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7845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9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笔记.docx

《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笔记.docx

笔记

1、ansys单元之间的连接问题

论坛里常有人问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问题,我自己也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绕,最近从ANSYS工程分析进阶实例上知道了ANSYS中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原则。

感觉收收获不小,现把它上传与大家共享。

一般来说,按“杆梁壳体”单元顺序,只要后一种单元的自由度完全包含前一种单元的自由度,则只要有公共节点即可,不需要约束方程,否则需要耦合自由度与约事方程。

例如:

(1)杆与梁、壳、体单元有公共节点即可,不需要约束方程。

(2)梁与壳有公共节点怒可,也不需要约束写约束方程;壳梁自由度数目相同,自由度也相同,尽管壳的rotz是虚的自由度,也不妨碍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有点类同于梁与杆的关系。

(3)梁与体则要在相同位置建立不同的节点,然后在节点处耦合自由度与施加约束方程。

(4)壳与体则也要相同位置建立不同的节点  ,然后在节点处耦合自由度与施加约束方程。

   上面所述的不同单元之间的接连方法主要是用耦合自由度和约束方程来实现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小位移,下面介绍一种支持大位移算法的方法,MPC法。

       MPC即MultipointConstraint,多点约束方程,其原理与前面所说的方程的技术几乎一致,将不连续、自由度不协调的单元网格连接起来,不需要连接边界上的节点完全一一对应。

MPC能够连接的模型一般有以下几种。

solid模型-solid模型

shell模型-shell模型

solid模型-shell模型

solid模型-beam模型

shell模型-beam模型

    在ANSYS中,实现上述MPC技术有三种途径。

(1)通过MPC184单元定义模型的刚性或者二力杆连接关系。

定义MPC184单元模型与定义杆的操作完全一致,而MPC单元的作用可以是刚性杆(三个自由度的连接关系)或者刚性梁(六个自由度的连接关系)。

(2)利用约束方程菜单路径MainMenu>preprocessor>Coupling/Ceqn>shell/solidInterface创建壳与实体模型之间的装配关系。

(3)利用ANSYS接触向导功能定义模型之间的装配关系。

选择菜单路径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ContactPair,弹出一序列的接触向导对话框,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在创建接触对前,单击Optionalsetting按钮弹出Contactproperties对话框,将Basic选项卡中的Contactalgorithm即接触算法设置为MPCalgorithm。

或者,在定义完接触对后,再将接触算法修改为MPC  algorithm,就相当于定义MPC多点约束关系进行多点约束算法。

单元类型的选择问题

初学ANSYS的人,通常会被ANSYS所提供的众多纷繁复杂的单元类型弄花了眼,如何选择正确的单元类型,也是新手学习时很头疼的问题。

    单元类型的选择,跟你要解决的问题本身密切相关。

在选择单元类型前,首先你要对问题本身有非常明确的认识,然后,对于每一种单元类型,每个节点有多少个自由度,它包含哪些特性,能够在哪些条件下使用,在ANSYS的帮助文档中都有非常详细的描述,要结合自己的问题,对照帮助文档里面的单元描述来选择恰当的单元类型。

1.该选杆单元(Link)还是梁单元(Beam)?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

杆单元只能承受沿着杆件方向的拉力或者压力,杆单元不能承受弯矩,这是杆单元的基本特点。

梁单元则既可以承受拉,压,还可以承受弯矩。

如果你的结构中要承受弯矩,肯定不能选杆单元。

对于梁单元,常用的有beam3,beam4,beam188这三种,他们的区别在于:

1)beam3是2D的梁单元,只能解决2维的问题。

2)beam4是3D的梁单元,可以解决3维的空间梁问题。

3)beam188是3D梁单元,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梁的截面形状。

2.对于薄壁结构,是选实体单元还是壳单元?

