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滨海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709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浦滨海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洋浦滨海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洋浦滨海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洋浦滨海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洋浦滨海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洋浦滨海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x

《洋浦滨海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浦滨海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洋浦滨海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x

洋浦滨海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0

 

 

 

 

海口市万绿园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O一O年二月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洋浦滨海公园

二.建设地址

洋浦经济开发区

三.建设单位

洋浦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四.项目概况

洋浦滨海公园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东部生活服务区,占地面积约134434平米,由主入口广场、灯塔广场、景观大道广场、绿荫大道、望海苔、观海苔、树阵广场、下沉广场、运动场、沙滩休闲区、阳光草坪活动区等组成。

是海口市民休憩和举办节日庆祝活动的中心,同时由于其滨邻大海,紧靠城市,成为海口市民享受自然的极佳场所。

本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园林景观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音响工程、绿化工程等。

将被打造成为集公共绿化、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赏景观海、集会交往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1.建设工程范围及内容:

绿化景观改造

 

人工水体改造整治

广场、活动场改建

新建钓鱼、游步码头,栈道及平台

扩建生态停车场

改造园区道路、给排水、供配电等基础设施

修建管理办公中心、配套设施

填海造地工程

万绿园改造工程范围:

包括原址72.48ha,向外填海造地4.6ha,新建人工岛7.7ha,合计84.78ha。

2.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a)

占建设用地比例(100%)

备注

1

建筑占地面积

0.48

0.6

2

道路面积

6.08

7.12

3

广场面积

3.62

4.33

4

停车场面积

1.96

2.00

5

景观水体

7.9

8.61

6

游泳池

0.63

0.74

7

绿地面积

62.4

76.60

合计

84.78

100

3.公园定位:

“城市生态客厅、文化客厅”,市民公共活动绿地;

城市之窗,展示海口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形象。

4.投资:

项目总投资:

19863.36万元

其中:

工程费用:

15549.05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750.43万元

预备费:

1383.96万元

建设期利息:

1179.92万元

本项目资金通过两种渠道解决:

由于该项目政府已经投资约5000.00万元,本次新增投资拟全部申请开发银行借款解决。

5.项目建设期:

二年。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该项目是万绿园改造项目。

结合现状,借鉴国内外滨海公园成功经验,将其打造成集城市绿化、文化娱乐、休闲旅游、赏景观海、公共游憩为一体的新型园林城市公园。

项目建设符合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要求;改造建设规模和内容适宜,工程建设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建设条件具备;工程投资估算合理,资金筹措方案可行;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一定经济效益,项目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

(二)建议

1.切实做好与外部供水、供电、燃气、道路等工程的衔接,以保证项目施工建设和运营的需要;

2.进一步科学考虑改造后的万绿园对外交通组织,尤其是大型集会期间的车流、人流交通顺畅;

3.人工岛建设应得到海域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相关要求设计建设。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海口万绿园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碧波万顷的琼州海峡、东邻会展中心、西接世纪公园。

万绿园始建于1994年11月,1996年1月首期工程竣工并向社会正式开放,公园范围主要为龙昆沟、滨海大道、玉兰路及琼州海峡所围合区域,其南侧与城市干道相连,区位条件优越。

万绿园,作为海口市市中心区最大的滨海公共绿地,已成为市民休憩、节日庆典、民俗聚会的中心场所,然而由于万绿园由始至终均未经过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按照海口核心滨海风光带生态景观功能的要求,今日之万绿园存在诸多不足:

1.园区道路系统未经过系统的梳理与规划,等级划分含糊,构架尚不完善。

2.公园格局及框架不明确,中心、轴线等不明晰。

3.伴随游客的日益增加,配套旅游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4.公园景观特色不突出,景观品质不高。

