪及时充电,保持良好备用状态。

(二)呼吸机使用及保养制度

1.使用呼吸机时应注意管道连接准确,开通氧气,再开机。

2.湿化罐内加好蒸馏水后再开机,每班检查湿化瓶内的水量,下班前加好蒸馏水。

3.及时倾倒积水瓶内液体,防止影响呼吸机正常工作。

4.使用过程中保持呼吸机整洁,机身上不得堆放物品,避免潮湿。

5.呼吸机应固定牢靠,推动应稳准,必要时两人一起推,避免碰、撞、损坏。

6.遇有停电情况,需立即脱开呼吸机,关闭呼吸机电源,改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7.使用结束后取下主机内呼出部分管路、外接管道、湿化器、集水器,消毒后备用。

一次性呼吸机管道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8.长期使用时,每周更换消毒一次呼吸机管道和湿化器。

9.被特殊致病菌污染的呼吸机管路应单独消毒。

(三)注射泵使用及保养制度

1.放置微量注射泵要固定牢靠,轻拿轻放。

2.输液连接管、注射器连接良好,检查无气泡、无漏液,固定好针头,方可启用。

3.出现报警时应及时检查处理,故障不能排除时,应及时报告组长、护长,通知设备维修人员维修。

4.使用过程中保持泵身清洁,如沾染液体等应及时擦除。

5.使用结束后,清理电线并盘好,与仪器仪器放回原处。

(四)经皮氧饱和度测定仪使用及保养制度

1.经皮氧饱和度测定仪测试接头与仪器接头连接准确,测试接头与皮肤接触良好,避开外来强光源。

2.导线不得打折,以防断裂。

使用完毕,整理用物,放回固定位置,轻拿轻放。

 

住院新生儿安全转运制度

1.出、入院处病人的护送

(1).住院登记处应派专人陪送家长带新入院新生儿到科室。

(2).凡危重在急诊科经抢救后需住院新生儿,应提前通知住院登记处和病区值班人员做好准备。

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长或医护人员补办,并上报科主任/行政值班领导。

(3).由产科或产房入院新生儿,必须要由护士和家长陪送  入院,交班者与接班者落实新生儿身份核对。

(4).新生儿康复出院时,认真核对新生儿身份后与父母或监护人进行交接。

2.手术新生儿运送

(1).凡手术新生儿由医护人员负责接送,双人核对新生儿身份,启用外出转运车,按需备氧气、监护仪、急救复苏盒,保证静脉输液通畅。

(2).接送新生儿出入时应注意做好防护,防止碰伤/坠地,婴车刹车锁灵敏、床身防止滑动,做好保暖措施。

(3).手术完毕,新生儿由经管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护送回病房,护送途中注意保暖及输液通畅情况。

3.检查、治疗及转科新生儿运送

(1).住院新生儿在院内进行各种检查或治疗时,护士应正确评估其病情,选择安全的运送方式。

(2).进行特殊部位检查,事先通知家长陪同并认真核对其身份,防范错失。

(3).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婴须由医生或护士、家长参与护送检查,家长签署疾病知情同意书。

(4).启用外出转运车,按需备氧气、监护仪、急救复苏盒,必要时开通静脉输液。

(5).出入时应注意保护病婴,防止碰伤/坠地,婴车刹车锁灵敏、床身防止滑动,做好保暖措施。

(6).婴儿不能随意交给人看管,防止被盗。

 

基础护理工作制度

1.科室根据分级护理内容及专科要求建立基础护理工作指引,以满足不同专科基础护理的需要,促进患儿康复。

2.护士必须重视患儿基础护理的落实,当值责任护士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3.病情危重、不稳定、极度衰竭、体温不足36℃、体重小于2000g、机械辅助通气、颅内出血及肺透明膜病前3天等患儿由护士给予床上擦浴。

4.新生儿必须每天执行口腔护理二次、脐部护理一次。

5.及时更换尿布并用湿纸巾清洁臀部,动作轻柔。

6.协助患儿喂奶,病情特殊患儿、吸吮无力患儿及早产儿一定要有护士在场守护。

7.保持婴儿被服和床单位的清洁卫生、整洁。

每天更换床单位被服,随时污染随时更换。

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

一、新生儿身份识别是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各项检查、治疗安全、准确执行的基础,作为实施有创或高危护理活动依据。

二、进行新生儿身份识别时,护士先对新生儿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监护人提供的资料,准确获得其信息。

三、要求:

腕带用蓝黑色油笔写,胸卡用蓝黑色钢笔写,内容清晰,项目规范,字迹清晰,不涂改。

印台采用大红色。

四、新生儿身份识别

1.住院新生儿必须建立身份识别确认书、佩戴双腕带(左手与左脚)、佩戴胸卡。

复印父/母亲或监护人身份证;遇特殊情况,父母亲无法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可提供结婚证/医保卡/驾驶证/户口部复印件一份。

