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7917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技术交底.docx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技术交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技术交底.docx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技术交底

项目名称:

南环立交改造工程

承建单位: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交底名称:

板肋式锚杆挡墙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编号:

交底人:

接收:

施工技术负责人技术员班组长施工工人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南环立交改造工程

交底编号

交底名称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一、编制依据

1.《市政工程边坡及挡护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6-201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2013)

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TJ/T10-2011)

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7-2010)

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4.《挡墙专项施工方案》

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

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二、主要施工方法

2.1、板肋式锚杆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

板肋式锚杆挡墙施工顺序:

先开挖边坡(开挖高度≤2.0m)→进行锚杆钻孔→锚杆注浆→锚杆抗拔试验→肋柱、肋板施工→进行下一循环。

2.2、板肋式锚杆挡墙施工方法及要点

A、控制点引测

根据放线办交接点位,采用全占仪引测平面控制点到坡顶面,离开挖边线大于5m,设3个平面控制点;采用水准仪逐次引测水平标高控制点到固定构筑物或建筑物上或埋设高混凝土控制点,设点3个。

经计算校核符合施工规范后,作为施工控制点保护。

B、土石方开挖:

锚杆挡墙和土石方开挖同时进行,分层开挖,分层施工,每层≤2.0m,采用逆作法施工,垂直边坡采用机械凿打或切割机切割后再由机械施工,肋板位置采用小型机械设备人工风镐凿打,严谨超挖,若超挖则采用与挡墙同标号的混凝土填充。

C、锚杆施工

==坡面修正

边坡成型后用φ48*2.8的普管搭设操作脚手架,人工清理坡面松动的碎石,并用高压水强进行冲洗坡面的浮土。

操作架的搭设及拆除:

在土方开挖完成后用建筑钢管扣件搭设双排操作架,架体纵、横间距分别为1.5m,每隔1.5m设置一道连墙件防止架体倾覆,每隔6m设置一道剪刀撑保证架体稳定性,操作面密铺一层竹跳板并设置安全网,立杆底部应设置200*200木垫块以保证架体稳固。

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并拆除模板系统后操作架进行拆除,再循环进行重复作业。

==锚杆体制作

锚杆杆体采用1根ф28螺纹钢筋,每根锚杆3根支架钢筋,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2m设置一组钢筋定位器,保证锚杆的保护层厚度不低于30mm。

锚筋尾端防腐采用刷漆、涂油等防腐措施处理。

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筋顺直,除锈、除油污,安装锚杆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慢将锚杆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测孔外露出的锚杆长度,计算孔内锚杆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确保锚固长度。

==锚杆定位放样及钻孔

完成土石方开挖并清理完坡面后,根据设计的锚杆布置要求定位锚孔(2m×2m布置),锚杆从平台处高出1m开始布置第一排锚杆,泄水孔的位置在平台高出0.5m开始布置,并放出点位,作好标记。

复核无误后,定位钻孔机械。

钻孔采用螺旋钻孔干作业法,钻孔采用φ110钻杆,向下倾斜15°,钻孔时须严格控制孔深、孔径和倾角,开孔误差不应大于5cm,倾角允许误差位±1.0°,方位允许误差±2.0°,水平、垂直孔距误差不应大于±10cm;钻孔深度不应超过设计深度的0.5m。

在钻孔锚杆孔位时同时钻出泄水孔的孔道(向下倾斜5%),并按设计要求控制孔深及倾角。

==清孔

采用高压空气清孔,把风管插入锚孔底端,送风直至不再有灰蒙气体喷出为止。

==按放锚杆及注浆

①孔完毕后将加工完成的杆体插入锚孔内,按照设计要求按放杆体,杆体固定时应露出岩面端头做45cm以内,成弯钩放置在肋板内,并和肋板攻击焊接成一体。

②注浆

向钻孔内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向下倾斜的钻孔内注浆时,注浆管的出浆口应插入距孔底100mm处,浆液自下而上连续灌注,且确保从孔内顺利排水、排气;

注浆设备应有足够的浆液生产能力和所需的额定压力,注浆压力0.35Mpa。

注浆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不得对杆体产生不良影响。

宜选用灰砂比1:

1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0.4标号M30的纯水泥浆,必要时可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或掺合料,以实验配合比为准。