5.园区植物种类较少,层次不丰富,生境种群不够完整。

6.园区未经过整体竖向设计,部分地区雨水排放不畅,暴雨后积水情况严重。

立足现状,借鉴国内外滨海公园成功建设经验,将其打造成为集城绿化、文化娱乐、集会交往一体,休闲旅游、赏景观海、公共游憩为一身的新型园林城市综合公园。

为此,海口市政府决定对万绿园进行改造建设,并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建立公园功能新格局,补充完善公园服务设施体系,为市民创造具有公共开放性的休闲游憩、文化娱乐、健身活动及科普教育的新型生态城市公园绿地。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对万绿园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改造,建立起“一核、一环、一区、一岛”的景观格局,凸显了万绿园生态景观功能;增设和扩建了青少年活动区、儿童游乐区、体育健身活动区、中心活动场所,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节庆活动、聚会交流的活动空间,提高了公园的群众广泛参与性;内湖景观区、滨海景观区、疏林草地休闲区、密林游览区的建设改造,满足了人们亲水涉水、知海观海的需求,为游客提供了消暑纳凉、散步闲谈的好去处。

万绿园的改造建设改善和提升了公园的功能与品位,改造后的万绿园将成为集公共绿化、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它对城市的生态保护和居民的生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区域位置上分析,万绿园、世纪公园、滨海公园三园用地毗邻呈“三园合一”趋势,成为海口主城区最大最集中的滨海休闲活动区。

万绿园目前已成为市民和游人最喜爱的休闲活动场地,世纪公园尚处于规划建设中,滨海公园因其定位和经营问题未得到很好的利用。

因此在如何对“三园”进行整体功能整合,加强“三园”之间联系,功能上实现相互补充完善,万绿园的改造建设对世纪公园和滨海公园的开发建设必将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万绿园作为海口市最大的滨海公共绿地——喧嚣城市中的一方净土,是最能体现海口城市形象、展现滨海城市独特魅力的窗口,保护和利用好这块绿色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海口城市形象、知名度的塑造和提升,促进海口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万绿园占地面积72.48公顷,其中绿地面积60余公顷,人工水体面积3万m2,又三面临海,是现代城市中难得的大型公共绿地。

通过对万绿园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造,形成多种植物群落共生的绿色生态体系,对改善区域气候条件、净化空气十分有益;绿地和绿树好比城市之“肺”,它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达到过滤、净化空气的作用,使空气中负离子数得到提高。

约63公顷的城市绿地,为海口市民休闲、运动提供了有益身心健康的城市“氧吧”。

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与保护,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

万绿园改造工程可以说是海口市政府加大城市改造力度,切切实实为市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又一具体体现,是一项与海口市市民关系密切的民心工程。

项目建设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万绿园改造工程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建设地址

万绿园改造工程是在现有的万绿园基础上进行改造新建。

万绿园是海口市中心区最大的滨海公共绿地,公园范围为龙昆沟、滨海大道、玉兰路及琼州海峡所围合的区域,面积约71.33公顷。

公园南侧与城市干道相连,北面临海(琼州海峡),东端为会展中心,西端与世纪公园相连。

公园主入口位于用地南部,与海口市城市主干道——滨海大道相通,西主入口与玉兰路相通,园内建有道路交通网络系统,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现状用地较为平坦,地形起伏不大,其地北侧靠近滨海步道(绿园路)附近较为低洼。

园内有较大的内湖一个,其驳岸均为硬质驳岸。

因此兼具有海滨风光、湖滨景观的双重资源优势。

公园现状以草地为主,树木种类较少,主要为几个纪念性种植林。

园内栽种有近万棵椰子树,是园内主要的热带树木,同时铺种大面积的草坪。

园内土壤大部分为建园时滩涂上回填的种植土,土壤肥沃,种植条件比较好。

 

第二节建设条件

1.气候

项目所在地位于海南岛北部,处于热带北缘,属热带海洋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3.8℃,年均降雨1581mm,气候条件优越。

2.资源利用

该项目为恢复改造项目,用地范围内现有的树木、草地及区内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等可做为公园改造建设的可利用资源。

3.周边道路及市政情况

自万绿园建园以来,周边道路已经建成,南侧是城市主干道滨海大道,西侧是连接会展中心的玉兰路,道路系统相对完善。

市政设施,上水、下水、电力、电信、燃气等管网非常完善。

4.原材料供应

项目所需砂、石、水泥、钢材等基建材料为市场上常用材料,海口市建材市场均有充足货源,能保证项目需要。

5.地域文化

海南民风淳朴,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传统。

海口的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其中主要包括琼剧、木偶戏(俗称公仔戏)、民间八音,极具生活气息。

