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重大事件一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1256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襄阳重大事件一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襄阳重大事件一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襄阳重大事件一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襄阳重大事件一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襄阳重大事件一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襄阳重大事件一览.docx

《襄阳重大事件一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阳重大事件一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襄阳重大事件一览.docx

襄阳重大事件一览

襄阳重大事件一览(62则)

襄阳纪委程元银

“江河淮汉”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大美江河。

三千里汉江,纵横中华腹地,交融了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孕育了汉水文化,构成了华夏民族的重要文脉。

襄阳临汉江而建,伴汉江而兴,因汉江而荣。

可以说三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

襄阳是汉水文化交融的中心枢纽,襄阳地处汉江中游,在整个汉江流域文化交流中起着承上启下、中流砥柱的作用;襄阳是汉水文化保护的典型区域,襄阳城是汉江流域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城池,樊城是著名的汉江商埠,是汉江流域经济史的活化石,襄阳还是一个文物大市,汉水文化遗存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襄阳是汉水文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建设起步早,抢占了先机,襄阳的文化产业在汉江流域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作用。

襄阳是荆楚文化发祥地。

楚国历史800多年,在襄阳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长达500多年。

自西周初周成王封熊绎于荆山丹阳,到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定都鄢郢,历时300多年;从定都鄢郢,先后经历了十代楚王,到迁都纪南城,历时186年。

这里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

这里留下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唢呐巫音、苞茅缩酒等楚风遗俗,留下了西周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无不彰显着襄阳荆楚文化的厚重。

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飞将冲天、一鸣惊人”,从“辟在荆山”到“问鼎中原”,楚人在这里奠定基业、从这里走出深山,开疆拓土、改革政体,不断强盛壮大,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西汉末年,王莽乱政,天下离析分崩。

荆襄地区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绿林首义,下江兴兵,鹿门山东侧白水乡的皇室嗣裔刘玄被绿林军拥立为帝,年号更始,成为出自襄阳的第一位皇帝——更始帝。

与刘玄同宗的青年才俊刘秀也随后起兵白水,最终御极宇内,兴复汉室,成为出自襄阳的第二位皇帝——光武帝。

中国共出过400多位皇帝,由于当时政治中心地处北部等原因,皇帝多出于北方,湖北省只出过三个,而襄阳就占两个。

三国时期的襄阳,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迅速跃升,人才的荟萃、军事的争夺、政治的博弈,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谱写了襄阳的精彩华章。

刘表治理襄阳近二十年,为襄阳担当起三国策源地的重任打下了必不可少的基础,使襄阳从区域性政治中心一跃成为继洛阳、长安之后全国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人才中心和三分天下的源头。

在120回的《三国演义》中,发生在襄阳的故事就有47回。

在唐代,襄阳城内不仅有襄州的治所,还有都督府和山南东道的治所,更置过行台尚书省。

武德四年,襄阳“统交、广、安、黄、寿等五十七州”,管辖的范围包括长江中游、淮河中游及南到岭南。

贞观六年,“分天下为十五道”,山南东道(监察机构)的治所又设在襄阳。

还有,在《全唐诗》中有4000多首与襄阳有关。

可以说当时上至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下至僧侣、歌妓,都能写诗。

1949年以后,襄阳一直是地市级行政中心。

1952至1965年间,襄阳曾经管辖15个县市,版图面积大约5万平方公里,将近湖北省的三分之一。

2003年8月国务院批准襄阳和宜昌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胡锦涛等,先后莅临襄阳视察工作。

2011年以来,先后有3委省委常委连续担任襄阳市委书记一职。

改革开放以来,襄阳以众多的城市名片荣耀天下:

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动力电池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级创业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内首家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中国唯一的航空救生装备制造基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书法名城、中国织造名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殷商时代建立众多小国】殷商时代,襄阳境内建有许多小国。

