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6683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心理学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心理学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心理学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心理学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基础.docx

《心理学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基础.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基础.docx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

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所处与动态变化的过程

个性心理:

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颤白和心理特点。

实验法:

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反射:

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

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体属性反应。

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错觉:

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事物产生不正确的知觉。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他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他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感受性:

人脑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受性:

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就是指能察觉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的量。

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刭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成为联觉。

绝对感受性:

指刚刚能够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阈限:

刺激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察觉到,那种刚刚能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觉后像: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个短暂时间,这种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像。

感觉的互补补偿:

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补偿。

知觉的选择性:

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是,不是对环境中的所接触到的一切刺激特征都熟悉接受,而是有选择的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这部分事物知觉格外清晰,而对其他事物则感知模糊。

知觉的理解性:

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

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注意:

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任何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

事先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分配:

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的转移:

指根据新的活动目的和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个对象上去的特征。

注意的广度:

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清楚地观察到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起伏:

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

记忆:

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记忆使心理活功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

遗忘:

使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任和再现。

前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再认:

使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记忆表象:

被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

倒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干扰作用。

重现:

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思维: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概念:

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单位。

动作思维:

又称操作思维、实践思维,凭直观感知和实际行动所进行的思维。

直觉思维:

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在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的情况下,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

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去思考和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

抽象思维:

是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分析思维:

严格遵守逻辑规则,逐步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乎逻辑的正确答案与结论的思维。

创造思维:

以新异和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问题解决:

是在有特定目标但没有达到目标的手段的情景,运用特定领域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实现标的一种思维活动。

定势:

又叫心向,是个体在先前心理活动中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比较:

在思想上确定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

抽象:

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

将抽象概括形成的一般认识推广应用到具体事物上的心智操作。

系统化:

在头脑中把各事物归入一定的顺序中,使之彼此发生一定联系的过程。

创造想象:

开创性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人脑中独立的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意志:

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支配、调节个人的行为以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意志控制:

通过意志和行动上的努力,使事件的进程和结果与期望的目的相一致的过程。

挫折:

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导致预定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失控:

人在面临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时就会觉得对事件失去了控制能力。

习得性无助:

是个体在失控时的另一种反应,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情绪:

有机体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问关系的态度体验。

美感:

用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

人们在理智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心境:

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感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的持久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情绪表现:

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

情绪调节:

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

需要:

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紧张状态。

动机:

特定目标与内在需要相结合形成的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明确的内在心理倾向。

诱因:

能引起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

价值观:

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

性格:

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话应的习惯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人的心理活动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

智力:

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在完成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综合性心里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适应能力等。

信度:

是指测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比率智商:

通过测验所得到的儿童心理年龄与其实际年龄的比率。

智力测量:

以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在量表中每一项目上的反应进行评分,然后将个体智力的范围和发展水平的心理测量。

创造力:

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

效度:

指测量的有效性。

离差智商:

是指一个人的智力测验分数与同龄组正常人的智力平均数之比作为智商,表达式为“离差智商=100+15Z”其中Z=(X-x)/S,公式中Z代表标准分数,前面的X代表个体测验得分,后一个x代表团体的平均分,S代表团体分数的标准差。

智力理论:

指心理学家对人类智力的性质与组成的系统解释。

头脑风暴:

围绕一个主题,集体讨论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鼓励、相互补充,产生“共振效应”,最终获得创造性设想的创造技法。

简答题:

1.简析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1)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像过程。

(2)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3)人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4)人具有意识性,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要特征。

2.现在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生物学观点、行为主义观点、认知观点、精神分析观点、人本主义观点、现象学观点。

3.如何理解“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

(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早在古希腊时期,有关心理学问题的论述,心理学的思想就早已出现。

(3)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已经脱离哲学母体而分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心理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4.感觉存在哪些规律?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规律.

(2)感觉适应规律(3)感觉后像感觉对比(4)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5)不同感觉间的相互补偿(5)联觉

5.知觉具有哪些特点?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6.错觉有哪些种类?

