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7课《风波》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教学考试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9411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17课《风波》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教学考试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第17课《风波》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教学考试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第17课《风波》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教学考试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第17课《风波》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教学考试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第17课《风波》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教学考试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第17课《风波》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教学考试网.docx

《语文第17课《风波》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教学考试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17课《风波》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教学考试网.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第17课《风波》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教学考试网.docx

语文第17课《风波》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教学考试网

教学考试网 >语文:

第17课《风波》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

语文:

第17课《风波》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

内容

第17课《风波》教案

一、教学设想:

教学这篇小说,我们想打破以往小说教学的常规模式,充分利用附录文章和相关资料,将综合阅读纳入到传统的小说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对作者和文本有更丰厚的认识,另一方面,将综合阅读的训练点贯穿在教学的过程,以适应新题型,提高应考能力。

二、教学过程:

整个过程历时九个课时,流程如下:

授课之一:

感受鲁迅、走进时代(两课时)

钱理群教授说:

“要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对这些具有精神原创性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把他们的精神扎根在孩子的心上,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关他将来做什么事情。

”他提倡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选读四大作家,或者说是四大作品,而鲁迅则是其中之一。

因此学习本单元,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一个丰富的鲁迅,而决不是过去那个他们所认为的狭隘的鲁迅。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鲁迅的真、触摸鲁迅的精神,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震撼。

根据毕业班的实际现状,同时考虑到所收集材料的有效性,故而有关鲁迅介绍的材料由教师根据授课需要挑选。

关于文章的背景介绍,虽然在历史课上学生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但是考虑到我们学生的层次,觉得还是有必要重复罗嗦。

因为之前学生已经阅读了大量的文字材料,所以在介绍背景时,采用播放动画故事的形式,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次训练要点:

浏览、勾画、筛选、组合信息

1、材料内容:

鲁迅的生平、鲁迅的创作、学生眼里的鲁迅、邻居眼里的鲁迅、儿子眼中的鲁迅,鲁迅的遗嘱、名人评价鲁迅(见附录

(一)

(二))

附录

(一)鲁迅生平

(1)简历。

鲁迅(1881—1936),终年55岁,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与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闻名于“五四”时期。

“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

(2)童年时代。

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城里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

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

绍兴城并不大,像周介孚这样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

就在鲁迅十三岁那年,一连串打击突然降落到他的头上。

首先是祖父周介孚,替亲友向浙江乡试的主考官行贿赂,被关进了杭州监狱。

周介孚入狱的第二年,鲁迅的父亲周伯宜突然吐血,一病三年,终于在鲁迅十五岁那一年,留下寡妻和四个孩子,撒手归天。

祖父入狱,断了官俸,还要不时往狱中送钱;父亲请的都是城里有名的中医。

最后,周家弄到不断去跨当铺的高门坎的地步,败落也就相当彻底了。

(3)青年时代。

十八岁,鲁迅求学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

1902年(21岁)鲁迅到日本学医,想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当时,日本的国力正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日本报纸就公然宣称:

“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

”因此,鲁迅在这个时候去日本留学,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歧视和轻蔑。

他一到东京,就剪掉了辫子,除去那奴隶的可耻的标志。

接着更沉入“如何救国”的庄严的思考。

1906年,受到“幻灯片”事件的影响,其中,茁壮而麻木的“看客”给他留下了终身不灭的印象,遂“弃医从文”,立志改变人的精神,致力于批判国民性。

在与许寿裳、周作人等筹办《新生》杂志因经费等原因而失败后,一方面翻译外国小说,与周作人合译有《域外小说集》(1、2),一方面介绍西方的哲学、文学思想,著有《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

1909年(28岁)回国,在浙江当中学教员,讲授化学、生物学等课程。

1911年开始小说创作,最早的作品是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文言小说”《怀旧》。

(4)在北京,1912-1926。

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北京教育部任签事,在经历一段思想苦闷、对国民党、社会改革失望的痛苦后,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女子师范高等学校任教授、北京大学任讲师。

1918年,他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而此时他已经是将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了。

1921年12月,他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5)在厦门和广州

在1925年前后的“女师大事件”和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受到极大的震动与挫折。

1926年离开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北京,也再没有任过官职。

先是去厦门,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后到广州(1927年1月),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6)上海10年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

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这或许是把他定位为自由作家的论据之一。

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

鲁迅在上海期间,和宋庆龄、陈赓有交往。

鲁迅所主持的文学团体和郭沫若、郁达夫主持的文学团体有矛盾。

鲁迅扶植文学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萧军、萧红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张春桥进行过论战。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而逝世。