在今南漳、保康境内的荆山中存在着楚国。

楚国先人早在尧、舜、禹传说时期就已在南漳、保康境内的荆山中形成较大部落,称为荆蛮,到殷代建立楚国(又称荆、荆楚或荆蛮等);除此之外,在今宜城境内建立有郢国、罗国;在今老河口境内建立有酂国;在今襄州区北部,商王分封邓等诸侯在这里建国。

【商王武丁达到襄阳】公元前1221年,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的商王武丁拥兵攻伐荆楚时到达襄阳。

【周宣王封仲山甫于樊】周宣王元年(-827),仲山甫受举荐入王室,任卿士(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位居百官之首,后封地为樊,从此以樊为姓,为樊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

仲山甫的封地樊就是周天子给他的法定籍贯,所以后世称他为“周樊人”或“南阳樊人”,“樊”即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

【设置北津戍】春秋时期,楚国在今宜城南建都,然后向北扩张。

约公元前691年,楚国在汉水南岸建立了一个理想的屯驻军队和贮存军需的基地,成为楚国向北进军的战略支撑点,于是便有了“楚之北津”的出现。

也就是后来的“北津戍”。

郦道元的《水经注》说:

“楚之北津戍也,今大城西垒是也”。

北津戍具备作大型军事渡口的优越天然条件,成为春秋战国期间楚国北进、东扩、西拓时楚军尤其是楚王师出入的聚散地,是一处有相当基础设施和舟楫粮秣之备的军事要塞。

北津戍原来位于襄阳城西南三里余的真武山、琵琶山北麓。

1992年,襄樊市政府在襄阳城北街竖立了一座牌坊,刻有“北津戍”三个大字。

牌坊高5米,宽7米。

【孙叔敖修筑沮水工程】约公元前604年,楚国令尹(百官之长,相当于丞相)孙叔敖指挥修筑沮水工程,使通长江,由此使襄阳的南漳、保康到江陵的水路缩短了一千多里。

【武安镇得名】秦昭襄王28年(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率兵攻楚,在南漳县拦蛮河水,开渠灌鄢,即浇灌下游宜城的农田。

因为白起伐楚有功,秦王就封他为武安君,武安镇由此而得名。

【设置襄阳县】西汉初年,西汉王朝在襄阳地方设置襄阳县(以县治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辖汉水以南、中庐县以东、以北的地区。

汉武帝时襄阳县属荆州刺史部南郡管辖。

【修筑襄阳城】襄阳城大约修筑于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

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

自刘表把襄阳作为荆州牧治所开始,襄阳历代都是州、郡、道、路、府、县的治所。

旧城作为军垒一直使用到唐代。

宋时由原土城改为砖城。

襄阳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

襄阳城总长为7322米,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护城河最宽处250米,襄阳城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说。

 襄阳城共有六座大城门,即大北门、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

【开挖护城河】襄阳城在城墙形成之初就同时开挖护城河。

护城河是一个依托城市附近水系构建的自流系统,它北临汉江,在东、南、西三面人工开挖河道,从城外的西南角引襄渠水进入,在不同时期分别通过西南角、东北角的涵闸与汉江贯通,分隔了城市与城外的陆地,在古代战争时期成为一条缓冲带,极大地保障了城市的安全。

襄阳护城河长5060米,最宽处达250米,平均宽度180米,面积91万平方米,为亚洲最宽护城河。

得益于此,襄阳城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

【设置荆州治所】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刺史刘表将荆州治所从湖南汉寿(今常德)转移到襄阳城内。

一直到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荆州治所在襄阳存在了将近20年。

当时全国划分为13个州,荆州辖区包括今湖北、湖南2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4省(区)的一部分。

东汉时期的襄阳是一个经济繁荣、世族豪强集中的地方。

《荆州记》载,襄阳至宜城数十里间,“有卿、刺史二千石数十家,朱轩华盖,甲第掩映”,时人称为“冠盖里”。

当时董卓荼毒两京,李傕、郭汜扰乱中州,山东各镇叠相攻杀,洛阳、长安一带成为一片焦土。

而刘表统治下的荆州基本上没有大的战乱,“境广地胜”,“年谷独登”,“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其中有许多当时全国第一流的学者、儒宗、书法家、音乐家、文学家等。

