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报告模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157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报告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管理心理学报告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管理心理学报告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管理心理学报告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管理心理学报告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报告模板.docx

《管理心理学报告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报告模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心理学报告模板.docx

管理心理学报告模板

 

《管理心理学》课程调查报告

 

课题名称:

群体压力下的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组长:

唐雲

成员:

张画董大维

老师:

陈永进

中国·重庆 重庆大学

二〇一五年六月

[中文摘要]

 

关键词:

 

第一章引言

1、问题的提出

在如今互联网迅速发展和信息化迅捷的时代,我们可以发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从众现象,包括像学习从众,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

宿舍成员集体出动参加各种证书培训班;恋爱从众,作弊从众,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等等现象层出不穷。

可以发现,从众心理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也有着其独特的“市场”,特别是在群体压力下的大学生消费从众现象,更是因为大学生着一特殊消费群体,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

以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从众心理是否在当下的理论实证和其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影响的调查,从而深入了解大学生消费行为是否受到从众心理影响及其受影响程度。

 

1.1、选题背景

随着对从众心理的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从众心理有了更广泛的关注。

而从众心理对人类消费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

大学生们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方面他们作为进入大学这样一个异于中学时代的地方,有着自己需要消费的市场和自主权,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却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大部分是靠家里的经济来源支持,经济的绝对的支配权利、其较高的消费欲望、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构成了其独有的消费方式,这些特征让大学生消费群体有着有着很大市场潜力,同时由于这些特殊性的影响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受到从众心理更为显著。

1.2、选题目的和意义

选题为群体压力下的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我们一方面想探索从众心理在群体压力下的理论实践,在理论实践得到实证证实后,继续探究调查其对当今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通过对从众心理的理论实证和其对大学生的消费从众心理的研究调查,从而对目前大学生的从众消费心理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方面,能够让大学生看到从众的作用现状和原因,更为理性的看待自我的消费行为,并进行理性的消费;其次,也可以为针对大学生消费市场的企业一个启示,在对大学生消费群体制定营销策略的时候以大学生消费行为受到从众心理影响的调查为依据,联系实际情况,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策略。

这样让企业在为大学生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可以更符合大学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使顾客和企业达到双赢。

2、文献综述

2.1、国内“群体压力下的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研究

2.2、国外“群体压力下的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研究

2.3基本概念界定

2.3.1、群体压力

2.3.2、“从众心理”

 

3、理论实证

4、调查研究

4.1、调查思路

此次调查我们采用了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由于需要对群体压力下的从众心理理论进行实证,依据阿希的经典从众实验,模仿并实施群体压力下的从众心理实验,得出理论结论,在基于实验结论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其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反馈

4.2、调查思路

本文以全国大学生为例,在把握“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上,以问卷的方式对该课题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然后得出其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原因,最后给出相关行的建议以及对策。

 

 

 

 

 

第2章“群体压力下的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调查结果分析

5.数据与分析:

第3章:

总结分析和对策建议

6.1原因分析

(一)消费心理的需要

依据心理学家的需求理论,消费者需求也可以分为五种,即: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大学生从众消费心理,是符合心理学需要层次理论,把这一上升过程看作是大学生消费行为在不同发展阶段反应就可概括为:

生理、社会、象征、认知等四个需要。

(1)生理需要:

这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大学生也需要买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

这是最基本的需求。

(2)社会需要:

消费者是通过消费产品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消费某种产品代表一定社会阶层的成员资格。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者的一个大群体,他们也需要满足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

(3)象征需要:

产品对拥有者的自我概念和个性起到了一定的象征作用,因而满足了这种需要就是向他人及自己表明:

自己相信什么或追求什么。

大学生可能会因为追求某一个物品而引起他的消费冲动

(4)认知需要:

认知是指发现关于我们自己周围环境的各种事物,并能够理解和掌握它们内涵。

据了解,大学生们课外书籍月均消费在25元,绝大部分是以知识性强、内容有深度为主,这就充分反映出一种认知需求。

(二)消费心理的行为个性

通过调查分析得知36%的女大学生遵从了女性消费者对时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等商品的青睐,但是40%的女大学生更是喜欢穿衣、吃东西方面。

现实主义与实用主义在女大学生思想中被推荐。

能力、性格与消费行为也直接影响她们的个性心理特征。

女大学生们是一群天生的消费天才,她们消费趋向感性化,要的是消费所带来的快乐感觉,不再局限于商品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们对自己角色可以很明确地定位,但其受影响、受感染的弹性比较大,更容易产生群体交互和从众心理,从而导致感染性消费。

(三)受所处群体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是受到所属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制约和影响的。

在群体中多数人的观点和意见会对少数个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这种意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当一个人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他们就会感到不安,这种不安来自于自己的意见与大众不同的恐惧。

大学生是通过宿舍、班级、学校等不同规模的群体,保持和与社会紧密联系。

每个人都有归属群体的需要,而偏离大多数人的意见,则意味着对这种归属感的威胁。

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处于孤立的境地,他就会顺应大多数人的意见也就形成了从众心理。

