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生物试题 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9549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4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生物试题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生物试题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生物试题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生物试题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生物试题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生物试题 1.docx

《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生物试题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生物试题 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生物试题 1.docx

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生物试题1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三期初调研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脂质中都只含C、H、O三种元素

B.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C.组成ATP的化学元素种类与组成DNA的相同

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答案】C

【解析】脂质中的磷脂除了含C、H、O三种元素外,还含有N、P,A错误;细胞中的每一种元素都有其特定的作用,一种元素的作用不能被其他元素替代,B错误;组成ATP的化学元素种类与组成DNA的相同,都是C、H、O、N、P,C正确;细胞中的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都是细胞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D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能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中氢的含量比糖类高

B.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TP

C.在任何情况下,蛋白质都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D.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与淀粉不同

【答案】A

【解析】脂肪和糖类的组成元素都是C、H、O,但脂肪中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而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A正确;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B错误;在糖类和脂肪摄入量不足的情况下,蛋白质可作为能源物质,C错误;纤维素与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D,错误。

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

B.跨膜运输方式只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

C.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运输的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

D.核孔使某些大分子能自由进出细胞核

【答案】C

【解析】细胞膜和其它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A错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要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B错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一般将物质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运输,但也可以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运输,C正确;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选择性地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核孔的功能理解不到位:

误认为核孔是随时敞开、大小分子都能自由进出的通道。

核孔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通道,而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结构,对进出核孔的物质具有严格调控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4.下列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蛋白质分子通常含有20种氨基酸

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蛋白质变性是由于空间结构破坏造成的

【答案】A

【解析】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一个蛋白质分子不一定含有20种氨基酸,A错误;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例如载体蛋白,它们结构不同,但都执行运载物质的功能,B正确;细胞内的蛋白质,在蛋白酶的催化下可发生水解反应,而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C正确;蛋白质变性是由于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D正确。

5.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遗传学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答案】D

【解析】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存在相互作用,例如兔基因C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D则使黑色素淡化成灰色,A错误;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可能相同,例如豌豆的杂合子Dd与纯合子DD都表现为高茎,B错误;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除了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外,还可用于检测其他待测个体的基因型,C错误;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遗传学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D正确。

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质组成不再变化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答案】B

【解析】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因受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群落内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A错误;与三北防护林相比,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其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和数量,C错误;灌木类行道树呈长方形,调查其上蜘蛛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等距取样法,D错误。

7.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药瓶培养过程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转速150r/min时,种群呈“J”型增长

B.适当提高转速有利于酵母菌的培养

C.酵母菌培养最适转速是250r/min左右

D.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酒精对酵母菌无毒害作用

【答案】B

【解析】由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有限,可预测转速150r/min时,种群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相对稳定,呈“S”型增长,A错误;对比分析三条曲线可知:

适当提高转速有利于酵母菌的培养,B正确;因缺乏转速高于250r/min的实验组,加之酵母菌种群密度还与培养时间等有关,因此不能得出“酵母菌培养最适转速是250r/min左右”的结论,C错误;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酒精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酵母菌产生毒害作用,D错误。

8.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B.计数室的容积为1mm×1mm×0.1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自来水中大肠杆菌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

【答案】B

...........................

9.下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磷酸丙糖载体属于糖类

B.淀粉可直接运出到细胞质中

C.阴影部分所示的途径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完成

D.运出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产物主要是以蔗糖形式

【答案】D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

磷酸丙糖载体位于叶绿体膜上,属于蛋白质,A错误;磷酸丙糖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淀粉,暂时贮存起来,淀粉不能直接运出到细胞质中,B错误;阴影部分所示的途径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C错误;运出叶绿体的磷酸丙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蔗糖,进而运出细胞,D正确。

1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D.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A正确;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降低了生物多样性,C错误;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使物种有灭绝的可能,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D错误。

11.小鼠杂交瘤细胞表达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试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可选择性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目的基因)后再重组表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不必考虑表达载体的序列

B.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C.PCR体系中G-C碱基对含量将影响使DNA解链的所需温度

D.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

【答案】C

【解析】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要考虑表达载体相关序列,从而保证目的的基因能与表达载体相连接及正常表达,A错误;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