注浆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

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

当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管停止排气时,可停止注浆。

永久性锚杆张拉后,应对锚头和锚杆自由段间的空隙进行补浆。

浆体强度检验用的试块每30根锚杆不应少于一组,每组不应小于6个试块。

⑷、肋柱、肋板逆作施工

①.锚杆施工完毕,即进行挡墙的钢筋绑扎。

挡墙钢筋绑扎先扎肋柱钢筋,再进行锚板底层筋、面层筋,安放垫块、板筋内撑;锚板钢筋各分层与分层间采用先施工的上层预留,下层与其搭接连接;接头位置应留设在上下层锚筋间1\2中部。

锚筋施工应尽量以设计确定的伸缩缝为界,伸缩缝处钢筋断开。

钢筋工程在绑扎完肋梁后及时进行泄水管的安装固定,透水管采用φ30mm的PVC管,间隔2m*2.5m,自上而下在墙背后通长设置。

挡板钢筋的安装:

放线,按设计图相关规格、数量进行挡板钢筋网的人工绑扎成片,最后进行与锚杆焊接连接,焊接为双面焊,焊缝长5d,应保证钢筋位置正确,焊接质量合格。

在进行支模前应按规范进行焊接试件的取样,合格后支设模板。

挡墙为路肩墙时根据道路要求设置防撞护栏,挡墙路堑墙时压顶梁应现浇高0.8m*0.4m的落石挡板。

②肋板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

为保证挡墙的成型面的垂直,模板采用定型钢模,在挡板桩上按@1.0*1.0M设置拉结筋,拉结筋采用Ф14的钢筋并与以与锚杆焊接成网的内侧钢筋网焊接14钢筋与之焊接后对模板拉结与紧固。

③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

每段分层(2-3米分层)浇筑,支模时在模板上口留设浇混凝土的入口,成梯形,混凝土浇筑上口面应高出结构面至少200mm(该措施入口梯形混凝土在结构形成后拆除),挡板混凝土浇筑应掺加早强剂,已浇上段混凝土强度未达到85%时不得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以防开挖时土体产生滑动,拉裂挡墙。

施工缝处理:

①、分层间上下混凝土接头处在支模时设置一层100厚砂垫层,以隔离混凝土与土间的接触,保证接头处施工质量。

在下层绑扎钢筋时人工剔除接头处不密实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粘于混凝土上的砂层。

②、压顶梁每10米在同一位置设置伸缩缝,缝宽2cm,采用沥青麻絮填塞。

三、质量要求

3.1、基本要求

1)地基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锚杆、拉杆或筋带的质量和规格,必须满足设计有关的要求,根数不得少于设计数量。

3)筋带必须理顺,放平拉直,筋带与面板、筋带与筋带须连接牢固。

4)混凝土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3.2、检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锚杆、拉杆长度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

每20m检查5根

2

锚杆、拉杆间距(mm)

±20

尺量:

每20m检查5根

3

锚杆、拉杆与面板连接

符合设计要求

目测:

每20m检查5处

4

锚杆、拉杆防护

符合设计要求

目测:

每20m检查10处

5

锚杆抗拔力

抗拔力平均值≥设计值,最小抗拔力≥0.9设计值

拔力试验:

锚杆数1%,且不少于3根

四、安全保证措施

4.1、临边安全防护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支架四周的模板边缘位置必须设置临边防护,临边防护钢管栏杆及栏杆均采用φ48×(2.75~3.5)mm的管材,立、横杆用扣件固定,立杆下端打入地面50~70cm深,立管离边口不小于50cm。

上杆据地面不小于1.2m,下杆据地不大于60cm,立杆间距为1~2m。

同时在防护栏杆外侧挂10*10目的安全网,并设置警示标志。

4.2、起重吊装设备施工安全措施

(1)起重机距钻孔边缘必须保持6m以上的安全距离。

(2)起吊过程必须有专人指挥作业,专职安全员在旁监督。

(3)起重机应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作业、行走和停放。

正常作业时,坡度不得大于3°。

(4)起重机变幅应缓慢平稳,严禁在起重臂未停稳前变档换位;起重机荷载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时,严禁下降起重臂。

(5)在起吊荷载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时,升降动作应慢速进行,并严禁同时进行两种以上动作。

(6)起吊重物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200mm~500mm后,确认重物已挂牢,起重机的稳定性和制动器的可靠性均良好,再继续起吊。

