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976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docx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docx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

考评类型:

实施过程评价

完成结果评价□

项目名称:

工商行政监管

项目编码:

琼财预〔2016〕112号

项目单位:

海南省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主管部门:

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组织方式: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

项目单位

评价机构:

□中介机构□专家组

项目单位评价组

评价时间:

2018年7月12日

 

海南省财政厅制

 

海南省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工商行政监管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海南省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是二级预算单位,主要负责全市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以及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依法规范和维护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监督管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组织开展有关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监督检查市场竞争行为;依法实施合同行政监督管理、查处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负责全市商标管理工作;组织指导企业、个体工商户、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管理,研究分析并依法发布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基础信息、商标注册信息。

该项目用于承担商事制度改革任务、商标广告工作及工商行政监管业务工作。

(二)经费的使用目标

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合理使用,专款专用,坚决完成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实行网上公示年度报告,提高工作效率,行政人员对行政审批业务的认可度提高,降低投诉率,着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通过对全市商标广告、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进行必要的监管,加强广告市场监管,改善我市的投资环境,维护好各类市场经营秩序。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16年该项目预算数为609.50万元,实际下达预算数为609.50万元,实际支出609.50万元,完成全年比例的100%。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单位:

万元

年度预算数

项目类别

本年度实际支出数

占总预算比例

609.50

劳务费

322.60

52.93%

印刷费

32.88

5.39%

其他商品和服务及其他

110.40

18.11%

伙食补助费

36.60

6.00%

国内差旅费

17.22

2.83%

租赁费

69.80

11.45%

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

20.00

3.28%

合计

609.50

100%

1.劳务费:

指用于企业公示信息核查审计费以及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抽查、公益广告评委、12315劳务外包等劳务费。

2.印刷费:

用于印刷工商监管业务方面以及宣传的费用;

3.其他商品和服务及其他:

用于建材、服装、电器等商品检测费,宣传广告费、12315晚会等费用。

4.伙食补助费:

用于创建诚信市场、企业监管等工作误餐费。

5.国内差旅费:

用于登记制度改革、市场监管等工作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

6.租赁费:

用于租赁办公业务网络费用。

7.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

用于购置防火墙、信息公示费用。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项目预期目标已完成,2017年度财政收支未发生重大问题。

项目的各个阶段严格按照财政标准执行,资金全部用于工商监管业务工作。

为合法、合规使用项目资金,我局严格执行《海南省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财务管理制度》《关于严格规范财政性资金拨付管理的通知》《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本级机关差旅管理实施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通知》《海南省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同时受省工商局计财处及省财政厅的监督,按照资金开支范围及支付进度由海南省国库支付局行政政法二站集中支付,确保专款专用。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

项目组织实施按全年工作任务进行分类管理,专人负责,集体分工协作。

通过制定专项工作计划方案,确定工作目标,明确组织实施措施和策略,更有效的指导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团队成员设置与职能

姓名

职务

任务

所在局、处室

韦长茂

局长

负责龙华区局工作

龙华区局

肖志祥

局长

负责美兰区局工作

美兰区局

文昭徽

局长

负责琼山区局工作

琼山区局

邹伟国

局长

负责秀英区局工作

秀英区局

陆朝辉

局长

负责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推进工作

企管局

吴新霞

局长

负责企业登记注册业务

注册局

黄东

主任

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办公室

张志能

处长

负责商标广告业务

商广处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该项目严格遵守《海南省财政厅关于严格财务报账管理的通知》(琼财支〔2015〕1499号)、《海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海南省2016-2017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的通知》(琼财采〔2016〕23号)等有关规定,对企业公示信息核查审计、12315购买服务、注册局印刷营业执照等项目,通过政府采购形式,向社会公开招标,接受社会的监督。

项目经费使用支出实行领导审批制度。

项目经费开支必须有经手人、证明人,负责领导审批,由海南省国库支付局行政政法二站财务人员审核后集中支付,确保了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安全高效。

四、项目绩效情况

通过2017年为期一年的工商行政监管项目的实施,较好的完成了项目2017年的预期目标,为我局完成2017年全年工作整体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项目的经济性分析。