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因此不需要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B错误;在每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对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且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越多,其热稳定性就越高,因此PCR体系中G-C碱基对含量将影响使DNA解链的所需温度,C正确;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耐高温的热稳定DNA聚合酶,而从受体细胞内提取的DNA聚合酶不耐高温,D错误。

1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答案】C

【解析】自然选择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殖隔离是新物质形成的标志,A错误; 种群是由彼此可进行杂交的个体组成的,因此种群是一个遗传单位,种群中每个个体都携带着一定的基因组合,它是种群总基因库的一部分,B错误;自然选择使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适应能力强的个体有更多后裔,其基因对以后的种群基因库贡献大,反之亦然,因此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C正确;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D错误。

1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化为效应T细胞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抗体

C.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D.人体内的吞噬细胞不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答案】C

【解析】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A错误;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B错误;过敏反应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C正确;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熟记并理解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过程,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并与免疫异常建立联系。

14.印度沙漠猫是一种珍稀猫科动物,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可以让家猫代孕而繁育,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雌激素对雌性印度沙漠猫进行处理

B.诱导超数排卵所注射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细胞

C.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所需营养主要来源于培养液

D.为避免代孕猫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应注射免疫抑制剂

【答案】B

【解析】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促性腺激素对雌性印度沙漠猫进行处理,以使其超数排卵,促性腺激素只能作用于性腺细胞,A错误,B正确;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所需营养主要来源于受精卵,C错误;代孕猫对植入的胚胎不产生排斥反应,不必注射免疫抑制剂,D错误。

【点睛】此题是对胚胎过程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体外受精的过程、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及其基本程序、早期胚胎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来源。

15.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增加基因数量,必利于生物生存

B.染色体易位是指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了某一同源片段

C.诱导获得的四倍体西瓜与原来二倍体西瓜属于同一个物种

D.通常多倍体繁殖率低,因为不易形成正常的配子

【答案】D

【点睛】本题中最大的易错点是没有真正把握“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内涵,:

项目

染色体易位

交叉互换

图解

区别

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属于基因重组

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16.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一般可以食用

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C.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D.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败变质

【答案】C

【解析】实验室制作的腐乳可能灭菌不彻底,一般不宜食用,A错误;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应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增加盐量,接近瓶口处的盐要铺厚一些,B错误;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C正确;加料酒主要为了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同时还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D错误。

17.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孟德尔利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发现了遗传因子

B.萨顿用蝗虫细胞作实验材料,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孟德尔利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萨顿用蝗虫细胞作实验材料,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18.下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在常温下遇到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B.图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稀释盐溶液使DNA析出

C.DNA在2mol/L的盐溶液中溶解度比较小

D.加入酒精后需用玻璃棒快速来回搅拌

【答案】B

【解析】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变蓝,A错误;图中在DNA浓盐溶液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稀释盐溶液,降低DNA的溶解度,使DNA析出,B正确;DNA在2mol/L的盐溶液中溶解度比较大,C错误;加入酒精后需用玻璃棒搅拌,动作要轻缓,以免加剧DNA分子断裂,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D错误。

19.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必定能作为生产菌株

B.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是不定向的

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X射线处理可能会导致染色体变异

【答案】A

【解析】图示育种过程为诱变育种。

X射线处理引起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该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不一定符合生产的要求,A错误,B正确;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符合人类需求的特定菌株的过程,C正确;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D正确。

20.下列关于“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CaCl2溶液时,需要边小火加热边搅拌

B.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自来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

C.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将影响凝胶珠的性状

D.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时,凝胶珠成形后应即刻取出

【答案】C

【解析】配制CaCl2溶液时,称取无水CaCl20.83g,放入200mL的烧杯中,加入150mL的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即可,A错误;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放置1h左右,B错误;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量少,即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将影响凝胶珠的性状,C正确;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时,凝胶珠成形后需在CaCl2溶液浸泡30min左右,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熟记并理解酵母细胞固定化的过程以及异常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表达正确的是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答案】BD

【解析】细胞的高度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物种的遗传信息没有改变,A错误;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B正确;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发生在体细胞的癌症不能遗传,C错误;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D正确。

22.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下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强光导致了该植物的各色素含量比例发生了变化

B.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画滤液细线时直接在点样线上连续划3次

D.实验前务必要对滤纸作干燥处理

【答案】AB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

Ⅰ、Ⅱ、Ⅲ、Ⅳ分别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正常情况下,绿叶中色素的含量是: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因此Ⅲ最宽、其次是Ⅳ。

