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754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2.docx

《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2.docx

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2

艺术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教育界人士似乎已经达成这样一个共识:

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美的文化,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有创作技法的艺术教育是残缺的艺术教育,没有全面艺术素养的个人无法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等等。

这种种共识把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对艺术教育提出巨大挑战。

我个人认为,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还必须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必要从人类文化和根本生存方式上看待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两大生态保护潮流。

第一种是方兴未艾的地球生态保护(特别是物种保护)潮流,第二种是刚刚兴起的文化生态保护潮流。

在这两大保护潮流中,人们认识到,如果说环境保护或物种保护是使自然生态得到保护的关键,那么发展美育和艺术教育就成为保护文化生态的关键。

人们还认识到,如果不保护自然生态,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物质的家园,如果不保护文化生态,我们就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

艺术和正确的美育是保护我们精神家园、使人本身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艺术与文化生态

人类不仅生活在自然中,还生活在社会文化的氛围中。

作为一个社会人和文化人,我们同样离不开与我们相异的其他人和其他文化。

举例说,过去许多人认为,中华文化就是汉民族的文化,但事实证明,我们历史上许多文化鼎盛时代,都是多种文化融合和共生的产物,汉唐文化如此,宋明文化如此,清代文化同样如此。

从世界范围看,事情同样如此。

希腊文化的鼎盛,与多种文化的交融和共生不无关系。

首先,希腊本土是由许多文化上比较独立的小城邦组成,小城邦各有不同的部族和文化,如爱奥尼亚族、多立安族、伊奥里斯族等。

各个部族通过共同的史诗、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共同抵御波斯的入侵,形成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

正是这种共生关系,成为希腊文化繁荣的基础。

同样,在当今世界,许多发达的文化也是多种民族和多种文化交流和共生的结果。

也就是说,文化也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其繁荣和昌盛的基础同样是多种不同文化物种(异文化)之间的相互对话和交融的结果。

只有异质因素的不断碰撞和对话,才能不断滋生出新的文化要素,促使文化的不断或持续地发展。

举例说,在人类发展的早期,文化组成要素是很少的,可以说,仅仅有一个单一的文化物种——“巫”。

到后来,逐渐从“巫”中分化出艺术、语言、宗教、哲学、礼教等。

发展到现代,文化物种日益增多(多元文化与文化多元),文化也越来越繁荣昌盛。

但文化物种的“繁多”,仅仅是文化发展的条件之一,多种异质物种之间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才能造成平等对话和交流。

如果各种文化物种之间失去平衡,异质文化要素之间就无法保持平等的对话和有效的碰撞,也就无法生出新的文化物种,更无法延续文化的生机。

异质文化之间的平衡有多种,如艺术与科学的平衡、文科与理科的平衡、直觉能力与推理能力的平衡、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衡、理性与感性的平衡等。

在文化的诸多物种中,艺术是一个特殊的物种,也是一个关键的物种。

在这方面,艺术甚至可以与自然生态中的水和空气相比。

如果说水和空气是自然生态的关键,艺术就是文化生态的关键。

正如西方学者巴赞(JacquesBarzun)所说:

“一个社会同艺术结婚后的生活,就是文化,而每当社会与艺术脱离,就产生出野蛮。

”对于这段话,我们如今可以这样理解:

如果一片土地上没有水,就变成沙漠和戈壁;一种文化如果没有艺术,也就成为文化的沙漠。

进一步说,如果自然界中的水和空气遭到污染,整个自然生态就受到严重破坏,在文化领域中艺术受到污染后,整个文化生态就受到破坏。

那么未受污染的艺术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一提到纯净的艺术,我们马上想到纯净的矿泉水。

在未受污染的江河的源头,在原始的峡谷和森林,在深深的地下,到处流淌的是纯净的矿泉水,生活在那里的人和动物累了渴了,随时都喝这种自然的矿泉水,用不着特意制造和花钱购买。

同样,不管是在人类的原始部落里,还是在人类文化发达的时代,亦或是在文化繁荣时代的具有纯粹心灵的诗人和艺术家那里,纯粹的艺术之泉到处流淌,人们精神上渴了、累了,随时就用这种艺术之泉冲洗和解渴,用不着特意购买和制造。

即使今天,歌舞仍然是许多原始部族人类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

他们的艺术不是到专门的舞蹈和剧院才能找到,因为他们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正如健康的水与人的生命形影不离一样。

矿泉水是清澈透明的,但其中溶解着大地的一切健康元素,正是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使它有益于人的生命;同理,纯净的艺术也是清澈透明的,其中同样溶解着多种文化成分和要素,正是这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使它更有益于文化的健康。

如果矿泉水的成分和结构反映了健康的自然生态规律,纯粹艺术的组成和结构则既体现了健康的自然生态规律,又是健康文化生态的典范。

史伯对音乐的一大发现,就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史伯认为,音乐的本性是“合和”,所谓“合和”就是多种不同要素相互作用,造成一种共生的、开放的、动态的和持续发展的结构。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金木水火土杂,以成百物……和乐如一。

”(《国语·郑语》)也就是说,音乐之所以是音乐,音乐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它不仅包含了多种不同要素,而且这多种要素或性质之间总是相互碰撞、对话、融合,不断生出新质。