上海民众与全国各地民众为他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

上海民众代表在其灵柩上覆盖写有“民族魂”的白旗。

家庭

元配朱安,1927年鲁迅在广州开始与许广平(1898—1968)同居。

1929年,儿子周海婴在上海出世。

鲁迅有两个弟弟:

周作人(1885-1967)、周建人(1888-1984)。

文学的鲁迅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笔耕一生,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主要文学作品有:

(1)3部小说集。

两部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徨》,一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

A.《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

第一篇:

《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

前三篇: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也是他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

末一篇:

《社戏》作于1922年。

B.《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

第一篇:

《祝福》作于1924年。

末一篇:

《离婚》作于1925年,也是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其中,作于1925年的《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C.《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

《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

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

《铸剑》原名《眉间尺》,作品中的人物“黑色人”名叫“晏之敖者”,而“晏之敖”正是鲁迅的一个笔名。

D.主要知识分子形象:

狂人(《狂人日记》)、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

[来源:

W]

E.主要农民形象:

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爱姑(《离婚》)、七斤(《风波》)、闰土(《故乡》)等。

F.“看被看”模式的主要作品:

《示众》、《药》、《狂人日记》、《孔乙己》、《明天》、《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祝福》、《长明灯》、《铸剑》、《理水》、《采薇》等。

(2)3部散文集。

《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

A.《野草》:

散文诗集,共23篇。

另有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共7篇)发表于1919年,开“独语体”散文开河。

B.《朝花夕拾》:

回忆散文集,共10篇,1928年出版。

1926年最初在《莽原》周刊上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创“闲话风”散文的传统。

C.《两地书》书信集,1933年出版,与许广平先生的通信。

(3)16部杂文集。

《热风》(1925)、《华盖集》(1926)、《坟》(1927)、《华盖集续编》(1927)、《而已集》(1928)、《三闲集》(1932)、《二心集》(1932)、《伪自由书》(1933)、《南腔北调集》(1934)、《准风月谈》(1934)、《集外集》(1935)、《花边文学》(1936)、《且介亭杂文》(1937)、《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集外集拾遗》。

这些杂文集的命名,有的具有连续性,如《华盖集》与其“续编”,《且介亭杂文》与其“二集”和“末编”,《集外集》与其“拾遗”,还有的具有对称性,如《华盖集》与《而已集》,《三闲集》与《二心集》,《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

了解了其命名特点,可以便于熟悉和掌握。

[来源:

W]

综述: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鲁迅著作二十卷,继往开来,博大精深。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杰作《阿Q正传》的发表,为新文学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对中国作家和世界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热风》、《二心集》等杂文精悍犀利,独树一帜,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领域。

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而且也是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

鲁迅是世界文坛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父亲鲁迅

清癯、瘦高,尽管头发有些花白,但那标志性的“周氏”之眉却依然又黑又浓。

或许知晓周海婴身份的每个人在见到他的第一面,都会近乎本能地将这张面孔与深印在脑海里的“鲁迅”形象作细细审视与对比。

而这样的目光,实际是76岁的周海婴一直抗拒甚至厌恶的;但作为鲁迅的儿子,在他出生的第一天起,便已注定终生与其如影相随。

也许是因为学理工科出身,周海婴总是言语冷静而用词谨慎。

在提到母亲许广平时,周海婴仍旧亲热地喊“妈妈”,而在提及父亲时,他更多的是用“鲁迅”而非“爸爸”。

与父亲在一起生活的短短七年,周海婴却用了近乎七十年的时间来回忆,来讲述。

母亲觉得当时的环境很危险、很不安定,他们自己的生活还很没保障,将来可能还要颠沛流离,所以一直没要孩子。

母亲在1929年生我的时候,已是高龄产妇,拖了很长时间没生下来,医生问父亲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父亲回答是大人,没想到大人孩子都留了下来。

我的名字是父亲给取的,“先取一个名字‘海婴’吧!

‘海婴’,上海生的孩子,他长大了,愿意用也可以,不愿意用再改再换都可以”。

从这一点来看,父亲很民主,就是这么一个婴儿,他也很尊重我将来的自主选择。

或许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

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

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

“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

”他说从来没有。

我又追问,他是不是很激动地跟人家辩论?