(四)缺乏主见和自信

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还不成熟,且具有青年人兴奋性和冲动性的特点,当自信心不足、缺乏主见时,思想上便表现为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行动上易受暗示,缺乏深思熟虑,很容易在外界的干预下放弃自己的主张而盲从别人的意见,在强调适应的同时放弃了创造,只想到服从而忘记了自主,容易随大流,难以形成自己的主见,形成了依赖思想,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㈤从众消费心理的影响

(1)刺激大学生过度消费

从众心理可以刺激大学生过度消费。

本来一些物品自己不需要,但是一些学生看到其他学生买了这件商品,新生羡慕之情,便去买了本不需要的商品。

这就导致了消费盲目化,比例失调。

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

过分追求时尚,爱享受,赶潮流加之节俭意识淡薄,消费无计划。

本文就某大学生消费情况作了抽样调查:

在100名女大学生中,除正常伙食费外的月消费(元)为100-200、200-300、300-400、400以上分别比例为6%、24%、38%、32%。

由此可见,学生们除吃饭以外大部分支出在300元以上,也就是说,家里供给的生活费绝大部分用在了无形的消费上,而让他们回忆为什么花,怎样花,花在什么地方时,她们又很茫然,都对自己的消费情况没有主见,只是看到周围人的消费也就跟风去消费。

但有80%的人认为,无论怎样消费都是应该并值得的,不用过多考虑。

(2)引诱大学生攀比炫耀的消费心理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阅历尚浅,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当代的大学生在消费方面有着强烈的从众心理,相当一些大学生崇尚品牌,讲究品位,尽管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却向往白领般舒适的物质生活,攀比、模仿性的消费日趋明显。

名牌服装在身,手提电脑不离,吃得高档,玩得够派,这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

因此,在一些学生中,攀比消费、盲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

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且对他人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

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之下,大学生的从众的不健康消费心理越来越严重了。

(3)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催化剂

受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面子是极其重要的东西,是人的道德存在的根本;失去了面子,对于人的道德生命就构成威胁,面子有时比纯粹的经济利益更为重要。

人情互换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回报。

人情的实质正是在关系中对平衡性的维持,它表现为个体在某种标准压力下的要面子行为,同时也表现在关系结构上的给面子行为,维持住各人的面子正是维持住了平衡的关系,也就是讲了人情,而一旦出现了失衡现象,就会意味着其中有人丢了脸,或没有给面子。

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制促使了交往的持续性。

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中国传统的这种面子行为对青少年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

大学生很多心理和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在他们身上的面子更多的是表现为虚荣,他们通过超前消费、炫耀消费来展示自己,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以引起同龄人的关注、维护自己的面子;同时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也拼命跳脚向上够,如果他们消费很低,穿的不是名牌,他们可能就会受到同伴的嘲笑,失去面子,引起自卑"比如据调查。

一些大学生,特别是一部分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进行炫耀性消费。

他们在公众面前摆阔亮相,试图以此来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追求时尚来克服自己的自卑,是对自卑的一种超越,对面子的一种维护。

6.2结果分析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同学基本上还是可以做到理性消费,他们能够根据家庭情况以及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合理消费。

在消费时会经常考虑到自身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大小、自己应该对社会承担责任的多少以及大学生应有的社会形象,在消费时能够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但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确实还存在着强烈的消费欲望与理性消费的矛盾心理,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与自身和家庭经济状况的矛盾,这一现实,使得一些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出现一些偏颇。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消费方式超前化、网络化、电子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人们消费水平也慢慢上升,消费方式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种各样的形式不断出现。

其中大学生是在这股新消费浪潮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单一的现金交易,到现今的现金、信用卡、支付宝、银联卡、支票等等多种交易方式。

人们的交易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方便,生活节奏也变得更加快捷。

当代大学生们也也很快接受了这些快捷的消费方式。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现代社会的许多大学生正在向“刷卡族”转变,例如交纳学费、宿舍费用的银联卡,以及食堂的饭卡,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图书卡,甚至一些没有稳定工作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的也可透支信用卡。

他们沉浸在“刷卡”消费带来的消费快感中,在他们眼里,“刷卡”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是现代人的标志。

但是,在享受刷卡带来的快感的同时,大学生在银行的不良记录也在不断攀升,这无疑为他们日后步入社会工作、创业以及生活埋下了深重的隐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超前化消费越来越多的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

这里所说的超前消费是指用超过暂时收入能力而将今后的收入提前到当前支出,通俗的说就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理性的超前消费还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消费方式,因为这种消费方式不仅可以带动新的消费热点,而且还可以扩大市场需求,进而使市场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同时还可以促进生产的增长,使生产与消费始终保持良性的循环,并且增加资金的利用率。

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水平不断提高,网络消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迅速被广大青年人和部分中老年人欣然接受,然而在这些人当中中国当代大学生则成为了网络消费大军的绝对主力。

网络消费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式,什么淘宝、天猫、聚美各式各样的网购平台也相继出现。

消费方式的网络化不仅仅使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使得大学生在新经济时期达到“多赢”效果的理想模式。

