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一至四单元过关检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9254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一至四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一至四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一至四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一至四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一至四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一至四单元过关检测.docx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一至四单元过关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一至四单元过关检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一至四单元过关检测.docx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一至四单元过关检测

一至四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

4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用铝铍同位素比值埋藏方法测定周口店直立人的年代》这篇文章中宣称周口店古人类的生活年代应为77万年前。

这里提到的“周口店古人类”指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D.山顶洞人

2.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原始农业。

如果想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参观的遗址有(  )

①元谋人遗址 ②北京人遗址 ③半坡遗址 ④河姆渡遗址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3.“阪泉胜炎帝结成联盟,涿鹿胜蚩尤始成华夏”是对下列哪一传说中人物的总结?

(  )

A.黄帝B.舜

C.尧D.禹

4.佳佳在假期参观了位于河南洛阳的二里头遗址,这有助于她了解下列哪一时期的历史?

(  )

A.夏朝B.商朝

C.西周D.秦朝

5.下列哪些内容为研究我国商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在春秋时期,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在政治上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尊王攘夷”

C.“挟天子以令诸侯”

D.“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7.在战国后期,下列哪一个诸侯国成就统一大业已成定局?

(  )

A.齐国B.楚国

C.赵国D.秦国

8.“有教无类育三千子弟,仁礼治国倡德政儒家”这副对联所称赞的是著名思想家(  )

A.老子B.孔子

C.孟子D.荀子

9.“秦朝大将”“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这些信息描述的应该是(  )

A.蒙恬B.霍去病

C.卫青D.项羽

10.下图是陈胜、吴广起义旧址碑,这一“旧址”位于(  )

A.大泽乡B.河姆渡村

C.半坡村D.河南安阳

11.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

下列不属于他实行的措施的是(  )

A.下令“兵皆罢归家”

B.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C.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和兵役

D.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

12.如果你是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在太学读书的学生,你用的教材不可能有(  )

A.《诗经》B.《尚书》

C.《春秋》D.《道德经》

13.下面图示中的情形出现于(  )

A.秦朝B.西汉中期以后

C.东汉后期D.西晋

14.如果我们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重走丝绸之路,我们应该从哪个省(自治区)出发(  )

A.陕西B.甘肃C.宁夏D.新疆

15.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早在我国东汉时期就提出了“治未病”理论的医学家是(  )

A.华佗B.张仲景

C.孙思邈D.李时珍

16.孙权和刘备在这场战役中联合起来,打败了曹操。

“这场战役”指的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7.这是一个短命的王朝,这是一个因皇帝昏庸无能而有名的王朝,这是一个从建立之初就开始腐朽的王朝。

这个王朝是(  )

A.秦朝B.西汉

C.东汉D.西晋

18.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其中不包括(  )

A.宋B.齐

C.魏D.陈

19.从下面的两幅图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的核心历史信息是南北朝时(  )

  

   胡床      《北魏帝王出御图》

A.少数民族大批内迁

B.民族交融加强

C.边境贸易频繁

D.南北统一趋势加强

20.“绘女史成箴图,赋洛神传佳画。

”这是对下列哪一位人物成就的概括?

(  )

A.贾思勰B.锺繇C.胡昭D.顾恺之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在我国古代,君主或帝王的统治往往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

某历史小组,以“古代帝王话兴衰”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结合探究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0分)

【史料话暴君】

史料一 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夏本纪》

史料二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烙)之法。

——《史记·殷本纪》

史料三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

召公谏曰:

“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其谤鲜矣,诸侯不朝。

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史记·周本纪》

(1)史料一中的桀和史料二中的纣分别是哪个朝代的暴君?

他们有哪些暴政?

暴政的结果如何?

(6分)

 

(2)史料三中的“王”指的是西周的暴君,请写出这位暴君的名字,并说说他的暴政导致在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件。

(3分)

 

【图书绘明君】

    

(3)上面图书中的治世局面分别出现在哪些皇帝在位时期?