琼剧是全国有名的地方戏种之一,木偶戏和八音配套活跃于乡村,成为节日和大型活动的娱乐项目之一。

丰富的地域文化基础为万绿园举办相关活动创造了条件。

6.项目改造支撑条件

万绿园改造是打造海口市滨海公共绿地,使其成为新型园林城市综合性公园的一项重要工程,海口市政府和人民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市政府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市民的要求,对万绿园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对公园功能格局、服务设施体系等进行了完善,并积极安排项目建设资金,确保工程尽快更好的组织建设,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海口市民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四章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绿化景观工程:

30万m2

中心区广场:

3万m2

活动场:

6208m2

园区道路:

面积6.1万m2

生态停车场:

19600m2

桥梁:

700m2

观海栈道及平台:

1421m2

钓鱼码头和游步码头:

1000m2

人工水体改造:

7.9万m2

管理办公中心:

1400m2

茶社:

1195m2

公厕:

800m2

园区给排水工程、供配电工程:

给排水管线9.5km长,配套供配电及照明设施

填海造地工程:

人工岛面积约7.7ha,填海造地4.6ha。

第五章改造建设方案

第一节设计依据

1.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2.海口市万绿园规划设计(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2009.12)

3.万绿园现状总平面图

4.海口市万绿园保护管理规定

5.海口市园林局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6.《公园设计规范》GBJ48—92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9.国家及行业其他相关规范

 

第二节总体改造建设构思

10.建立“一核”“一环”“一区”“一岛”的景观格局。

由于万绿园现状景观格局较含混,缺乏明确的景观秩序。

因此改造的目标之一是: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道路、广场、水体、植被等现状景观元素作整体规划,使公园形成形象鲜明,中心明确、景观有序的园林空间。

建构“一核”“一环”“一区”“一岛”的景观格局,使原来混乱的空间井然有序。

保留原有中心大道,扩大成为新的入口景观主轴;在原有大道中间局部断开,形成圆形的中心集会草坪,成为“一核”——核心活动区;利用原半环形现状道路,顺其地势围绕内湖,以核心活动区为中心形成“一环”——“生态景观功能环”,它既是主要的游览观光环,同时又是连通各功能区的功能环;在滨海区域,改造原来滨海护堤,建设观海平台等滨海景观要素,利用原有洼地,形成湿地园,建立“一区”——滨海生态景观区;在万绿园外延的海、陆颈口区域建立生态人工岛屿——“一岛”,形成完美海岸线轮廓,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凸显生态效应。

2.挖掘公园“双滨水”的景观特色

抓住万绿园双重滨水亮点,重点着眼天滨海和滨湖的景观改造和建设。

在滨海景观区,设置钓鱼、观海台等设施,利用各种元素演绎热带滨海风情,提供人们观海赏景的好去处;滨湖区通过改造现有硬驳岸,沿湖设置游船码头、茶社、水上表演台等景观要素美化环境、满足群众亲水的需求。

使双重滨水的特性在万绿园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利用。

3.改进公园的生态功能

在美化公园环境的同时,改善公园的生态功能。

纵深拓展绿化的生态走廊作用,便于动植物迁移,创造生物多样性。

通过生态化改造原内湖硬驳岸的手法,改善内湖的生态景观功能;利用滨海湿地园,强化公园的生态作用;通过生态通廊的建设,把公园的各个区域连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4.强化海口的地域特色

在植物选择上选用本土树种,营造热带滨海风情。

在景点设置上引入民俗文化景点,水上表演台、民俗场景雕塑、小品等,提升景观的文化内涵,增强市民的参与和认同感。

5.蓝色城市的“翡翠项坠”,生态景观绿岛

新拟建的生态人工岛,位于滨海公园与世纪公园之间的港湾海域,面积约12.1ha,增加了片区的绿地面积,成为海口公共活动绿地的有效储备;绿岛的营建将成为两侧海岸线的补充和延伸,弥补此处海岸线性缺口,美化海岸线形;生态岛的建立将使万绿园成为滨海公园和世纪公园的两大绿地生态体系有效连接的媒介,景观体系的绿色过渡空间,将丰富市民视线空间、景观体验。

