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506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14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

《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

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标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内容编制依据

1.1现场自然条件

本工程施工场地已经完成三通一平,现场已具备开工条件。

1.2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施工及验收规范:

(1)《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1-2001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84

(10)《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3)《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及保温屋面构造》97YJ406

(1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1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204-92

(1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18)《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1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86

(20)《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06-2002

(2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22)《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2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GJ46-88

(2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26)《建筑施工扣件或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

(2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180-99

(2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以上规范如有不全以图纸标注为准;如有变化,以最新发布的为准。

1.3本工程采用的其他依据

(1)施工招标文件;图纸、踏勘情况;

(2)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3)建设部、省、市推广应用新技术重点推广项目和限制、淘汰产品的文件;

(4)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现行工程技术、质量评定标准、施工验收标准、规范及有关国家政策、法规和技术新成果。

2、工程目标

2、1质量目标

合格工程。

2.2工期目标

按招标文件要求计划工期按期竣工。

2.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保证项目达标,杜绝死亡、重伤事故,减少施工噪音和环境污染,创安全文明达标工地。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地方及企业的各项规定,确保达到“五化”工地。

硬化:

办公室、生活区及我公司独立施工区域的道路硬化;净化:

生活区、办公区保持清洁卫生,现场做到工完场净、活完脚下清;绿化:

办公区、生活区周围开辟绿地,种植花草、树木;亮化:

办公区大门设置彩灯,主要通道设置路灯,夜间施工照明充分;美化:

临建布置及主要拟建建筑物、大型设备等按我公司统一要求进行布置。

交工时做到施工现场场清地净。

同时,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树立全员环保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和环境污染,自觉保护场区内公共设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4投资控制目标

积极协助业主进行投资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优化工程设计方案,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作业指导书,减少定额外消耗,以帮助业主达到投资与效益的最好结合点。

2.5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目标

对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根据南阳市建设主管部门、业主和我公司的应急处理预案的要求,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积极妥善处理好各种潜在的突发事件。

2.6治安目标

所有工作人员进出现场实行严格的胸卡制度和登记制度,现场实行封闭管理。

协助地方政府部门搞好治安工作,杜绝违法犯罪活动和打架斗殴行为的发生。

2.7服务及保修目标

(1)服务目标:

交用户满意工程。

(2)建设项目满足业主和其它相关方设计要求的能力。

(3)服从业主的统筹调度。

(4)服从监理工程师的正确指导,全力支持监理单位的监理工作。

(5)按照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对竣工验收后在合同约定的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缺陷,予以修复。

工程主体质量终身保修。

3、施工部署

3.1施工指导思想

本工程为校园建设工程,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我单位将其列为2016年度的公司的重点工程。

该工程施工的指导思想是:

以质量为中心,采用ISO质量管理体系、ISO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起完善的保证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工程项目质量、安全保证计划,选配素质高的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织施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安全地建成本工程。

3.2施工特点与难点

(1)工程的重要性:

本工程为国家解决教学紧张而建,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工程工期的要求:

本着响应招标文件的原则,我公司确保在此期限内交工验收,达到业主使用要求。

(3)施工质量要求: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合格”,我公司将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精品工程。

(4)冬、雨期的影响:

施工总工期内逢雨期的影响,为确保在总工期内按时交工验收,合理的安排和组织是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5)农忙季节的影响:

本工程工期紧,因此要提前做好农忙季节不停的准备,确保农忙季节不停工。

(6)降水支护: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或由于施工或其它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形成滑坡地段,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工程进场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详细地址资料,决定是否需要采取降水措施,如需要,我公司再制定详细的基坑降水与支护措施,然后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批实施。

(7)四新技术的应用:

针对本工程将采取必要的四新技术,以确保质量、减低成本、缩短工期、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工效。

(8)本工程涉及工种较多,因此要注意各工种间的密切配合。

3.3施工总体安排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将其总体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地基处理及施工准备阶段,包括设备进场、临时设施搭设、临水、临电施工等。

第二阶段:

本工程及附属设施的全面施工阶段。

第三阶段:

竣工验收。

第四阶段:

工程回访及保修。

3.4施工段划分及流向

本工程按结构位置及劳动量大致相等的原则,在平面上分为二个流水段。

在竖向上以楼层划分作业层,先低层,后高层,作业层、作业面进行立体交叉流水施工,以达到最佳组合施工效果。

3.5施工顺序

工程施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进行。

其工顺序为:

施工组织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土建、安装密切配合,互创条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搞好平行立体交叉施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3.6施工现场平面规划与布置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分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施工和装饰、装修施工三个阶段。

在各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中,将分别布置:

建设单位及监理办公区、施工人员办公、生活设施、主要施工机械、材料堆放、安全保卫、临时施工道路、施工用水、电等。

第二章施工方案

2.1施工顺序

2.1.1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安排

本工程施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进行。

施工组织指挥要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土建、安装密切配合,互创条件、充分利用种类资源,搞好平行立体交叉施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本工程可提供的作业面较宽阔,按结构位置及劳动量大致相等的原则,在平面上分为二个流水段。

在竖向上以楼层划分作业层,先低层,后高层,作业层、作业面进行立体交叉流水施工,以达到最佳组合施工效果。

2.1.2.1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人工清槽(坑)→垫层→基础工程→上部结构。

2.1.2.2主体结构施工顺序

主体结构施工一般为先施工竖向结构、后施工水平结构,详见主体结构施工程序图。

2.1.2.3装饰工程施工顺序

装饰工程施工可根据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分阶段验收,提前进入装修工程的施工,并在不影响施工质量和现场文明施工的条件下,可采用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的形式进行。

2.2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2.2.1施工测量

2.2.1.1测量

该工程施工,工程定位放线采用经纬仪进行;楼层轴线的引入采用经纬仪。

水平度控制采用水准仪,对楼板面标高进行准确水平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施测严格按照现行《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进行,专业测量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确保测量精度。

(1)测量的组织与准备

本工程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3人组成测量小组,负责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

所有的测量仪器均应经过校验,方可投入使用。

(2)平面控制

以城市规划或建设单位指定的一个红线桩和一条红线边为准,用直角坐标法。

测设平面控制桩。

经过闭合后达到精度要求,即为平面控制标桩。

并据此测量出建筑物各轴线。

控制点测定后,在已有建筑物墙上或地面,应用红三角标记和注明轴线号;地面上的控制点采用木桩,并在四周浇筑混凝土加以保护,桩上刻十字作为桩点标志。

永久控制点埋于地下,红砖护砌120厚,上用砼板覆盖。

(3)标高控制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至少设立三个现场水准点,以控制和引测建筑物标高,并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

根据现场情况设三个水准点桩(利用平面控制桩)。

实际测设时,应用精度不低于S3级水准仪。

±0.000以上标高引测,主要是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等向上竖直进行。

水准标高应由三处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

三处用钢尺向上引测投点后,把水准仪架设到施工层上,核测三点误差在3mm以内,再以引测点在施工层上抄测标高。

框架拆模后,在柱和墙壁上弹出每楼层500mm水平线,砌块墙砌好后,同样弹出每个楼层500mm线。

(4)建筑竖向控制

1)方法

该工程垂直度(竖向)的控制采用J2B激光经纬仪内控法中的延长轴线法进行,方法是将激光经纬仪安置在楼层内的控制点上,垂直向上投点(投在玻璃板中心点),等回点投完后利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再进行穿线使用。

2)投测中的要点

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垂直的误差。

控制标志点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必须以首层控制点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投测主要误差必须控制在标准以内,即每层向上投测时的投点标志误差控制在±3mm以内,总高度控制在30mm内。

2.2.1.2沉降观测

建筑物建成后会引起基础及其四周的地层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常的,但超过一定的限度,不仅会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为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对其进行变形观测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我项目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对于建筑物的有效监测,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沉降规律。

(1)埋设位置:

在一层柱上+0.50m处,埋设φ16不锈钢杆制作的沉降观测点.

(2)观测要求:

根据荷载的变动,可将观测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开始施工到满负荷载。

此阶段的观测周期视施工进度而定,一般约为10d至一个月左右。

第二阶段:

从满荷载至沉降速度变化趋向稳定。

此阶段观测周期,在施工过程中每完成一层主体,作一次沉降观测,不得超过三个月复测一次。

第三阶段:

自沉降速度稳定到基本停止沉降(0.01mm/d),其观测周期:

开始为半年或一年一次,以后可2~3年一次。

为了保证观测精确度,按规定埋设永久性观测点,采取“三固定措施”,即仪器固定、主要观测人员固定、观测的线路固定。

竣工后,并认真分析汇总沉降观测结果做好记录,交工时并入竣工资料交建设单位存档。

2.2.2土方开挖

2.2.2.1施工准备

(1)熟悉和核查图纸

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矛盾;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结构形式、特点、工程质量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审查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会审图纸,看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冲突;研究好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要求;并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

(2)查勘施工现场

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基础、管线、电缆基坑、防空洞、地面上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以及供水、供电、通讯情况和防洪排水系统等等,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3)平整施工场地

按设计或施工要求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将土方弃到规定土区。

(4)清除现场障碍物

将施工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地下管道、电缆、坟墓等进行拆除。

(5)做好排水设施

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走,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2%,不使场地积水。

