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跟踪检测 二十二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1622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 跟踪检测 二十二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 跟踪检测 二十二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 跟踪检测 二十二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 跟踪检测 二十二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 跟踪检测 二十二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 跟踪检测 二十二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含答案.docx

《高考化学 跟踪检测 二十二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跟踪检测 二十二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含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 跟踪检测 二十二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含答案.docx

高考化学跟踪检测二十二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20届保定市高阳中学月考)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B.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对于反应2HI(g)H2(g)+I2(g) ΔH>0,缩小容器的体积可使颜色变深

D.打开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中,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解析:

A项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光照HClO分解,使平衡右移,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项存在平衡2NO2N2O4,加压体积减小,浓度增大,使颜色变深,平衡向右移动,使气体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缩小容器体积,对平衡不产生影响,平衡不移动,但浓度增大,容器内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项CO2气体是在加压下溶解在啤酒中的,存在平衡CO2+H2OH2CO3,打开瓶盖,压强减小,使CO2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产生大量气泡,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答案:

C

2.(2020届浙江省浦江县模拟)放热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浓度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浓度

B.反应体系中压强恒定

C.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

D.反应体系中温度不变

解析:

放热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一定相等,A项错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气体分子数保持不变,反应体系中压强恒定,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反应体系中温度不变,B、C、D项正确。

答案:

A

3.(2020届保定市定兴三中月考)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NO(g)+CO(g)

N2(g)+CO2(g) ΔH=-373.2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解析: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A项不符合题意;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B项符合题意;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转化率降低,通入N2平衡逆向移动,也使NO转化率降低,C项不符合题意;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4.(2020届江西进贤二中模拟)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

解析:

A项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A项错误;B项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D项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

答案:

B

5.(2020届江西赣中南五校重点中学联考)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同时生成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同时生成2nmol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D.以上全部

解析: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是正反应速率,生成2nmolNO2是逆反应速率,二者比值与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故NO2的v正=v逆,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同时生成2nmolNO,同属于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③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反应速率都是2∶2∶1。

④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当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与NO2的浓度有关,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发生改变,说明NO2浓度不再发生改变,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在此反应过程中m总不变,但n总逐渐增大,因此当

不再发生改变时,说明n总不再发生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能够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④⑤⑥,选A项。

答案:

A

6.(2020届大庆市模拟)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A(g)+yB(g)zC(g),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A浓度为0.8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x+y

C.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C的体积分数降低

解析: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若平衡不移动,A的浓度为1mol·L-1,而平衡发生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0.8mol·L-1,说明平衡正向移动,A项正确;容器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故x+y>z,B项错误;容器体积压缩,各物质的浓度增大,C项错误;平衡正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D项错误。

答案:

A

7.(2020届广州模拟)在1L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c(N2)∶c(H2)∶c(NH3)=1∶3∶2

B.一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生成

C.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v正(N2)=2v逆(NH3)

解析:

c(N2)∶c(H2)∶c(NH3)=1∶3∶2等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但不能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不一定为平衡状态,故A错误;一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生成,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的,达到了平衡,故B正确;混合气体的密度ρ=

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所以密度不变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v正(N2)=2v逆(NH3)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未达到平衡,故D错误。

答案:

B

8.(2020届河南信阳高中月考)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者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的示意图的反应是(  )

A.2SO2(g)+O2(g)2SO3(g) ΔH<0

B.4NH3(g)+5O2(g)4NO(g)+6H2O(g) ΔH<0

C.H2(g)+I2(g)2HI(g) ΔH>0

D.N2(g)+3H2(g)2NH3(g) ΔH<0

解析:

由图象可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后,v正、v逆都增大,由于v逆增大的多,平衡逆向移动。

A项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与题意不符;B项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符合题意;C项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正反应吸热,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与题意不符;D项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

答案:

B

9.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

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反应方程式为NO+CE+F(未配平)。

当温度为T时,经过5min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活性炭

NO

E

F

初始时(mol)

2.050

0.200

0

0

平衡时(mol)

2.000

0.100

0.050

0.05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4

B.增加活性炭的量,能缩短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

C.容器中压强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达到平衡时,用E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01mol·L-1·min-1

