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9515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7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docx

《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docx

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

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

1.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

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

用托盘天平称取约5g干燥的海带,放入中。

②灼烧灰化:

在通风处加热灼烧海带,待海带完全灰化后,冷却,再将灰分转移到小烧杯中。

③溶解、过滤:

向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蒸馏水,煮沸2-3min,过滤,并用约1ml蒸馏水洗涤沉淀得滤液。

④氧化、萃取分液:

在滤液中加入1-2ml2mol·L-1H2SO4溶液,再加入3-5ml6%的H2O2溶液或1ml新制氯水。

取出少许混合液,用淀粉溶液检验碘单质。

将氧化检验后的余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将上口塞子打开,静置,待完全分层后,分液。

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空格处的仪器名称为,灼烧海带时,除需要该仪器和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用标号字母填写)。

A.烧杯B.表面皿C.泥三角D.酒精灯E.干燥器

(2)本实验多处用到玻璃棒,试写出玻璃棒的作用。

(3)水浸时常常要将悬浊液煮沸2~3min,目的是什么?

(4)步骤③的洗涤沉淀的操作过程是;

(5)步骤④最好选作氧化剂,理由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要从步骤④中含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CCl4,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

(7)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2.(Ⅰ)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是()

A.在滤纸上点样时,试样点以稍大为宜

B.应沿试管壁小心地将展开剂慢慢倒入试管底部

C.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D.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Ⅱ)某实验小组拟用纸层析法分离溶液中Fe3+和Cu2+..实验步骤如下:

(1)裁纸:

将滤纸裁成约1.5cm×20cm的长方形。

将滤纸条的一端弯折1cm后,用弯成直角的大头针横向别住,以便滤纸条能挂在橡皮塞下面的勾子上。

(2)点样:

将饱和FeCl3和CuSO4混合液按1∶1的体积比配成溶液。

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在离滤纸条一端2cm处点一直径为0.3-0.5mm左右的斑点。

注意斑点尽可能小。

如果色斑颜色很浅,待溶剂挥发后,在原处重复点样。

重复点样3~5次后晾干备用。

(3)展开: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9mL丙酮和1mL6mol/L盐酸,混合均匀,作为展开剂。

将点过样的滤纸条平整地悬挂在橡皮塞下的勾子上,不可触及试管的壁;滤纸条下端浸入展开剂中约1cm,试样斑点必须在展开剂液面之上。

塞紧橡皮塞。

展开剂借助毛细作用逐渐向上移动,样品中各组分因向上移动速度不同而随之展开。

(4)显色:

FeCl3和CuSO4混合液经展开后得到不同颜色的色斑。

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采用氨熏显色。

(5)分离:

若要将层析分离物质提取出来,可将滤纸上的分离物质的斑点剪下,浸于有关溶剂中,可提取纸上的层析物。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实验中做固定相,做流动相。

(2)Fe3+氨熏显色的原理,现象;

Cu2+氨熏显色的原理,现象;

(3)为防止水解,饱和FeCl3和CuSO4可加少量或酸化

(4)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最终()

A.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溶液中出现大量淡蓝色絮状沉淀

C.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D.得到澄清的淡蓝色溶液。

(5)在层析操作时,滤纸上的试样点能不能接触展开剂,为什么?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来制取较纯净的硝酸钾晶体,他们设计了如下流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操作②的名称是。

(2)参照如下左图溶解度曲线,写出固体A、B的化学式:

A,B。

欲得到较纯的硝酸钾晶体需用少量的(填“热水”;“冷水”)洗涤固体

(3)在固体A析出时,为了防止B的析出,在操作上采取了趁热过滤的方法,则热过滤应采取的操作是。

(4)固体B中杂质的检验方法。

4.在实验室常用减压的方法进行过滤(如上右图),叫减压

过滤,俗称抽滤。

下图为减压过滤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种仪器的名称:

A;B;C。

(2)采用减压过滤的目的是。

(3)简述用水冼涤沉淀的操作程。

(4)吸滤完毕时,应先拆下B与C或C和抽气泵间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其原因是。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它既能形成复盐,又能形成配合物

B.由铝片剪成的铝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盛氧气的集气瓶中需放入少量水

C.培养明矾晶体过程中,应先制得明矾晶核

D.在氯化铝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氨水,均可形成铝的配合物Al(OH)4-

6.将铝片(不除氧化膜)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表面很快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同时产生较多气泡,继而产生蓝色沉淀,触摸容器壁知溶液温度迅速升高,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加快,铝片上下翻滚,溶液中出现黑色物质,收集气体,检验其具有可燃性;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铝片无明显变化。

(1)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不发生反应的原因可能是

A.氯化铜溶液的酸性比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强

B.硫酸铜溶液水解产生的硫酸使铝钝化

C.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薄膜而硫酸根不能

D.生成的氯化铝能溶于水而生成的硫酸铝难溶于水

(2)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是,产生该物质的离子方程式是。

(3)放出的气体是,产生的蓝色沉淀是,可以说明该现象的产生原因的离子方程式是。

(4)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

(5)溶液中出现黑色物质是,产生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6)某学生通过一定实验操作,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也能较快进行,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A.用砂纸擦去铝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B.把铝放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C.将铝片放入浓硝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D.在铝片上捆上几枚铜钉后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

7.