(6)设置测量控制网

根据给定的国家永久性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

在工程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和校核。

控制网要避开建筑物、构筑物、土方机械操作及运输线路,并有保护标志;场地整平应设10m×10m或20m方格网,在各方格点上做控制桩,并测出各标桩处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为计算挖、填土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

对建筑物应做定位轴线的测量控制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设置龙门板、放出基抗(侧)挖土灰线、上部边线、底部边线和水准标志。

灰线、标高、轴线应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场地整平和基坑开挖。

(7)机具、物资及人员准备

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施工所需的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制定较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测量、管理网络;建立技术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对拟采用的土方工程新机具、新工艺、新技术、组织力量进行研制和试验。

做好设备调配,对进场挖土和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转,并转至使用地点就位。

2.2.2.2土方开挖

开挖程序: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层土→验槽。

拟采用反铲挖掘机和人工清底相结合的开挖方式,在基坑灰线范围内进行开挖,边挖边退。

基底标高和边坡预留一层300-500mm人工清理。

基坑挖完后进行验槽,做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共同处理。

必须尽快施工基础垫层,减少基底暴露时间,防止雨水对基坑的影响。

2.2.2.3土方回填

1)回填土方要求

本工程回填土要求采用素土分层夯实,回填土压实系数0.94,夯实后的回填土密度不应小15KN/m3。

土方回填施工前,将土样及灰样送试验室做试配,确定压实系数。

2)回填土方施工

回填土有机质含量应小于5%,夯实后的干密度不应小于15kN/m3。

基础位于回填土上时,土方回填,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和土质的含水率,回填土质的含水率一般以手握能成团,落地后能摔碎为宜,以确保回填质量;回填时,基坑内的碴土、积水等清理干净,做到干燥不潮湿。

当土层含水率较大时,掺入白灰粉降低含水率,对于含水率过大的土质,将铺开晾晒,仍不能满足要求的,重新换土。

土方回填时,采用HW-C-20型蛙式打夯机夯实,夯实遍数不少于四遍(以现场实验为准)。

分层回填,分层厚度不大300mm。

3)回填土方质量验收

回填前技术人员绘制回填平面图,并注明回填层数,检查点位;现场试验员每层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回填,并做好记录。

2.2.3混凝土浇筑

2.2.3.1工程特点

本工程基础为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按框架结构混凝土施工考虑,要严格按规范及相应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该基础为工程的主要结构之一,基础施工阶段将受到二维状态下的约束,如施工方法不当,资源(人、机、物资)准备不足都有可能造成构件产生有害裂缝,甚至出现工程达不到使用要求,为此,混凝土应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和规范规定施工,给予高度重视,方可得到满意的质量,满足用户要求。

2.2.3.2混凝土浇筑方法

采用商品砼(或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混凝土应严格符合相关规定(详见“混凝土工程”)。

浇筑时采用机械振捣。

2.2.3.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在钢筋已隐蔽、模板验收之后进行。

(1)浇捣顺序

顶板砼采用赶浆法,由一端开始连续向前进行浇筑。

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节点钢筋较密处,浇筑此处砼选用小直径的振捣棒振捣。

浇筑板砼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砼的厚度,板砼浇筑完后,按拉线标高将砼表面用木抹子搓平,并进行二次抹压。

(2)混凝土的振捣

1)振捣手操作振捣棒要作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一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捣棒拔出时所造成的孔洞,振动过程中应将振捣棒上下略为抽动,使上下振动均匀,在振捣每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在上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2)振捣手操作振捣棒插入要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不能混乱以免造成漏振,每次振动移动的距离为30~40cm。

3)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混凝土不易振实,过长可能使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s,应使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砂浆为宜。

(3)混凝土表面二次振捣

混凝土浇捣至设计要求标高后,由混凝土工或瓦工用刮尺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接近初凝(混凝土有一定的硬度,用手摁有明显痕迹)时,派专人用平板振动器,中速振捣一次,并用木蟹搓抹,铁板压实。

(4)特殊部位混凝土浇筑:

集水坑等部位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四周对称浇筑,防止模板发生侧移,坑有底模时应设排气孔。

(5)混凝土浇捣时停顿时间要求:

混凝土浇捣应连续进行,不得停歇,由于机械故障等因素不得不使浇捣断时,其中断时间:

当大气温度≤25℃时,不得超过180min;当大气温度>25℃时,不得超过150min。

2.2.3.4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信息措施

1)施工现场成立临时指挥小组,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工作,要求指挥小组人员精明强干,有独立作业能力,遇事不慌、当机立断。

2)通讯

办公室设值班电话,加强外部联系,做好各系统的调配工作。

在现场每个指挥人员均配备BD-378对讲机一部。

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备足防雨、保温材料;落实能源、物资货源。

如不具备条件时宁可拖延工期,不可仓促上阵。

2.3.3.5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1)夜间浇筑砼时应使用低压安全手把灯保证足够的照明亮度。