该项目预算资金609.50万元,实际支出609.50万元,确保工作任务没有减少的情况下,预算控制和成本控制方面没有超出预算成本。

(二)项目的效率性分析。

根据我局对2017年的工作布署和在监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该项目于2017年12月底全面高质量实施完成。

完成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全力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工作;推进“先照后证”改革,严格落实“双告知”工作;开展企业网上年报、企业即时信息抽查公告工作;商标认定实地核查,促进广告业发展。

2017年12月该项目已全部完成,并达到既定的绩效目标。

(三)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本期项目实施完成后,各项指标均达到并超过了预期效益目标。

进一步简政放权与优化服务相结合,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开展企业信息公示工作,通过我局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发挥信用约束效力作用。

积极推进企业品牌建设,重点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四)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今年1月至12月底,海口市工商局新增市场主体51460户,新增注册资本(金)2366亿元。

其中,新增企业22541户,同比增长8.77%,新增注册资本(金)2351.8亿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8919户,新增资金数额14.5亿元,同比增长11.43%。

商标注册件数3886件,有效注册量达到32461件。

截至2017年6月30日,共有224185户市场主体报送2016年度报告,年报率94.42%%,较2015年度年报率上升5.98%。

其中已报企业92135户,年报率98.92%,已报个体工商户130309户,年报率91.59%,已报农民专业合作社1741户,年报率86.36%。

截止2017年6月23日,全市24万多户市场主体的综合信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查询及监督。

1.简政放权,立足“放”字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

一是推进“多证合一”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梳理海口市可以整合的“多证合一”事项,建立了联络员制度,举办海口市“多证合一”改革业务系统部门协调会,形成多部门合力,共同做好“多证合一”的改革工作。

二是实行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简化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消除投资者创业的后顾之忧。

三是加强与银行合作,拓展工商登记新途经。

与银行合作开展商事登记改革,借助银行营业网点点多面广的资源优势,由银行网点无偿代办工商注册业务,把工商注册受理窗口的工作延伸到银行网点。

2.全面推进“先照后证”改革,严格落实“双告知”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工商总局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做好“双告知”工作的通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的通知》(琼府〔2015〕119号)和《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做好“双告知”有关工作的通知》(琼工商企〔2016〕1号)精神,切实履行好“双告知”职责,进一步做好登记服务工作,实现“宽进”和“严管”的无缝衔接。

3.加强“宽进严管”事中事后监管。

一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根据《工商总局关于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工商办字〔2017〕105号)和《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的通知》(琼工商企监〔2017〕6号)精神,切实做好2017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实现“随机抽查事项要达到本部门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70%以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的50%以上,2017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

二是强化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工作。

我局紧紧围绕“宽进严管”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切实把诚信建设纳入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环节,对违反《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企业,依法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予以公示,并在办理工商登记等业务中予以限制。

2017年我局依法将2000余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对外公示,企业由于受到相关限制和影响,主动改正错误,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信用约束措施作用初步显现。

三是全面清理我市长期停业未经营的企业。

经过大量的排查梳理及取证工作,2017年上半年我局共吊销企业2.4万余户,降低企业年报基数,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强化社会监督,净化市场环境。

四是认真做好企业监管系统认领工作。

企管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2016年成立的2万多户企业逐户进行认领并分配至属地工商所.全面实施和推行企业网格化监管,是事中事后监管一项重要任务。

为顺利开展企业年报工作,加强年报数据统计准确性,为年报信息抽查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对属地企业的有效监督管理。

4.积极推进企业品牌建设,对特色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

(1)开展2017年“中国商标金奖”评选推荐活动,提升商标品牌效应。

我局本着“宣传发动到位和尊重企业自主”的态度重点针对辖区内的大企业椰树集团、椰岛集团、海航集团、海马汽车集团等传达国家总局和省局文件,动员其积极申报,并做好申报企业的材料收集报送工作。

其中,海马集团被国家工商总局提名,虽然最后未获“中国商标金奖”,但也彰显海口品牌竞争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突出重点,着力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品。