他告诉我说,他平素就像学校老师一样,非常和蔼地跟人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也就不讲了。

人家说,鲁迅的文章很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类的,但那是笔战,是和旧社会、旧思想在对抗,必须要激烈。

过去把鲁迅误导了,应该把鲁迅归还到他自己的真面目。

父亲跟我讲的是带绍兴口音的话,他喊我“乖姑”,有点像广东话称呼孩子的方式。

70年前的上海夏天湿度非常大,那时又没空调,整天身上、背上都是湿漉漉的,每年一到夏天,我背上总要长出痱子,又红又痒,又抓挠不得。

晚饭以后,跑到二楼,躺在父亲床上,那时天色已暗,但为了凉爽并未开灯。

这时候父亲就准备一个小碗和海绵,把一种药水摇晃几下,用药水把海绵浸湿,轻轻涂在我胸上或背上。

每搽一面,母亲用扇子扇干,因为有机会亲近父亲,可以不怕影响父亲写作而被“驱赶”,我躺在父母中间,心里无比温暖。

直到天色黑尽,父亲又要开始工作了,我才恋恋不舍回到三楼自己的房间里睡觉。

这是我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

那时候父亲已有他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我早上上学,他还在睡着,中午回来吃饭可以碰见;下午从学校回来时,经常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和他聊天。

跟父亲来往的一些人当中,我有印象的是萧军、胡风、冯雪峰、内山完造夫妇。

有的家庭是严父慈母或是严母慈父,孩子依赖父亲或母亲更多一些,但我的家庭没有,就是一种非常温馨、平和的家庭氛围。

不是看见父亲就远远地敬畏、蹑手蹑脚地,没有这种恐惧、害怕的感觉,记忆中他也只有一次假装用纸筒打我。

父亲写信通常用一种中式信笺,上面印有浅浅的花纹、人物或风景,父亲给不同的人写信,选用不同的信纸。

如果我碰巧遇到父亲写信,想表现一下自己,往往自告奋勇地快速从桌子倒数第二个抽屉,以自己的“眼光”为父亲挑选信纸。

父亲有时默许了,有时感到不妥,希望我另选一张,而我却僵持不肯,每逢此时,父亲也只好叹口气勉强让步。

后来听说日本有一位学者叫阿部兼也,专门研究父亲信纸的选用与致信者的内在关系,可惜的是他不知道这当中还有那时不谙世事的我的干扰。

在我眼里,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包含着两种:

一种是学生对老师的崇敬,还有一种是夫妻之间的爱护、帮助。

我母亲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父亲做了很多事情,抄稿、寄信、包装等等。

母亲喊父亲什么,我不记得了,记忆中也没有她老远喊父亲的印象,只是有事就走到父亲面前,询问他喝不喝水,或者告之该量体温了、该吃药了,是一种自然的平视的状态。

1968年,母亲为了保护父亲的遗稿,急得心脏病发作而去世,可去世后连追悼会都不让开,最后是周总理决定允许向遗体告别。

说来奇怪,在父亲去世前几天,我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感觉有个声音对我说:

“你爸爸要死了!

”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明白这个声音究竟来自何方。

也许是那一段时间健康欠佳的父亲给我的心理暗示?

1936年的大半年,我们的日子总是在忧喜之中度过。

每天我从三楼下来总是蹑手蹑脚。

父亲的房门一般不关,我悄悄钻进卧室,听一会他的鼻息。

父亲的床头凳子上有一个瓷杯,水中浸着他的假牙。

瓷杯旁边放着香烟、火柴和烟缸,还有象牙烟嘴。

我自知对他的健康帮不了什么,但总想尽点微力,于是轻轻从烟盒里抽出一支香烟,插进被熏得又焦又黄的烟嘴里面,放到他醒来以后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然后悄然离去。

中午吃饭时候,总盼望父亲对自己安装香烟的“功劳”夸奖一句,不料,父亲往往故意不提。

我忍不住,便迂回曲折地询问一句:

“今朝烟嘴里有啥末事?

