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331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新人教版.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新人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新人教版.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新人教版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程标准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2.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重点难点

1.归纳古代书法艺术中的楷书、行书、草书各自的特点,并列举重要的书法作品。

2.简述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按照历史时期列表归纳绘画艺术的辉煌成就;京剧的特点。

3.中国古代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

(1)起源:

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图画文字”。

(2)形成:

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3)成熟:

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4)演变:

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判断正误

(1)我国汉字演变的规律是由复杂到简单,由具体到抽象,由不规则到规则。

( √ )

(2)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楷书,汉字是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的。

( × )

2.书法

(1)发展阶段: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2)特点:

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

(3)艺术形式

书体

发展

特点

代表人物

楷书

魏晋有定鼎之功;唐代步入盛世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魏晋的钟繇、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

魏晋以来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

、明朝文征明等

深化理解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特征

(1)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种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2)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

(3)它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的审美价值。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特点:

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2.种类:

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3.发展历程

(1)远古时代:

中国画起源,代表作有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战国:

从萌芽走向成熟,代表作有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3)魏晋:

士大夫画家提出“以形写神”等绘画理论,代表作有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4)隋唐:

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以及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5)两宋:

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是最大亮点,代表作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6)元明清: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问题思考

材料 中国清代名画《风竹图》,画中竹子数根,依于石旁,挺拔有力,有参天凌云之概。

画上有画家自题:

“波涛宦海几飘蓬,种竹关门学画工。

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

思考 《风竹图》属于哪一类绘画?

该类绘画有何特点?

提示 属于文人画。

特点:

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追求抒情写意是其主要特色;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

三、京剧的出现

1.中国戏曲的产生和发展

(1)起源:

原始的歌舞。

(2)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3)元代: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

(4)明代:

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思维点拨

戏曲能够在民众中占据主流地位的原因

(1)从戏曲自身的艺术特点来看,集音乐、表演、舞蹈、说唱等艺术手段为一体,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较能吸引观众。

(2)戏曲有一定的程式,把生活中实有的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取得形神兼备的效果。

(3)角色分别为生、旦、净、丑等行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4)从社会环境来看,戏曲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反映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现实。

2.京剧的出现

(1)背景

①清朝前期,北京戏曲舞台非常活跃。

②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

(2)形成:

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京剧。

(3)发展

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②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

③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

思维点拨

京剧的艺术特色表现在:

内容上,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分工上,包括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动作上,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动作,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3.地方戏曲:

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

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特点

(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的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就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

到宋代,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宋元艺术的时代取向

唯物史观认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宋代,文人阶层不断扩大;理学兴起,人们注重内心修养。

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也在文艺上得到体现,如话本、南戏等的流行。

针对练 (2018·武汉高二期末)话本是宋代“瓦舍技艺”的一种,《碾玉观音》中的碾玉匠崔宁、《志诚张主管》中的商店主管张胜、《错斩崔宁》中的卖丝村民崔宁等第一次作为正面人物在话本中涌现,这一艺术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理学思想的影响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 C

解析 话本中的人物是一些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层,话本也是迎合市民审美需求产生的艺术形式,因此,这一艺术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

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一

图一 张旭的书法  图二 颜真卿的书法

应用1 材料一中图一书法作品的艺术特点是狂放不羁,图二书法作品的艺术特点是端庄浑厚,他们共同反映了国家统一强盛的盛唐气象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应用2 图一属于文人画,图二属于年画。

图二绘画艺术形式的出现说明了古代绘画艺术逐渐由贵族文人独有的享受转向大众化、通俗化和实用化的趋势。

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应用 根据材料概括宋代书法艺术的特点。

提示 特点:

宋代书法艺术各具情态,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京剧艺术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这种习惯和传统是炎黄子孙的血脉,根本换不掉;中国人含蓄、稳健、精致、典雅的精神品格在京剧艺术里有着最丰富、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

京剧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早已经成为世界的艺术瑰宝了。

针对练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

”这种“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的艺术特征与下列哪一艺术形式最符合(  )