     对于薄壁结构,最好是选用shell单元,shell单元可以减少计算量,如果你非要用实体单元,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计算量就大大增加了。

而且,如果选实体单元,薄壁结构承受弯矩的时候,如果在厚度方向的单元层数太少,有时候计算结果误差比较大,反而不如shell单元计算准确。

     实际工程中常用的shell单元有shell63,shell93。

shell63是四节点的shell单元(可以退化为三角形),shell93是带中间节点的四边形shell单元(可以退化为三角形),shell93单元由于带有中间节点,计算精度比shell63更高,但是由于节点数目比shell63多,计算量会增大。

对于一般的问题,选用shell63就足够了。

    除了shell63,shell93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shell单元,譬如shell91,shell131,shell163等等,这些单元有的是用于多层铺层材料的,有的是用于结构显示动力学分析的,一般新手很少涉及到。

通常情况下,shell63单元就够用了。

3.实体单元的选择。

     实体单元类型也比较多,实体单元也是实际工程中使用最多的单元类型。

常用的实体单元类型有solid45,solid92,solid185,solid187这几种。

      其中把solid45,solid185可以归为第一类,他们都是六面体单元,都可以退化为四面体和棱柱体,单元的主要功能基本相同,(SOLID185还可以用于不可压缩超弹性材料)。

Solid92,solid187可以归为第二类,他们都是带中间节点的四面体单元,单元的主要功能基本相同。

    实际选用单元类型的时候,到底是选择第一类还是选择第二类呢?

也就是到底是选用六面体还是带中间节点的四面体呢?

    如果所分析的结构比较简单,可以很方便的全部划分为六面体单元,或者绝大部分是六面体,只含有少量四面体和棱柱体,此时,应该选用第一类单元,也就是选用六面体单元;如果所分析的结构比较复杂,难以划分出六面体,应该选用第二类单元,也就是带中间节点的四面体单元。

   新手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选用了第一类单元类型(六面体单元),但是,在划分网格的时候,由于结构比较复杂,六面体划分不出来,单元全部被划分成了四面体,也就是退化的六面体单元,这种情况,计算出来的结果的精度是非常糟糕的,有时候即使你把单元划分的很细,计算精度也很差,这种情况是绝对要避免的。

    六面体单元和带中间节点的四面体单元的计算精度都是很高的,他们的区别在于:

一个六面体单元只有8个节点,计算规模小,但是复杂的结构很难划分出好的六面体单元,带中间节点的四面体单元恰好相反,不管结构多么复杂,总能轻易地划分出四面体,但是,由于每个单元有10个节点,总节点数比较多,计算量会增大很多。

    前面把常用的实体单元类型归为2类了,对于同一类型中的单元,应该选哪一种呢?

通常情况下,同一个类型中,各种不同的单元,计算精度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

选取的基本原则是优先选用编号高的单元。

比如第一类中,应该优先选用solid185。

第二类里面应该优先选用solid187。

ANSYS的单元类型是在不断发展和改进的,同样功能的单元,编号大的往往意味着在某些方面有优化或者增强。

     对于实体单元,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复杂的结构用带中间节点的四面体,优选solid187,简单的结构用六面体单元,优选solid185。

ANSYSMPC(多点约束)应用实例命令流

默认分类2010-05-2123:

55:

13阅读68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clear

/filname,mpc

/prep7

et,1,solid45

et,2,shell63

MP,EX,1,2e5             

MP,PRXY,1,0.3     

et,3,targe170

keyopt,3,5,1

et,4,conta175

keyopt,4,2,2

keyopt,4,12,5

R,1,1

/view,1,1,1,1

block,0,10,0,10,-0.5,0.5

esize,0.25

vmesh,all

rect,10,20,0,10

type,2

esize,0.2

real,1

amesh,7

r,2

nslv,s,1

nsel,r,loc,x,10

type,3

real,2

esurf

allsel

esel,S,type,,2

nsle,s

nsel,r,loc,x,10.

type,4

real,2

esurf

allsel

shsd,2,create

fini

/solu

DA,5,all

nsel,s,loc,x,20

f,all,fz,62.5/51

alls

solve

FINISH 

/POST1 

/EFACET,1  

PLNSOL,U,Z,0,1.0

基于包络加工(范成法)ansys下的齿轮绘制

默认分类2010-05-2200:

13:

44阅读16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代码如下

/prep7

zc=25  !

被加工齿轮的齿数

pi=3.1415926

fai=2*pi

m=4  !

模数

rc=m*zc/2    !

分度圆半径

!

齿条刀具的齿顶高

ha=1.25*m

!

齿条刀具的齿根高

hf=m

au=20*pi/180  !

齿形角

pm=pi*m/4      !

pi*m是一个基节长度

pm3=3*pi*m/4

lm=(hf/cos(au)/sin(au)+pm)/rc  !

齿条刀上对应的一个几何尺寸

*dim,MM,array,3,3  !

坐标变换矩阵,跟着theta变化

n=1

da=m*zc+hf*2    !

