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指导手册五年级上册2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9349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0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实验指导手册五年级上册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科学实验指导手册五年级上册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科学实验指导手册五年级上册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科学实验指导手册五年级上册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科学实验指导手册五年级上册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实验指导手册五年级上册2doc.docx

《科学实验指导手册五年级上册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实验指导手册五年级上册2doc.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实验指导手册五年级上册2doc.docx

科学实验指导手册五年级上册2doc

第三单元电和磁

探究活动:

简单电路的连接

活动目标:

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开关、灯泡、小喇叭、小电动机等、小木块、回形针、图钉。

实验指导:

这个实验是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第一课,重点是让学生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并学会画出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意识到电的用途很多,为其以后学习研究电学打下基础。

探究过程:

1、小组内学生每人观察一种电路元件,并说出它们的构造特点。

2、强调学生认识电池的正负两极,灯丝的两端接在哪儿,导线的构造。

3、在学生将电路中的灯泡换成小电动机或小喇叭的时候,指导学生认识用电器的概念,并说明所有用电器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

4、学会利用小木块、图钉、回形针、导线制作开关,明白开关是怎样控制灯泡的亮灭的。

5、让学生想办法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是不同的,影响小灯泡亮度的因素有很多:

电池的多少、小灯泡的数量、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电路的连接方式不同等。

实验小结:

一个简单电路的基本元件包括:

电池、导线、开关、用电器四部分。

电池为电路提供电能,导线的作用是传导电流,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

温馨提示:

1、实验前,提出问题:

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

2、实验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让灯泡亮起来,特别强调导线的连接要紧密,不能出现断路;灯泡的连接方式要正确,导线一端接在金属壳上,一头连接的灯泡底部的触点。

3、初步体验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并联电路的开关分别控制支路的用电器。

电池导线相同的电路中,并联电路中的小灯泡要比串联的电路中小灯泡亮。

生活链接:

试着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实验探究

活动名称

简单电路的连接

学生自主空间

器材准备

电池、导线、开关、灯泡、小喇叭、小电动机等、小木块、回形针、图钉。

探究过程

1、画出让一只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2、加开关后的简单电路图

实验小结

一个简单电路的基本元件包括:

电池、导线、开关、用电器四部分。

电池为电路提供电能,导线的作用是传导电流,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

备注

探究活动:

简单的红绿灯

 

活动目标:

学会用一个开关分别控制红绿灯的亮与灭。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导线、红绿灯泡、回形针、图钉、木板。

实验指导:

红绿灯的连接方式属于复杂电路中的并联电路,就是把灯泡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

探究过程:

1、将一枚图钉连上一根导线套上回形针钉在纸板上;

2、在另外两枚图钉上接上导线,钉在回形针的两侧;

3、将电池盒接上导线,与第一枚图钉、红灯泡、第二枚图钉形成一个电路;

4、再在电池盒上接上导线,与第一枚图钉、绿灯泡以及第三枚图钉形成一个电路。

5、装上电池,当回形针接触第二枚图钉的时候,红灯亮,当回形针接触第三枚图钉的时候,绿灯亮。

实验小结:

红绿灯装置的电路连接方式是并联。

温馨提示:

1、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再多加一个黄灯。

2、待学生做好后,请他们在全班的同学面前进行展示,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3、这部分内容不做硬性规定,可以灵活处理,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外科技小制作的内容。

生活链接:

周末,同学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一些复杂的电路,如: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马路上的路灯的电路连接等。

并试着做一个小路灯。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实验探究

活动名称

简单的红绿灯

学生自主空间

器材准备

电池、电池盒、导线、红绿灯泡、回形针、图钉、木板

探究过程

1、将一枚图钉连上一根导线套上回形针钉在纸板上;

2、在另外两枚图钉上接上导线,钉在回形针的两侧;

3、将电池盒接上导线,与第一枚图钉、红灯泡、第二枚图钉形成一个电路;

4、再在电池盒上接上导线,与第一枚图钉、绿灯泡以及第三枚图钉形成一个电路。

5、装上电池,当回形针接触第二枚图钉的时候,红灯亮,当回形针接触第三枚图钉的时候,绿灯亮。

实验小结

红绿灯装置的电路连接方式是并联。

备注

探究活动:

检验导体、绝缘体

活动目标:

能够设计检验导体、绝缘体的装置,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

实验器材:

电珠、电池、导线、接线座及待检验的不同物体(剪刀、钥匙、石子、夹子、回形针、铅笔、橡皮等文具)。

实验指导:

这个实验的重点指导学生通过使用自制的检验导体、绝缘体的装置,掌握一种实验室检验物体导电性能的方法,知道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探究过程:

1、引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检测物体导电性能的检测装置。

提问:

把简单电路中的开关去掉,可以用哪些物品来代替?

