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491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所属门类:

中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名称:

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代码:

0501

二、培养目标

指导思想:

根据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本学科人才的需要,确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参照国际通行的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兼顾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的衔接,建构“塔型”人才培养体系;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材施教,体现特色;追踪当代学术最新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1.具备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

2.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

4.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一)、文艺学(050101)。

(二)、语言及应用语言学(050102)。

(三)、汉语言文字学(050103)。

(四)、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

(五)、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六)、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其中课程学习主要集中于前两年。

学生第三学年时间主要用来撰写学位论文及进行社会实践。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补修课程三大类。

本专业应修满至少30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为7学分,专业基础理论学位课不低于3门不少于8学分,“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论”、“史料学”为各研究方向的学生都必须学习。

方向课至少选2门不少于4学分,选修课不低于9学分,实践课2学分。

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至少选修跨一级学科课程一门,每门跨一级学科课程记一个学分。

根据专业需要,硕士研究生可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本科相关课程,每门本科选修课程记一个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两门本科主干课程为补休课程,补休课程不计学分。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课程体系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教学

方式

备注

(开课单位)

 

公共学位课

 

0000A00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讲授

讨论

考试

学校统一开设

0000A001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讲授

讨论

考试

0000A0004

第一外国语

4

108

1,2

讲授

考试

一级学科基础课

(专业基础理论学位课)

所有二级学科

0501B0014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论

3

54

1,2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由培养单位按一级学科至少开设3门,不

低于8学分

0501B0020

史料学

3

54

1,2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语言学专业

0501B000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

2

54

2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C0304

汉语语法学

2

54

1

讲授讨论

论文

、考试

文学专业

0501B1201

中外文学理论研究

2

54

1,2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B0012

文学前沿问题研究

2

54

1,2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二级学科专业课

(研究方向课)

0501C0104

世界文学专题研究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由培养单位按二级学科开设2门,不低于4学分

 

0501C0105

美学与西方经典文论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语言学

及应

用语

言学

0501B0004

语言教学理论

2

36

1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C0203

应用语言学与实践

2

36

1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汉语

言文

字学

0501B0017

汉字文化研究

2

36

2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C0305

汉语词汇学

2

36

2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中国

古典

文献

0501B0008

古籍整理与研究方法论

2

36

1,2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C0401

中国传统目录学

2

36

1,2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中国

古代

文学

0501C1201

先唐文学史研究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C5010

唐宋文学史研究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C1202

元明清文学史研究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B0013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C0605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研究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综合素质课

000D0002

管理公文与

申论写作指导

1

36

1,2

讲授

讨论

论文

学校统一开设

000D0004

管理沟通

1

36

1,2

讲授

讨论

论文

000D0003

计算机实用技术

1

36

1,2

讲授

讨论

论文

 

跨学科选修课

0501B0009

中国文化史概论

2

36

1,2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相关培养单位开设

本科课程选修课

培养单位开设

专业选修课

0501E0101

中外文体学研究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培养单位

开设

补修课

0501E0102

康德美学研究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103

西方戏剧研究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C0201

中国语言学史

2

36

2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D0201

社会语言学

2

36

2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D0202

语义学

2

36

3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302

语用学

2

36

1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2门,不计学分,可选本科相关课程

0501B0006

训诂学

2

36

1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303

音韵与方言研究

2

36

3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304

汉语语音学

2

36

3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120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

2

36

2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C0402

注释学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402

文献文化学专题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403

文献批评研究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503

文学目录学通论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50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502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专题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504

先唐文学史专题

2

36

3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505

唐宋文学史专题

2

36

3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506

元明清文学史专题

2

36

3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507

古典诗词研究

2

36

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508

古典散文研究

2

36

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509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

2

36

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601

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602

当代文学批评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C0601

二十世纪文学思潮研究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0501E0603

新诗研究

2

36

3,4

讲授、讨论

论文、考试

六、实践环节

学生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实习;2、文化机构实习;3、文学批评实践;4、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一般安排在第四、五学期。