齿顶圆直径

df=m*zc-ha*2    !

齿根圆直径

ra=da/2

!

第2段

*do,theta,lm,-lm,-0.015

    px=rc*cos(theta+pi/2)

    py=rc*sin(theta+pi/2)

    s=rc*theta

    o1x=px+s*cos(theta)

    o1y=py+s*sin(theta)

    MM(1,1)=cos(theta)

    MM(1,2)=-sin(theta)

    MM(1,3)=o1x

    MM(2,1)=sin(theta)

    MM(2,2)=cos(theta)

    MM(2,3)=o1y

    MM(3,1)=0

    MM(3,2)=0

    MM(3,3)=1

    *if,s,gt,pm-ha/cos(au)/sin(au)+0.025*rc,and,s,lt,pm+hf/cos(au)/sin(au),then

        pp1=-s+(s-pm)*(cos(au))**2

        pp2=(s-pm)*cos(au)*sin(au)

        pp3=1

        ppx=MM(1,1)*pp1+MM(1,2)*pp2+MM(1,3)*pp3

        ppy=MM(2,1)*pp1+MM(2,2)*pp2+MM(2,3)*pp3

        k,n,ppx,ppy

        n=n+1

    *endif

*enddo

!

左尖点

*do,theta,-lm,lm,0.01

    px=rc*cos(theta+pi/2)

    py=rc*sin(theta+pi/2)

    s=rc*theta

    o1x=px+s*cos(theta)

    o1y=py+s*sin(theta)

    MM(1,1)=cos(theta)

    MM(1,2)=-sin(theta)

    MM(1,3)=o1x

    MM(2,1)=sin(theta)

    MM(2,2)=cos(theta)

    MM(2,3)=o1y

    MM(3,1)=0

    MM(3,2)=0

    MM(3,3)=1

    *if,s,lt,pm-ha*tan(au),and,s,gt,pm-ha/cos(au)/sin(au)+0.007*rc,then

        pp1=-pm+ha*tan(au)

        pp2=-ha

        pp3=1

        ppx=MM(1,1)*pp1+MM(1,2)*pp2+MM(1,3)*pp3

        ppy=MM(2,1)*pp1+MM(2,2)*pp2+MM(2,3)*pp3

        k,n,ppx,ppy

        n=n+1

    *endif

*enddo

!

第3段

*do,theta,lm,-lm,-0.004

    px=rc*cos(theta+pi/2)

    py=rc*sin(theta+pi/2)

    s=rc*theta

    o1x=px+s*cos(theta)

    o1y=py+s*sin(theta)

    MM(1,1)=cos(theta)

    MM(1,2)=-sin(theta)

    MM(1,3)=o1x

    MM(2,1)=sin(theta)

    MM(2,2)=cos(theta)

    MM(2,3)=o1y

    MM(3,1)=0

    MM(3,2)=0

    MM(3,3)=1

    *if,s,gt,-pm+ha*tan(au),and,s,lt,pm-ha*tan(au),then

        pp1=-s

        pp2=-ha

        pp3=1

        ppx=MM(1,1)*pp1+MM(1,2)*pp2+MM(1,3)*pp3

        ppy=MM(2,1)*pp1+MM(2,2)*pp2+MM(2,3)*pp3

        k,n,ppx,ppy

        n=n+1

    *endif

*enddo

!

右尖点

*do,theta,-lm,lm,0.01

    px=rc*cos(theta+pi/2)

    py=rc*sin(theta+pi/2)

    s=rc*theta

    o1x=px+s*cos(theta)

    o1y=py+s*sin(theta)

    MM(1,1)=cos(theta)

    MM(1,2)=-sin(theta)

    MM(1,3)=o1x

    MM(2,1)=sin(theta)

    MM(2,2)=cos(theta)

    MM(2,3)=o1y

    MM(3,1)=0

    MM(3,2)=0

    MM(3,3)=1

    *if,s,gt,-pm+ha*tan(au),and,s,lt,-pm+ha/cos(au)/sin(au),then

        pp1=pm-ha*tan(au)

        pp2=-ha

        pp3=1

        ppx=MM(1,1)*pp1+MM(1,2)*pp2+MM(1,3)*pp3

        ppy=MM(2,1)*pp1+MM(2,2)*pp2+MM(2,3)*pp3

        k,n,ppx,ppy

        n=n+1

    *endif

*enddo

!

