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7902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x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

晋笑琴使用时间:

2012年月日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20故宫(第一课时)

课堂寄语:

领略故宫风采感悟艺术辉煌

学习目标:

1.学会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习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本课的介绍顺序。

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规范完成学案,熟记基础知识。

2.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学习准备:

搜集有关故宫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1.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不好的地方可多读几遍)

2.自学课后生字,要求读准、会组词。

3.读写下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规模宏大玲珑矗立烟雾缭绕

奇珍异宝永恒绚丽鸣钟击磬

4.默读课文,你对故宫有了怎样的印象。

5.浏览全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故宫的?

6.检查预习情况,摸清学情。

二、课堂合作交流

1.文本再现,自由读课文。

2.组内交流本文主要内容,组长总结评价。

3.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4.相互交流搜集的故宫图片和文字资料。

5.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故宫的?

班级:

六年级班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三、学习成果展示

1.多种形式展示朗读课文。

可小组齐读,也可个人读。

读后让学生简单评价(如声音是否洪亮、有无读错的字、感情是否丰富等)。

2.展示生字词学习情况。

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读课后生字,书写自主学习3中的词语。

3.展示课文主要内容。

要求概括内容要全面,语言要简练。

4.展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分几部分?

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5.展示自己从文中积累的优美词语和句子。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故宫风采,作者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为我们介绍了故宫,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假如你也来到了故宫,请你介绍一下故宫的建筑。

五、反馈练习,达标测评。

一.看拼音,写汉字

línglōngchùlìdiāokèliáorào

()()()()

jiǎojiàngōngdiànxuànlìyǒnghéng

()()()()

二.选词填空。

矗立屹立挺立耸立

1.戈壁滩上()着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

2.中国犹如一只雄狮巍然()在世界的东方。

3.天安门前()着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4.我住在大山里,我家的周围群山()。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和()。

【课后反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

晋笑琴使用时间:

2012年月日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20故宫(第二课时)

课堂寄语:

体会故宫的规模宏大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2.了解建筑的布局和功能,感受故宫的辉煌与壮丽,体会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成就。

学习重点:

弄清作者的介绍顺序,了解各个建筑的布局和功用。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学法指导:

1.先自学,然后小组合作交流,组长整理问题结果,并把疑难问题记下来。

2.展示时教师适时点拨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1.听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生字:

词语:

2.说说这篇课文的整体结构和故宫的建筑特点,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3.故宫的建筑那么多,文中重点介绍了那些建筑?

在文中划出来。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摸清学情。

学生自我评价自主学习情况。

二、课堂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

“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组内合作交流:

体会故宫的文化艺术价值。

3.组内相互检查,组长总结评价。

4.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班级:

六年级班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三、学习成果展示

1.交流展示自主学习2。

2.交流展示自主学习3。

3.展示合作交流1。

4.展示合作交流2,重点指导有感情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自由读、小组内轮流读、同桌互动、小组赛读)。

5.评议。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古老的故宫是一座永恒的文化殿堂。

因为它拥有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拥有绝无仅有的珍贵文物,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请同学们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收获更多的知识。

五、反馈练习,达标测评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规模()的建筑()的角楼

()的天空()的宫殿()的珍宝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故宫的?

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建筑物的名称。

()()

交泰殿中和殿

()()

3.比一比,组词语。

风()雕()玲()珑()

凤()碉()岭()胧()

【课后反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

孟毅使用时间:

2012年月日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21青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含义。

2.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

3.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学习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

理清课文的脉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法指导:

自学、小组合作交流,老师点拔。

【课前预习】

一、自主学习

1.搜集有关青花瓷的一些资料。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再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及自己不懂的地方。

4.自学本课的7个生字,会认本课的6个二类字。

5.速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

6.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两鬓斑白:

锲而不舍:

纷至沓来:

郑重其事:

如饥似渴:

茅塞顿开:

精湛:

瑕疵:

迷惘:

7.想一想课文如何分段?

并概括段意。

二、小组初步交流一下自主学习的内容并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班级:

六年级班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教学流程】

一、导课,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摸清学情。

三、各小组交流讨论自主学习的内容,并准备展示。

四、交流探究,精彩展示。

(以抽题的形式确定各组展示的内容)

1.交流青花瓷的有关的资料,教师最后补充。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3.展示生字、词语,并指出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多读几遍。

4.展示词语的含义,教师补充。

5.展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如何分段、概括段意。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六、反馈练习,达标测评。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cīB.wǎngC.bìnD.kuī

鬓()疵()惘()窥()

2.听写本课词语。

()()()()()()

3.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使它变成不同的字,并组词。

()()()

宾契喜

()()()

4.我能把课文朗读流利、通顺。

七、课后反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

孟毅使用时间:

2012年月日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21青花(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写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热烈赞颂之情。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对文中所写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热烈赞颂之情。

学法指导:

自学、合作交流,教师点拔。

【课前预习】

一、自主学习:

1.听写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3.“我”是怎样苦苦寻觅青花的祖传配方的?