(二)消费行为多元化

根据调查报告得出,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日益多元化不仅体现在日常所必须的学习、生活消费,在人情社交、娱乐、恋爱、手机电话、电脑及相关电子产品、健身、旅游、美容化妆等众多社会消费领域也有所涉及。

手机是大学生的必备社交工具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支出之一。

我们可以从调查报告得出结果:

手机话费,每月消费50元以下的45.0%,在50元到100元之间的占到总人数的48.0%,而100元以上的则占7.0%;另外,网络消费以其价格便宜、方便快捷又颇为时尚等特点被大学生的广泛热衷。

网上购物如今已经成为现在大学生几大重要消费途径之一,在我们抽样调查的大学生中,每月平均消费在30元以下的占32.0%,30元--60元的占55.7%,而60元以上的占12.3%。

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过网络购物的经历,这就促使一个相当庞大的网上购物群体的逐渐形成,虽然他们中的每个人的个体消费金额并不是很高,但是总数加起来,其数目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在大学生主要的消费支出中,为了谈恋爱而作出的消费占据到了第三位。

每月消费100元以下的占10%,100元到200元的占41%,200元到300元的占31%,而300元以上的则占到了19%。

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当被问到“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最渴望做什么事情”时,绝大部分男同学的选择是“买更高配置的电脑”,而女同学则会选择“买服装或手机”,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了大学生具有融入社会,渴望高质量生活的意愿。

(三)“人情消费”大众化

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究“礼尚往来”。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交往观念不断更新,交往方式多种多样,交往的目的各自不同,这对大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许多学生都意识到他们朝夕相处的这些同学,在未来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将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是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因此必须有一定的投入,为现在和未来积蓄“人脉”。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采用了请客、送礼等方式来营造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人情消费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内容。

这几年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人情消费在高校已然成风,并呈现出一种快速上升的趋势。

调查显示,在人情消费(包括同学、朋友聚会等)方面,大学生每月消费50元以下的占50.7%,50元-100元的占35.3%,100元以上的占14.0%。

“请客”、“送礼物”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最热门的人情消费。

从同学过生日、得奖学金或助学金、各种节假日到发展党员、各种评优等,都能成为消费的理由。

人情消费不仅带有比较浓厚的功利色彩,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6.3措施建议

心理学通常会认为群体的内聚力越强,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和依恋性也就越高,越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

当代大学生有从众心理,这就说明他们对群体有依附、有向心力。

因此可以利用优秀的、先进的、奋发向上的群体,对个体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感化,从而产生正面的从众效应。

但是消极从众又可使大学生缺乏主见、随波逐流、崇拜权威。

我们应当主动地、有意识地利用积极从众心理,努力疏导大学生克服消极从众心理。

(一)鼓励个性发展,避免盲从

虽然当代的大部分大学生都有着崇尚自由,张扬个性,但生活在大学校园内的莘莘学子作为群体的一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从众心理。

因此应该顺势而导,经常性地在学生中组织活动、增加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这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定位自己,彰显个性,也可以强化自我意识。

此外大学生也应该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学生社团、学生会和体育锻炼等组织,增强与他人的交往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发展自我。

(二)提高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学校有关方面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学校应该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做到提高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重视程度。

现代社会需要各方面素质都过硬的优秀人才,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从某些方面是可以体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点,从战略高度把培养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方案、积极探索,在全校营造重视学生消费问题的氛围,用大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生的消费行为,要把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作为“两课”教育的必备内容,做到对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指导进课本、上课堂,入人心。

作为学生政治辅导员,应该把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消费观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积极关心学生的消费问题,与此同时也要比较和分析不同学生群体、个体在消费行为中的一些情况,收集多种案例,分类进行指导,一方面可以真正解决好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导好学生进行科学和健康的消费习惯,另外一方面,为调查研究准备充分比较全面的资料,这就使得学校对于大学生消费问题调查研究和指导学生进行消费形成互动,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这样的调查研究对学校的不良消费是一个打击,对健康消费是一种鼓励。

(四)学校相关部门应重视和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学校的氛围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习惯。

所以为了学生能有一个健康的消费习惯,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有一个健康消费的意识。

在学生工作部门应该把大学生的消费问题纳入到工作范围中,正确指导学生工作者在培养学生消费观念方面的工作。

勤工助学部门应该贯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在教导学生如何做好自立的时候,也要强调如何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满足自身消费需求、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应该设立更多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积极拓展和寻求校外勤工助学岗位,让更多的学生学会自食其力。

校团委应该在校风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入相应的内容,提倡正确的消费观念。

后勤管理部门,应该做好最低程度地降低成本,为广大学生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降低大学生活的恩格尔系数,让学生将更多的费用投向有意义的消费项目。

助学贷款和奖、助学金评定部门应当做好宣传和监督工作,保证学生的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大部分是用到完成学生的学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不是其他过度的消费项目,更不是用于挥霍浪费、吃喝玩乐。

教务部门应开设与大学生消费相关的选修课,如《消费经济学》、《消费心理》等,通过专门的课堂教育,使学生了解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与方式、技巧以及日常消费品的使用、选择、评价、维护与保护等,提高学生对不适当消费的抵抗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