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0363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docx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docx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历史论文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

董世华

[摘要]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肇始于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缘于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伴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正逐渐成为农村地区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

目前,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凸显,寄宿制教育再次受到了社会的热切关注。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路径显示: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与深刻的社会背景。

深入分析发现: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工具价值明显,工具价值取向使其具备存在合理性的同时也阻碍了育人优势的发挥。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历史沿革;发展动因

[作者简介]董世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

教育经济与财政,农村教育(贵阳550004)

*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西部农村寄宿制小学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10JZD0036);2012年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十大招标课题“贵州农村边远山区小学寄宿制教育研究”及2012年度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肇始于民族寄宿制中小学,伴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正逐渐成为农村地区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

目前,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凸显,寄宿制教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

“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

”科学地构建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机制,必须建立在对寄宿制教育历史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本文旨在考察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历程和背景,为重构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机制提供经验借鉴。

一、我国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历史沿革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寄宿制学校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归纳起来,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1949-1978年:

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反反复复”

建国伊始,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教育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改变基础教育严重滞后的现状成为建国之初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是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

为此,各级政府不断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特殊自然条件的办学模式,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半读制小学、马背小学(巡回小学)、简易小学、帐篷小学、小规模寄宿小学和山村走读小学等形式。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前,我国政治活动频繁,教育发展按照政治逻辑展开,民族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也随之起落不定。

20世纪50年代初期,四川省藏、彝族地区就专设有民族寄宿制小学,这类学校大多设.立在乡村,一般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和社队集体负担一部分)供给吃住,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但是,由于当时经济水平难以支持这种全免费教育,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恶化,50年代中期这种寄宿制学校就停止了招生。

同一时期,新疆自治区政府为了解决部分地区上学远问题,在塔什库尔干、乌恰等县牧区也创办了全部由国家供给食宿的小学。

由于对牧区教育规律缺乏科学的总结,认识不深,对这种办学形式未加提倡和推广,也没有把它发展完善,以致自生自灭,在“文革”前已基本消失。

云南雄楚彝族自治州1957年以前也曾经举办过20所寄宿制民族小学,“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了。

1965年,青海省牧区寄宿制小学已有110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达5100余人。

但是,十年动乱期间,刚刚兴起的民族寄宿制小学被扣上“三脱离”的帽子,大批被砍掉,代之以牧读小学。

其间,广大群众、教师、干部顶住“四人帮”的压力,积极恢复被砍掉的民族寄宿制小学,民族寄宿制小学在艰难中前行。

总之,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举办寄宿制学校,一度适应了当地自然条件恶劣的现状。

但是,由于国民经济处于刚刚复苏时期,中央财政只能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地区寄宿制民族中小学的建设。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寄宿制学校学生便被视为脱离实际、脱离劳动、脱离政治而被否决了。

这一时期,一切社会活动都按照政治逻辑展开,民族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政治问题,牧区、山区的自然条件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入学带来了极大闲难,作为一个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是必然的。

这一时期,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入学的寄宿制办学形式,迎合了民众的需要,但是没有强大的经济做支撑,在政治风暴来临时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虽然如此,经过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反反复复”,政府和学生家庭逐渐认识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优势,这也为拨乱反正以后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全国农村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1978-1986年:

省级政府主导下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兴起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及时进行“拨乱反正”,纠正“文革”期间的错误。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少数民族地区不断恢复和新建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出现了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第一次高潮。

同时,许多相关的政策文件得以m台,既是对寄宿制办学形式的肯定,也为其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0年10月9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在《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中重新提出:

“特别要大力办好一批寄宿制学校,采取由国家管住、管吃、管穿的办法。

对这些民族中小学,在经费上要给予必要的照顾,调配较好的教师,校舍和教学设备也要好一些。

”这一文件出台掀开了少数民族地区举办寄宿制学校的新篇章,原来时办时停的寄宿制学校得到第一次空前大发展。

新疆地区从1984年开始,寄宿制学校继续稳步发展(见表1)。

198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从国家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中,拨出专款,在民族贫困山区举办3000所寄宿制小学。

青海省大力恢复和新建公办寄宿制中小学,到1986年,牧区和偏远分散地区共恢复新建了公办寄宿制小学667所,使全区寄宿的小学生达到63365人,寄宿中学生93614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举办寄宿制民族高小班和初中班的形式,实行寄宿制。