(A4纸双面复印)

2.新生儿入院、出院在身份识别表盖左脚印。

3.腕带标有新生儿的姓名、性别、床号、科别、住院号、入院时间;胸卡标有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入院时间,诊断。

4.新生儿入院、出院资料经父/母亲或监护人确认后亲笔签名,并按左手拇指指印。

5.腕带、胸卡每班查对,脱落时应双人查对后及时补戴。

6.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足部血运良好,方向以握手方向为标准。

7.患儿身份识别方法有:

身份识别确认书核对、手腕带核对、脚腕核对、胸卡核对、病历牌核对等。

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儿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8.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转送、外出检查前后,必须认真双人进行患儿身份识别,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儿实施正确的操作。

9.委托第二监护人时,必须提供患儿父母亲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亲笔委托书、签名、按左手拇指印确认。

10.落实出院身份识别

11.出院时必须由父母亲携带身份证原件核对复印件办理出院。

12.如父母亲或第二监护人不在场,按“谁办入院谁办出院”来办,必须携带父母亲身份证原件,亲笔委托书与签名,保留该家属的有效身份证复印件,注明关系。

13.护士双人核对婴儿身份资料、确认签名。

14.护士与家长/受委托人核对婴儿身份资料、确认签名。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建筑布局

1.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临近,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2.应当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3.应当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普通病房、早产儿病房、隔离病房和治疗室等。

辅助区包括接待室、清洗消毒间、配奶间、新生儿洗澡间(区)等,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哺乳室。

3.床位数应当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每床净使用面积≥3m2,床间距≥1m。

4.每个房间应至少配备一套有效、便捷的洗手设施。

二、人员管理

1.应当根据床位设置配备足够数量的医生和护士,其中医生人数与床位之比应当为0.3:

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当为0.6:

1以上。

2.医务人员,包括辅助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医院感染相关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培训。

3.医务人员患有皮疹、腹泻、呼吸道综合征及传染病等感染性疾病时应离岗或调岗。

医院人员应接种流感、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等疫苗。

4.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室,所有人员入室前应做手卫生。

三、环境管理

1.保持空气清新,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min,通风不良时可安装空气净化消毒器。

3.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洗手池、床头桌等,每日湿式擦拭不少于2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4.地面每日湿式擦拭不少于2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5.窗台、墙面定期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6.清洁用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四、物品管理

1.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

2.婴儿保温箱使用后应终末清洁消毒,使用中应每日更换湿化液,湿式清洁恒温罩内外表面,特殊感染患儿(包括多重耐药菌)还应消毒。

每周或遇污染时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3.雾化器、防护面具、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液、浴垫等,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4.患儿使用后的奶嘴、奶瓶清洁干净后,选用压力蒸汽灭菌。

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应定期清洁与消毒。

5.被服、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位应进行终末消毒。

五、隔离措施

1.在诊疗过程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并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隔离技术标准操作规程》以及《无菌操作标准操作规程》。

2.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

3.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4.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应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隔离措施。

所有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六、监测

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相关调查与控制。

 

新生儿隔离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更衣,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消毒,离室时应洗手,脱隔离衣。

2.隔离室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

3.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间放置。

4.每床配置专用治疗车一台,室内物品专人专用。

5.清洁卫生员相对固定,床,温箱用消毒液擦拭,每天2次,物表地板用氯消毒液拖地,每天2次,终末消毒时除常规消毒外增加紫外线消毒。

6.增加垃圾桶专用于装使用后奶瓶,送供应室处理,所有垃圾均当感染性垃圾,桶内放双重垃圾袋,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备注:

含氯消毒液浓度均为1000mg/L。

 

早产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设流动水洗手设施,每床净使用面积≥3m2,床间距≥1m。

2.工作人员进入早产儿室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入室后先洗手。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4.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及标识、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每天进行空气消毒,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5.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6.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所有物品专人专用,使用中仪器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病人转出或出院后送消毒间作终末消毒。

(详见各消毒流程)

7.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及人数,辅助科室入室操作要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8.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单间放置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9.按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处理病房内产生的各种废物。

配奶班岗位职责

1.不参与医护大交班,交班时间负责巡视恢复期及急性期病人。

2.配制各时间段的奶液。

3.协助护2班喂药,整理输液卡。

4.协助A4班各项护理工作。

5.探访日负责转抄全区病人体重汇总表和室间病人体重表,并张贴。

6.查对全区病人的体温单、体重。

7.负责PKU采集送检。

8.上班时间:

8:

00—12:

30   2:

30—6:

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