(1)方向错觉

(2)线条弯曲错觉(3)线条长短错觉(4)面积大小错觉(5)形重错觉(6)方位错觉

7.感觉的信息加工过程是怎样的?

信息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质活动——感觉

8.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如果用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

E=1/R,差别阈限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也成反比关系。

差别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高;反之,差别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低。

9.之间的信息加工过程是怎样的?

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大脑的识别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分析、比较和决策。

10.知觉的组织的规律是怎样?

(1)接近因素规律。

接近因素规律认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部分容易形成一个整体,在空间和时间上彼此之间临近或接近的对象倾向于一起被感知。

(2)相似因素规律。

相似因素规律认为在其他方面的特点相同的条件下,相似的部分容易被看作一个整体,在形状、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相似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3)完整倾向因素规律。

完整倾向因素规律认为你知觉印象随着环境情况而出现可能有的最完美的形式,使我们尽可能地把图形看做是一个“完好”图形的趋向,即把不完整的图形视为完整的图形,无意义的图形看作有意义的图形,一个“完好“的图形是均匀、简单而稳定的。

闭合仅是完整倾向。

(4)好图形因素规律。

好图形因素规律认为单纯的、规则的、左右对称的,容易被看做是一个整体。

(5)好的连续因素规律。

好的连续因素规律组成一个连续平滑方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6)共同命运因素规律。

共同命运因素规律认为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说的。

向着相同方向变化倾向的部分容易被看做是一个整体。

(7)定势因素规律。

定势因素规律认为定势是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先前知觉的组织形式会对紧接着的知觉产生相同的影响。

(8)经验因素规律。

经验因素规律认为除上述诸因素外,过去经验是知觉整体化的重要因素。

11.简述知觉恒常性的各种表现。

(1)大小的恒常性

(2)形状的恒常性(3)明度的恒常性(4)颜色的恒常性

1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如何?

(1)联系:

二者同属于认识过程,它们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应;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感觉越丰富,知觉越完整;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

(2)区别:

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只和单一的感觉器官相联系,知觉是多种感觉器官相互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的产生是由事物的性质引起的,而知觉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

13.注意的特点有哪些?

注意的基本特征是:

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的朝向一定刺激物,而同时离开其余刺激物的特点,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对象和范围。

集中性是指人们把心理活动贯注并维持在某一对象上,使心理活动不断的深入下去,反应了心理活动的水平和强度。

14.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特点有哪些?

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人的主观因素:

人的需要、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经验与期待。

15.怎样保持有意注意?

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科学组织课堂教学。

加强意志力锻炼与培养。

16.注意分配依赖的条件?

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达到了相对“自动化”的程度,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17.分析产生分心的原因

分心又称注意的分散,其原因是指在注意过程中,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者单调刺激的持续作用引起主体疲劳或精神松懈,同时也与人的主体状态有关。

18.为什么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的反复阅读记忆保持的效果好?

(1)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能加强注意力

(2)能根据不同部分材料的记忆效果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19.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通常认为遗忘主要是由以下两种原因造成的。

(1)消退因素。

持消退观点的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导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因素。

干扰现象有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是指先前的学习或记忆对后继学习材料的记忆的干扰:

倒摄抑制是指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记忆的干扰隔可长一些。

20.影响再认的因素是什么?

(1)对原有材料识记的巩固程度

(2)当前呈现的材料同原来曾识记过的材料的相似程度(3)当前事物所处环境和该是我过去被识记时所处环境的类似程度。

21.简述干扰与遗忘的关系

(1)遗忘主要是由于先后学习的内容相互干扰而产生的

(2)先后两种学习的时间间隔越小,干扰就越小(3)先后两种学习具有中等程度的相似性时,干扰最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高相似性或不相似时,干扰最小

22.简述影响再认与回忆的主要因素

(1)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

对识记过的材料保持的巩固程度,是决定再认或回忆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因素。

(2)在人与回忆中的线索。

主要有信息本身的特点以及场合因素这两个方面的线索。

(3)再认与回忆中的思维和联想。

再认与回忆有时不能直接进行,必须借助于思维和联想这一中间环节。

(4)再认、回忆与情绪、情感状态。

在再认或回忆过程中,有时会引发激烈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些体验有时利于我们对往事的再现,有时也会妨碍人们对过去经验的恢复。

23.思维与感知觉有何异同?