严格控制砼坍落度,防止集中下料、振捣输送。

(2)养护与拆模

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后,用草袋覆盖并浇水。

不仅能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增长,也能避免混凝土表面早期开裂。

(3)混凝土浇筑期间除按规范要求留置试块外,还应留置多余试块,进行同条件养护。

2.2.4钢筋工程

该工程使用钢材有Ⅰ至Ⅲ级钢,钢筋接头连接形式为:

框架柱亦采用机械连接,梁纵筋亦采用机械连接,也可采用焊接或搭接。

2.2.4.1施工工艺流程

2.2.4.2钢筋验收

钢筋自身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结构的质量及安全性。

因此每批钢筋进场后,首先查验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及标志牌,然后严格按规定进行复试。

对用于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对检测的强度实测值应进行验算①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②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框架结构不大于1.25,剪力墙结构不大于1.4。

进口钢材、需进行焊接的钢材、材证不符或无合格证的钢材必须按规定做化学分析。

最后再对钢材进行外观验收,包括锈蚀情况、有无缩颈断裂起皮现象等。

外观检查合格后按规定取样做机械性能检验,取样每60吨一组,不足60吨者也按60吨计。

钢筋检验期间悬挂“待验”标志,经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

检测合格的钢材悬挂“合格”标志,以防混用。

进场后的钢筋必须分批分规格堆放,堆放钢筋时下面砌300mm高的砖台,以防钢筋受雨水浸泡锈蚀。

2.2.4.3钢筋制作

钢筋翻样由专人负责,翻样前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计算好下料长度,画出大样图。

钢筋的弯钩及其长度应符合图纸、规格和抗震设防要求。

(2)钢筋加工包括冷拉调直、切断、闪光对焊、成型等工序。

钢筋采用集中堆放,集中下料,以提高工效、节约材料。

(3)盘圆钢筋采用冷拉的方式调直,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油渍、铁锈。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Ⅰ级钢筋末端需做180度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小于2.5d,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Ⅱ级钢筋的弯曲

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箍筋应做成135度,其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4)制作好的钢筋半成品应根据钢筋的规格、型号、绑扎部位分类堆放整齐,并做标识,防止污染。

运输时,应按部位分批运输。

2.2.4.4钢筋焊接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焊工必须有焊工上岗证,并在上岗证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非焊工不能进行焊接操作。

对焊接接头的试验取样,应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按照规范,从现场进行取样。

(1)对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闪光对焊或搭接焊,焊接接头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钢筋接头不宜设在梁端的箍筋加密区内。

②设置在同一梁内的焊接接头应互相错开,在任意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能有两个接头,且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内不宜超过50%,框架梁不宜超过25%。

③Ⅱ级钢筋的单面搭接焊长度不小于10d。

(2)柱纵筋和暗柱纵筋、基础梁中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

2.2.4.5钢筋绑扎

在楼板的钢筋绑扎时一定要做到画线定位,梁柱钢筋点点绑扎,楼板及剪力墙钢筋梅花间隔交叉绑扎,按照先主梁后次梁,先梁后板的绑扎程序进行。

2.2.4.5.1基础钢筋:

(1)基础钢筋量大,规格多、分布密,上下层钢筋架空设置,高差悬殊,安装较困难,施工时应由专人指挥、配料、成型,分区堆放和分层绑扎。

(2)绑扎时首先在基层上按钢筋位置进行画线,然后将配好的钢筋用提升机按规格整捆的吊入基坑分散摊铺。

安装程序为先底层,后立面,最后上层钢筋网片。

为使钢筋网整齐划一,间距准确,在绑扎时使用限位卡,并用砼块支垫。

(3)为控制上层钢筋网标高和位置正确,在基础中设立钢筋支架支承上部钢筋,立柱间距布置。

2.2.4.5.2柱钢筋:

定位放线时,弹出柱边线,轴线位置用红漆进行标志。

2.2.4.5.3在梁、板、柱节点处钢筋一般较密集,必须在绑扎前对节点进行放大样,并设计好钢筋的绑扎顺序,以保证该部位钢筋的绑扎质量并能有效避免露筋现象的发生。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数量较多,一般分为2排布置,绑扎时要保证各排之间的间距准确并确保钢筋在振动砼时不会移位。

2.2.4.5.4为保证楼板负筋位置准确,在负筋下设φ12沿分布筋方向通长的架立筋,间距不大于1.2米,架立筋下焊“八”字钢筋撑脚。

2.2.4.5.5焊接接头:

焊缝高度应满足图纸设计要求,二级钢筋的单面搭接焊长度不小于10d,钢筋焊接端应弯折,确保焊接后钢筋在同一轴线上。

现浇板中的钢筋采用搭接接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