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训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898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实训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测量实训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测量实训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测量实训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测量实训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实训报告.docx

《测量实训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实训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实训报告.docx

测量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一、四等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二、水准测量使用仪器

自动安平水准仪:

含木脚架1个、3m木质黑红面双面标尺1对(47尺+48尺)、尺垫2个。

2、水准测量步骤

(1)安置仪器 

松开三脚架的伸缩螺旋,按需要调节三条腿的长度后,旋紧螺旋。

安置脚架时,应使架头大致水平,对泥土地面,应将三脚架的脚尖踩入土中,以防仪器下沉;对水泥地面,要采取防滑措施;对倾斜地面,应将三脚架的一个脚安放在高处,另两只脚安置在低处。

 

打开仪器箱,记住仪器摆放位置,以便仪器装箱时按原位摆放。

双手将仪器从仪器箱中拿出平稳地放在脚架架头,接着一手握住仪器,另一手将中心螺旋旋入仪器基座内旋紧,并用手试推一下仪器检验是否已真正连接牢固。

 

(2)粗平 

水准仪的粗平是通过旋转仪器的脚螺旋使圆水准的气泡居中而达到的。

这是置平测量仪器的基本功,必须反复练习。

 

(3)瞄准 

进行水准测量时,用望远镜瞄准水准尺的步骤是:

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最清晰;放松制动落选,转动望远镜,通过望远镜上的缺口和准星初步瞄准水准尺,紧制动螺旋;进行物镜调焦,使水准尺分化十分清晰;旋转微动螺旋,使水准尺像的一侧靠近与十字丝纵丝(便于检查水准尺是否竖直);眼睛略作上下移动,检查十字丝与水准尺分化像之间是否有相对移动(视差);如果存在视差,则重新进行目镜调焦与物镜调焦,以消除视差。

 

(4)精平

精平就是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边影像吻合成圆弧抛物线形状,使视线在照准方向精确水平。

操作时,右手大拇指旋转微倾螺旋的方向与左侧半气泡影像的移动方向一致,注意微倾螺旋转动方向与水准管气泡向移动方向的一致性,可以使这一部的操作既快又准。

 

(5)读数 

精平后,以十字丝中横丝读出尺上的数值,读取四位数字。

尺上在分米处注宇,每个黑色和白色分格为1cm。

读数时应注意尺上的注字由小到大的顺序,读出米、分米、厘米,估读至毫米。

 

在倒像望远镜中看到水准尺像是倒立的,为了读数的方便,水准尺上的注字是倒写的,在望远镜中看来字是正的。

对于倒像望远镜,则是从上往下数。

读数时,扶尺人员应将水准尺立直(水准尺侧面通常装有水准管或圆水准器)。

四、水准测量数据(以附件的形式把自己的原始数据及计算数据附在最后)

见附录1

五、水准测量数据分析

在测量工作中由于仪器、人、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测量成果中都带有误差,但已经采取措施消除和减小误差的影响。

六、注意事项

1.架设仪器时,要求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2.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读数均符合要求;

3.两点之间称为一个测段,要求一个测段必须布设成偶数站,以减少尺下沉误差影响;

4.爱护仪器,轻拿轻放,观测过程中,避免有雨水侵入,阳光直射,仪器不得受压

5.水准尺要扶直,并放在土质坚实的地面或尺垫上,尺垫要踩实,不得移动位置;

6.手薄记录要整齐,规范,不得随意更改,若测站各限差超限,要当场重测。

实训项目二、角度测量

一、角度测量原理

水平角:

过空间两条相交方向线所作的铅垂面间所夹的二面角,角值为 0°~360°。

空间两直线OA和OB相交于点O,将点A,O,B沿铅垂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得相应的投影点A′,O′,B′,水平线O′A′和O′B′的夹角β就是过两方向线所作的铅垂面间的夹角。

竖直角:

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可用α表示。

其角值为-90°~0°~90°。

视线上倾斜,竖直角为仰角,符号为正。

视线向下倾斜,竖直角为俯角,符号为负。

竖直角与水平角一样,其角值也是度盘上两个方向读数之差。

不同的是竖直角的两个方向中必有一个是水平方向

二、角度测量使用仪器

DJ6经纬仪1台,三角架一个,笔,记录板

三、角度测量步骤

安置经纬仪在测量角度以前,首先要把经纬仪安置在D栋设置有地面标志的测站上。

所谓测站。

即是所测角度的顶点。

安置工作包括对中、整平两项。

1.对中

  在安置仪器以前,首先将三脚架打开,抽出架腿,并旋紧架腿的固定螺旋。

然后将三个架腿安置在以测站为中心的等边三角形的角顶上。

这时架头平面即约略水平,且中心与地面点约略在同一铅垂线上。

  从仪器箱中取出仪器,用附于三脚架头上的连结螺旋,将仪器与三脚架固连在一起,然后即可精确对中。

 2.整平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乃是使竖轴居于铅垂位置。

整平时要先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以粗略整平,再用管水准器精确整平。

由于位于照准部上的管水准器只有一个,可以先使它与一对脚螺旋连线的方向平行,然后双手以相同速度相反方向旋转这两个脚螺旋,使管水准器的气泡居中。

再将照准部平转90°,用另外一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这样反复进行,直至管水准器在任一方向上气泡都居中为止。