(7)钢丝绳与卷筒应连接牢固,放出钢丝绳时,卷筒上应至少保留3圈,收放钢丝绳时应防止钢丝绳打环、扭结、弯折和乱绳,不得使用扭结、变形的钢丝绳。

使用编结的钢丝绳,其编结部分在运行中不得通过卷筒和滑轮。

4.3、防边坡滑移、坍塌措施

边坡开挖的按方案及设计图要求采取分区段、分层、分级、坡率法、信息法作业。

开挖边坡严格分层,在上一层支护完成并经检查书面报验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开挖作业。

确保排水、排洪应急设施完善

边坡坡顶进行混凝土硬化,封闭地表水,并在坡顶设置截水沟,作业分阶层(中间平台),作业面设置排水沟、井,有组织对地表水进行抽排放。

对开挖的边坡在未锚喷或支护前,在雨期采用临时用彩条布封闭遮盖,防雨水冲刷边坡。

基坑开挖线外边2米内严禁堆放弃土、重物;堆物荷载不得大于20KPa。

边坡开挖过程中长期派专人进行基坑边坡、坡边建筑物的稳定、安全进行目测寻查,有异常状况及时通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4.4、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高空高处作业,主要是建立牢固的立足点,并根据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杆、防护网或其他安全设施。

(2)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劳保用品,架体及边坡上作业必须穿防滑鞋,戴安全帽,正确使用安全带。

(3)操作人员必须体检合格,身体健康,禁止有恐高症或其他不适宜在高处作业的操作人员上边坡施工作业。

(4)上下高空作业层必须搭设人行专用通道,禁止人员利用操作架体或其它方式上下。

(5)人员梯道两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栏杆立柱与锚体焊接连接固定的栏杆设上、中、下三道,高度不得小于1.5米,并设置300高挡脚板,两侧挂密安全网,其梯步采用横钢管上铺设防滑木板。

(6)锚杆钻孔架体操作架体及支模操作架必须严格程序检查与验收,按方案进行安全防护设置,必段严格进行设置有关拉结、形成整体稳固的相关措施,保证架体稳定安全,防止失稳、倾倒等,架体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者禁止投入使用。

机械操作必须保证操作架稳固,未经检查验收的操作架不得投入使用。

(7)模板工程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

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并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

低于3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8)钢筋绑扎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

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结构边施工时,应搭设操作平台架和张挂安全网。

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

2m以内的柱钢筋可在地面上绑扎。

整体竖向绑扎2m以上的柱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9)混凝土浇筑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

在进行柱及墙体混凝土浇注时必须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柱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必须正确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

特殊情况下如无可靠的安全措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

4.5、支架的搭、拆及使用阶段安全技术措施

(1)支架的搭设阶段安全技术措施

支架的基础处理必须符合要求,特别是承力支架,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计算要求。

严格专项作业设计的要求搭设。

支架基础周边排水设施严格按方案设置。

(2)支架验收

支撑体系支搭设过程中,应仔细检查。

搭设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验收应应逐层、逐流水段由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主管工长、架子班组长和专职安全员一起验收,对验收情况应认真填写架子验收单,合格或整改合格并经报验同意后方可进入浇筑程序。

验收的具体内容为:

支架的布置,立杆、大、小横杆间距;架子的搭设和组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结构固定部分是否安全可靠,剪刀撑、斜撑是否符合要求;架子的安全防护须有效;扣件和绑扎拧紧程度应符合规定;支架基础处理、做法必须正确和安全可靠。

(3)支架的施工使用阶段安全相关措施

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支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件。

确因操作需要临时拆除的,必须经主管工长和安全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

工人在架上作业,应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和落物。

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人员上下支架必须在设安全防护的专用出入道(梯道),严禁攀脚手架上下。

在每步架的作业完成后,必须将架上剩余材料物品移至上(下)架内,每日收工前应清理架面,将架面上的材料物品堆放整齐,垃圾清运出去;在作业期间,应及时清理落入安全网内的材料和物品。

在任何情况下,严禁自架上向下抛卸材料物品和倾倒垃圾。

大雨、或暴雨过后或中途停止使用超过15天,必须由专职安全员和主管工长对支架进行重新检查,重新验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面板上堆料厚度不得超过板面标高200以上,混凝土布管应采用专用马凳,不得直接铺设在板面钢筋上。

