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992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2007年3月6日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一、课程性质

“阅读与写作”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章阅读与写作理论水平和较高的鉴赏与写作能力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目的:

通过基础知识的讲授,并结合例文的分析,使学员在了解写作理论、鉴赏方法的基础上,从思想上重视,在实践上运用,培养起自己的写作理论水平和文学鉴赏水平,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逐步了解并掌握阅读与写作教学。

要求:

本课程拟通过13章69节构成。

其中导论部分的教学要求是:

了解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和相互关系,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理解文章阅读与写作活动的各自特点及对人的素质修养的全面要求。

课程内容要点是明确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即阅读与写作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社会交际的基本手段和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使学生懂得课程的结构体系与学习方法,把阅读论与写作论作为有机整体融通起来;正确把握理论、阅读与写作三者的互动关系。

文章阅读论侧重文学作品,文章写作论侧重一般文章。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是:

使学生懂得学习文章阅读论与写作论的意义与方法:

掌握文章阅读与写作对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意识、语文素养、知识技能、文化积淀等方面素质的要求。

第二部分教学计划

一、教材

《阅读与写作》金振邦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6月,分为“阅读论”和“写作论”两编。

二、授课内容单元划分情况

第一学期《阅读写作》

(1):

阅读篇

导论

第一章:

文章阅读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章:

诗词、散文鉴赏

第三章:

小说、戏剧文学鉴赏

第四章:

儿童文学鉴赏

第五章:

科学论文的鉴赏

第六章:

阅读教学理论

第二学期《阅读写作》

(2):

写作篇

第七章:

文章写作过程

第八章:

记叙类文体写作

第九章:

议论类文体写作

第十章:

说明类文体写作

第十一章:

日常应用文写作

第十二章:

电脑写作

第十三章:

作文教学论

三、考核方法与命题单位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由责任教师命题

四、教学设想

理论辅导、学生自学、例文分析相结合,有目的、有重点

五、教学时数:

总学时数为60

第一学期:

3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导论:

2

上编:

阅读论

文章阅读的理论和方法:

8

第二章诗词、散文鉴赏:

5

第三章小说、戏剧文学鉴赏:

5

第四章儿童文学鉴赏:

2

第五章科学论文的阅读:

4

第六章阅读教学论:

4

第二学期:

3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下编:

写作论

第七章:

文章写作过程:

3

第八章:

记叙类文体写作:

5

第九章:

议论类文体写作:

5

第十章:

说明类文体写作:

5

第十一章:

日常应用文写作:

4

第十二章:

电脑写作:

4

第十三章:

作文教学论:

4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阅读论分为“文章阅读的理论和方法”,“诗词、散文鉴赏”,“小说、戏剧文学鉴赏”,"儿童文学鉴赏”,“科学论文的阅读”和“阅读教学论”等6章。

其教学要求是:

了解中西方文章阅读的不同传统和各自的长处,诗词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领,小说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童话、寓言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模式:

理解文章阅读的实质含义和重要功能:

掌握文章阅读方法的基本功能、主要局限及其独特视野,散文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求,诗词和散文的艺术鉴赏方法和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要领,话剧、戏曲剧本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求,小说和戏剧的艺术鉴赏方法,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艺术鉴赏方法,科学论文的阅读理论和方法以及阅读教学的方法等。

写作论分为“文章写作过程”,“记叙类文体写作”,“议论类文体写作”,说明类文体写作”,"教学应用文写作”,“电脑写作”和“作文教学论”,共7章。

导论

(-)教学要求

1.了解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和相互关系,以及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2.理解文章阅读与写作活动的各自特点,以及对人的素质修养的全面要求。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学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

阅读与写作,是信息接受和传播的基本方式,社会交际的一种手段,培养创造性思维的

重要途径,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

第二节阅读与写作:

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

人的主体是阅读与写作的中介和桥梁。

阅读是主体由外而内的吸收,借鉴:

写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表现: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

第三节阅读与写作的素质要求

科学的思维方式。

生活的哲学感悟。

深厚的文化涵养。

非智力情感因素。

敏感的语体把握。

自觉的文体意识。

艺术的审美趣味。

电脑的知识技能。

第四节课程的结构体系与学习方法

把阅读论与写作论作为有机整体融通起来。

正确把握理论,阅读与写作三者的互动关系。

文章阅读论与文章写作论都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难点,解决问题。

(二)席点

1.思习£蓄甫函论与写作论的意义与方法。

2.文章阅读与写作对科学的思维方式,生活的哲学感悟,深厚的文化涵养,非智力情感因素,敏感的语体把握,自觉的文体意识,艺术的审美趣味和电脑的知识技能的要求。

(四)教学建议

1.正确认识文章阅读与写作的融通性和一体性,以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对经典语文篇章的阅读,让学员充分认识人的多方面素养对文章阅读与写作的

上编:

阅读论

第一章文章阅读的理论和方法

(-)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阅读的实质含义和重要功能。

2.了解中西方文章阅读的不同传统及各自的

长处。

3.掌握文章阅读各种方法的基本功能,主要局限及其独特视野。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文章阅读的定位与功能

文章阅读的理论定位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

是对文本所携带的信息密码的

破译。

文章阅读的本质功能是信息解码,文化浸润,心灵沟通。

第二节文章阅读的中西方传统

中国文章阅读的历史传统。

西方文章阅读的价值取向。

中西方文章阅读的文化差异。

第三节评点式和文体论阅读

评点式阅读的功能是诠释疑难:

探幽发微:

画龙点睛。

评点式阅读的基本特征:

扣文而评,一点深入,灵活自如。

它偏重读者主体意识。

其局限是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

文体论阅读的特点是,对信息解码的预设和导向。

其具体方法是,把握不同文体的表达手法:

辨别不同文体的结构类型:

驾驭不同文体的语言体式:

再现不同文体的主题形态。

第四节社会学与文化学阅读

社会学阅读注重开掘文章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但有时会忽略其艺术特征和文学价值。

它强调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

其主要方法是体现时代性,强调政治性,注重社会性,挖掘思想性。

文化学爵读提供盛壬章的一种新方法和新角度。

其主要方法是,通过文章中文字语言,习俗制度,经济结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分析,显示其深层的文化底蕴。

第五节语义学与接受美学阅读

语义学阅读是以文本为中心,通过语义分析把握作品意义,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

语义学阅读的主要方法是强调从字,词,句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

接受美学阅读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其主要方法是,建立自觉的期待视野,词语内涵的再理解,人物情节的形象化,主题意义的新创造,与隐含读者的结合。

第六节电脑网络阅读

电脑网络阅读的特征是,非线性的网络思维,表达的多感觉通道,超文本的开放性,文本形态的流动性,文本传播的瞬间性,阅读的互动性。

其主要方法为,个性化阅读,多元化的文本意义开掘,超文本的意义辐射,主题的网络检索。

(三)重点难点

1.文章阅读的理论定位和重要功能。

2.中西方文章阅读的文化差异。

3.文化学,语义学,接受美学,电脑网络的阅读方法。

(四)教学建议

1.注意从其他学科引进刷吸收当代文本阅读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视角。

2.结合不同类型的文本,具体阐明文章阅读的各种方法。

有条件的应运用电脑网络,向学员演示电子文本的阅读方式。

3.要求学员就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某一特定篇章,来运用不同的文章阅读方法。

第二章诗词,散文鉴赏

(-)教学要求

1.了解诗词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领。

2.把握散文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求。

3.掌握诗词和散文的艺术鉴赏方法。

4.掌握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要领。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诗歌概说

诗歌,在中国古代诗和歌有别,诗供朗诵,歌是歌唱的,现在诗和歌统称为诗歌。

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练,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浓烈情感和丰富想象:

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押韵,一般分行排列:

语言凝练,形象,含蓄:

采用赋,比,兴等手法。

第二节古诗鉴赏

古诗主要指古体诗和古代律诗。

古体诗同今体诗相对,每篇句数不拘,有四,五,六,七,杂言,杂体。

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比较自由。

律诗每篇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等,均有一定规则。

第三节现代诗鉴赏

自由诗是现代诗的主要形式。

是自由抒写,没有固定韵律的诗歌。

它形式自由,音节,句数,段落等没有固定规格。

韵律灵活,靠短语,句子,段落的参差来形成旋律和节奏。

现代格律诗和民歌体是自由诗的主要部分。

第四节词鉴赏

词是合乐的歌词,有“令”,“引”,“近”,“慢”等。

每首词有表示音乐性的调名:

大都分为数段:

字数一定:

长短句的句式;讲究平仄,字声配合更严密:

押韵位置各个词调都不同。

第五节散文概说

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性作品。

它以描写真实人物,事件为基础。

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议论散文和抒情散文等,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

散文的写作要求:

讲究艺术构思,创造优美的意境,注重诗情和文采,具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生活情趣,给人以思想启示和美的享受。

第六节叙事散文鉴赏

叙事散文是以叙事为主,因事缘情的散文。

事件叙述具有一定的完整性,文中人物和事件常交织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感情。

强调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线索清楚,结构严谨:

语言简洁,朴实,自然。

第七节抒情散文鉴赏

抒情散文是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的散文。

它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常以情感发展为行文线索。

立意新颖,构思精美,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第八节科学散文鉴赏

科学散文是用文学笔法表现科学内容的散文。

科普说明文就是科学散文。

它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

内容具有科学性,知识性,普及性;以读者的认识程序安排结构:

语言既形象生动,又科学,准确,鲜明。

第九节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与语体文相对。

文言文的阅读,要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古今词义变化,人称代词,基本句式,修辞格,成语典故的用法,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重:

点点

1.诗词称文诉特征和艺术鉴赏方法。

2.叙事,抒情散文副科学散文的文体特征,结构方式及其阅读和写作。

3.掌握文言文阅读的特殊语感。

(四)教学建议

1.要求学员通过诗词作品的阅读,来体会诗词的艺术特征。

2.指导学员根据散文阅读理论,来鉴赏典范的叙事,写景,抒情和科学散文。

3.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安排学员进行散文创作的尝试。

4.指导学员参照语体文来把握文言文阅读的特殊方法。

第三章小说,戏剧文学鉴赏

(-)教学要求

1.了解微型小说,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

2.把握话剧剧本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求。

3.掌握小说和戏剧的艺术鉴赏方法。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小说概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广阔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它表现手法灵活,多使用叙述和描写笔法。

通过情节展示来细腻刻画人物性格,展示社会生活。

允许进行艺术虚构。

第二节微型小说鉴赏

微型小说是篇幅短小却具备小说一切要素的小说。

它篇幅微小,立意清新,情节单一,

结构精巧’结尾奇特■»

第三节短篇小说鉴赏

搭幅短小,柿节精练,人物集中,往往截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断或侧面,围绕一组矛盾,一两个主人公展开故事,集中地突出人物性格和鲜明地表达主题,具有"借一斑略知全豹"的艺术力量。

第四节长篇小说鉴赏

篇幅长,容量大,情节复杂,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