在整平后还需检查光学对中器是否偏移。

如果偏移,则重复上述操作方法,直至水准气泡居中,对中器对中为止。

3.瞄准

水平角观测时,应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当目标较近时,成像较大,则用单丝平分目标;当目标较远时,成像较小,则用双丝夹住目标或用单丝与目标重合。

竖直角观测时,应用中横丝照准目标顶部或某一预定部位。

4.读数

读数时,打开并转动反光镜,使读数窗内亮度适中,调节读数显微镜的目镜,使度盘和分微尺分划线清晰,然后,“度”可从分微尺中的度盘分划线上的注字直接读得,“分”则用度盘分划线作为指标,在分微尺中直接读出,并估读至6“秒”的倍数,两者相加,即得度盘读数。

四、测量数据(以附件的形式把自己的原始数据及计算数据附在最后)

见附录2

五、采集数据分析

在测量工作中由于仪器、人、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测量成果中都带有误差,但已经采取措施消除和减小误差的影响。

六、注意事项

(1)在读数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在测量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稍微碰了一下仪器,就要重新调整对中水平,否则就会导致数据错误,也可能导致仪器的损坏。

(4)在读取数据时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实训项目三、坐标测量

一、坐标测量原理

首先全站仪要进行设站,就是在已知坐标系基础上放样。

设站完毕后,进行测量。

全站仪实际上就是激光测距仪和经纬仪的集合体。

它测出来的数据只是距离和夹角,根据这些数据再进行换算和自动处理,反映在你面前的就是坐标。

二、坐标测量使用仪器

全站仪:

含脚架1个、配套棱镜

三、坐标测量步骤

a)已知点建站

输入给定的测站点坐标,后视点坐标,完成建站工作;

a)坐标测量

采集D栋实训楼前的8个平面数据

四、测量数据(以附件的形式把自己的原始数据及计算数据附在最后)

见附录3

 

五、采集数据分析

在测量工作中由于仪器、人、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测量成果中都带有误差,但已经采取措施消除和减小误差的影响。

六、注意事项

1.检查仪器是否有电

2.按正确方法输入数据

 

实训项目四、高程放样、坐标放样

一、放样原理

高程放样:

设计中的高度放到施工实体上,标出高度的具体位置。

坐标放样:

利用已知的控制点将给出的坐标点测设到实地的测量方法。

 

二、放样使用仪器

高程放样

水准仪、脚架、水准尺

坐标放样

全站仪、棱镜、三脚下架

三、坐标测量步骤

高程放样

1、安置水准仪,在已知点A上竖立标尺并读数a;

2、计算B点标尺读数b=HA+a-HB;

3、在待定点B位置钉大木桩,标尺紧贴木桩竖立,并上下移动,当读数为b时,沿标尺底部在木桩上画一横线,此横线就为要放样的高度。

坐标放样

1.全站仪坐标测设

b)已知点建站

输入给定的测站点坐标,后视点坐标,完成建站工作;

c)点放样

在点放样界面输入待放样点坐标,实施放样(前后左右移动棱镜,直到点位在正确位置)

同时在地面上标记放样点的位置。

四、放样结果分析

在测量工作中由于仪器、人、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测量成果中都带有误差,但已经采取措施消除和减小误差的影响。

五、注意事项

高程放样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

2.架设仪器时,要求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3.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读数均符合要求。

坐标放样

1.检查仪器是否有电

2.按正确方法输入数据

 

附录一:

表一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日期:

年月日仪器型号:

组号:

观测者:

记录者:

立尺者:

测站编号

后视尺

上丝

前视尺

上丝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m)

黑﹢K﹣红

(mm)

高差中数(m)

备注

下丝

下丝

后视距

前视距

黑面

红面

视距差d(m)

∑d(m)

(1)

(4)

(3)

(8)

(14)

K1=

K2=

(2)

(5)

(6)

(7)

(13)

(9)

(10)

后-前

(15)

(16)

(17)

(18)

(11)

(12)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后K1

前K2

后-前

后K2

前K1

后-前

后K1

前K2

后-前

高程误差分配表

日期:

年月日组号:

计算者:

检查者:

点名

测段

编号

距离

(m)

观测高差

(m)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A

10.000(已知点)

A

辅助

计算

 

 

附录二:

1.水平角

测站

竖盘

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水平角

(°′″)

一测回水平角

(°′″)

 

2.竖直角

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

半测回竖直角

°′″

指标差

一测回竖直角

°′″

备注

 

 

 

 

 

 

 

 

 

 

 

 

附录三

序号

1

2

3

4

5

X(北坐标)

Y(东坐标)

序号

6

7

8

9

10

X(北坐标)

Y(东坐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