同时,岛的位置相对特殊一位于海口两段海岸线交汇外,岛形的设计上采用心形流畅曲线,岛上动植物种群丰富,绿地、绿化面积大,宛如海口美丽海岸线、蓝色城市项链上的“翡翠项坠”,它将成为海口市区惟一公开放的市民欢乐休闲岛。

第三节总平面布局

根据现状条件和景观特色,因地制宜的将公园划分为12个功能区:

主入口区,中心活动区,内湖景观区,儿童游乐区、休闲运动区、疏林草地休闲区、密林游览区、雨水花园游赏区滨海景观区、热带植物展示区、缓冲过渡区、填海区。

1.入口区:

对万绿园南侧老入口进行调整,扩大入口规模,加大广场范围,适应的游人容量,强化南门作为标志性入口的地位。

位置往西适当偏移,作为人流入园的主入口梳理了复杂的交通环境。

与公交车站统筹规划做到“人车分流”“快慢分流”。

主入口保持了南门的历史延续性,也大大方便游人的进入。

结合周边环境要求,公园西入口作出了适当的调整设计。

西门邻近会展中心、度假休闲中心,改善西入口附近的景观。

规划次入口设于西门也有助于解决进出公园车辆对滨海大道交通的影响。

在充分利用西门北现有的停车场基础上,扩大成为主要停车场。

西入口广场两端设置了绿荫树阵,营造公园的休闲生活氛围。

入口作为起点,笔直的椰子林荫大道直通中心活动草坪。

2.中心活动区

利用和保留原有中心大道扩大成新的入口景观主轴;在原有大道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形成圆形的中心集会草坪。

在大型草坪内还设置一些色彩鲜艳,尺度宜人的现代雕塑,为草坪增添了典雅时尚的艺术氛围。

保留原有半圆形广场,在原有基础上扩大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广场,通过布置张拉膜、景观雕塑、小品等形成公园的标志性中心。

它是节庆活动时人流集聚的场所。

3.内湖景观区

内湖景观是全园的特色之一,拟将原内湖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

原有内湖驳岸均为硬质混凝土驳岸,规划在游览环跨湖桥的位置设橡胶坝,把内湖水位稳定在景观营造需要的高度上,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海潮涨落来换水。

采用多种驳岸处理的手法(退台式、缓坡式等),乔、灌、草结合,形成立体绿化的格局,美化滨湖环境;另一方面,也增加景观多样性、充分满足人们亲水活动的需求。

内湖中心在与中心草坪结合处设置了水上表演台,围绕表演台布置一组智能喷泉。

内湖周边设有咖啡屋、茶室、露天茶座等休息服务设施,并可增建临时性服务建筑,以适应节庆期间人流高峰期的需要。

设计中还充分考虑了游人需要,在此区域安排亲水台阶,游船码头等设施,给游人更舒适的环境,带来更多的乐趣。

4.儿童游乐区

公园原有儿童游乐设施得到了普遍的青睐,规划在原处扩大,增设游乐设施,如软橡胶场地、儿童活动场等富有趣味性的设施吸引儿童。

另外、在儿童活动场的南侧,规划设置了科普植物园和观赏性花卉区。

5.休闲运动区

在公园东南侧区域设置休闲运动区。

增设林间健身器材及其他运动器械的设置,引导市民强身健体。

6.疏林草地休闲区

疏林草地休闲区是人们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人们可以在这里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晨练、舞蹈、曲艺、英语角等。

富有趣味的景观小品、游憩设置点缀期间,让人们兴趣盎然、流连忘返。

为了满足老年人活动需要,建设寿喜园,增加门球场设施等。

7.密林游览区

在疏林草地区与湿地生态景观区之间设有密林游览区,这里人们可以享受林间的乐趣。

种植一些阴生植物,增加区内的景观层次。

密林区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防风功能。

8.雨水花园游赏区

利用地形,在公园北部地势低洼的地段,局部改造地形,建立生态雨水花园,收集场地雨水资源,种植色彩丰富、种类繁多的喜水喜湿植物,丰富动植物景观吸引游客,它将成为游览观光、生态研究、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新景点。

