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660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

德州市二O二零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A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选择题共36分,非选择题共64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县(市、区)、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Ca-40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制取物质的过程均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工业制氧气、实验室制氧气B.海水制“碱”、海水淡化

C.以石英砂等物质为原料制玻璃、制高纯硅D.利用二氧化碳制干冰、制碳酸饮料

2.(2分)下面是某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发生装置B.

收集C.

干燥D.

验满

3.(2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

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B.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4.(2分)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品红溶液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后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小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1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5.(2分)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由谷氨酸(化学式为C5H9NO4)转化而成的。

下列关于谷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谷氨酸是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B.谷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C.谷氨酸是有机物D.谷氨酸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

9

6.(2分)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B.Z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

4D.生成物W是由分子构成的

7.(2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氮原子-N2B.钙离子-Ca+2C.氯化铁-FeCl2D.氦气-He

8.(2分)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红磷和木炭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所以也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

的含量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9.(2分)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0.(2分)向盛有50mL稀硫酸的烧杯中,缓慢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某些量变化趋势正确的(  )

A.

B.

C.

D.

11.(2分)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

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

C.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

12.(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用途

性质

A

干冰

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

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D

稀有气体

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A.AB.BC.CD.D

13.(3分)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B.

     

  

C.

     

    

   

D.

  

  

    

14.(3分)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15.(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甲>乙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

16.(3分)小明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人体健康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②人体缺锌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③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症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锈蚀实现

C.“低碳经济”的措施

D.日常生活经验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溶解作用

②区别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

③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

A.AB.BC.CD.D

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31分)

1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帮同学们解决野炊时涉及到的下列问题:

(1)野炊所带的如下物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填标号);

(2)野炊食谱如下:

馒头、红烧肉、豆腐汤、凉拌黄瓜、高钙牛奶…,其中所含的营养素有蛋白质、______、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和水.高钙牛奶中的钙元素属于人体中的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3)做饭过程中,小红把捡来的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4)野炊时正值农民向田间施肥的季节,同学们看到化肥包装袋上印有“尿素”字样,就知道农民所施的是___________(填化肥种类);

(5)回家后,同学们冲洗了野炊骑过的自行车,请给他们推荐一种防锈的方法__________。

18.(5分)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

(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19.(10分)能源、材料、环境、粮食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请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下列有关问题并填写空格:

(1)北京时间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南海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试采成功!

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被称为“世界最顶级的绿色能源”主要原因是______,甲烷燃烧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___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或“氧化”之一)。

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目前开发的新能源还有___(任举一例即可)

(2)“中国高铁”成了中国创新的一面旗帜,让世人瞩目。

高速铁路离不开无缝钢轨,钢铁属于___(填“单质”、“合金”、“合成材料”、“复合材料”中的一项)。

无缝钢轨表面有防锈涂漆,其防锈原理是阻止了铁与___接触。

(3)2018年中国水周宣传主题: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大明湖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调查:

①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

在实验室里,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漏斗和玻璃棒。

②若要测定大明湖水质的酸碱性强弱,最适宜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石蕊试液

③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随意弃置废旧电池                             B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废气任意排放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生态渔业水产养殖

(4)农业上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和农药,不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有效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取一些草木灰,用水浸泡,将上层浸出液进行过滤。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说明草木灰是一种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肥料;它不能与___ 肥混合使用。

20.(5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

(2)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

(3)将t2℃时18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所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4)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t2℃时的恰好饱和溶液,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

21.(5分)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放入元素组成,C、D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9分)

22.(11分)初三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

依据教材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装置设计)甲、乙、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如图装置:

(讨论与探究)

(1)甲小组实验中,白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加入少量水,其目的是:

_____。

(2)请根据乙组和丙组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乙组和丙组。

①乙组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天平_____(是或否)平衡;此反应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丙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

(实验结论)通过甲、乙、丙实验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

_____。

(实验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是_____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反思与交流)通过甲、乙、丙小组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

_____。

23.(8分)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NaOH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于是生好奇心:

这白色固体是什么?

他为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NaOH在空气中变质不会生成NaHCO3;

②CO2不溶解于饱和NaHCO3溶液中,也不与NaHCO3反应;

③Fe(OH)3呈红褐色,难溶于水;B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

是NaOH猜想二:

是Na2CO3猜想三:

_____

(实验探究)小军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

_____

猜想二正确

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3溶液

无红褐色沉淀生成

(问题分析)实验操作①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实验操作②还有其他实验方案吗?