(1)在1ml1.0mol·Lˉ1的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6.0mol·Lˉ1的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实验现象为,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在1ml1.0mol·Lˉ1的AlCl3溶液中先滴加2ml10%的NaF溶液,在逐滴滴加3.0mol·Lˉ1的氨水溶液,边加边振荡,实验现象为,其原因是。

(3)能用铝质槽车装运浓硝酸原因是;家中的铝锅不宜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清洁球清洗的原因是;可溶性铝盐(如明矾等)可以作净水剂,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8.乙醇和苯酚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这与它们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验证它们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为比较乙醇和苯酚与金属钠反应的性质,实验室用2mL(填名称)作溶剂分别溶解乙醇和苯酚,钠(填“浮在液面”“沉入液体中”)反应,产生气泡较快的是,请从结构上说明其原因。

②醋酸、碳酸、苯酚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为比较其酸性,涉及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为、;所需的玻璃仪器有(填3种)。

(2)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苯酚的某些性质,设计并进行下列实验过程:

根据以上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乙属于什么分散系?

(填序号)。

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

②将白色浑浊液加热至80℃,可采用的加热方法是,操作a的名称是。

③上述过程控究了苯酚的哪些性质?

④写出丙转化为丁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该同学实验中不小心将苯酚沾到了手上,则应立即用擦洗。

(3)为了检验工业污水是否含有苯酚,某同学分别取小量污水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滴入少量A溶液,溶液变为紫色,则A是;在另一支试管中滴入浓溴水,结果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其原因是。

另一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苯酚和溴水发生的反应为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9.①乙醇可以被多种氧化剂氧化,将乙醇氧化为乙醛,合适的氧化剂选用;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合适的氧化剂为。

A.O2B.银氨溶液C.CuO

D.酸性KMnO4溶液E.酸性K2Cr2O4溶液F.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②乙醇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反应生成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r2O42-+CH3CH2OH+H+→CH3COOH+Cr3++(请配平)

判断驾驶员属于酒后驾车的现象是溶液颜色由变。

③证明乙醇能被氧化的最简单实验是将一段螺旋状的粗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后,立即移入焰,实验过程中铜丝颜色的变化是。

铜丝移入乙醇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中铜丝起____________作用。

10.牙膏是生活必需品。

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主要有:

①摩擦剂,用于增强牙膏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主要成分包括;

②用甘油和水作保湿剂,作用是;

③还有等氟化物,主要用于预防龋齿;等等。

下面是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加水、搅拌、静置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2)在②中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的操作方法是。

(3)写出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将⑤中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时,未见沉淀出现,则可能的原因是

、(任答两条)。

(5)在⑥中检验Ca2+的存在,除可用焰色反应外,还可利用Ca2+和溶液的反应来进行。

(6)①检验F-可用的化学试剂是;

已知反应Fe(SCN)3+3F—=FeF3(无色)+3SCN—,根据此反应,设计检验牙膏中含F-:

检验方案:

还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②甘油的检验所需的Cu(OH)2不宜加得的太多,因为。

③碳酸钙检验时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盐酸,为什么?

11.安全火柴盒侧面涂有(发火剂)和Sb2O3(易燃物)等,火柴头上的物质一般是KClO3、MnO2等氧化剂和S等易燃物。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日常生活用的火柴头上含有KClO3、MnO2、S,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验证气体A,按右图1所示进行实验:

组装如右

图所示装置,紧接一步操作是,在试管中装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慢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进行抽气,可观察到的现象,即可证明火柴头上含有S元素。

(2)步骤②的实验操作装置如右图2所示,该操作的名称是,其工作原理是。

(3)要证明火柴头中含有Cl元素的后续实验步骤是。

(4)有学生提出检验火柴头上KClO3另一套实验方案:

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有人提出上述方法中出现白色沉淀并不能充分说明火柴头上KClO3的存在,其理由是。

(5)该小组猜测滤渣D对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速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设计并进行了以下5次实验。