第四段

*do,theta,lm,-lm,-0.015

    px=rc*cos(theta+pi/2)

    py=rc*sin(theta+pi/2)

    s=rc*theta

    o1x=px+s*cos(theta)

    o1y=py+s*sin(theta)

    MM(1,1)=cos(theta)

    MM(1,2)=-sin(theta)

    MM(1,3)=o1x

    MM(2,1)=sin(theta)

    MM(2,2)=cos(theta)

    MM(2,3)=o1y

    MM(3,1)=0

    MM(3,2)=0

    MM(3,3)=1

    *if,s,gt,-pm-hf/cos(au)/sin(au),and,s,lt,ha/cos(au)/sin(au)-pm-0.025*rc,then

        pp1=pm-(pm+s)*(sin(au))**2

        pp2=-(pm+s)*sin(au)*cos(au)

        pp3=1

        ppx=MM(1,1)*pp1+MM(1,2)*pp2+MM(1,3)*pp3

        ppy=MM(2,1)*pp1+MM(2,2)*pp2+MM(2,3)*pp3

        k,n,ppx,ppy

        n=n+1

    *endif

*enddo

!

将以上的点用spline连接

FLST,3,n-1,3  

*do,theta,1,n-1,1

FITEM,3,theta

*enddo  

BSPLIN,,P51X

!

阵列

csys,1

lgen,zc,1,,,,360/zc

csys,0

*get,nn,kp,,count

n=nn+1

!

画齿顶圆

*do,theta,0,2*pi,0.04

    px=rc*cos(theta+pi/2)

    py=rc*sin(theta+pi/2)

    s=rc*theta

    o1x=px+s*cos(theta)

    o1y=py+s*sin(theta)

    MM(1,1)=cos(theta)

    MM(1,2)=-sin(theta)

    MM(1,3)=o1x

    MM(2,1)=sin(theta)

    MM(2,2)=cos(theta)

    MM(2,3)=o1y

    MM(3,1)=0

    MM(3,2)=0

    MM(3,3)=1

    pp1=-s

    pp2=hf

    pp3=1

    ppx=MM(1,1)*pp1+MM(1,2)*pp2+MM(1,3)*pp3

    ppy=MM(2,1)*pp1+MM(2,2)*pp2+MM(2,3)*pp3

    k,n,ppx,ppy

    n=n+1

*enddo

!

将齿顶圆用spline连接

FLST,3,n-nn,3  

*do,theta,nn+1,n-1,1

FITEM,3,theta

*enddo

fitem,3,nn+1  

BSPLIN,,P51X

!

删掉齿顶圆以外的线

csys,1

LSEL,U,,,    zc+1

cm,_chikuo,line

allsel,all

LSBL,_chikuo,zc+1

LSEL,S,LOC,X,rc,rc+ha

ldele,all

allselall

csys,0

numcmp,line

numcmp,kp

!

连接齿顶

*get,center,kp,,num,max

center=center+1

k,center,0,0

*do,i,1,zc-1,1

    lsel,s,,,i

    ksll,s

    *get,p1,kp,,num,min

    allsel,all

    lsel,s,,,i+1

    ksll,s

    *get,p2,kp,,num,max

    allsel,all

    larc,p1,p2,center,ra

*enddo

lsel,s,,,zc

ksll,s

*get,p1,kp,,num,min

allsel,all

lsel,s,,,1

ksll,s

*get,p2,kp,,num,max

allsel,all

larc,p1,p2,center,ra

////////////////////////////////////////////////////////////////////////////////////////////结果如下/////////////////////////////////

用的apdl语言绘制的渐开线齿轮和渐开线插齿刀包络的渐开线齿轮,只需要画出一个齿轮,然后按照范成加工的过程可能控制这个齿轮运动就能包络出被加工齿

 

3、关于有限元分析中的焊接的模拟问题

2009-07-1622:

16

关键词:

焊接;焊缝;有限元;     

       焊接这种联结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产品中,在对焊接产品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时候,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模拟焊缝。

本文结合我个人的实际工程项目经验,谈谈焊接的有限元模拟的一些问题。

    用有限元模拟焊接,总体来说,有两种情况:

情况1:

非常关心焊缝的焊接性能。

这通常是做焊接方面学术研究的人所关心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我们关心的就是焊缝本身,所以必须严格按照焊接的实际情况来建立焊缝和被焊接部件的几何模型,焊缝本身不能被忽略掉。

至于焊缝模拟的细节,则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