如有,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案(必须指明试剂和现象)_____。

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小军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对该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进一步探究:

(实验现象)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C中实验现象是_____

(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Na2CO3

(分析与反思)小军在与老师进行交流后得知,自己所设计的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对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装置B中也能产生CO2。

写出装置B中产生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改进措施:

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4分)

24.(4分)与其他食品中的钙相比,牛奶是最优质的钙源。

牛奶中的钙约有30%为可溶性钙,在可溶性钙中约有10%为磷酸钙。

磷酸钙的化学式为Ca3(PO4)2.请计算:

(1)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

(2)磷酸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

(3)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精确到1%)。

(4)若每100毫升牛奶含钙元素100毫克,则100毫升牛奶含磷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_____(精确到0.1毫克)

25.(10分)将1.17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51.7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常温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

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点时,溶液中所含硝酸银的质量为______。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C2.D3.D4.B5.A6.A7.D8.B9.B

【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故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

A、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2%:

16%=1:

8,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解析】A、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沉淀不能形成溶质,随着氢氧化钡的加入生成的沉淀越来越多,原来稀硫酸中的溶质会越来越少,恰好反应时溶质的质量为0,氢氧化钡过量后,随着氢氧化钡的加入溶质会再越来越多,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A错误。

B、稀硫酸显酸性,pH小于7,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增加,烧杯中溶液的pH会越来越大恰好完全反应时液体为硫酸钡的悬浊液,pH等于7,大于7时为氢氧化钡过量,但不会一直增大,最后为接近原氢氧化钡溶液的pH值,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B错误;

C、此反应没有气体放出,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加入,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是越来越多的,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C错误;

D、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生成物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不再改变,故D正确。

图像与事实相符,故选D。

11.C

12.A【解析】A、干冰制造舞台烟雾效果,干冰易升华,故A不正确;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故B正确;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故C正确;

D、稀有气体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D正确。

故选A。

13.B

离子共存,所给离子之间不能相互结合,形成沉淀、气体或水;无色溶液,使溶液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存在。

【详解】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Fe3+的水溶液呈黄色,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Ba2+、CO32-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C15.C

【解析】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乙>甲,故选项错误;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故选项正确;

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错误,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16.C

17.C糖类常量树枝与氧气充分接触氮肥立即擦干(合理均可)

18.

(1)11;

(2)B和C;(3)最外层电子数;(4)离子.

19.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热量多得多,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有毒气体氧化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任一项即可合金氧气和水烧杯BAB碱性铵态氮

20.乙>甲=丙805520%丙>甲=乙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乙>甲=丙;

(2)由坐标图可知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80g;

(3)t2℃时,180g甲的饱和溶液中,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为80g,溶剂质量为100g,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5g,所以将t2℃时18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80g-25=55g,所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4)t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t2℃时的恰好饱和溶液,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丙>甲=乙。

21.

(1)H2O2,H2O

(2)2H2+O2

2H2O(3)分子构成不同

试题分析:

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则C是氧气;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A能生成氧气和B,则A可能是过氧化氢,B可能是水,水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故D可能是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过氧化氢,B是水,故填:

H2O2,H2O;

(2)C是氧气,D是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故填:

2H2+O2

2H2O;

(3)A是过氧化氢,B是水,其分子构成不同,故物质的性质不同,故填:

分子构成不同.

22.吸收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让装置快速冷却,同时防止锥形瓶局部骤热而炸裂否遵守等于催化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原子种类数目质量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23.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产生白色沉淀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防止它对氢氧化钠检验产生干扰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HCO3+HCl═NaCl+H2O+CO2↑浓盐酸换为稀盐酸

【解析】

提出猜想:

猜想一:

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是NaOH猜想二:

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是Na2CO3猜想三: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是NaOH、Na2CO3。

实验探究: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②对上述操作后的滤液进行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3溶液,无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正确。

问题分析:

实验操作①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防止它对氢氧化钠检验产生干扰;

实验操作②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可以通过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根来验证。

故有其他方案,如:

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合理即可)。

实验现象:

氯化氢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白色物质中含有碳酸钠。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与反思:

装置B中也能产生CO2,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在装置B中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

改进措施:

将浓盐酸换为稀盐酸。

24.31015:

1639%258.3mg

(1)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0×3+(31+16×4)×2=310;

(2)磷酸钙中钙、氧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0×3):

(16×4×2)=15:

16;

(3)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100毫升牛奶含磷酸钙的质量为:

25.3.4g1.7%

【解析】

根据题意和题中图像变化可知,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加入硝酸银,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反应方程式为:

;随着硝酸银溶液的加入,沉淀不断增加,当原溶液中氯化钠恰好反应完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即图像中的A点,此时加入的硝酸银溶液为50g;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不再发生化学反应,至B点时,加入硝酸银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即反应完毕后又加入了相同的硝酸银溶液50g,因此B点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即前50g反应过程中消耗的硝酸银质量,已知氯化钠质量,可以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方程式设未知数求解;A点时,溶液的成分是硝酸钠溶液,可以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方程式设未知数求出硝酸钠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反应前的总质量减去沉淀质量得出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详解】

解:

设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为x,生成的硝酸钠的质量为y,所消耗的硝酸银的质量为z

NaCl+AgNO3=NaNO3+AgCl↓

58.517085143.5

1.17gzyx

x=2.87g

y=1.7g

z=3.4g

(1)、由于到B点,实际又加入了50g硝酸银溶液,所以硝酸银的质量为3.4g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7%

【点睛】

本题考查分析化学反应过程及图像变化过程,再利用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综合计算;分析过程中要注意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