实验次数

H2O2溶液质量分数%

H2O2溶液用量/毫升

物质D用量/克

反应温度/℃

收集气体体积/毫升

所需时间/秒

30

5

0

85

2

3.8

15

2

0.1

20

2

2.8

15

2

0.2

20

2

2.2

5

2

0.1

20

2

7.4

30

5

0

55

2

10.5

由上表可知,实验①和⑤能证明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实验和证明物质D的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6)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NaNO2俗称“工业盐”,其外观与食盐相似,容易导致误食而中毒,可通过化学实验加以鉴别。

已知信息:

①NO2-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Fe2+②NaNO2可以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NaNO2溶液后褪色④AgNO2(白色),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硝酸。

⑤亚硝酸不稳定,容易分解。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顺序,逐一设计鉴别NaNO2和NaCl的实验方案,结合方案1的提示,完成以下填空。

(以含有NO2-所产生的现象填空,文字简明扼要。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方案1

在两种待鉴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H4)2Fe(SO4)2,充分反应后再加入适量KSCN溶液。

若溶液变,证明待鉴溶液中有NO2—存在。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方案5

(2)写出所有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方案1,

方案2,方案3,

方案4,方案5。

(3)鉴别NaNO2和NaCl,还可以用pH试纸,其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在家里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区别NaNO2和NaCl?

(NaNO2易溶于水且显著吸热,其熔点为271℃,分解温度为320℃)

(5)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

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

13.(Ⅰ)Na2S2O3溶液跟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利用此反应进行浓度或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中,实验以时开始计时,到溶液出现浑浊将锥形瓶底部的“+”字时结束计时。

某同学进行下表中A、B、C、D四次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

H2SO4

H2O

v(mL)

L⋅c(mol-1)

v(mL)

L⋅c(mol-1)

V(mL)

A

10

5

0.1

10

0.1

5

B

10

5

0.1

5

0.1

10

C

30

5

0.1

5

0.1

10

D

30

5

0.2

5

0.2

10

(1)其中最先变浑浊的是。

(2)A、B实验中分别加5mL、10mL水的目的是。

(3)B与D实验(填“能”或“否”)说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原因是

(4)为何不用相同时间产生SO2的量来判断浓度或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某同学通过Na2S2O3与盐酸反应来验证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该同学是通过观察来判断其反应速率的大小。

(2)该同学配制0.2L⋅mol-1盐酸于大试管中,并取3mL0.1L⋅mol-1Na2S2O3溶液与3mL盐酸反应,观察产生现象的时间为ts。

由于另有安排,当天停止了实验。

第二天又取3mL0.1L⋅mol-1Na2S2O3溶液与3mL原盐酸反应,产生明显浑浊也需ts左右。

于是该同学得出结论:

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大。

请你评价该同学的这次实验(填序号)。

A.所得结论是可靠的B.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C.其结论基本正确,但是有疑点D.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3)该同学的对比方法(填“合理”或“不合理”),若该同学的对比方法不合理,请你给出合理的对比方法(若认为合理,此问可不答)。

14.下面是某研究小组研究的关于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率(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催化剂(0.1g)

活性炭

FeCl3

KI

MnO2颗粒状

MnO2粉末状

前15s产生氧气的量(ml)

5

11

7

8

11

前30s产生氧气的量(ml)

8

16

11

11

21

前45s产生氧气的量(ml)

11

20

15

18

35

前60s产生氧气的量(ml)

15

22.4

20

26

49

(1)写出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上表可以得出:

活性炭、FeCl3、KI和MnO2(粉末状)几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等质量的固体催化剂,颗粒大小对催化效率有什么影响。

若H2O2溶液的体积为50mL,用H2O2表示在FeCl3的催化下,前60s的反应速率为mol•(L•min)-1。

(3)实验发现新鲜的动物肝脏对H2O2的分解也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但当往溶液中加入盐酸,或给溶液加热时,就会失去催化能力,合理的解释是。

(4)对于FeCl3的催化作用,有人认为是Fe3+起催化作用,有人认为是Cl-,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5)实验需用3%H2O2溶液60mL,现用市售30%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来配制,试简述具体配置方法。

(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     B.催化剂可以使原本不能发生的反应得以发生

 C.催化剂只降低正反应的活化能  D.催化剂能够增大分子的百分数

15.