七、学位论文

在读研期间,学生必须按规定修满专业课程学分,才有资格申请做学位论文。

根据自己专业方向所学,及研究兴趣所在,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

在第四学期期末向专业指导小组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通过方可进入论文撰写过程。

论文要求有一定的学术创新性,文本符合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八、培养方式

1、导师负责与学科集中负责相结合,运用合理的知识与理论结构培养学生。

2、课堂多开展学术专题讨论,用平等交流的方式开阔学生的研究视野和认知空间。

3、引导学生思考本专业研究的前沿问题,指导阅读经典文本,及新近出版的理论专著及报刊文章,多进行具体的批评实践,帮助学生撰写和发表有创见的学术论文。

九、其它

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3门。

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

不计学分。

2、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

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3、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6周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和研究生处备案。

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论

【课程内容】本课程系统介绍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具体讲授内容包括:

研究的定义、过程及分类;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式;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访谈;实验研究;个案研究;相关关系研究等等。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的能力,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式】讲授和讨论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桂诗春、宁春岩:

《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2.陈保亚: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1898-1998》,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3.陈平:

《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事实》,重庆出版社,19991年。

4.柯平:

《对比语言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文秋芳: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6.吕叔湘等:

《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2005年。

7、黄修己,《中国新文学编撰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8、樊骏,《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9、王瑶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历史和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0、冯光廉,《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1、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课程名称]史料学

[课程内容]文献浩如浩如烟海,对文献没有广泛的了解,对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很难深入。

史料学是研究搜集、鉴别、整理、利用史料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问。

史料学主要内容:

它包括研究各类中国语言文学史料的特点及其史料价值,鉴定中国语言文学史料真伪、版本、价值的方法,整理中国语言文学史料的主要手段,检索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的途径。

本课程的讲授主要分两大部分:

理论方法与专题,专题主要讲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各二级学科的主要史料。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吴小如:

《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中华书局,1982年。

2.谢国桢:

《史料学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3.潘树广:

《中国文学史料学》,黄山书社,1992年。

华东师大,2012年。

4.徐有富:

《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高小方:

《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6.刘增杰: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西书局,2012年。

7.张可礼:

《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凤凰出版社,2011年。

8.吴小如:

《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中华书局,1982年。

9.李春光:

《古籍丛书述论》,辽沈书社,1991年。

10.戚志芬:

《中国古代的类书政书和丛书》,商务印书馆,1996年。

11.夏南强:

《类书通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中华书局编辑部:

《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

【课程名称】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

【课程内容】概括阐述传统语言学(18世纪以前)中、印、希腊——罗马三大发源地在语

言理论和语文学方面的成就及其特点。

比较详细地讲解19世纪以来现代语言学的几个阶段

和特点,以及主要流派、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其理论要点,对一些重要理论将作专题讲授。

讲授语言学在古今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教学方式】讲授和讨论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岑麒祥:

《历史比较语言学讲话》,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2.[美]布龙菲尔德,袁家骅等译:

《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

3.[美]莱普斯基,朱一桂等译:

《结构语言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4.[美]艾奇逊,方文惠等译:

《现代语言学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5.冯志伟:

《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6.徐烈炯:

《生成语法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

7.赵世开:

《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

8.[英]罗宾斯,许德宝译:

《简明语言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课程名称】汉语语法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理论进行梳理,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方法。

主要有:

现代汉语词类问题,依据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类研究中的分类依据、词的语法功能类别、词的兼类、词类划分中的若干疑难问题加以分析、探讨。

指称与陈述问题,讨论语言中的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指称”和“陈述”,以及指称中的“自指”和“转指”问题,并运用此理论分析汉语中主语和宾语位置的谓词性成分性质。

评述汉语句法分析里的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以及语义指向分析等方法,指出各种方法的长处与不足。

介绍与汉语句法研究密切相关的语义范畴,重点为数量范畴、领属范畴、自主范畴。

了解当今世界上的两种语言学流派——形式学派和功能学派,理解两种学派的研究思路,比较两种学派的不同,介绍两种语言学应用于汉语的研究情况。

本课重在培养学生掌握汉语语法学的基础理论,养成学生发现、研究、解决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的基本能力。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相结合。

【必读和参考书目】

1.《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79年

2.《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79年

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80年

4.《生成语法理论》徐烈炯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

5.《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82年

6.《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袁毓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7.《现代汉语语法教程》陆俭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句法理论基础》[美]R.P.斯托克威尔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

9.《现代汉语句法论》陆俭明商务印书馆1993年

10.《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商务印书馆1993年

【课程名称】中外文学理论研究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西方美学原著与中国古典文论原著,了解中国古典文论及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