1984—1985年,自治区政府在10个民族县和10个老、边、穷县举办40个民族高小班和30个民族初中班。

宁夏回族自治区1980年、1981年两年陆续兴办了寄宿制民族中小学72所,在校学生达6400余人。

甘肃省教育厅于1984年至1986年间,共拨专款754万元,新建寄宿制民族中学5所,改建寄宿制小学49所,到1986年,民族地区的寄宿制小学已由1983年的23所发展到75所,在校学生增加到7365人;寄宿制中学增加到9所,在校人数达1679人。

1986年以前,由于国家把普及初等教育作为发展基础教育的目标,普及初等教育的难点在民族地区,因此,这一阶段寄宿制民族中小学的重点在寄宿制小学。

为了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整个80年代兴办寄宿制学校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在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各省拨出大量专款用于寄宿制民族中小学的建设,与此同时,还对寄宿生实行免费和生活费补助政策,安排生活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寄宿制学校学生,使学生感到了家的温暖,因而大大提高了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

如今争论激烈的低龄儿童寄宿问题其实早就出现过,事实证明,只要遵循寄宿制学校特点,将学习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多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20世纪80年代民族地区大规模地举办寄宿制学校的经验值得我们思考。

(三)1987-2007年:

国家主导下的寄宿制办学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开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基础教育重点转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的难点仍然是老、少、边、穷地区,绝大部分属于民族地区。

这一阶段,寄宿制学校的办学形式除了继续承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重任之外,开始被部分农村地区自发地采纳。

这一时期,民族寄宿制中小学进一步发展,寄宿制办学形式在全国农村逐步推开。

1.普九初期(1987-2000年):

民族寄宿制中小学进一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继续在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牧区兴办大批寄宿制、半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坚持“以集中为主、公办为主、全日制为主”的方针。

1992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在《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

“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地方或经常流动的牧区,学校的布局要相对集中,从一定年级起举办寄宿制学校。

”这一文件给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寄宿制学校,普及义务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政策依据。

截止1993年,全国18个省、自治区共举办寄宿制民族中小学6000多所(班),在校学生近100万人。

这批学校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的骨干学校,对于提高民族地区的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促进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1994年,甘肃省已建成寄宿制小学99所,寄宿制中学9所,使民族地区“县县有寄宿制中学,90%的牧业乡有寄宿制小学”。

1996年,湖南省民族地区(含散居民族乡)共建成寄宿制中心小学609所,在寄宿制中心小学就读的小学生占民族地区小学生总数的40%,其中五、六年级学生占80%,距校5公里以外的高年级小学生全部住校就读,寄宿生人数达11万。

1996年,四川西部民族自治地方三类寄宿制中小学达到967所,寄宿制在校生88739人,占中小学民族学生总数的24.19%。

到1999年,四川省民族自治地区寄宿制小学共有901所,学生89200人,寄宿制初中达136所,学生26000人,寄宿制中小学占中小学民族学生总数的29.90%。

从《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到2000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普九”任务,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普九”工作的重心和薄弱环节,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由于历史欠账太多,需要更多的投入。

各地在“普九”过程中,都把薄弱学校的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和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结合起来,使得寄宿制学校得以进一步发展。

其价值已经超越了解决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问题,民族地区已经开始把寄宿制办学模式作为解决农村教育的手段,全国各地已经开始自发地把这种办学形式应用到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上。

20世纪90年代在人口自然减少和社会性减少双重压力下,各地开始进行布局调整,由此而带来的学生上学远的问题,这一原本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矛盾成为了全国农村的普遍矛盾。

2.“两基攻坚”(2001-2007年):

寄宿制亦学形式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广

2000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但是,中西部地区很多县市仍然未完成普九验收。

为了完成“两基”攻坚的任务,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大力扶持,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手段,改善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完成“普九”达标,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举措。

在此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农村在省级财政支持下,多方共同筹资兴建寄宿制学校,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自此,在国家和各省政府的推动下,寄宿制办学形式在全国农村迎来了大发展的局面。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

“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布局,……。

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

”这是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将寄宿制学校的范围扩大到全国“有需要的”范围内。

为确保“两基”目标实现,2003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要求:

以加强中小学校舍和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扩大初中学校招生规模、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显然,这一政策文件将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赋予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和质量”的重任。

为了贯彻落实《决定》精神,2004年2月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

“从20014年起,用4年左右的时间,中央投入100亿元,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解决西部未普九地区新增130万初中学生和20万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同时,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对现有较差的寄宿制学校和不具备寄宿条件而又有必要实施寄宿制的学校进行改扩建步伐,使确需寄宿的学生能进入具备基本条件的寄宿制学校学习。