(1)在盛有氯化钴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溶液的颜色的变化是(  )

A.蓝色加深B.红色加深C.由粉红色变为蓝色D.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2)在试管中加入半试管95%乙醇和少量红色氯化钴晶体(CoCl2·6H2O),振荡使其溶解,在常温下所得溶液呈色,逐渐加热,则溶液最终会变成色。

原因是。

(3)现在市场上有一种会变色的水泥,它不但是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而且还可以用于预报天气,故有“气象水泥”之称。

在天气干燥时,它呈蓝色;一旦变潮湿,即成紫色;如果下雨,则在吸收水份后变作粉红色。

它之所以会变色,是因为在水泥中加入了二氯化钴。

请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加以解释。

(4)CuCl2的稀溶液呈蓝色,而浓溶液呈黄绿色,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绿色)+4H2O,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16.

(1)要确定乙酸乙酯与H218O反应后18O在乙酸中,可采取的方法是()

A.用所得乙酸与石反应B.测定产物中乙酸的物质的量

C.测定产物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D.试验乙酸能否再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2)为了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酯水解程度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取3支试管,向第1支试管中注入4mL蒸馏水,向第2支试管中加入4mL2mol•L-1硫酸溶液,向第3支试管里加入4mL4mol•L-1氢氧化钠溶液,再向第1、2支试管中各滴入4滴甲基橙。

第3支试管里滴入4滴石蕊试液,三支试管中溶液的分别呈橙色、红色和蓝色。

再分别向3支试管中加入2mL乙酸乙酯,振荡后将3支试管同时插入热水浴(约60℃)中加热5min左右,边加热边振荡。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②加入指示剂的作用是。

③第支试管水层最多,其原因是。

④某同学实验时忘了给试管编号,请用两种方法说出哪支试管中加了酸:

、。

⑤有同学提出用连续振荡的方法代替加热,认为这样不仅能增加乙酸乙酯与水的接触时间,而且避免了乙酸乙酯的可能。

17.如右图,在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之间放一块海绵,用橡皮筋固定好。

用导线把小灯泡和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小灯泡变亮后又很快变暗。

回答下列问题:

⑴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⑵欲使小灯泡重新变亮可向烧杯中加入

(任写一种试剂)。

该试剂的功能是。

⑶锌片为该原电池的极,该极的反应方程式为。

⑷若将稀硫酸改为氢氧化钠溶液,小灯泡徐徐变亮后又变暗至熄灭,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使之溶解,其现象为,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⑸只要锌片、稀硫酸、高锰酸钾或锌片、氢氧化钠、高锰酸钾同时存在,小灯炮就会发光不止,其原因是。

18.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电极是负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4OH--4e-=2H2O+O2↑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某学习小组按下列步骤制作氢氧燃料电池:

①电极的制作将石墨碳棒放到酒精喷灯上灼烧2~3min除去其中的胶质后,立即投入到冷水中,反复操作3~5次,(即淬火3~5次),使碳棒表面变得粗糙多孔,即制得多孔碳电极。

    

②氢气、氧气的制备以多孔碳棒为电极,用6V直流电源电解2mol/LKNO3溶液约20s,使两根碳棒上吸附很多小气泡。

③氢氧燃料电池的制得去掉电源,在两极间接上音乐集成电路,则听到动听的音乐。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将电极制成粗糙多孔的目的是;

⑵电解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的反应式为;

⑶下列物质能代替KNO3,且溶液酸碱性变化也相同的是;

A.NaOHB.H2SO4C.KClD.CuSO4E.Na2SO4

⑷音乐集成电路的正极应与原来连接直流电源的极相连;燃料电池中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反应式为

19.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二个钢铁腐蚀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一:

取两根5cm左右长的铁钉,用稀盐酸浸泡几分钟后取出,在其中一根铁钉上疏散地绕几圈光亮的细铜丝,使之紧密接触;再将两根铁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各加入3mL0.1mol/L盐酸和2滴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则可观察到绕有铜丝的铁钉比另一根铁钉产生的气泡多,且在铁钉周围先出现沉淀。

实验二:

在除去铁锈的铁片上滴上1滴含酚酞的食盐水,静置1~2min。

⑴实验一中出现沉淀的颜色是色;绕有铜丝的铁钉比另一根铁钉产生的气泡多,且在铁钉周围先出现沉淀的原因是;铜丝上的反应式为。

⑵实验二的现象是;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食盐的作用是。

⑶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第二天铁锅便出现红棕色锈斑(Fe2O3·xH2O)。

则该腐蚀属于电化腐蚀中的腐蚀,其理由是;生成1molFe2O3·xH2O消耗molH2O。

20.某同学想在一枚铁钉镀锌,他进行了如下操作①配制含有ZnCl2等多种物质的电镀液②镀件的处理:

进行了用砂纸打磨铁钉和用NaOH溶液浸泡等操作③电镀操作。

⑴锌离子在______(填“阴”或“阳”)极放电,放电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阳极材料是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镀件的处理过程中,用NaOH溶液浸泡铁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