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70404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doc

《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doc

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按照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建设大郑州”的战略构想,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993年提前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1995年提前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1997年提前3年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2000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738亿元和11481元(折合1383美元),比1980年增长27.5倍和19.2倍。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928.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605元(折合1639美元),地方财政收入5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77元,城市化率达到55.1%。

但我们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突出表现在:

经济总量不大,在全国35个重点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首位度不高,占全省的比重仅为15%;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条短,关联度小,集约化程度低;外向型经济薄弱,与内陆开放城市的地位不相适应;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差距较大;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东引西进,外引内联提供了空间;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新一轮产业转移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由我国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拥有相对雄厚的物质基础,区位、交通、商贸、科教、旅游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日益显现,全市人民思想认识统一,发展愿望强烈,创业热情高涨。

〖JP2〗更为重要的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郑州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大郑州、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战略构想,这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们必须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原则,努力建设大郑州。

继续实施改革开放、科教兴郑、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逐步把郑州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

总体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两提前,一率先”,即提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提前达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工业化。

到2012年,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1/4左右。

——经济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到2012年提前8年实现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09年提前11年达到3000美元,到2015年提前5年实现翻两番;按2000年价格计算,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00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左右。

——城市建设。

到2012年,中心城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400万左右。

到202

0年,中心城区面积5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500万左右,城市化率70%左右。

——人民生活。

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1.9万元左右。

——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基层民主更加健全。

依法治市方略全面落实。

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可持续发展。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到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6‰;森林覆盖率27%左右;城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左右。

到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5‰;森林覆盖率30%左右;城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左右。

发展步骤:

第一步,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0亿元左右,“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3%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第二步,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左右,2006—2012年年均递增11.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00美元左右;第三步,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00亿元左右,2013—2020年年均递增10.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左右。

战略途径:

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市化为支撑,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拉长工业短腿,发挥商贸优势,带动现代农业;规划建设郑东新区,保护改造中心城区,抓好中小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发展。

三、产业支撑体系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高附加值特色加工制造业与现代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近期重点抓好汽车、铝、食品、能源工业。

汽车工业:

改造提升现有汽车生产企业,以发展公路客车、运动休闲车、特种专用车等产品为重点,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类别。

加快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建设,加大技术引进、合资合作力度,提高汽车工业零部件配套能力和国产化水平。

铝工业:

积极推进煤电铝一体化,拉长产业链条,优先发展氧化铝,适度发展电解铝,加快发展铝深加工产品,实现铝工业由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的跨越。

食品工业:

把握城市食品多样化,农村食品商品化,家庭饮食社会化,食物结构营养化的趋势,重点培育面粉加工、速冻食品、方便食品、乳制品、啤酒饮料、烟草等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提高产业竞争力,建成国内重要的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能源工业:

加快电力发展,重点建设60万千瓦以上超临界火电机组。

抓好登封、新密、巩义以及郑东新区电厂建设,稳定煤炭产量。

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太阳能和沼气等新能源,提高优质能源消费比例。

实施集团化战略。

依托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推进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

到2012年形成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企业2户以上,超百亿元的企业5户以上,超50亿元的企业10户以上。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挥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和人才聚集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在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企业孵化中的先导作用,加快产、学、研一体化,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制药、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

电子信息产业:

加快发展软件业,大力发展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通信技术、设备和产品,培育发展家电制造业。

生物工程及制药产业:

以医药生物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为重点,大力研究开发创新药物,重点实施中药现代化工程。

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加强生物技术在食品、轻工业的应用,开发生产新型生物化工产品。

促进生物基因产品、生物血液制品、现代中药制品等现代医药产品的发展。

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超硬材料及制品、优质高档耐火材料、新型合金材料、陶瓷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材料、超细粉体材料等,促进纳米材料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应用。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客车、铝业、食品、纺织研究中心以及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步伐,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改造提升汽车、食品、铝、纺织、医药、化工、建材、耐材、造纸等传统产业。

注重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企业创新中的运用,提升产品设计开发效率和工艺过程控制水平,改造和提高水工机械、煤炭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等装备制造企业的现代化制造水平和能力,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产品,提高产品等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依托优势企业和专业市场,按照合理规划、产业集聚、资源共享、协作配套、链条延伸、整体优化的原则,大力发展新型产业集群。

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技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和新型工业示范区。

把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外向型经济基地和品牌集聚基地。

把出口加工区建成全省重要的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大学园区要发挥创新源头作用,增强孵化功能,为产业园区输送科技、企业、项目和人才。

发挥巩义、荥阳、上街产业密集优势,积极配合“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建设”,形成中原城市群最具活力的都市连绵区和制造业的核心产业带。

调整县乡工业园区布局,引导工业项目向重点工业园区聚集,形成铝业、阀门、耐火材料、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纺织等一批特色园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二)加快商贸城建设,构建现代服务业中心

壮大提高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新兴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服务生产与服务消费密切结合的发展格局。

——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

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园区,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培育一批本地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构建市内半小时、城际1小时、省内3小时、国内8小时物流圈,逐步将郑州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物流结点城市。

——建设区域性会展中心。

以国际会展中心建设为龙头,加快会展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原则,激活办会办展主体,拓宽办会办展渠道,提升办会办展水平,形成若干全国知名会展品牌。

带动旅店、餐饮、旅游、广告、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 ——建设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旅游名城。

组建旅游集团,推进旅游产业化。

运用市场机制,加大旅游景区保护性开发力度和配套设施建设,细化旅游市场,打造专线旅游,形成以嵩山、浮戏山等为代表的风景名胜游,以黄河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的沿黄生态游,以少林寺、黄帝故里、宋陵、杜甫故里等为代表的中原历史文化游,以商城遗址保护和展示为代表的商都文化游,以二七塔、纪念堂、碧沙岗等为代表的近代革命文化游和以满足广大市民休闲娱乐需要的都市休闲游等旅游精品。

做好旅游资源的包装宣传,开发系列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建设中原购物名城。

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结构合理、各具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三级零售商业网络新体系。

高标准规划建设二七、龙湖、碧沙三个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商业中心区。

重点规划建设41个各具特色的区域性商业中心。

加快发展社区商业服务网络。

创新业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

整合改造现有批发市场,重点建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