解析:

该反应可表示为C(s)+2NO(g)===N2(g)+CO2(g),平衡常数K=

A项正确;C为固体,增加活性炭的量,反应速率不变,B项错误;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容器中压强不变,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项错误;达到平衡时用E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0.005mol·L-1·min-1,D项错误。

答案:

A

10.(2020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T℃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物质的量变化如图甲所示。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min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B.在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在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D.图甲中,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37.5%

解析:

由图甲可知,反应进行到2min时,A的浓度减小了0.1mol/L,v(A)=

=0.05mol/(L·min),A错误;反应进行到2min时,A、B物质的量分别减小了0.2mol、0.6mol,C增加了0.4mol,故反应方程式为A(g)+3B(g)2C(g),增大压强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错误;由图乙知,T1>T2,且温度高时B物质的百分含量高,说明温度高时平衡逆向移动,此时A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由图甲知,达到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3mol、0.1mol、0.4mol,A的体积分数为

×100%=37.5%,D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12分)(2020届武威高二检测)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ΔH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

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_______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________。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T________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颜色变深,说明升温向生成NO2的方向进行,即正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

由图可知,0~60s,N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120mol·L-1,根据公式v=

计算v(NO2)=

=0.002mol·L-1·s-1,则v(N2O4)=

v(NO2)=0.001mol·L-1·s-1。

K1=

=0.36。

(2)由题意可知,改变温度后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度降低,改变温度平衡向右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T>100℃。

答案:

(1)大于 0.001 0.36

(2)大于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所以为升高温度

12.(16分)(2020届日照调研)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工业合成氨的模拟研究,反应的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0。

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N2和0.3molH2,实验①、②、③中c(N2)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②从初始到平衡的过程中,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_____;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和实验③所改变的实验条件分别为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使用催化剂

(2)800K时向下列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3molH2,甲容器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压强不变,乙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丙是绝热容器,三容器各自建立化学平衡。

①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甲________K乙________K丙(填“>”“<”或“=”)。

②达到平衡时N2的浓度c(N2)甲________c(N2)乙,c(N2)乙________c(N2)丙(填“>”“<”或“=”)。

③对甲、乙、丙三容器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乙容器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在甲中充入稀有气体He,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向甲容器中充入氨气,正向速率减小,逆向速率增大

D.丙容器温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

解析:

(1)v(NH3)=2v(N2)=2×

=0.008mol·L-1·min-1。

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没有移动,可知实验②改变的条件为使用催化剂。

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③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时N2浓度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了,故实验③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

(2)①合成氨为放热反应,升温时平衡逆向移动,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对应的平衡常数越小,故K甲=K乙>K丙。

②甲容器中的反应相当于在乙容器中反应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增大压强的瞬间所造成的结果是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大,而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时虽然平衡右移,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平衡时c(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甲>c(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乙,故c(N2)甲>c(N2)乙。

丙为绝热容器,平衡时丙容器中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温度,则丙容器中反应的限度小于乙容器中反应的限度,故c(N2)乙

③乙容器反应过程中气体总质量和体积均不变,密度为恒量,A项错误;甲中充入气体He,容器体积增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B项错误;向甲中充入氨气,即增大生成物浓度,则逆向速率增大,容器体积增大,使正向速率减小,C项正确;丙为绝热容器,其温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不再放出热量,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正确。

答案:

(1)0.008mol·L-1·min-1 e c

(2)①= > ②> < ③CD

13.(12分)目前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的三条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

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1、K2、K3)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焓变

平衡常数

温度/℃

500

700

800

①2H2(g)+CO(g)

 CH3OH(g)

ΔH1

K1

2.5

0.34

0.15

②CO2(g)+H2(g)

 CO(g)+H2O(g)

ΔH2

K2

1.0

1.70

2.52

③CO2(g)+3H2(g)

 CH3OH(g)+H2O(g)

ΔH3

K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_______(用K1、K2表示)。

ΔH3____0(填“>”“=”或“<”)。

(3)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逆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H3OH

(4)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CO2(g)、H2(g)、CH3OH(g)、H2O(g)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8mol·L-1、0.3mol·L-1、0.15mol·L-1,则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5)根据上述表格测得焓变,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________。