思维与感知觉同属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所不同的是感知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事物及其外部特征的反映,属于感性认识;而思维是对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及其内部必然联系的反映,属于理性认识。

同时,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又离不开感知觉所提供的感性支柱的支持,人们只有在大量感性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提出并检验种种假设,进而揭示感知觉所不能揭示的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

24.想象有哪些形成方式?

想象过程是从已有表象中分析出必要的元素,按照新的构思重新结合,创造出新形象,它是对已有形象的分析与综合。

一般认为,想象主要借助粘合、夸张、拟人化和典型化等方式来实现新形象的创造过程。

25.思维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简述之。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思维的最基本单位。

判断是确定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任何一种判断都是人们对事物间关系的反映,思维过程要借助判断进行,思维的结果也是通过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

推理是指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式。

每一个推理都有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种类型。

26.影响创造性想象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创造性想象的因素主要有:

社会实践要求与人的创造性需要。

知识经验与表象的储备。

是否进行了积极的思维活动。

④原型启发的作用。

⑤灵感的作用。

27.意志的特点主要是什么?

(1)意志的自由程度具有相对性

(2)意志通过行动表达(3)意志能调控行动(4)意志是意识的能动表现。

28.根据意志行动表现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根据接近或回避某一目标的特点,可以把动机冲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接近—接近型冲突

(2)回避—回避型冲突(3)接近—回避型冲突(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29.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哪些情况下意志行动会受到影响?

(1)要求个体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个体本身的懒惰、保守、悲观等消极的个性品质使个体缺乏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2)抉择阶段被暂时压抑的期望再执行决定的过程中重新抬头,使个体产生新的心理冲突。

(3)个体想到新的方法货收到可能与预期的目的或原有的计划发生矛盾,令人踌躇,干扰行动的进程。

(4)遇到新情况、出现新问题,而个体做出决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主客观条件。

没有预见到事物的发展,缺乏应付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指示和技能,会使人犹豫不决。

30.失控后的主要反应是什么?

失控时,人的反应虽各不相同,但一般都有寻找信息、对困难反应加剧、产生抗争或消沉、寻求帮助等反应。

31.意志品质主要有哪些?

答:

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韧性。

32.采取决定阶段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答:

采取决定阶段也叫准备阶段,包括动机冲突、确定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式和方法、制定行动计划等环节。

33.执行决定阶段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答:

执行决定阶段包括开始行动、面临困难、处理挫折等环节。

34.意志薄弱的特征主要是什么?

(1)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2)优柔寡断和冒失(3)任性和怯懦(4)顽固或执拗。

35.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早,并且更多是与人的生理需求满足与否相联系的体验;情感出现晚,更多是与社会性需求满足与否相联系的体验。

其次,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性;情感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

长期性,也可能不为情感所左右。

第三,情绪具有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很少有冲动性,且不容易流露出来。

36.情感的类别

(1)道德感。

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

美感是指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7.生活压力与情绪的关系。

(1)消极不良的情绪与生活压力是密切相关的

(2)长期处于威胁性刺激情景下的个人,有刺激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一直不能恢复平静,并且这种威胁性的刺激情景已经成为当事人生活中长期存在的事件,这种生活事件随时会使他在心理上感到很大的压力。

生活压力主要来源:

生活的变故,生活琐事,心理因素。

38.表情的性质。

表情即情绪表现,是指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

它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姿态表情。

表情是情绪所特有的外线行为,也是人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部分表情具有先天遗传性,具有跨文化,跨种族的一致性,而部分表情又是后天习得的,并受民族文化的影响。

39.简述健康情绪的必备条件。

(1)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2)拥有宽广的胸怀(3)增强适应生活的能力(4)注意性格的锤炼

40.ERG理论主要观点是什么?