“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西部农村初中为主体,最终惠及全国农村教育落后地区。

该工程以西部为主,兼顾中部地区,在中央财政的支持和引导下,没有被纳入“工程”计划的省份也积极加强建设寄宿制学校。

2006年6月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并举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寄宿制学校建设以初中为主,小学高年级学生确需住校的应征得当地学生家长同意后也可以寄宿。

要加快对现有条件较差的寄宿制学校的改造工作,使确需寄宿的学生能进入具备基本条件的寄宿制学校学习。

经过四年大规模的突击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在全国各地农村铺开。

截止到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寄宿生2985万人,寄宿率为20.76%。

其中小学寄宿生为715万人,寄宿率为8.12%;初中寄宿生为2083万人,寄宿率为44.58%。

中西部农村地区共有寄宿生2312万人,寄宿率为23.32%。

其中:

小学寄宿生为632万人,寄宿率为9.72%,初中寄宿生为1680万人,寄宿率为49.24%。

数据表明,到2007年,全国农村除中西部地区外,已有673万中小学学生就读于寄宿制学校。

这充分说明,寄宿制学校已经远远超越了服务于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范围。

从2001年国务院发文倡导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举办寄宿制学校开始,到2007年“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顺利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大规模向广大农村地区推开。

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观,很多地方出现了“学校是农村最好的建筑”的新面貌。

(四)2008年至今: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寄宿制办学形式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一种自然选择。

截止到2010年,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寄宿生人数已经达到30,010,047人,占中小学在校总人数(123,404,902人)的24.32%。

其中,小学寄宿生总数达到9,800,572人,占小学在校生总人数(81,202,368人)的12.07%,初中阶段寄宿率达47.89%。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凸显,寄宿制办学再一次受到热切关注。

农村地区日益突出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再一次赋予了寄宿制学校新的历史使命。

如何发挥寄宿制学校的优势,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完善寄宿制学校运行机制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

“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要;”并且强调:

要“改扩建劳务输出大省和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基本满足需要”。

这表明,今后相当长时期,农村寄宿制学校将作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不少地方早已将寄宿制学校建设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联系在一起了。

2007年,重庆市结合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工程建设,切实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管理。

重庆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2010年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480所,加上此前已建成的1600所,重庆提前两年高质量解决了101万农村留守儿童的读书问题。

2007年,四川省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建立“留守学生”寄宿制优先制度,同时加大投入,积极推动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

2008年四川省启动“乡村教育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投入3亿元建设400所“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修建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使项目学校基本消除大班额、大通铺以及校外租房现象,并使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将会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展开。

寄宿制学校是山区、牧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体,其发展趋势是要成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其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直接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举措的明显效果就是整合了教育资源,而布局调整只是完成了学校的布点工作,如何让整合后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如何巩固布局调整的成果,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完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选择。

集中力量办好寄宿制学校,率先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缩小城乡学校差距,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举措。

反过来,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手段,也会进一步推动寄宿制学校本身的发展。

二、工具价值取向: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反思

工具价值是指发挥手段或工具作用的价值。

美国学者布鲁巴赫尔认为:

“工具性价值,就是因为这些价值对于某种事物有用处而判断它们是好的那一种价值。

它们的价值依赖于它们去达到另一种价值时所产生的后果。

”工具主义价值观使教育偏离了生命的原点,深陷功利之中。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是在教育工具主义理念下进行的,农村寄宿制办学形式起初虽然是由于学生“上学远”而造成的一种被动选择,但是希冀通过学生寄宿解决上学远的矛盾的同时,利用集中办学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却成为了政策制定的旨归。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而出现的,工具化的价值观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影响政府主导,自上而下,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并没有从寄宿制学校本身的功能出发。

(一)作为解决民族融合问题工具的民族寄宿制学校

少数民族地区山区、牧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办学形式的特殊性。

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孩子公平接受教育,在党和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选择寄宿制学校作为主要办学形式,有其客观必然性。

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在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开始举办寄宿制民族中小学。

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由国家主导,是针对牧区、山区上学远,学生入学率低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儿童接受教育,教育社会化的功能要大于其本身的功能,此时的寄宿制学校是作为解决边远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工具而出现的。

正是因为如此,寄宿制教育本身的特点被忽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被忽略,小学生寄宿在少民族地区已经十分普遍。