(2)理解西方文论史与中国文论史的主要范畴与概念。

(3)掌握各主要文学史阶段文论发展的规律与动向。

(4)对中西文论进行适当的比较研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必读及参考书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陈中梅《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王柯平《〈理想国〉的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刘勰《文心雕龙》,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7.赖力行《中国古代文论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课程名称】文学前沿问题研究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关注当下文学研究中出现的新方法、新理论、新思潮为基本内容。

讲授文学形式本体、公共空间与文学研究、文学现代性研究、女性文学批评、文化研究、身体文化研究、文学史潮流、话语理论等相关内容。

课程以专题讲座为主,并辅助课堂讨论。

由中国现当文学专业全体教师集体开设。

并约请相关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

课程学习的要求:

广泛阅读相关理论、文学史著作,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的课堂讨论与课外作业。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三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2,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3,各类文学期刊。

【课程名称】当代文学批评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进行系统地讲述,文学批评方法是文艺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必需的理论储积,也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具体的批评实践之中。

课程将分阶段开出书目,帮助学生去广泛而系统地涉猎二十世纪以降出现的各种批评理论和方法,在比较、鉴别中掌握和吸收西方多种批评方法之长,尤其注重阐释分析这些批评理论与方法在中国吸收、改造和重构的具体实践,对其得与失做出分析评价,启发学生进行文学批评活动的多种思路,在参照、评析中发掘和更新中国自己的批评理论和方法,并且通过具体的批评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多种批评方法,并且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作为文学批评的依据,去分析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为学生今后进行文学研究和批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外撰写论文相结合

【必读及参考书目】

1.陈鸣树《文艺学方法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法】让·伊夫·塔迪埃《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史忠义译,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法】茨维坦·托多罗夫《批评的批评》王东亮、王晨阳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4.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5.【美】乔纳森·卡勒《论解构:

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

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

6.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

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国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美】哈罗德•布鲁姆《解构与批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1.【美】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

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程名称】世界文学专题研究

【课程内容】本课程为全面了解与掌握世界文学的重要专题研究方向而开设,强化研究生对世界文学的全面和深入认识。

分为以下方面:

1、一般研究,包括世界文学的主题学研究,素材史研究,文体学及体裁史研究,反映论研究,形象原型研究等。

2、思潮研究,包括世界文学的希腊研究,中世纪研究,文艺复兴研究,新古典主义研究,启蒙文学研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研究,现代主义研究和后现代主义研究等。

3、区域研究,包括世界文学的西欧研究,北欧研究,俄苏文学研究,拉美研究,东方文学研究等。

4、比较研究,包括比较文学理论研究,比较方法研究,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等。

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中,应该突出课程的专题性和前沿性,注意及时搜集和传播最新的外国文学创作和研究动态,尤其是注重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迄今为止的最新成果,使本课程成为贴近时代的重要学习阵地。

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作品欣赏和课堂研讨活动结合起来。

【教学方式】采取教师讲授与课堂研讨、作品观摩、课外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除教师讲授外,至少应组织4次共8课时以上的课堂研讨并写出研讨报告。

课程学习达到的要求:

通过教师的讲授及示范,掌握外国文学重要专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行个别性和整体性研究,能够自主探索世界文学研究中有价值的专题方向,并独立撰写世界文学专题的高质量学术性论文。

课程考核方式:

课堂考核、课堂研讨与撰写论文相结合。

【必读及参考书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5月

2,R.W.霍尔顿,王光林译,《欧洲文学的背景》,重庆出版社

3、勃兰兑斯,《19世纪文学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

4、干永昌等编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

5、鲁宾斯坦,陈安全等译,《从莎士比亚到奥斯丁》,上海译文出版社

6、本雅明著,张旭东等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三联书店

7、柳鸣九编选,《萨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李德恩,《拉美文学流派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

【课程名称】美学与西方经典文论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了解西方美学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掌握西方文论史上主要思想家的基本观点(3)研究西方美学与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必读及参考书目】

1.马新国主编:

《西方文论史》(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上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蒋孔阳、朱立元主编:

《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名称】中外文体学研究

【课程内容】文体学研究是一个范畴比较大的研究领域,本课程在这个大框架下可以进行多专题的讲授,近阶段主要集中在对中外小说文体的研究方面。

小说文体的创新历来是中外作家追求的目标,对小说文体的研究是中国“五四”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