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超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6902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8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超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超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超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超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超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超强.docx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超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超强.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超强.docx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超强

2021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超强)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A.130          B.140        C.150          D.160 

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      D.自我控制 

5.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7.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9.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 

A.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 

10.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 

1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13.发现学习是属于()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 

A.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兴趣 

15.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16.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17.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18.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

2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

2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34、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选择。

A必然B必要C必需

35、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

A改革B创新C变革

36、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

A发挥B发展C发扬

37、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

A变革B改变C变化

38、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A重要B基本C必要

39、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环节。

A重要B必要C首要

40、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42、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

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学44、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A、师生对话B、师生交往C、共同讨论D、课堂活动

5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62、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69、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

①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  ②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③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  ④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1、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

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  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D.创新教育理念

74、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化    ()

①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②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③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④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75、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

①教学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内容②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

③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④“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92、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  )

A、课程性质   B、基本素养  C、教学原则   D、评价建议

10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

A.教学目标B.情感态度价值观C.教学要求D.教学过程

103、(B)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B.关注每一位学生

C.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D.信任学生

109、“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

”体现出评价体系()的特点。

A、科学性B、灵活性C、有创意

110、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

A、促进发展B、甄别与选拔C、展示激励

11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传授知识B;增强技能C.教书育人D。

学会认知E.学会做人

116.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  )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A、学校行政部门  B、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C、学校工会  D、学校党组织

119.中小学教师资格由( )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国务院C、各级地方人民政府D、省、自治区、直辖市

120.教师的()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A、考核结果  B、工作成绩  C、学历水平  D、业务水平

122.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  )确定并予以保障。

A、上级主管部门B、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C、举办者D、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24.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内,作出处理。

A、三个月      B、45日    C、30日        D、15日

1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

A、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B、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D、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团体中充分发表意见

127.为了(  ),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A、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B、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C、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D、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130.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修养。

A、定期  B、不定期    C、每两年    D、每年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 )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1995年9月1日起实施.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9月10日

C、1993年11月1日        D、1995年1月1日

134.1632年、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

135.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

    A.骑马B.投枪C.音乐D.吟诗

13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D.认识过程

140.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41.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143.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B.各科教学C.社会实践活动D.班主任工作

144.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4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

146.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

147.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所持观点是:

教育无目的论。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杜威

148.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

150.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

151.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153.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5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221、教学的中心任务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B.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C.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D.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

16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

158.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

159.“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

161.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6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16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166.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176.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179.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学B.教育心理学C.教学论D.教育哲学

193.活动方式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执行方面能达到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的阶段是()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194.出乎意料的夸张情景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

  A.心境B.应激C.激情D.热情

198.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

  A.个性心理条件B.心理过程C.生理条件D.个性倾向性

199.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主动性

200.一般地,教学中的感知可以区分为如下方式()

  A.学习感知、生活感知B.课内感知和课外感知 

  C.直接感知、间接感知D.形象感知、抽象感知 

204.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205.鲁班发明锯是借助()

  A.定势B.变式C.问题D.原型启发

211.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 

  A.基于学校B.在学校中C.为了学校D.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 

213.智力的高级表现是()

  A.创造能力B.抽象概括能力C.观察力

215.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

  A.“登门槛”效应B.低球技术C.留面子效应 

218.人的情绪与情感是以什么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知

219.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222.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23.主体教育在教学领域里的实践,最相关的一项是() 

  A.主体性教学B.尝试教学C.反思教学

225.教师分析研究所教学科的教材及课标(大纲),变革与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从问题出发,开展专题性的课题研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是属于教师哪一方面的工作() 

  A.教育工作B.教学过程C.教育科研D.管理与组织 

226.小组学习属于新课程倡导的哪一种学习方式() 

  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合作学习D.接受学习 

228.主体性教学与下列哪一教学策略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发现学习 

229.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

230.在形式上,尝试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先后顺序,下列属于其特征的是() 

  A.先提出教学目标B.提出问题、学生钻研 

  C.学生读书、教师指导D.先练后讲、先试后导 

23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 

  A.针对学习自主性B.人际交往,相互促进C.个性张扬 

232.发现教学法重视问题的认知属性,其认识起点是() 

  A.教学的情感应力B.学习的心理动力C.问题刺激的阈值水平D.问题数量的多少

233.教师通过自己长期的辛勤工作,使学生提高了思想品德素养,完善了知识与能力,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事实集中反映了教师哪一方面的能力()

  A.教育能力B.教学能力C.教育科研能力 

235.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

237.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是()

  A.随练习次数而提高B.随练习次数而降低

  C.初期进步快,以后渐慢 

238.在教学中,下列哪一说法体现了问题链教学() 

  A.学生领会课文意思B.以学习小组形式讨论学习 

  C.通过材料感知产生疑问D.学生遇到问题不能解决 

239.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班杜拉C.马斯洛 

240.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句教育名言:

“没有哪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

”这句话直接与下列哪一思想、学说相支持()

  A.实用主义教育B.人本主义教育C.建构主义教育D.信息技术教育

241.下列哪一说法与新课程教育思想一致()

  A.潜能外显化过程不需要教师的参与B.学业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 

  C.考试是为了鉴别素质优劣

242.下列哪一项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常用方式()

  A.素质成长记录袋B.学具展览C.计算机动画制作D.学科竞赛 

243.成就动机理论的研究表明,成功概率约为以下哪个数值的学习任务,最有利于激发学生达到最佳动机水平()

  A.70%B.50%C.30% 

244.“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对当代教师崇高职业操守的概括。

为师的含义是()

  A.传道、授业、解惑B.培养优生,转化差生 

  C.传授知识,培养能力D.努力工作,爱岗敬业

245.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

  A.《教育没话》B.《教育学》C.《学记》D.《雄辩术原理》E.《论语》

246.()年4月12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教师资格考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1985  B.1986  C.1988  D.1993  E,1997

247.“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248.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249.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

253.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

255.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

256.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259.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260.“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261.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262.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264.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

265.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教师

266.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

  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D.骑士教育

267.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268.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27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271.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