(二)作为布局调整的配套工具为整合教育资源服务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得以恢复并进一步发展。

除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政治需要外,全国农村其他地区也开始发展寄宿制学校。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及整个90年代,我国农村学龄儿童出现萎缩趋势,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开始出现生源稀疏的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开始显现,庞大的义务教育经费成了各地财政的沉重包袱。

与此同时,农村中小学校的规模开始减小,很多学校因为生源少而出现严重的资金浪费现象。

为了缓解这种局面,各地开始了布局调整,撤并中小学校。

随着布局调整的不断深入,学生上学远的矛盾开始凸显,为解决这一矛盾,寄宿制学校作为配套工具才得以大力发展。

20世纪90年代的行政体制改革也促进了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为了精简机构,行政管理领域开始撤并乡村,为了适应撤并之后的管理格局,学校也做了相应调整,撤并也在所难免。

撤并学校之后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上学远,举办寄宿制学校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选择。

决策者并没有对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进行全面论证,只是利用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上学远这一功能来保障撤点并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以此达到整合教育资源,压缩教育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缓解财政困难的目的。

也就是说,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布局调整的工具,仅仅因为这种办学模式可以扩大服务半径,因此其制度设计也只是考虑让学生在学校食宿。

至于寄宿制学校本身有哪些育人功能,如何才能发挥这些功能并无多少考虑。

因此,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寄宿制学校大多条件简陋,办学成本很低,也正是由于这种寄宿制学校办学成本低,能够满足政府节约教育资金的目的的要求,简易寄宿制学校才得以在全国农村自行发展。

可见,举办农村寄宿制学校本身的目的并不在教育本身,而在教育之外的经济因素。

显然,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三)作为实现“两基”攻坚任务的工具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两基”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到2000年底,全国已基本实现“两基”目标,到2002年底,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1%,但是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只有77%,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共410个县级行政单位尚未实现“两基”。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从2004年到2007年,用四年时间帮助西部地区尚未实现“两基”的县(市、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8个团场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实施“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再一次被作为解决“两基”的工具而得到发展04年时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100亿元,建成了7651所寄宿制学校,有力地改善了西部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工程”主要面对西部地区,其政策效应波及全国农村,各地农村纷纷效仿,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布局调整,撤并中小学校。

但是,除了中央财政投入所涉及的学校关注了学校建设的标准化问题外,各省自行发展的寄宿制学校对于基本条件的关注仍然处于简单提供寄宿条件,其政策目标更多地还是专注于通过发展寄宿制学校推进布局调整,从而减少辖区内学校数量,扩大学校规模,整合教育资源,压缩教育支出。

声势浩大的“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也是注重前期投入,完成普九硬件设施要求,而疏于后续建设。

因此,当“两基”攻坚目标宣告完成之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后期投入和运行机制的构建问题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两基”攻坚政策目标一开始就定位为:

“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可见,“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并不以寄宿制学校本身的独特育人功能为出发点,其工具目标大于教育自身的目标。

(四)作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工具

当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完成了“两基”攻坚目标之后,漂亮的楼房背后原始的运行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相反,农村寄宿制学校为应试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教师和学生都陷入了重负之中。

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形成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又一次使寄宿制学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由于农村大量留守儿童面临着隔代监护与教育不力的司题,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后顾之忧,同时,58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社会问题。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功能正好弥补了留守儿童教育的缺憾,在所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案中,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无疑是最佳选择。

农村寄宿制学校再一次作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工具取得了发展的机遇。

目前,农村地区初中基本上已经实行寄宿制,其办学的硬件设施逐步得到改善,接纳寄宿生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已达到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目的。

与初中相比较,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办学条件也远不如初中,其接纳能力也难以满足有寄宿需要的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群体。

留守儿童面临着学习和生活两大困难,为了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能顺利转移,支援经济建设,各级政府寄宿制学校建设政策目标直接指向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如果说前几次对寄宿制学校功能的利用主要是其解决上学远的问题,那么,把寄宿制学校作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则是以其“家庭监护和抚养职能的替代”为基础的。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具备家庭替代功能的认识是对其功能的进一步发掘,但是,这一功能的利用还是没有更多关注寄宿制学校的整体育人功能,寄宿制学校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的身份始终没有改变。

三、结语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历史,阶段性与工具价值性特征明显。

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实践表明,寄宿制教育形式对于改善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面貌发挥了重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