A.唐诗B.写意画C.京剧D.草书

答案 C

解析 在京剧舞台上,演员模仿的生活动作是逼真的,但动作指向的物质实体并不存在,这种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实物模仿生活的表演,在戏曲中叫做虚拟表演,与材料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相符,故C项正确。

1.随着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书法艺术也不断发展,下列作品中取代篆书而流行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取代篆书而流行的是隶书。

A项是楷书,故A项错误;B项是隶书,故B项正确;C项是行书,故C项错误;D项是草书,故D项错误。

2.(2018·南阳高二期中)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下图)。

下列对其书体特征介绍最准确的是(  )

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

B.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C.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

D.结构简省,勾连不断,纵任奔逸

答案 C

3.中国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种类繁多。

下列选项按同一标准划分正确的是(  )

A.文人画 山水画 宫廷画

B.工笔画 写意画 文人画

C.山水画 文人画 人物画

D.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答案 D

解析 该项山水画属于绘画内容分类,与其他两类划分标准不一致,故A项错误;文人画是从作者角度划分,与其他两类划分标准不一致,故B项错误;同理,故C项错误;该项全部是按照绘画内容进行划分的,故D项正确。

4.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强调,书法应“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所欲,便以为姿”。

据此可知,作者认为(  )

A.书法是一种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

B.书法者应该性情奔放、不拘一格

C.书法风格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D.书法者应该致力于身心的修养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所欲,便以为姿”,可知作者认为书法是一种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故A项正确。

5.(2018·宣城高二期末)宋人苏轼谈绘画时说:

观察事物要“空静”,创作要“忘我”。

据此可知影响苏轼绘画主张的是(  )

A.佛道思想的发展B.商品经济发展

C.市民阶层的壮大D.文化专制强化

答案 A

解析 “空静”“忘我”明显是受佛道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

6.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

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

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

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表明了京剧艺术成熟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可知京剧脸谱艺术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故B项正确。

课时训练

题组1 汉字与书法艺术

1.下图为山西陶寺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朱书扁壶。

有学者考证朱砂刻画的符号为“文”字。

作为材料,可以用来佐证这一时期(  )

A.长江流域的原始制陶业发达

B.刻画符号可能是文字的起源

C.釉陶制品在经济生活中广泛使用

D.已经掌握“釉上彩绘”烧制技术

答案 B

解析 作为材料,朱砂刻画的符号为“文”字,可以此研究文字的起源情况,故B项正确。

2.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下列书法作品与其风格一致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A项字体为小篆,与王羲之的行书风格不一致,故A项错误;B项字体为楷书,与王羲之的行书风格不一致,故B项错误;C项字体为草书,与王羲之的行书风格不一致,故C项错误;D项字体为行书,与王羲之的行书风格一致,故D项正确。

3.初唐欧阳询、唐太宗等人一方面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从而一种旨在将精巧的形式与雄阔的气势相结合的审美思想便出现了——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

这表明唐代书法的突出特点是(  )

A.重视法度B.尚意C.追求神韵D.重情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为书法立了法度,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4.(2018·山西名校高二期末)苏东坡在《论书》中指出:

“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这表明他认为书法应(  )

A.重视实用效果B.讲求一气呵成

C.追求气韵结合D.体现现实需要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作为宋代文人艺术重要代表人物的苏轼必然认为书法应该追求气韵结合,故C项正确。

题组2 笔墨丹青中国画

5.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逋曾有一首《和谢秘书西湖马上》:

“表里湖山极目春,据鞍时此避埃尘。

苍苍烟树悠悠水,除却王维少画人。

”林逋的评价如此之高,最有可能是因为王维(  )

A.对山水描摹惟妙惟肖B.开后世文人画之先河

C.是唐代最负盛名的诗人D.身处中国画成熟时期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据鞍时此避埃尘”“除却王维少画人”这两句是主旨所在,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境,开启宋元明清文人画,故B项正确。