”父亲听后,微微一笑,便说:

“小乖姑,香烟是你装的吧。

”听到这句话,我觉得比什么奖赏都贵重,心里乐滋滋的,饭也吃得更香。

1936年10月19日早晨,许妈上楼低声说:

“弟弟,今朝侬勿要上学堂了。

”我才知道,我没有爸爸了……我冲下楼,看到父亲躺在那儿,像以往入睡一样安详,妈妈流着眼泪搂着我说:

“现在侬爸爸没有了,我们两人相依为命。

以前我不知道父亲是个那么有影响的人,如果有转折点的话,那就是父亲去世,很多人把他从家里抬出来,送到万国殡仪馆,后来还有一个非常盛大的葬礼。

从这个葬礼中,第一次知道父亲的地位和影响。

父亲墓碑上的字是母亲让我写的,她后来说别人写都不合适,她那时可能已经意识到,实际上谁写对谁都是一辈子的影响,她不期望别人来写。

实际上是更多的为了对方的安全。

邻居鲁迅

鲁迅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神情严肃,令人望而生畏。

然而,这种感觉到第二天就变了。

这天上午,鲁迅送给我和我妹妹每人一盆积木,那时这种玩具很少,几乎没见过,我们两姐妹乐坏了,马上就比着搭起来,鲁迅也参加了进来。

与鲁迅熟悉后,我们之间变得无拘无束,鲁迅戏称我为“野猪”(我生肖属猪),叫我妹妹“野牛”(她生肖属牛)。

我们两个也“群起而攻之”,叫鲁迅“野蛇”(他生肖属蛇)。

对此,鲁迅并没生气,反而还笑着问:

“蛇也有野的吗?

那段时间,鲁迅比较重视体育锻炼,曾多次教我和妹妹做体操。

他常常一边示范,一边解释:

动作要正确,要让每一个部位的肌肉和筋骨都得到锻炼。

鲁迅还关照,运动要经常,但时间不可过长,累了,就要休息。

鲁迅不但喜欢和小孩相处,而且还是位很善良、很知心的朋友。

我们三姐妹都爱吃甜点心,这也正对鲁迅的胃口。

因此,鲁迅每次捎回点心总有两份:

一份给自己,另一份给我们三姐妹。

鲁迅工作非常繁忙,但一有空,他也会像小孩一样跟我们一起“贪玩”。

我记得有一次,鲁迅曾拿放大镜,在太阳底下把纸点燃,也曾在满碗的水面上放缝衣针,一次又一次,直至针不下沉才肯罢休。

更有趣的是:

鲁迅把手放在桌上,捏紧拳头,让我和妹妹用拳头去打,说他不怕痛,俞藻第一个上去打,我也接着去打,挨打的人没痛,倒是打人的先痛了。

这时,鲁迅就笑弯了腰。

鲁迅表面上看,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其实是个很会说笑话的人,他只要有空坐上一阵,屋子里便会笑声不绝。

有人说,鲁迅睚眦必报,性格非常乖戾,一般人很难与之相处,但事实上,鲁迅给我的印象却是非常平易近人。

有一次,夜已深了,伏案写作一天的鲁迅刚刚睡下,同住西屋的鲁迅家的帮工王妈和我们家的帮工齐妈发生口角,夜深人静,越吵越响,以致鲁迅整夜失眠。

第二天,他精神不支生病了。

我们三姐妹去探望,谈到口角的事,鲁迅问:

“你们听到没有?

声音可响啦。

”我们三个便问:

“那你为什么不去‘喝止’呢?

其实只要你咳嗽一下,她们就不会吵了。

”鲁迅先生摇摇头说:

“她们吵嘴,彼此心里都有气,若制止她们,虽不会再吵,但心火不消,恐怕也要失眠,与其三个人睡不着,不如我一个人睡不着。

所以还是让她们吵一吵,等话说清楚了,心里气也消了。

鲁迅的遗嘱

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

但是,我也留下一张罢。

当时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写给亲属的,其中有的是:

1.不是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3.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4.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

——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

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

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

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名人谈鲁迅

鲁迅先生去世,是现代文学界大损失,不但我国人这样说,就是日本与苏俄的文学家也这样说,可说是异口同声了。

先生在教育部时,同事中有高阳齐君寿山,对他非常崇拜,教育部免先生职后,齐群就声明辞职,与先生同退。

齐君为人豪爽,与先生的沉毅不同;留德习法政,并不喜欢文学,但崇拜先生如此,这是先生人格的影响。

——蔡元培论鲁迅先生

周同志:

方才得到你病得很厉害的消息,十二分的耽心你的病状!

我恨不能立刻来看看你,但我割治盲肠的伤口,至今尚未复原,仍不能够起床行走,迫得写这封信给你!

我恳求你立刻入医院医治!

因为你延迟一天,便是说你的生命增加了一天的危险!

你的生命,并不是你个人的,而是属于中国和中国革命的!