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文中多处描写父亲神态的语句,找出来,注意有怎样的变化,从中你体会出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在超越中得到的传承。

6.思考课后第3题,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1)

(2)

二、小组初步交流一下自主学习的内容并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课,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摸清学情。

班级:

六年级班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三、各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的内容,并准备展示。

四、交流探究,成果展示。

1.各小组长抽签,确定本组展示的内容。

2.各小组C生展示生字词,A生批改。

3.展示朗读课文,展示好的小组给予鼓励。

4.交流展示分段,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段意,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5.展示自主学习3、4小题,其他小组同学补充、质疑,并板书。

6.展示自主学习5小题,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7.展示交流课后3题,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学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能做出这样完美的“人间瑰宝”的,是执著追求,不断创新的青花瓷艺人,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这么完美的青花瓷。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象他们一样的人,都在默默地为我们创造着美好的事物,你还能举出例子来吗?

2、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请写下来,跟大家交流。

六、反馈检测,能力提升。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重()事如()似()()而()舍

()至()来茅()顿()()不()待

()树()帜两()斑()()色()香

2、读一读。

  我的青花像一尾欢快的游鱼,在清澈的溪流中唱歌。

     人间瑰宝——青花瓷

     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

     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

     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

     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

3、回忆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练习说话并填空。

  我赞美独树一帜的人间瑰宝——青花瓷,我更赞美

七、课后反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

李粉粉使用时间:

2012年月日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22陆羽与《茶经》(第一课时)

课堂寄语:

做人品高尚志向远大的人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简练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学习难点:

能简练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学习准备:

查找茶经“陆羽”的有关资料。

【课前预习】

一、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本课10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组词。

3.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有关陆羽的什么事?

 

4.浏览课文,想一想本文是按思路写的,课文以为线索引出下文。

5.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

【合作交流】

一.小组内合作交流

1.交流对陆羽的了解。

2.初步交流自主学习的内容,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班级:

六年级班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二、班上交流展示

1.交流展示陆羽的有关资料。

2.用多种形式展示读文,展示本课生字及词语。

3.交流展示本课主要讲了陆羽的什么事情?

4.交流展示课文的写作顺序及线索。

5.展示本文的写作特点。

6.学生针对上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学习。

三、课堂小结

【反馈练习、达标测评】

1.听写本课生字、词语。

2.我能辩字组词。

煎()坑()舀()荼()

剪()吭()滔()茶()

3.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Zhāo()zǎi()

朝载

Cháo()zài()

4.本文是按思路写的,课文以

为线索引出下文,

【课后反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

李粉粉使用时间:

2012年月日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22陆羽与《茶经》(第二课时)

课堂寄语:

细细品读,慢慢欣赏。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讲述陆羽的三个事例,体会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学习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陆羽的故事。

学习难点:

体会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

学习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课前预习】

一、自主学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陆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浏览2—8段,思考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中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陆羽精通茶艺?

3.自由读9—11段,思考:

(1)陆羽为什么要写《茶经》,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部书的?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2)为了写《茶经》,陆羽又做了什么?

花了多长时间?

读到这里,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3)《茶经》是怎样的一部书?

它有怎样的价值?

班级:

六年级班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4)默读12自然段,思考:

陆羽推广茶艺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

【合作交流】

一、小组内合作交流

1.交流讲述陆羽的三个小故事,从中体会陆羽的精神品质。

2.交流文中的重点词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班上交流展示

1.交流展示对节课的认知情况。

2.交流展示2—8自然段的理解,读好文中的对话。

3.交流展示9—11自然段的理解,读中体会撰写《茶经》的经过。

感知陆羽人品高尚、志向远大。

4.交流展示对12自然段的理解,体会陆羽推广茶艺的巨大影响和奉献精神。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反馈练习,达标测评】

1.文中有三处用了“不仅……而且……”这样的句式,把它们找出来,指出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词语。

(1)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

(2)一千年也难得碰到一次,形容机会非常难得。

()

(3)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课后反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

孟毅使用时间:

2011年月日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23*敦煌壁画(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的才能和顽强的意志。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

提高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3.认识5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词语。

学习重难点:

了解敦煌壁画的特点,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树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的意识。

学法指导:

自学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学习准备:

搜集有关敦煌壁画的内容、图片等。

【课前预习】

一、自主学习

1.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本课的5个生字,要求会读会组词。

3.再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哪些情况?

(注意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二、小组交流,重点领悟。

1.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古代的画师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出敦煌壁画的?