雨水花园内设计木栈桥道和亲水平台,平台周围种植各种水生植物,以加强雨水花园的生物多样性。

在木栈桥上人们可观赏到花园中水生动植物的情况,了解相关的生物知识。

夜晚,灯光亮起,景色更加优美。

此外,设置一些标识牌,解释该处的生态含义生物种群,加强科普宣传,让公众认识雨水利用的重要作用。

在花园布局上,设计多种不同动植物生境,以增加该区域生物的多样性。

地形营造上有岛屿、半岛,为两栖爬行类、鱼类、昆虫、鸟类等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结合湿地植物,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雨季雨水充沛,满足动植物生存需求,旱季雨水减少花园水位下降时,也不需要主动补水,形成一年四季不同的花园水、湿、干的变化季向景观。

9.滨海景观区

滨海景观区是公园主要特色景区之一。

规划设置了滨海栈道、椰林步道、钓鱼码头、观海台等特色景观;在与湿地园结合的位置设计了大片面朝大海的开敞草坪,为游人提供了一个休闲的观海,体验海南风情的好去处。

这里采用各种滨海景观元素塑造浓郁的热带滨海风情,是人们滨海活动的乐园。

10.热带植物展示区

热带植物园展示区是公园主要特色景区之一。

花香园内以展示热带花卉植物景观为主的海南热带棕榈植物、热带开花乔木等热带植物景观。

其中热带花卉园采用花球、花带等多种展示形式,用各种热带花卉构成了花的海洋,黄金鸟、美人蕉、龙船花等色彩鲜艳的热带花卉植物。

果硕园:

主要以种植具有海南特色的热带瓜果为主,收获季节可以组织市民进行采摘,享受丰收的乐趣。

药本园:

种植适宜热带生长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品种,设置讲解牌,讲解药用植物的生活习性及药用功效。

通过对场地内植物种类进行归类,营造各自所需的不同的生长环境,合理配置,结合林草等优美景观,形成多个以植物主题为主的小园林,园林景观优美,同时又具有科研、科普、观赏热带植物景观材料展示的场所。

良好的种植环境和片片林荫必然会引来各色蝴蝶与多种鸟类,蝶舞、花香、林荫、鸟鸣,相得益彰。

11.缓冲过渡区

缓冲过渡区是公园与城市的衔接地带,一方面它要隔离城市快速道路(滨海大道)的噪音,另外一方面它又要与城市的道路功能相结合,设置一些与城市结合的休闲设施,如休息亭廊、坐凳、电话亭等。

同时它还是公园与城市结合的界面,是公园对城市的窗口。

12.填海区

填海区的建立将扩大公园面积,提升滨海用地面积。

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原有公园交面拓展海洋使用面积,美化海岸线形,面积约4.6ha;一部分是生态人工岛。

新拟建的生态人工岛作为“万绿园之子”浓缩升华了公园的市民娱乐休闲功能,并成为欢乐岛的一大主题特色,面积约7.7ha。

岛上既没有大型的公共戏水泳池,预留主题雕塑草坪,滨水休闲带,生态丛林等深受市民喜爱的户外活动场地,也规划了风情茶廊等体现地域特色的餐饮配套设施。

公共戏水泳池面海而建,池面开阔水天相接,由浅至深的均匀过度满足不同人群的游水习惯。

两旁大面积的平台可以承载大量人群停留躺卧的需要,服务用房结合屋顶绿化技术,用风力太阳能为动力来源,降低维护成本提升了环保的主题。

合理设置情景体验式服务设施,使您在运动过后可以享受到不同的就餐气氛。

风情茶廊里纳凉喝茶,海阔天空的畅谈于海风椰影之下,舒适惬意。

海边和林中的休闲带是市民跳舞、唱歌、组织活动的好地方,宣传栏配合雕塑形成的一条海滨文化道,可以宣传科学知识、以提高环保理念。

于原有公园背面拓展海洋使用面积,形成与生态人工岛的亲海、观海空间,岛内的海秀台,自然是观海的最佳站点。

环岛道路在人工岛北侧以堤坝形式存在,道路内外均为水景,行走其上如同行走于海面之上,远观海景,有海天一色的壮观秀丽。

第四节绿化景观工程方案

根据园内不同的景观及功能分区,种植配置主要形成四种方式六大分区的结构形式。

其中四种方式分别为:

生态湿地、景观密林、疏林草地和疏林花灌。

其中疏林草地由西向、北向和中央三片区构成,和疏林花灌一起,共同形成全园的基调;疏朗通透的热带滨海景观,将以防护功能为主的景观密林团团围合。

既构成视觉节奏的变化,又达到了防风护城的效果。

不同类型片区相互交叉联系、贯穿呼应,成为一体。

一.雨水花园游赏区:

此片区因地质低洼经常积水,因地制宜,将此区做雨水花园处理。

为防止海口进入引起园内土壤盐碱化,湿地内用淡水,配置淡水湿地植物。

同时适量配置耐盐碱海风的其他耐湿类植物,营造一片能为多种生物,尤其是多种海鸟提供栖息地的景观乐园。

树种推荐:

湿地植物种类有:

水芹菜、浮萍、豆瓣菜、睡莲、荷花、萍蓬草、荇菜、马蹄莲、慈姑、芋、大野芋、紫芋、水葱、日本报春、菖蒲、石菖蒲、黄菖蒲、灯心草、伞草、香蒲、菰、芦苇、千屈菜;岸边适当配置量龟背竹、鸡蛋花、大花栀子、水杉、池杉、落羽杉、榕树、金叶榕、垂叶榕、棕榈、椰子、蒲葵、短穗鱼尾葵、海南蒲桃、洋蒲桃等。

二.疏林草地区:

公园内人流聚集的主要场所,空间要求开阔通透。

此区内乔木覆盖率控制在30%_40%之间,在稀疏的乔木林荫下,种植少量地被花灌。

沿湖岸线乔木枝下高控制在4m以上,保证视线的通畅。

树种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类,多孤植或三五群植,灌木以上整形修剪绿篱为主。

树种推荐:

海南木棉、凤凰木、榕树、印度紫檀、非洲楝、大王棕、短穗鱼尾葵、红刺露兜、苏铁、黄槿、丝葵、油棕、王棕、酒瓶椰、羊蹄甲、白兰、异叶南洋杉、桂花、菩提树、红桑、野牡丹、变叶木、红背柱、米仔兰、九里香、大花栀子、假连翘、龙血树。

三.疏林花灌区:

此区种植少量高大乔木,配以花色鲜艳的中小乔木,以及大量无毒无刺的花灌木,和不同花色的地被植物。

形式多样,色彩明快,趣味丰富。

其中城市与公园过渡区域,大量配置色叶植物,色彩鲜艳的乔灌木等,利用植物之间的色彩变化,及同种植物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构成一幅永远处于变化中的色彩画。

树种推荐:

凤凰木、榕树、海南木棉、枫香、酸豆、麻楝、青皮、海南红豆、印度刺葵、雨树、木麻黄、大王棕、短穗鱼尾葵、散尾葵、红棕榈、蓝棕榈、银海枣、硬叶刺葵、酒瓶椰、三角椰、霸王榈、红刺露兜、大花紫薇、红枫、紫叶李、碧桃、红桑、变叶木、大花栀子、假连翘等。

四.景观密林区:

此区主要的功能是防风护园,提供浓密的林荫场地,同时兼顾景观性的需要。

区内林木除保留原有已成型的抗风林外,另外补植一些抗风性乡土树种或景观树种,增加防风林的厚度。

选用不同高度树种搭配,以丰富景观层次;同时利用不同树种的不同的枝下高,逐层削减来自海洋的风力,达到护园的目的。

同时可以保障由城市来的热风可顺利地排出。

推荐树种:

青皮、秋枫、榄仁、刺桐、枫香、酸豆、麻楝、印度紫檀、非洲楝、木麻黄、银海枣、硬叶刺葵、苏铁、黄槿等。

五.绿化面积

总绿地面积约62.4ha,本次改造需重新种植树木、绿地面积约30万m2。

 

第五节建筑工程

根据万绿园功能区划及要求,配套建设管理办公中心,公厕、建筑小品、及其他配套设施。

建筑工程数量表

编号

建筑名称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层数

备注

1

管理办公中心

480

1400

3

2

中心广场张拉膜

500

500

1

3

茶社

11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