为着中国和革命的前途,你有保存、珍重你身体的必要,因为中国需要你,革命需要你!

我希望你不会漠视爱你的朋友们的忧虑而拒绝我们的恳求!

祝你痊安

宋庆龄六月五日

今天重读宋庆龄促鲁迅医病的信,不但两位革命者之间的真挚感情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而且一位在病床上给战友写信,而另一位不是“轻伤不下火线”而是重病不忘战斗,终于不久就牺牲在战斗的岗位上。

他们为中国革命而奉献一切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来者的前进。

《文汇报》(1996)

周君身材不高,脸圆圆的,看上去人很聪明。

记得那时周君的身体就不太好,脸色不是健康的血色。

当时我主讲人体解剖学,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

于是我讲完课后就留下来,看看周君的笔记,把周君漏记、记错的地方添改过来。

如果是在东京,周君大概会有很多留学生同胞,可是在仙台,因为只有周君一个支那人,想必他一定很寂寞。

可是周君并没有让人感到他寂寞,只记得他上课时非常努力。

周君来日本的时候正好是日清战争以后。

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支那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支那人坏话的风气。

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

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鲁迅死于二十世纪而活在二十一世纪。

1881年鲁迅出生的年头,正好临近帝国的悬崖,是时间的断裂带。

中国现代化,在民族的屈辱中蹒跚起步,许多陌生的事物,陆续出现在大队蠕动着的辫子和小脚之间。

随着经济的萌动,政治改革的一次尝试——戊戍变法——旋起旋灭,蒙受血光之灾。

中国向何处去?

成为横亘在官员、士子和百姓面前的共同的问题。

鲁迅的出生地,恰恰落在沿海中国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城镇:

绍兴。

它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它是越王报仇雪耻的故地,又是新书报最早流布的地方。

在它四周,毗连大小村落,具有明显的边缘色彩。

鲁迅的大家庭过早败落,对应于古老中国的命运,很有点同构的意味。

由于祖父下狱事件的牵连,他曾经在乡下度过一段短暂的“乞食者”生活。

父亲的长期卧病和后来的亡故,无疑加剧了他的精神创痛;而作为长男,又不得不从中担当沉重的责任。

家庭的两次变故,把他无情地推落到社会底层;从小康而入困顿,终致自我放逐,远走异乡.

鲁迅的存在,对于活着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

这不仅仅因为他揭露了为人们所不乐于接受的世界的真实,而且还在于他总是以一种与人们相悖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这真实。

林贤治《人间鲁迅》节选

比较起胡适和陈独秀以及其他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来,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

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

他在发掘古典传统和现代心灵的惊人深度上,几乎前无古人,后少来者。

这当然与他早期接受尼采哲学作为人生观有观。

贬视庸俗,抨击传统,勇猛入世,呼唤超人,不但是鲁迅一生不断揭露和痛斥国民性麻木的思想武器(从《示众》到《铲共大观》《太平歌诀》),而且也是他的孤独和悲凉的生活依据(从《孤独者》到《铸剑》到晚年的一些心境)。

鲁迅也因此而成为中国近现代真正最先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鲁迅是伟大的启蒙者,他不停地向各种封建主义作韧性的长期的尖锐斗争;但同时却又超越了启蒙,他有着对人生意义的超越寻求。

鲁迅是启蒙者又超越了启蒙,这就使他的启蒙比陈、胡具有更深沉的力量、激情和智慧。

李泽厚论鲁迅

像鲁迅这样表达出来的极端深刻的思想,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甚或在几千年以来的整部世界文学史中间,无疑也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现象。

他燃烧着自己的生命,集中全力地思索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前途,焦灼和无畏地呼吁着要改变长期以来专制王朝的统治方式,阐述和控诉着像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等级特权为基石的社会体制,只能造成民族精神的衰退和社会生活的停滞;最值得注意的是鲁迅著作中所蕴涵着的许多异常深刻的思想,往往伴随着一种强烈地关怀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炽热情怀,因而就辐射出了震撼着人们灵魂的力量。

他在观察和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总是将广大民众生存的状态、前途与命运,作为进行阐发的比较和参照,从而得出引人深思的结论来。

鲁迅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意义

在20世纪中国,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创造,可以以其名字命名,即称之为“某某思想”的思想家并不多,孙中山、毛泽东之外,大概就是鲁迅。

他们三位可以说是对本世纪的中国历史,民族精神(思想、性格、心理等等)有着最深刻影响的历史人物,人们可以对这种影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