解析:

(1)对于反应②:

CO2(g)+H2(g)CO(g)+H2O(g),从表中数据得出,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K2增大,即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即ΔH2>0。

(2)反应③可由反应①、②相加所得,CO2(g)+3H2(g)CH3OH(g)+H2O(g)的平衡常数K3=K1·K2,且随着温度升高,K3值减小,反应③为放热反应,即ΔH3<0。

(3)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且ΔH3<0。

缩小容器的容积,平衡正向移动;扩大容器的容积,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H3OH,平衡正向移动;故符合题意的为B、C项。

(4)500℃时,K3=K1·K2=2.5×1.0=2.5,此时Qc=

≈0.88<2.5,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

(5)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A项正确;图B所表示的反应为反应②,为吸热反应,生成物能量要高一些,B项错误;图C所表示的反应为反应①,温度升高,K1值减小,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低一些,C项错误;图D表示反应③,因ΔH3<0,故生成物总能量低一些,D项正确。

即符合题意的为A、D。

答案:

(1)吸热 

(2)K1·K2 < (3)BC (4)> (5)AD

 

附录:

2020高考仿真卷·化学

(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N14 O16 Na23

一、选择题:

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燃放烟花时,五彩缤纷的焰火体现了某些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

B.“雾霾天气”“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无关

C.淀粉和纤维素都能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都为葡萄糖

D.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2g由C60和C60组成的固体中的原子数为NA

B.4.4g由CO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的电子数为2.2NA

C.常温常压下22.4LNH3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3NA

D.1L1mol·L-1次氯酸溶液中的ClO-数为NA

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

5I-+I+3H2O

3I2+6OH-

B.将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

SO2+NH3·H2O

HS+N

C.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

N+OH-

NH3↑+H2O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Ag+2H++N

Ag++NO↑+H2O

10.青蒿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酸的分子式为C15H20O2

B.1mol青蒿酸最多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青蒿酸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D.苯环上连有—CHO和—OH,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青蒿酸的同分异构体只有2种

11.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

Fe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

Ni2++2e-

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多3个电子;Y、Z均为金属,Y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小;W的最高价氧化物在无机含氧酸中酸性最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氧的强

B.元素Z、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相互反应

D.等质量的Y和Z单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前者产生的氢气多

1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25℃时NH4CN溶液显碱性,则25℃时的电离常数K(NH3·H2O)>K(HCN)

B.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

Na+、Ba2+、HC、Cl-可以大量共存

C.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2CrO4)=9.0×10-12,向含有Cl-、Cr且浓度均为0.010mol·L-1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Cr先产生沉淀

D.常温下pH=7的CH3COOH和NaOH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26.(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NH3的制备、性质等实验。

                                  

(1)装置A中烧瓶内的X固体宜选用    (填序号)。

 

a.消石灰b.氯化钙c.五氧化二磷d.生石灰

烧瓶中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制取干燥的氨气,可将装置A与下列装置    (填序号)进行连接。

 

(3)装置B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实验时先通过三颈烧瓶瓶口1通入氨气,然后关闭b活塞,再通过瓶口2通入氯气。

①实验中三颈烧瓶内出现白烟并在内壁凝结成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 ; 

②实验完毕后,观察到三颈烧瓶内还有黄绿色气体,简述如何处理才能不污染环境                               。

 

实验中瓶内压强变化曲线

(4)可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

装置A与装置B相连,打开a,关闭b,开始实验,使三颈烧瓶内充满NH3。

事先将吸有2mLH2O的胶头滴管采取一定措施塞进三颈烧瓶瓶口1,通过颈口2将数据采集器的探头插入三颈烧瓶中。

打开b,关闭a,挤压胶头滴管,进行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烧瓶内气压变化曲线如右图。

该图中    点时喷泉最剧烈。

 

27.(14分)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常温下1molNO2和1mol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 ΔH,如图2。

①在0~60s时间段,反应速率v(N2O4)为    mol·L-1·s-1。

 

②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则ΔH    0(填“>”或“<”)。

 

③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时,要使N2O4的体积分数变大,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