6.苏轼是文学、艺术大家,他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揭示出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特点之一为(  )

A.注重诗意B.强调法度

C.重视技法D.追求个性

答案 A

解析 材料“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体现中国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故A项正确。

7.据记载,宋代一些画家“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

这反映了宋代(  )

A.绘画水平日趋下降B.市民文化日渐兴起

C.经济题材画占主导D.画家多是经商的人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风俗画兴起,故B项正确。

8.苏轼曾言“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中国画追求“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格,润而不滑”的韵味。

下列绘画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A项是人物画,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B项是花鸟画,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不符,故C项错误;D项是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追求神韵意趣,与材料中“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韵味”相符,故D项正确。

题组3 京剧的出现

9.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

杂剧俑      京剧脸谱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从“杂剧俑”“京剧脸谱”可知这与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发展密切相关,故选D。

10.“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

”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

A.汉赋B.宋词C.京剧D.传奇

答案 C

解析 “丑角总要多出相”可以推知这种艺术形式是京剧,京剧的人物表演分为“生、旦、净、丑”,故C项正确。

11.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

“(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蔡襄书法 苏轼书法 黄庭坚书法 米芾书法

A.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C.表现了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答案 B

解析 文学艺术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

宋代书法各具特点,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故选B。

12.(2019·太原高二月考)“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李白这首诗赞颂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龙蛇走”体现的书法风格勾连不断、流畅纵情,与草书相符,故C项正确;A项是篆书,B项是楷书,D项是行书,可排除。

13.(2018·广安高二期末)图一~三是中国古代宫廷人物画的代表作。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复古主义的艺术倾向B.中西合璧的绘画技法

C.教化天下的创作宗旨D.高度纪实的作品题材

答案 C

解析 材料都是传统的人物画,是以历史人物为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宫廷画是国画的体现,而非中西合璧,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画作都以忠勇的将领为题材,故C项正确;图二画家与关羽并非同时代的人,非高度纪实,故D项错误。

14.南朝著名画师张僧繇在安乐寺为梁武帝画龙,梁武帝发现其所画四条龙都没有眼睛,遂问其原因。

张僧繇回答说:

“点睛即飞去。

”大家不信,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

霎时间,电闪雷鸣,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

该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  )

A.注重写意传神B.意在借物抒情

C.追求娱乐教化D.渴望俗世认可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中国古代绘画注重写意传神,故A项正确。

15.明清时期,许多画家追随同时代的大家诸如董其昌、四王(指清初画坛正统派,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等。

而最终形成的局面是大部分画家作品质量低下,多信笔涂抹之作,在他们看来是“聊以自娱”。

该材料旨在说明(  )

A.古代中国绘画艺术杂乱无章

B.明清绘画艺术的功利性较强

C.明清部分画家注重表面笔墨

D.文人画侧重强调画外的修养

答案 C

解析 “董其昌、四王(指清初画坛正统派,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等人的传统画派注重表面笔墨,故C项正确。

16.(2018·河南三市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信息。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名画《事茗图》(作者:

唐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残缺名画作品提出一条修复建议,并说明修复理由。

(要求:

所提建议及理由不能背离原画特征,符合史实)

答案 示例:

建议一: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修补完善此绘画作品中的题词等文字内容。

理由:

此绘画作品风格特征属于古代的文人画,题词内容和书体的选择往往表现出作者的独特个性和神韵意趣。

画上题词是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修复,才能更全面了解该名画的意境。

建议二: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修补完善此绘画作品中的印章内容。

理由:

中国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历代绘画作品中不仅有画家本人的签名和印章,也有各时期收藏家的印章。

从此绘画作品的残留看,除绘画作品上仍保留的印章外,应该还有其他印章。

(注:

只要答出一条建议即可。

“示例”仅作参考,若有其他建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可以考虑建议修复绘画中的文字内容。

因为文人画是一种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的综合型艺术,文字内容能够加深对文人画意境的了解,能够更深刻地体现作者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