2、每组学生挑出自己最想研究的六种物品来检测,同时对研究对象做出自己的预测。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实验、记录。

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一种了解未知事物的一种科学方法。

实验小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铜、铁、铝等各种金属。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

塑料、玻璃、橡胶、陶瓷和干燥的木头等。

温馨提示:

1、引导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思考如何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

2、课前让学生带一些物品到课堂上,先让学生进行预测:

这些物体的导电性如何?

然后在动手测试,填写活动记录中的表格,让学生在相应的格子里打“√”,记录下自己的预测和实际检测的结果。

3、引导学生将检验的结果和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交流哪些预测是与实验结果相符的,哪些是与结果不一样的。

4、务必提醒学生不能用电池以外的电源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以免发生危险。

生活链接:

找一些常见的电工材料和工具,辨认它们哪一部分是导体,哪一部分是绝缘体?

分析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实验探究

活动名称

检验导体、绝缘体

学生自主空间

器材准备

电珠、电池、导线、接线座及待检验的不同物体

探究过程

1、根据物体的导电性能,我把身边的物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它们是导体;

另一类是,这们是绝缘

体。

身边常见的导体有

常见的绝缘体有

2、我的检测报告

物品名称

预测现象

实际检测现象

小灯泡亮

小灯泡不亮

小灯泡亮

小灯泡不亮

实验小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铜、铁、铝等各种金属。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

塑料、玻璃、橡胶、陶瓷和干燥的木头等。

备注

探究活动:

不同的液体导电性检验

活动目标:

能够不同液体(自来水、纯净水、盐水)的导电性能。

实验器材:

自来水、盐水、纯净水、发光二极管、电池、若干导线、接线座

实验指导:

这个实验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有些绝缘体并不是绝对不导电的,当绝缘体潮湿后也能导电。

探究过程:

1、做检验水的导电性能这个实验的时候,需要使用2节以上的电池,使用发光二极管来代替小灯泡效果更明显。

2、往水里加盐的目的是增加水中的电解质,凸显现象。

3、教师演示使用电笔检测插座的电流,强化人体能够导电的概念。

实验小结:

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温馨提示:

1、引导学生检验纯净水、盐水、自来水的导电性能。

发现纯净水不能导电,盐水、自来水都可以导电。

2、教师示范用手摸感应开关,用电笔检验家用电器,让学生推测人体也可以导电。

3、教师要强调学生绝对不能私自检验家里的开关和电器。

生活链接:

既然人体是导体,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注意用电安全?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实验探究

活动名称

不同的液体导电性检验

学生自主空间

器材准备

自来水、盐水、纯净水、发光二极管、电池、若干导线、接线座

探究过程

1、做检验水的导电性能这个实验的时候,需要使用2节以上的电池,使用发光二极管来代替小灯泡效果更明显。

2、往水里加盐的目的是增加水中的电解质,凸显现象。

3、教师演示使用电笔检测插座的电流,强化人体能够导电的概念。

实验记录:

被检验液体

纯净水

自来水

盐水

发光二极管的亮灭

实验小结

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备注

探究活动:

解暗盒

活动目标:

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实验器材:

暗盒、导线、电珠、电池。

实验指导:

这个实验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判断未知电路的方法,学会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探究过程: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探查,这样不会被遗忘,最后也好解释。

2、强调:

检测过程中不能打开暗盒。

3、暗盒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可以是四个触点的,也可以是五个、六个触点的;可以是小组设计提供给别的小组检测,也可以是全班设计好了,老师集中发放。

实验小结:

当我们碰到暗盒,我们无需打开它,只要借助外显的一些现象就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

温馨提示:

1、引导学生判断暗盒里的电路的方法。

提问:

这些暗盒的秘密都在里面,外面只有一些导线头,你认为想要知道暗盒里的电路,可以怎样做呢?

2、讨论:

怎样检测才算科学?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小电珠不亮——不通?

小电珠亮了——通?

小电珠变暗了——通了,但是增加了用电器?

小电珠变亮了——是增加了电池?