对比分析正常光照和强光照下的纸层析结果可知:

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因此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A、B正确;划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划一次,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保证色素的含量,C错误;实验前务必要对滤纸作干燥处理,否则滤纸潮湿、画的滤液细线较粗,层析时可能出现色素带重叠,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需理解分离色素的原理、流程、结果和注意事项,据此明辨图中Ⅰ、Ⅱ、Ⅲ、Ⅳ所示色素的名称并对比分析正常光照和强光照下的4条色素带的异同。

在此基础上对各选项的问题情境作出判断。

2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抗虫棉”植株的培养

C.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答案】ABD

【解析】单倍体育种,需要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才能将离体的花粉粒培育成单倍体植株,A正确;在基因工程中,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植物受体细胞需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才能发育成转基因植物,因此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抗虫棉”植株的培养,B正确;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可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C错误;在培育转基因动物的过程中,作为受体细胞的动物细胞需借助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才能维持其生物活性,D正确。

24.下列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答案】CD

【解析】转录是从基因的启动子开始,到终止子结束,并非从整个DNA的开头到结尾,因此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小于n/2个,A错误;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B错误;DNA聚合酶在DNA复制过程中发挥作用,DNA复制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因此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C正确;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D正确。

25.下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属于生物膜系统

B.结构③能增大细胞膜的面积

C.⑤具有选择透过性,而⑥具有全透性

D.细胞膜不同部位因含蛋白质不同而功能有差异

【答案】BD

【解析】.①②④依次表示内质网、细胞膜和中心体,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结构③所示部位的细胞膜向外弯曲折叠,能增大细胞膜的面积,B正确;⑤⑥依次为核膜、核孔,二者都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细胞膜不同部位因含蛋白质不同而功能有差异,D正确。

【点睛】此类问题常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查。

解答此类问题的技巧是:

一是明辨各种细胞结构及其化学组成,正确识别各种细胞器;二是准确掌握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分布及特点,以及各细胞结构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判断。

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图示中的细胞结构辨别不清。

三、非选择题

26.过氧化物酶体是由单层膜围绕的、内含一种或多种酶类的细胞器,能将细胞中具有很高毒性的过氧化物降解为水,普遍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和很多植物细胞中。

下图是过氧化物酶体发生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器E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它是细胞内膜系统中联系___________的桥梁。

(2)经过①②③过程,过氧化物酶体膜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其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只能在过氧化物酶体内部发挥作用,这体现了生物膜系统为细胞内生命活动提供了______________,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4)③过程中,核糖体上的直接产物属于___________物质,一般必须经过加工修饰后才具有生物活性。

(5)蓝藻细胞与该细胞相比较,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内质网

(2).核膜与高尔基体膜(细胞膜)(3).蛋白质的成分与种类(4).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5).多肽类(6).没有核膜(或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核糖体的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的理解及其掌握情况。

梳理相关知识点并形成知识网络,据此准确定位图中所示结构名称、数字所示过程,进而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细胞器ER的中文名称是内质网,它是细胞内膜系统中联系核膜与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的桥梁。

(2)题图显示:

在经过①②③所示的过氧化物酶体形成的过程中,有基质蛋白和膜内在蛋白的参与,在此过程中,组成过氧化物酶体膜的蛋白质的成分与种类发生了变化。

(3)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只能在过氧化物酶体内部发挥作用,这体现了生物膜系统为细胞内生命活动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4)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发生在核糖体上,因此核糖体上的直接产物属于多肽类。

(5)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或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该细胞是真核细胞,有核膜(或有成形的细胞核)。

27.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必须采用叶龄基本一致的叶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看出,在15℃或40℃左右的实验条件下,测得三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区别不显著,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组幼苗中,光合作用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从图2可以看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_____________,消耗的C5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发应再生。

(5)一般地说,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除了温度以外,还有____________等因素。

【答案】

(1).需符合对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要求(或避免由于叶龄等差异影响实验结果)

(2).温度过低或过高,酶的活性成为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3).P1(4).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都最高(5).三碳化合物(6).三碳化合物(7).非生物因素:

光照、二氧化碳、水分、矿质元素等等,生物因素:

病虫害等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