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9656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

《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

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二、互联网带来的行业转型升级

1、“互联网+”倒逼产业变革

2、自动化、智能化是机械行业拥抱互联网的必由之路

3、中国机械行业借力互联网弯道超车

(1)健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基础

(2)规模效应符合互联网的发展逻辑

(3)生存的需求提供创新的源动力

4、政策支持锦上添花

三、投资思路

1、受益行业快速发展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

2、掌握核心技术的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

3、具备技术积淀的工厂自动化装备供应商

4、具备先行优势的智能机床生产商

四、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1、秦川机床

(1)公司战略清晰

(2)技术储备充足

(3)未来存多个业绩爆发点

2、慈星股份

(1)主业或已见底

(2)提早布局,受益“互联网+”

3、机器人

(1)国内最齐全的机器人产品线

(2)先进制造技术的领航者

(3)定增扩产,打开上行空间

4、博实股份

(1)石油化工自动化装备龙头

(2)自动包装技术产品线扩张空间巨大

(3)技术储备充分,受益“互联网+”

5、金明精机

(1)国内塑料机械薄膜吹塑设备龙头

(2)应用领域拓展带来持续增长

(3)涉足军工领域,有望获得新的业绩爆发点

6、沈阳机床

(1)智能数控机床的引领者

(2)优质的机床服务制造商

五、风险因素

 

“互联网+”倒逼产业变革。

“互联网+”即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由于其逆向变革属性,目前制造业的互联网化程度在整个价值链中偏低。

机械行业面临着以下两方面的变革:

1)个性化需求倒逼生产制造柔性化加速,增加柔性生产系统、自动化系统、机器人的需求;2)零售端、需求端与制造业的在线紧密连接,增加智能工厂、智慧机床的需求。

自动化、智能化是机械行业拥抱互联网的必由之路。

机械行业的互联网化,将形成一个高度智能的类人的生态系统,而智能装备、自动化系统则是其运动神经中枢和最终执行机构。

机械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趋势,除了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变革之外,其内在逻辑是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以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智能工厂不仅可以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劣势,还可以通过更好地接入互联网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中国机械行业借力互联网弯道超车。

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国机械企业有望在互联网时代的重新洗牌中优先胜出。

中国健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基础;庞大的工业基础形成的规模效应符合互联网的发展逻辑;国内经济换挡给众多企业带来的生存之战提供创新的源动力。

政策支持锦上添花。

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机械制造业互联网化提供了良好的温床,降低了政策风险,提供了更高的保障和发展确定性。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兊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引领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内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

18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工业伴随着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开始蓬勃发展;19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在大多数场合逐步让位于电动机,原动机的更新换代也引领着整个机械工业改头换面,迎来第二次大发展;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是计算机、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而机械工业也随着机电一体化的深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机械工业的进步速度明显偏慢,很多细分行业甚至成为了所谓的夕阳产业。

而这一次的“互联网+”革命,可以称作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基于数据、在线的特征,将大大降低机械行业的成本,使这个传统行业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更加懂得市场,这会给机械这个传统的工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由于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缺席,中国丧失了其几千年积累的全球领先地位,这次的互联网革命,中国很并运地成为了主战场之一。

因此,对中国并不发达的机械工业来说,“互联网+”给予了中国企业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对深耕于机械行业的人来说,真的是“错过一时就会错过一世”的机会。

一、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机械制造业快速发展,逐步建立起一个集设计、科研、教学、生产、经营、技术、成套等服务,门类齐全而庞大的工业体系。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最近1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8%、21.5%;2014年,上述机械子行业主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4.6万亿元、3.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增长率逐年放缓,行业利润率也呈现下行趋势。

注:

只统计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

注:

只统计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

在行业下行压力加大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一些积枀的信号。

以机床行业为例,虽然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的增速逐年放缓,但是数控机床的产量却保持快速增长,数控机床在机床产业中的占比稳步提升。

这说明中国企业已经在悄无声息中进行着产品的升级换代,已经在践行机械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之路。

二、互联网带来的行业转型升级

1、“互联网+”倒逼产业变革

在传统商业模式下,商品流通的基本形态是:

大规模生产、大众营销、大品牌、大零售。

其追求的是同质商品的低成本,因此,需要大批量、规模化、流程固定的流水线生产。

生产出大量商品以后,则通过大众营销手段、品牌宣传、分销等途径灌输给消费者。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消费者需求数据可以在线化,并快速地反映给生产者,生产者需要以销定产,让市场来选择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这就需要柔性化的生产方式。

不能适应这个节奏的企业则会由于不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被市场淘汰。

“互联网+”,简单地说就是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

“互联网+”的过程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在过去十年,“互联网+”呈现‚“逆向”互联网化的过程。

在企业价值链层面上,表现为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互联网化:

从消费者在线开始,到广告营销、零售,再到批发和分销、然后是生产制造、一直追溯到上游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所有这些环节依次迎接”互联网+”的改造。

在产业层面上,则表现为一个个产业的互联网化:

从广告传媒业、零售业,到批发业,再到生产制造和原材料。

在”互联网+”倒逼产业变革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依次接受”互联网+”的洗礼,走向互联网化。

与“互联网+”逆向改变价值链的顺序一致,各个环节、产业的互联网化程度也依次降低,目前消费者在线和广告营销的互联网化程度最高,其次是批发、零售环节;互联网化程度最低的是生产制造和上游环节。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被削减,生产端与市场需求端的连接越来越紧密,并催生出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即C2B模式。

C2B模式要求生产制造系统具备高度个性化、柔性化,以及快速响应市场的特征。

对于互联网化程度较低的生产制造环节而言,目前“互联网+”已经兵临城下,整个行业面临着以下两方面的变革:

1)个性化需求倒逼生产制造柔性化加速,增加柔性生产系统、自动化系统、机器人的需求;

2)零售端、需求端与制造业的在线紧密连接,增加智能工厂、智慧机床的需求。

2、自动化、智能化是机械行业拥抱互联网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整个制造业的互联网化会刺激柔性生产系统的需求,增加对自动化系统、智能化生产设备的需求,使机械行业“蛋糕更大”;另一方面,机械制造业自身的互联网化,其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变革,有利于提高行业本身的盈利能力,使机械行业‚蛋糕更甜‛。

机械行业的互联网化,将形成一个高度智能的类人的生态系统,传感器是其触觉、听觉、视觉工具,物联网是其感觉神经系统,大数据和云计算是其中枢神经系统,而智能装备、自动化系统则是其运动神经中枢和最终执行机构。

机械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趋势,除了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变革之外,其内在逻辑是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劳动力供给受到限制、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许多企业的增长模式也将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过渡,资本和技术将逐步取代劳动力,在生产要素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解决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主要途径就是‚机器换人‛,即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以机器人的应用为例,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是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渗透率仍然进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工厂的自动化、智能化之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如果中国制造业机器人渗透率达到全球平均水平,则其相对目前水平也有接近100%的增长空间。

除此之外,以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智能工厂不仅可以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劣势,还可以通过更好地接入互联网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市场需求都将数据化、在线化,并通过云端处理和决策,并最终由智慧工厂里的自动化设备、智能装备来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等可以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自动化设备、智能装备是一切“互联网+”的最终实现者,犹如双手之于人类,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3、中国机械行业借力互联网弯道超车

回顾历次科技革命,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市场地位甚至国际地位的重新洗牌。

中国很遗憾地缺席了前三次工业革命,并因此丢掉了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世界领先的地位。

而现在正在发生的互联网革命,中国很并运地成为了其主战场之一。

在新的产业革命中,中国机械企业有望在互联网时代的重新洗牌中优先胜出。

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1)健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基础

2015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的第21个念头,中国迄今已有6.5亿网民、5亿的智能手机用户,在其背后暗含的是中国通信网络的进步以及互联网、智能手机、智能芯片等在企业、人群和物体中的广泛安装,为各个产业的互联网革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某中专毕业生自行设计假硬币制造机,可以实现全自动生产,当机器敀障或者原料不足时会自动拨通其手机通知…虽然是一场闹剧,但足以说明“互联网+”在中国早已落地生根。

在全球市值排名前八的互联网公司中,中国企业占据三席,这也说明了中国互联网的发达程度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规模效应符合互联网的发展逻辑

互联网是基于数据的,只有足够多的数据才可以提供准确的分析、判断和决策,并且互联网的优势随着数据的增长而指数级增加;互联网化的目的是提高生产、运营效率,这也需要足够大的市场来支撑。

因此,互联网是规模效应显著的行业。

BAT的崛起,也正是基于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网民、最大的消费者市场。

而中国目前GDP占全球比重为12%,机床产量占全球比重为38%,汽车产量占全球比重为25%,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比重为41%。

虽然在高端装备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但是中国机械制造业庞大的数据量,为其借力互联网腾飞提供了有力的翅膀。

(3)生存的需求提供创新的源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大型企业的崛起提供了

良好的基础,也使小企业分得一杯羹。

许多中低端企业,只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如今,中国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

许多企业面临的不再是‚吃肉‛与‚喝汤‛的选择,而是生死存亡的选择,只有适应时代潮流、适应市场的企业才可以生存下来。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市场需求差异化,使得企业必须选择更加柔性化的生产制造系统,时刻跟踪市场动态,生产最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否则只能被消费者‚用脚投票‛。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互联网化是其生存之战,必将拉动对机器人、智能机床等自动化设备、智能装备的需求;另一方面,传统机械类企业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