3、引导学生汇报时说出本组验证的想法和依据,说出验证的方法、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

4、最后让学生打开暗盒,验证自己的判断,查找错误的原因,质疑解惑。

生活链接:

根据暗盒的原理设计一个“答题器”。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实验探究

活动名称

解暗盒

学生自主空间

器材准备

暗盒、导线、电珠、电池。

探究过程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实验记录

A-B

B-A

A-C

C-A

画出暗盒里的电路图:

实验小结

当我们碰到暗盒,我们无需打开它,只要借助外显的一些现象就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

备注

探究活动:

磁铁的性质

活动目标:

能通过实验操作探究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实验器材:

各种形状的磁铁、回形针、线、水槽、泡沫、吸管

实验指导:

这个实验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磁铁的一系列性质:

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上不同部位的磁力有大有小、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探究过程:

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磁铁能吸铁。

2、让吸起来的铁钉排队证明磁铁的磁性可以传递。

3、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铁,找到磁铁上磁力最大的部位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

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磁极可以指示方向

4、把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探究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实验小结:

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温馨提示:

1、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

2、鼓励学生更多的发现磁铁的性质,并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

如:

磁铁的磁性会永远存在吗?

设计实验证明:

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石的一个物理特性,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

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

当磁铁的温度到达居里点时,磁铁的磁性消失;磁铁的温度低于居里点时又恢复磁性。

磁性不同的磁铁,居里点也不同。

生活链接:

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电饭锅的设计原理。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实验探究活动名称

磁铁的性质

器材准备

各种形状的磁铁、回形针、线、水槽、泡沫、吸管

探究过程

磁铁能吸引哪些

物体

条形磁铁、铁钉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大头针

(能被吸引的物体用“√”表示,不能被吸引的物体用“×”表示)

物体

名称

猜测

实验

结果

铜片

×

×

铁片

铝片

×

×

纸片

×

×

塑料

×

×

橡胶

×

×

棉棒

×

×

 

 

 

 

 

 

 

 

 

1、磁铁能吸铁。

二、磁铁的磁性可以传递。

三、磁铁的两极磁性最强。

探究过程

小磁针、锥形底座

玻璃棒,条形磁铁2块

(筷子、环形磁铁2块)

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观察到的现象

S极与S极

相互排斥

 

N极与N极

相互排斥

S极与N极

相互吸引

N极与S极

相互吸引

四、磁铁能指示方向。

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N”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S”表示

五、根据实验现象,我认为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是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备注

1、实验器材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2、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探究活动:

做一个电磁铁

活动目标:

学会制作一个电磁铁。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大铁钉、回形针

实验指导:

探究过程:

1、教师先出示一个电磁铁装置,示范通电后可以吸起回形针,断电后磁性消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铁钉必须用火烧过消磁。

3、导线必须按照同一方向绕在铁钉上。

4、将电线的第二、三圈绕在第一圈上,然后接着绕。

最后一圈由倒数第二圈下穿过,这样做的电磁铁的线圈就不会散开了。

实验小结:

通电以后电感线圈就具有了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温馨提示:

1、由于电磁铁本身是一个短路电路,通电时间长导线会发烫,提醒学生:

通电时间不能太长;

不能用手去摸长时间通电的电磁铁;

必要的时候可以在电路中连接一个小灯泡。

2、比一比谁的电磁铁吸的回形针最多,观察吸较多回形针的电磁铁,找出它们的特点,把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写出来?

(铁钉的粗细、线圈的匝数、电池的数量……)

生活链接:

利用电磁铁制作一个小电动机。

自制电动机通电线圈产生磁力,和下边磁铁发生电磁效应,并且由于惯性,所以小转子可以不停止地转动。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实验探究

活动名称

做一个电磁铁

学生自主空间

器材准备

电池、导线、大铁钉、回形针

探究过程

实验方法

通电时

断电时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我的其它发现

实验小结

通电以后电感线圈就具有了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备注

探究活动: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活动目标:

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因素,知道电池的数量、线圈匝数会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器材:

电池座、导线、大铁钉、回形针

实验指导:

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2、做出假设:

与线圈的匝数有关,线圈匝数越多,磁力大,线圈匝数越少,磁力小。

3、实验设计:

不变的因素:

电池节数、导线粗细、铁钉粗细……

改变的因素:

线圈的匝数

实验小结:

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磁性越强。

电池的数量越多,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磁性越强。

温馨提示:

1、应先讨论如何控制条件,保证每次研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2、每组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在实验时候,及时记录数据。

生活链接:

每组同学再制作一个电磁铁,比比谁的电磁铁磁力大?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实验探究

活动名称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学生自主空间

器材准备

电池座、导线、大铁钉、回形针

探究过程

 

线圈的圈数

吸引大头针的个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数

30

50

70

我们的发现

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磁性越强。

线圈的圈数

吸引大头针的个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数

30(两节电池)

50(两节电池)

70(两节电池)