后来的蜀汉和曹魏政权都从聚集在襄阳的士人中吸收了大批政治、军事骨干。

襄阳成为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

【诸葛亮隐居古隆中及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于东汉建安二年(197年)隐居襄阳城西约二十里的隆中,耕种乡间,维持生计。

后来他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并且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

后来司马徽与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

与诸葛亮相见后,诸葛亮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

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

刘备听后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

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设置襄阳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陷襄阳后,就把当时南郡(郡治在江陵)的北部剥离出来设置襄阳郡,郡治在襄阳城内。

襄阳郡当时管辖宜城、中庐(在南漳)、邔(读qi,在襄城区欧庙)、襄阳、山都(在河南省邓州的构林)、鄀县(在宜城东南)等6县。

【释道安襄阳讲佛学】东晋兴宁3年(365年),释道安来到襄阳。

在襄阳深居15年间他结合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理论,为使佛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适应当时社会状况和佛学发展,建立了"本无宗"的般若学哲学理论,从理论上确立了印度佛教中国化,从而使中国佛教理论体系自成一体,并成为东晋16国时期中国佛教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中影响最大的一派学说。

此外,他在襄阳活动期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编纂了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经目录,为研究中国佛教的译经史,提供了可信可靠的史料,为后人继续整理佛教典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修筑夫人城】东晋太元三年(378年),前秦苻坚派苻丕攻打东晋要地襄阳。

时东晋中郎将、梁州刺史朱序在此镇守,他错误地认为前秦无船,难渡汉水,轻敌疏备。

朱序母韩夫人早年随丈夫朱焘于军中,颇知军事。

当襄阳被围攻时。

她亲自登城观察地形,巡视城防,认为应重点增强西北角一带的防御能力,并亲率家婢和城中妇女增筑一道内城。

后苻丕果向城西北角发起进攻,很快突破外城。

晋军坚守新筑内城,得以击退苻丕。

为了纪念韩夫人筑城抗敌之功,后人称此段城墙为夫人城。

明初在此扩建长24.6米、宽23.4米的子城,后世多次维修,上勒石额“夫人城”,并立有“襄郡益民胜迹,夫人城为最”等碑。

【萧衍从襄阳起兵】南北朝齐永元二年(500),侨置雍州的刺史萧衍从襄阳起兵反齐。

萧衍带领一万多人、一千多匹马和三千艘船只,顺汉江而下,于第二年(501)攻入建康(今南京),推翻齐朝,夺取帝位,建立梁朝。

【岳飞收复襄阳六郡】南宋绍兴四年(1134),在宋金战争中,宋军为收复伪齐军攻占的襄阳等六郡,在襄汉地区进行反击。

金朝与刘豫军在击败宋襄阳镇抚使李横的主力后,派大将李成乘势进占襄阳等地。

南宋为了打破金军企图,派岳飞率军3万余人,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北上收复六郡。

五月初六,岳飞一举攻下郢州(今湖北钟祥)。

尔后,兵分两路,派张宪等东攻随州,自率主力直取襄阳,并且一举收复。

七月,岳飞进军邓州(今河南邓县)。

金军为阻挡宋军继续北进,派援军与李成合兵数万,在邓州西北列30余寨,企图与宋军决战。

岳飞大败金与李成军。

此战,是南宋一次较大规模的反击战,收复了大片失地,为以后岳飞北伐中原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曾伯题写《襄樊铭》】南宋宝佑二年(1254),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击退蒙古南扰,光复襄阳、樊城,就在襄阳古城西南1.5公里处的真武山东麓,题写《襄樊铭》,共79字,为摩崖石刻。

《襄樊铭》字迹端庄工整,苍劲有力,是湖北境内上乘的大型摩崖石刻。

它既是襄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南宋末年政治、军事史的珍贵资料,同时又是书刻艺术的精品。

“襄樊”之名由此出现。

【马可·波罗游历襄阳】元朝至元元年(1264),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旅游中经过襄阳,在他的游记中称“襄阳是一个相当大的商业重镇”,并以一章篇幅对襄阳详加记述。