(4)支架的拆除安全措施

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及规范要求所规定的时间期限后拆除。

结构支撑体系的拆除必须严格进行报验、批准下达拆除令后方可进行,禁止无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拆模试件报告而凭经验进行。

架子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置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设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拆除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紧安全带,穿软底鞋。

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筘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4.6、施工机械、施工机具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项目部所有的施工现场机械应进行进场的检查验收,并备案登记,合格并按规定报验后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警报器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

其调试和故障的排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

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工作。

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作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命令,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由于指挥者强行违章指挥造成事故者,应追究指挥者的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械操作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

工作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操作。

机械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长发不得外露。

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

严禁从高处往下投抛物件。

进行日作业两班及以上的机械设备均须实行交接班制。

操作人员要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机械进入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

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临时机棚或停机场地等必须的条件,并消除对机械作业有妨碍或不安全的因素。

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在有碍机械安全和人身健康场所作业时,机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

当使用机械设备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的要求。

当机械设备发生事故或未遂恶性事故时,必须及时抢救,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和有关部门听候处理。

企业领导对事故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2)施工机具安全技术措施

平刨必须安装护手装置,开关箱与平刨距离不超过3m;不得使用既有平刨又有圆盘锯等多功能的木工机具。

圆盘锯的锯片应设防护罩、防护挡板及分料器。

开关箱与圆盘锯距离不应大于3m,传动部位应由防护罩。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要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电源线不能随意接长、更换开关插座。

开关箱距手持电动工具不得超过3m。

钢筋机械作业及焊接作业区域应有防护措施,传动部位要有防护罩,开关箱与机械之间距离不能大于3m,电缆线过钢筋堆放处应穿管防护或架空。

电焊机开关箱中要设置电源隔离开关、电源侧应安装漏电保护器、把线应安装漏电保护器、断漏器,一次线不得超过5m,二次线长度≤30m。

焊机与明火的距离不应低于10m。

搅拌机应设防雨棚和作业平台,传动部位要有防护罩,料斗要有保险挂钩,电闸与搅拌机距离不得超过3m。

搅拌机安装后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各种气瓶应有标准颜色,距明火大于10m,氧气瓶距离乙炔瓶5m,气瓶应有防震圈和防护帽。

电弧焊施焊现场的10范围内不得堆放氧气、乙炔瓶、木材等易燃物,气焊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进行作业。

乙炔瓶严禁平放使用。

五级以上的大风天气禁止明火作业。

潜水泵作业开关箱应做保护接零,安装漏电保护器,按说明书正确使用。

4.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1)设置漏电保护器

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2)安全电压

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对下列特殊场所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

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4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12V。

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3)电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组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

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

开关箱内应一机一闸,每台用电设备应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

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蒸气、液体及其他有害介质中。

也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

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工作的空间,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

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6-1.5m。

配电箱、开关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厚度应大于1.5㎜。

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

(4)电气设备的安装

配电箱内的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箱体内、金属板与配电箱体应作电气连接。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各种电器应按规定的位置紧固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

并且电器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且应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及截面应严格执行临电图纸的标示截面。

各种仪表之间的连接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2的绝缘铜芯导线。

导线接头底座、外壳等必须做保护接零,保护零线应经过接线端子板连接。

各种箱体的金属架、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及箱内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做保护接零,保护零线应经过接线端子板连接。

配电箱后面的排线需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并用卡钉固定在盘板上,盘后引出及引入的导线应留出适当余度,以便检修。

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

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刷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5)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施工现场内临时用电的施工和维修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电工的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初级电工不允许进行中、高级电工的作业。

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

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

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

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

(6)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

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

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其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配电箱内盘面上应标明各回路的名称、用途,同时要作出分路标记。

总、分配电箱门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指定专人负责。

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箱上锁。

各种电气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

箱内不得挂接其它临时用电设备。

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

4.8、预防中暑安全技术措施

(1)项目部要加强对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使用的检查。

严禁光着上身、赤脚和穿拖鞋上岗,注意个人防护,发放透气导热系数小的浅色工作服。

(2)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工人上班时间:

早上6:

00至上午10:

00

下午4:

00至晚上8:

00

(3)保证工人有良好的休息环境,宿舍安空调。

(4)供给科学合理的饭菜,现场供给足够的茶水,并在里面加入十滴水等防暑药品;每天在上午9点和下午6点由项目部提供绿豆汤。

(5)调整作业环境,发放遮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