由此,你体会到什么?

3.敦煌壁画的重要价值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班级:

六年级班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二、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

三、准备展示和质疑。

四、交流探究,成果展示。

1.各小组长抽签,确定本组展示的内容。

2.认读本课生字。

3.展示朗读课文,展示好的小组给予鼓励。

4.交流展示分段,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段意,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5.交流展示小组交流1、2、3,其他小组同学补充、质疑。

五、教师小结,拓展延伸。

1.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信。

2.欣赏搜集敦煌壁画的图画。

六、反馈练习,达标测评。

1.给下面字注上正确音节。

()()()()()()()

凹璀璨孜皴摹敦

2.造句。

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3.课文我知道。

(1)敦煌壁画是()、()、()等石窟的总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壁画最多的石窟群。

(2)《敦煌壁画》这篇课文从以下方面对敦煌壁画的特点作了介绍。

①。

②。

③。

七、课后反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

李粉粉使用时间:

2012年月日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24*编钟(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

2.帮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及词语。

3.引导学生设计节目单,提高从读、学、写的迁移,运用及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知道曾侯乙编钟的特点,理解它的重要价值。

学习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学习准备:

查找有关编钟及曾侯乙统计编钟的图画、照片和文字材料。

【课前预习】

一、自主学习

1.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本课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组词。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编钟写了哪些内容?

理清文章的结构。

4.曾侯乙编钟有哪些特点?

5.曾侯乙编钟有什么价值?

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

【合作交流】

一、小组内合作交流。

1.文本再现。

2.交流自主学习第3、4、5题。

班级:

六年级班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二、班上交流展示。

1.正确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展示本课生字及词语。

3.交流展示课文的内容及结构。

4.交流展示曾侯乙编钟的特点。

5.交流展示曾侯乙编钟的价值。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设计二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时间及宣传词。

【反馈练习,达标测评】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赞叹不已:

泪水涟涟:

国泰民安:

2.补充句子,并回答问题。

(1)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保存最()、音律最()、气势最()的一套编钟。

(2)这套编钟以()的气势、()的铸造工艺、()的音乐效果以及()的乐律铭文震惊了世界!

(3)你从上面两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

王伦芝使用时间:

2012年月日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语文百花园五(第一课时)

课堂寄语:

积跬步,可以至千里。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病句病因,并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总结出修改病句的规律性知识。

2.拓展交流如何按照文章的叙述顺序来理解文章内容。

3.独立阅读,感受优秀神秘的藏族文化学习重点:

学会修改病句。

学习难点:

总结修改病句的规律性。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课前预习】

一.自主学习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修改符号有哪些?

①②

③④

⑤⑥

⑦⑧

2、病句常见的类型

修改病句应遵循的原则有

3、修改病句的步骤①②

③④

4、我会用修改符号正确修改课本123页的病句。

5、分角色读三个人的对话,他们三个交流的重点是什么?

谈谈自己的阅读的体会,和全班同学共享。

6、自学短文,小组内讨论交流:

(1)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2)你平常看过的戏剧与藏戏有哪些不同之处?

班级:

六年级班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

【合作交流】

一、小组合作交流

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二、班上交流展示

1.交流学过的修改符号、病句常见的类型。

归纳修改病句应遵循的原则及步骤,教师可进一步总结。

2.展示用符号修改书上的病句。

3.交流自己学完本单元后的阅读感受。

4.交流藏戏的形成及藏戏与戏剧的不同之处。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

灵活运用修改符号是学习中必备的,在学习每一篇文章,学会文章的叙述顺序,为自己以后的写作作一个铺垫。

2.查阅资料,了解中华戏曲。

【反馈练习达标测评】

一、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秋天的九寨沟是一个中最美丽的季节。

2.我们要继续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3.一大滴松脂被苍蝇和蜘蛛包在里面了。

4.我爱吃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和西红柿等。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故宫》是按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

2.《青花》一课的故事情节有些_________,不太容易读明白。

不过,如果能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去阅读,就好懂多了。

3.《敦煌壁画》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介绍敦煌壁画的。

【课后反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

王伦芝使用时间:

2012年月日

导学案内容

修改意见

语文百花园五(第二课时)

课堂寄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有条理地介绍一处祖国的名胜古迹、山水风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中感受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

2.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物来介绍,学会抓住重点来讲。

3.说话连贯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学习重点:

学会抓重点、有条理地表达。

学习难点:

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兴趣。

学法指导:

自学、小组合作交流、老师点拨

【课前预习】

一、自主学习

1.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认真阅读“活动建议”,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

(1).回忆自己所了解的祖国的名胜古迹或名山大川,或者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或风景名胜。

挑选某处古迹或景点,扮作旅游大使,向大家宣传、介绍。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