这是有史记载以来外国人首次到襄阳旅行。

  【李自成襄阳称王】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占襄阳后,在襄阳称新顺王,并且改襄阳为襄京。

此后,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致使明思宗朱由检自缢于煤山。

【白莲教王聪儿起义】王聪儿(公元1777年-1798年),湖北襄阳人,江湖艺人出身。

参加白莲教起义后,她曾任义军总指挥,也就是八路义军统帅,是一个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英雄。

她率众十余万纵横驰骋于鄂、川、陕、豫四省,英勇战斗了两年多,虽然最终因起义失败而自杀,但其所领导的起义军给予清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是清王朝统治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肖楚女在襄阳传播马列主义】1920年9月,马列主义先驱者萧楚女来到襄阳师范学校任国文、物理、哲学教员。

教学中,他鼓励学生学习新文学和鲁迅作品,组织“乡俗改良会”,并开展移风易俗的宣传活动。

但冯开浚接任襄阳师范学校校长后,因不满萧楚女的革命举措,而解聘了他。

1923年秋,肖楚女第二次来襄阳传播马列主义,宣传新文化,播下了革命火种。

【程克绳建立襄阳地区第一个中共组织】1925年8月4日夜,枣阳市琚湾镇程坡村人程克绳创建了襄阳地区第一个中共组织——程坡党小组,首批接纳党员5人,他任党小组长。

1926年秋程克绳任中共枣阳县委第一任书记,1927年9月任枣阳县秋收暴动总指挥部军委书记,10月他领导并参加了随枣边“红枪会”暴动,成立了枣阳县第一支革命武装“枣阳县农民赤卫队”,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鄂北总队。

历任红九军第二十六师师长等职,是鄂北党、政、军组织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修建鄂北运动场】襄阳城西南的鄂北运动场,始建于1933年,是当时鄂、豫、川、陕边的最大体育运动场。

场内四周为木质观众坐席,中间为一标准足球场,周围是八股跑道。

并设有跳高、跳远池、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掷铁饼、标枪及推铁球(即为现在的铅球)场等,占地100亩。

在体育场建成的当年,举行了“首届鄂北运动会”。

参加运动会的代表队有襄阳、郧阳及云梦、应城、京山、钟祥、应山、安陆等20个县的一千多名运动员,历时12天。

主要竞赛项目为田径、球类及团体操,武术是表演项目。

【民国二十四年发大水】民国二十四年(1935)汉江流域发大水,襄阳境内淹没土地2506平方公里,淹死22419人。

7月6日倾盆大雨之后,洪水由保康、谷城奔腾而出。

襄阳堤冲陷数十处,老龙堤淹坏二十余处。

洪水未能畅泄,以致平地水深丈余。

樊城水势高出城垣,街市顿成泽国。

竹条铺、张家湾、东津湾等地均被淹,沿河百余里一片汪洋。

人畜多被淹死,死者暴尸山谷。

7月7日,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宜城逆灌。

东南北城楼先后崩塌,城堞冲毁无遗,城厢内外民屋十有九塌。

光化、谷城、襄阳、樊城、宜城等地均被淹,以襄阳、宜城最为惨烈。

襄阳、樊城水深数米,城内房屋不见屋顶。

城市居民和乡村百姓流离失所,庄稼颗粒无收。

当时的民国政府在城内专门设立了“稀饭局”来救济灾民,灾民们每天只能靠可以照出人影的稀饭维持生命。

灾后,由于鼠疫、痢疾、疟疾盛行,老百姓死亡无数。

【老河口修建飞机场】老河口飞机场于1930年竣工,为当时全国五大军用机场之一,为抗日战争做出过巨大贡献。

1936年以后机场先后经过5次扩建,跑道全长5960米,宽75米,厚1.5米。

1988年,老河口机场开通民用航空运营,曾经先后开通过北京、佛山、武汉、温州、上海等方向的双向民航线路。

2003年以后民航停止运行,该机场主要担负着广州军区空军所有歼击机新飞行员的训练任务,驻场机型为歼7II歼击机和歼教7歼击教练机。

【抗日将领张自忠牺牲】1940年5月,日军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

国民革命军中将司令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在宜城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