今年以来,为加快推进海口市品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农业知名品牌,围绕打造“品牌农业”和“商标兴农”工作目标,坚持“品牌农业,商标先行”的主线,将商标指导的重点放在农业及其相关企业,积极引导商标持有人进行注册,并指导其正确使用商标、发挥商标的市场作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我局努力与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沟通协调,增强部门协作,加大品牌农业商标培育力度,向农业部门推荐今年重点培育的农业品牌,推动传统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转型升级。

2017年,继永兴荔枝和永兴黄皮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后,石山黑豆、石山壅羊正式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目前海口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已达4个。

已申报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石山红芝麻、永兴佛手瓜、海口火山石斛、大坡胡椒、云龙萝卜、云龙淮山、云龙莲雾、三门坡荔枝等8件商标,准备挖掘“云龙玉兰笋、三门坡鸭塘果蔗、三门坡沙姜、谭文针米、大坡青金桔、大坡石榴、大坡蜜柚、甲子牛大力、甲子绿头鸭、甲子红椰、甲子山柚油”等18件商标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开展2017年度著名商标推荐申报工作。

按照省工商局工作部署,我局认真抓好2017年度著名商标推荐申报工作,上门指导,指定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掌握著名商标的申报进度,对企业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主动协调,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2017年我局向省工商局推荐了35家企业40件商标参加海南省著名商标评选。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实施单位

海南省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主管部门

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项目负责人

潘永强

联系电话

地址

海南省龙华区坡博路13号

邮编

570206

项目类型

经常性项目

一次性项目□

计划投资额

(万元)

609.50

实际到位资金(万元)

609.50

实际使用情况(万元)

609.50

其中:

中央财政

其中:

中央财政

省财政

609.50

省财政

609.50

市县财政

市县财政

其他

其他

二、绩效评价指标评分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得分

项目决策

20

项目目标

4

目标内容

4

4

决策过程

8

决策依据

3

3

决策程序

5

5

资金分配

8

分配办法

2

2

分配结果

6

6

项目管理

25

资金到位

5

到位率

3

3

到位时效

2

2

资金管理

10

资金使用

7

7

财务管理

3

3

组织实施

10

组织机构

1

1

管理制度

9

9

项目绩效

55

项目产出

15

产出数量

5

5

产出质量

4

4

产出时效

3

2

产出成本

3

3

项目效益

40

经济效益

8

7

社会效益

8

7

环境效益

8

7

可持续影响

8

7

服务对象满意度

8

7

总分

100

100

100

94

评价等次

优秀

三、评价人员

姓名

职务/职称

单位

项目评分

签字

韦长茂

局长

负责龙华区局工作

94

肖志祥

局长

负责美兰区局工作

94

文昭徽

局长

负责琼山区局工作

94

邹伟国

局长

负责秀英区局工作

94

黄东

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

94

吴新霞

局长

注册局

95

陆朝辉

局长

企管局

94

张志能

处长

商广处

94

评价工作组组长(签字):

项目单位负责人(签字并盖章):

2018年6月3日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经验及做法

周密部署,严格组织开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发挥信用约束作用。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各项业务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是保证工作质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存在问题

一是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有待丰富和完善,工商业务系统还未与其他政府部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工商登记数据大多在“体内循环”,缺乏“体外循环”机制,信息孤岛仍然存在。

二是信用约束力不足,亟待加强部门协同合作。

目前形势下,信用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信用约束力不足,致使部分企业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失信情况不够重视。

三是队伍现状不适应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学习培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迫在眉睫。

(三)建议

1.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

开展年报抽查工作,积极向企业宣传即时信息公示工作;做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及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管理等日常监管工作,促进失信企业联合惩戒与限制,推动诚信体系建设。

2.加强部门协同合作,构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将进一步深化工商与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市场监管机制,实现各部门间依法履职信息的互联互通、联动响应,形成分工明确、沟通顺畅、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切实增强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效能。

3.加强干部队伍业务培训。

适应发展需要和干部培训需求,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互补性和实效性,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