我们的发现

电池的数量越多,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磁性越强。

实验小结

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磁性越强。

电池的数量越多,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磁性越强。

备注

探究活动:

电磁铁的磁极

活动目标:

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电池的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绕线方向改变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实验器材:

电磁铁、指南针

实验指导:

探究过程:

研究的问题:

改变电磁铁磁极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的猜想:

电磁铁与接通电池正负极有关、与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

实验步骤:

1.制作一个电磁铁,记下线圈缠绕方向,记下接通电池正负极方向,接通电池,靠近小指南针。

2.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不改变线圈缠绕方向,接通电池,靠近小指南针。

3.改变线圈缠绕方向、不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方向,接通电池,靠近小指南针。

实验小结:

改变电磁铁电池正负极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改变电磁铁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温馨提示:

1、电磁铁只能靠近磁针,不能接触磁针。

2、课前将所有的磁针核磁,使其南北极统一,并给磁针加磁。

3、电磁铁和永久性磁铁的相同之处是:

都有南北极,都可以用来指示方向;不同之处在于,电磁铁的磁性、磁力的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而永久性磁铁不可以。

生活链接:

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

(电铃、电动机、电扇、电话、磁悬浮列车……)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实验探究

活动名称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学生自主空间

器材准备

电磁铁、指南针

探究过程

实验记录

电池正负极

线圈缠绕方向

钉尖的磁极

①端接正极②端接负级

顺时针

南极

②端接正极①端接负级

顺时针

北极

实验结论:

改变电磁铁电池正负极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实验记录

电池正负极

线圈缠绕方向

钉尖的磁极

①端接正极②端接负级

顺时针

南极

①端接正极②端接负级

逆时针

北极

实验结论:

改变电磁铁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实验小结

改变电磁铁电池正负极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改变电磁铁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备注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探究活动:

测量呼吸和心跳

活动目标:

指导学生学会测量心跳和呼吸。

实验器材:

秒表、简易听诊器、记录表

实验指导:

探究过程:

1、测安静状态下的呼吸。

(1)测量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示范)。

我们可以将手放到上腹部,觉得自己的肚子一起一伏,这是一次呼吸,也可以将手放到鼻子下面,、手感觉到一冷一热,这是一次呼吸。

(2)准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计时开始学生测量。

2、测安静状态下的心跳。

(1)先感受心脏的位置。

了解什么才是一次心跳?

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心跳?

摸脉搏,摸颈动脉,摸心跳。

(2)准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计时开始学生测量。

3、测定自己运动结束时和休息3分钟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1)做1分钟原地高抬腿运动后立即测量1分钟的呼吸次数,测完后休息2分钟接着测量运动后3分钟的呼吸次数。

(2)再进行新一轮的运动并测量心跳。

实验小结:

我们的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的速度加快,休息后心跳和呼吸又慢慢恢复。

温馨提示:

1、示范确定心脏的位置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一些肥胖儿童,要确保他们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

2、没有听诊器的话,可以采用纸筒自制简易听诊器,用手摸心跳效果也好。

3、测量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教学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第二部分不要超过20分钟。

生活链接:

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的呼吸和心跳的频率不同。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实验探究

活动名称

测量呼吸和心跳

器材准备

秒表、简易听诊器、记录表

探究过程

呼吸次数(次/分钟)

心跳次数(次/分钟)

安静状态下

运动结束时

休息后

安静状态下

运动结束时

休息后

小组平均数

实验小结

我们的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的速度加快,休息后心跳和呼吸又慢慢恢复。

备注

探究活动:

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

活动目标:

认识呼吸的作用

实验器材:

澄清石灰水、塑料袋。

(木条、火柴、集气瓶、玻璃管、玻璃片)

实验指导:

这个实验可以用“为什么我们需要不停的呼吸”引入话题人需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是生命赖以生存的新陈代谢活动。

探究过程:

(1)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并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在空气瓶中比在呼出的气体瓶中燃烧更旺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_多

(2)在新鲜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呼出的气体瓶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更多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作比较 

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多

温馨提示:

1、提示学生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呼吸的作用,需要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来做实验比较新鲜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2、如果不方便寻找石灰水的话,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

因为澄清的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生活链接:

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狭窄的空间内人仍然可以坚持呼吸,短时间内不会有窒息的危险;对休克的病人进行人工呼吸抢救等问题说明了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实验探究

活动名称

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

学生自主空间

器材准备

澄清石灰水、塑料袋。

(木条、火柴、集气瓶、玻璃管、玻璃片)

(1)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并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在空气瓶中比在呼出的气体瓶中燃烧更旺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_多

(2)在新鲜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呼出的气体瓶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更多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作比较 

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