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

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

5月16日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

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8人。

下午4时,张自忠所部全军覆没,张自忠战死。

【襄樊战役】襄樊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一部和桐柏、陕南军区部队对湖北省襄阳、樊城地区的国民党军进行的城市攻坚战役。

战至7月16日全歼守军,给了蒋介石集团以沉重的打击,共歼国民党军2.1万人,俘第15“绥靖区”司令官康泽,解放了襄阳、樊城、光化、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等城镇,为尔后开辟汉水南岸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襄樊战役是我军自开辟桐柏山革命根据地以来取得的一场最大的军事和政治斗争的胜利。

从襄樊战役胜利对当时解放战争的推进意义来讲,它为我军迫使敌军“汉水防线”全面崩溃,进一步突破敌军“长江防线”、“大巴山”防线,使我军开辟汉水中段新区,变汉水为内河作战,建立战略前进基地,东逼武汉,南渡长江,西进入川,以及遏止敌军北上,配合华东野战军豫东作战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郧阳专署并入襄阳专署】1952年7月,郧阳专署撤销,并入襄阳专署。

1965年6月,郧阳专署恢复成立,又从襄阳专署划出。

【毛泽东为襄阳地委书记修改工作报告】1954年3月,襄阳地委书记赵修撰写了一篇调查报告――《襄阳县伙牌乡襄郜农业生产合作社耕牛管理规定、使用喂养制度几点经验》。

该文章后来被收入毛泽东主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泽东为这篇文章修改了标题,并且加了按语。

1958年在一次全国省市、地委书记会上,毛泽东特意点名赵修站起来,让全体与会者认识。

【发掘雕龙碑遗址】雕龙碑遗址,全称“雕龙碑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位于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

因遗址附近曾竖一刻有飞龙的石碑,故名雕龙碑遗址。

雕龙碑遗址是1957年湖北省文物普查时发现的,现存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距今约6200年,是中国长江与黄河流域交会地带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氏族聚落遗址。

1990年至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5次发掘。

该遗址为国家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普查】1957年,襄阳地区对全区文物予以普查。

到1958年共查处有:

革命遗址52处,古墓葬477处,古遗址623处,古石刻336处,古建筑228处,化石产地27处。

征集图书杂志、武器、边币、委任令、纪念章等革命文物286件,古字画、书帖、铜器、陶器、玉器等357件。

【《人民日报》报道襄阳水利建设情况】1958年1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依靠群众排除万难大兴水利》的消息,并且配发社论《一篇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的报告》,介绍襄阳地区水利建设的经验。

【三线建设成效斐然】1962年到1970年,国家和湖北省先后在襄阳投资13亿元,兴建了53家三线企事业单位,其中主要是军工企业。

53个单位房屋建筑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招收干部职工60000多人。

襄阳的三线企业生产的高空密闭头盔、核闪光盔等航空救生设备产品弥补了国内工业空白,达到了世界一流,还有12个产品获得国家专利。

【汉丹铁路在襄樊火车站举行通车典礼】1966年1月1日,汉丹铁路通车典礼仪式在襄樊火车站举行。

汉丹铁路是襄阳境内第一条铁路,于1958年开始修建,它由汉口经随州、襄阳至丹江口,全长431公里,在襄阳境内设有9个客运站。

1960年,襄阳至丹江口段已先行建成通车。

【开建引丹工程(渠道)】引丹工程位于老河口境内。

自1969年底开始,襄阳地区开建引丹工程,10多万民工劈山凿洞,自丹江口水库清泉沟挖出了一条长68公里的总干渠,渠底平均宽11米,设计流量100立方米/秒,干渠6条,主要支干渠926条,长2600公里,控制灌溉面积140000公顷。