这些皇帝在统治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两项即可,8分)

 

【对比话感悟】

(4)对比暴君和明君的所作所为及产生的不同结果,说说你的感悟。

(3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 2016年6月12日,伴随着雄浑有力的男声合唱,国家艺术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大型歌剧《张骞》在甘肃大剧院震撼公演,近千人济济一堂,共同欣赏了这场气势恢宏、感天动地的歌剧。

歌剧结尾,历经10多年艰难险阻回到长安的张骞,再次主动请命出使西域,这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材料二 2017年9月10日,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塔什干举行。

中方代表表示希望双方以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为统筹协调的重要平台,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合作的主线,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全面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乌方表示乌方高度重视乌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愿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造福两国人民。

材料三 中国石窟大约始凿于3世纪,盛行于5—8世纪,16世纪以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

现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古代的西域)、甘肃西部(古代河西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

从规模和艺术成就而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堪称中国四大石窟。

(1)张骞生活在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一说张骞的主要历史功绩。

(4分)

 

(2)材料二提到的丝绸之路开通于何时?

请写出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并说说它的开通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我们今天举办丝绸之路的活动有何现实意义?

(7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石窟艺术属于哪一宗教艺术?

这一宗教是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它的传播有何影响?

(4分)

 

(4)材料三中提到的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开凿于何时?

我们可以到哪里去一睹这两大石窟的风采?

(3分)

 

23.观察下列币章中的人物,回答问题。

(10分)

     

 图A 蔡伦       图B 祖冲之

     

 图C 司马迁      图D 王羲之

(1)请按这四位杰出人物生存年代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__________。

(只写序号)(1分)

(2)请分别简要概括这四位杰出人物的历史贡献。

(8分)

 

(3)从这四位杰出人物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哪些精神?

(1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材料二 自4世纪初起,大批北方的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

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

有一部分流民还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1)根据材料一,请你写出两个内迁的少数民族,并写出这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名称。

西晋政府对内迁的少数民族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结果如何?

(6分)

 

(2)材料二中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在什么时候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这一高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两则材料中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方人南迁分别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4分)

 

教师详解详析

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

从地理位置和距今年代可知是北京人。

2.D 【解析】元谋人和北京人时还没有出现农耕。

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阪泉之战中,黄帝打败炎帝,从此他们联合起来。

在涿鹿之战中,炎黄联盟打败蚩尤,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4.A 【解析】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宫殿遗址。

5.A 【解析】③④分别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历史遗存。

6.B 【解析】春秋时期,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7.D 【解析】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盛的诸侯国。

8.B 【解析】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还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论。

9.A 【解析】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10.A 【解析】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

11.D 【解析】刺史制度是汉武帝时建立的。

12.D 【解析】《道德经》是道家的著作,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故选D。

13.C 【解析】从图示来看,出现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这主要发生在东汉后期。

14.A 15.B 16.C 

17.D 【解析】西晋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出现了晋惠帝等昏庸无能的皇帝,在王朝建立之初统治阶级就极度腐朽。

18.C 【解析】南朝的四个朝代是宋、齐、梁、陈。

故选C。

19.B 【解析】从图片来看,汉人开始使用少数民族的家具,而少数民族统治阶级穿着汉族的服装,其共同主题是民族交融加强。

20.D 【解析】顾恺之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21.

(1)桀:

夏朝。

纣:

商朝。

夏桀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商纣对外征伐,耗费国力,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结果导致了夏朝和商朝的灭亡。

部编版七上历史

(2)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引起“国人暴动”。

(3)“文景之治”出现在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时;“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光武帝在位时。

他们都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减轻了刑罚等。

(4)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统治者,要实行仁政,注意爱惜民力;要注意节俭;要惩处贪官污吏;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

22.

(1)汉武帝。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2)汉朝。

路线:

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去往中亚、西亚,再到欧洲;作用:

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意义:

至今丝绸之路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对沿途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现实意义。

(3)佛教。

张骞出使西域以后。

影响:

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4)南北朝时期。

到河南洛阳看龙门石窟,到山西大同看云冈石窟。

23.

(1)CADB

(2)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创制了《大明历》,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司马迁的代表作是《史记》,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3)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勇敢面对挫折的精神等。

(言之有理即可)

24.

(1)氐族、鲜卑族。

氐族建立了前秦,鲜卑族建立了北魏。

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

结果:

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2)西晋。

晋惠帝时爆发了八王之乱,这场动乱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灾害,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

(3)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北方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