奥尔德芙提出了ERG理论。

他认为人有3种核心需要,一是生存需要,是指人的基本的物质需要,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相对应于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两项需要。

二是关系需要,是指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要满足社会的和地位的需要就要和他人交往。

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的外在部分。

三是成长需要,是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如个人在事业前途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与成长的努力。

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内部尊重因素和自我实现需要相对应。

41.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更喜欢具有个人责任,能够获得工作反馈和适度冒险性的环境。

当具备了这些特征,高成就者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很高。

(2)高成就需要的人不一定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尤其是在一个大组织中,高成就需要者感兴趣的是他个人如何做好,而不是如何影响其他人做好。

高成就需要的销售人员不一定是优秀的销售管理者。

(3)友谊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关系。

有权和较高的职位是高权力需要者的激励因素。

(4)可以通过培训激发员工的成就需要。

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才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的方法加以培养。

培训人员指导个人根据成就胜利和成功来思考问题,并以高成就者的方式行动;设计具有个人责任、反馈和适度的冒险性的环境;提供取得成就的榜样,刺激人们取得成功的愿望和行为。

42.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分析,动机的功能主要是什么?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

43.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的观点是什么?

从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可以看出:

(1)从总体来说,学习动机越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就越积极,其学习效果就越好。

(2)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它与任务的难度性质有关。

(3)学习动机与学习过程的关系。

学习动机不是学习过程的认知变量,它不直接参与知识的获得、保持与提取过程,即不直接参与学习过程,而是对学习过程起间接的作用。

44.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自尊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45.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观点是什么?

心理学认为,普通人的动机来自于缺乏——他力图满足自己对安全、归属、爱、尊敬、自尊等的基本需要;健康人的动机“主要来自于他对发展、实现潜力及能力的需要“。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动机理论引起心理学界的广泛重视,从表面上看自我实现的理论非常强调在动机发展中的人的自主作用,但实际上他却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动机的不可调控性。

马斯洛把追求自我实现作为人类行为最高动力,而在马斯洛的理论中自我实现是个人潜在能力的自我实现,而这种潜在能力是一种生物性的,是一种类似本能的生物性的行为,因而把自我实现作为人类行为动机,它也不可能是完全受人类意识控制的。

46.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主要是什么?

(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息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

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愧疚则较少。

(2)在付出同样的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

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维度。

47.附属内驱力具有哪些条件?

第一,学生与长者在情感上具有附属性;第二,学生从长者方面博得的赞许或认可中将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第三,享受到这种派生地位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这种赞许往往使一个人的地位更确定、更巩固。

48.价值观包含的核心成分或因素主要是什么?

(1)信念

(2)终极状态或行为(3)稳定。

价值观是高度概括化的观念结构,它是超越特殊情境的一般抽象物。

(4)选择。

价值的基本特征是两极性,表现为好与坏、善与恶、丑与美、公正与不公正。

(5)指导。

(6)观念的一致性。

(7)社会制约。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观绝不是纯个人的体验,它受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49.斯瓦茨认为价值观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1)权力-社会地位与威望,控制或支配他人及手段。

(2)成就-符合社会标准或规范的个人成功(3)享乐主义-感官享受。

(4)刺激作用-兴奋,新奇,挑战生活。

(5)自我取向-独立的思想与行为选择,创造和探索。

(6)普济主义-理解,欣赏,容忍,对人类福祉及人性的保护。

(7)仁爱心-维护和巩固人类的福利。

(8)传统-尊敬,承诺,接纳传统习俗与观念。

(9)依从-对扰乱或危及他人或社会的行为、爱好和冲动的克制。

(10)安全-安定,协调,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的稳定。

50.人们的兴趣又相当大的个别差异,这种个别差异可从哪些方面加以分析?

(1)兴趣的指向性。

它是指人对于什么事物感兴趣。

(2)兴趣的广度。

是指兴趣的范围,人们的兴趣广度有相当大的差异。

(3)兴趣的稳定性。

是指对事物感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

(4)兴趣的效能。

是指兴趣在推动认识深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51.试析性格的特征?

(1)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