是襄阳市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对改善鄂北岗地农业生产发挥巨大作用。

1992年6月3日,清泉沟泵站正式通水。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调水,丹江口库区水面高于引丹渠取水点7米以上,引丹渠由“泵取水”变成“自流水”,由此打开了引丹灌区发展的“总闸门”,使昔日鄂西北岗地的“生命渠”,成为“生态渠”、“财富渠”。

【建设汉江一桥】汉江一桥位于市区,北濒樊城,南接襄阳,是焦枝铁路上一座公、铁两用特大桥梁。

铁路桥长892米,公路桥长812米,全宽23米,中部是10米宽双线铁路桥面,两侧各有5米宽管理桥面和1.5米宽的人行道。

公路、铁路处在同一平面上。

通航最低水位11.28米,标准4级通道;设计最大水流量39400立方米/秒。

1969年9月动工建设,1970年4月铁路桥建成通车,5月公路桥建成通车。

【襄樊引进科技人才】1974年,中共襄樊市委制定优惠政策,从全国各地引进科技人才,至1976年共计引进各类科技人员850多人。

在引进的人才中,涌现了计算机专家潘云鹤、发明大王李培巩、科技管理人才张子强等全国科技界知名人士,并且使当时的襄樊市建立起了一支含有机械、电子、仪表等175个专业的科技干部队伍,有600多名工程师和2000多名一般科技人员。

【邓小平在襄阳短暂停留】1980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考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在途径老河口莫家营火车站时做了短暂停留,在火车上听取了襄阳地委、行署的工作汇报。

【胡耀邦在襄阳视察工作】1982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襄阳视察工作,在襄阳宾馆接见地委、市委党政军负责同志和县(市)委书记,并且做了重要讲话。

【枣阳人刘道玉担任武汉大学校长】1981年8月,国务院任命48岁的刘道玉担任武汉大学校长。

刘道玉为湖北枣阳人,高中时代就读于襄阳五种,大学就读于武汉大学,他是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中第一个担任大学校长的人,在全国同类大学校长中是最年轻的一个。

【第二汽车制造厂在襄阳征地搞建设】1982年8月,第二汽车制造厂开始在襄北油坊岗征地扩建工厂,首期征地1000公顷。

1984年10月5日,二汽襄樊基地举行开工典礼。

【襄阳地区和襄樊市合并】1983年10月,根据国务院文件批复,撤销襄阳地区,将其所管辖的县市划归襄樊市管辖,实行市管县领导体制。

【修建汽车试车场】1985年,二汽襄樊基地修建汽车试验场。

试车场占地面积2902亩,内有高速环道、直线性能路、2#综合路、比利时环道等近30公里试验路面和溅水池、标准坡、灰尘洞等试验设施,设有汽车整车、总成、零部件等试验室十余个,国家进出口车商检试验室2个,可满足国内外机动车辆的新产品开发试验、产品质量鉴定的需要。

【修建刘集飞机场】1986年1月30日,国务院批准修建襄樊市刘集民用飞机场,总投资2500万元。

1987年7月1日开工兴建飞机场,1989年9月28日竣工,12月14日首航成功。

【刘文豹交售小麦10万公斤】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南漳农民刘文豹在襄阳县古驿镇承包千亩土地、创办机械化家庭农场,后来刘文豹成为闻名全国的百名“粮王”之一。

1986年6月14日,他一次向国家交售小麦10万公斤。

1989年,国务院领导在中南海亲自为刘文豹颁奖。

【襄阳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襄樊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张亚黎、周秀华获得奥运奖牌】1988年10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襄樊籍运动员张亚黎、周秀华与队友合作,夺得了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铜牌。

【修建石台寺提灌工程】石台寺大型泵站是在国家支持下于1989年开工建设的。

当时省科技厅引进日本外援项目,在地处鄂豫两省四县市交界处修建提灌工程,担负着襄阳、枣阳两地30万亩农田灌溉任务,同时,还担负着改善枣西北生态环境的重任,使枣北人民摘掉了“旱包子”的帽子,告别了长期饮用高氟水的历史,对群众的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