假如音乐中只有相同的要素或性质相遇,就不再是音乐,因为这样只能产生单调、贫乏、死亡。

因此,音乐的“和”绝对不是平和稳定,而是通过清与浊、大与小、短与长、疾与徐、哀与乐、刚与柔、迟与速、高与下、出和入、周与疏、虚与实等不同要素和性质相互作用,造成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过程”。

音乐如此,视觉艺术同样如此。

众所周知,在谢赫总结的中国绘画六法中,第一要法是气韵生动。

所谓“气韵”,其实就是生命和情感特有的律动。

视觉艺术那生动的气韵是怎样来的?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主要来自笔墨的特殊使用。

这种特殊的使用方式就是所谓的“笔墨相生”。

而“笔墨相生”的关键,就是让各种相异的笔划或性质之间相互作用和共生,达到一种可持续性的生发过程。

关于这一点,清人沈宗骞说得最清楚:

“笔墨相生之道全在于势,势也者往来顺逆而已。

而往来顺逆之间即开合之所写也。

生发处是开,一面生发即思一面收拾,则处处有结构而无散漫之弊。

收拾处是合,一面收拾一面又即思一面生发,则时时留余意而有不尽之神。

”他又说:

“作画发笔有欲直先横,欲横先直之法,作画开合之道亦然。

如笔将仰必先作俯势,笔将俯必先作仰势,以及欲轻先重、欲重先欲收先放、欲放先收之属,皆开合之机。

”不仅笔墨如此,绘画的布局同样如此:

“至于布局将欲作结密郁塞,必先以疏落点缀,将欲作平衍纡徐,必先以之峭拔陡绝,将欲虚灭必先以充实,将欲幽邃必先以之显爽,凡此皆开合之用也。

”“何为物物相需?

如作密树,需要云气以形其蓊郁……是云与树之相需也……横与直相需……有处与无处相需……此物与彼物相需……”[1]

很明显,在异质的性质或事物相互作用和共生、以达到一种“可持续的”生命发展过程方面,绘画与音乐是一样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所有伟大的艺术品,不管是听觉艺术还是视觉艺术,都能展示出一种与自然界生态发展规律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过程”。

所谓艺术效法自然,不是模仿自然的表面形象,而主要是效法自然生生不息的发展。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同自然一样,都是人类本来意义上的家园,无怪乎许多真正进入艺术的人总觉得有一种落叶归根之感。

正因为如此,美国科学院院士刘易斯提出这样的假想:

如果外星球有生命的话,地球人类同他们联系的最好方式是起用音乐和绘画。

因为音乐的形式是所有生命共有的,“要对空间其他生命解释我们是什么样子,是发出音乐……如果技术可以适应,我们应该发一些绘画。

”[2]

我个人认为,艺术隐含的这种可持续发展过程,不仅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一种最高的智慧,因而也是文化得以繁荣和发展的关键。

能够经常窥见艺术这种可持续发展过程的人,也就是窥见到宇宙中最高级的智慧的人,因而他自己也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智慧的人。

也就是说,长期接触艺术的人,就会通过一种“异质同构”作用,使人的心灵结构贴近“智慧”本身的结构。

正如英国美学家赫伯特·里德所说:

“通过创造和欣赏美好的事物和艺术品,人的情感就会结晶成美好的形式。

”这种形式正是我们所说的那种开放的、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和智慧型的创生性结构,具有这种心灵结构的人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人,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已经不是西方传统一度强调的创造,而是东方智慧强调的“创生”。

众所周知,在本世纪之前,西方世界总把创造理解成像上帝创造世界那样,从无中生有。

到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的创造与上帝的创造正好相反,人的创造从来就是从有中生有。

也就是说,人的创造只能来自各种不同信息、不同文化、不同要素的对话和融合,而不是凭空出现。

天才是善于将异质的信息和要素相互融合、对话以造成新质的人。

而这样的行为只能是一种创生,而不是一种创造。

其实,这一事实最能得到古代、现代和后现代许多大哲和艺术家的证明,就中国古代来说,孔子不周游列国就不是孔子,李白不到中原游历就不是李白,苏轼不走出四川就不是苏轼,王阳明不突破儒家,达到儒道释的贯通和融合就不是王阳明。

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许多艺术家和科学家走过了同样的道路。

就音乐家来说,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凯奇、巴托克,绘画界的如塞尚、高更、凡高、康定斯基等,哪一个不是多元文化对话和碰撞的结果!

艺术界如此,科学界同样如此,可以设想,假如爱因斯坦、李四光、李政道、钱学森等,不走出自己的专业,甚至进入艺术,是否能达到现在的成就?

总之,这一切都证明,多种不同要素相互作用、共生共存,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是大千世界之道,不仅适用于自然的发展;也适用于精神的发展。

在这方面,艺术为我们提供了榜样。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把艺术视为文化领域的生命之水,保护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关键是艺术永远保持纯净,不受污染。

二、当代文化生态正遭受破坏

但是,在当今社会,文化的生态正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文化生态遭到破坏的表现之一,是各种不同的文化物种之间发展的失衡,致使不同文化物种之间丧失了相互对话和碰撞的机会,这种失衡有多种不同表现,如东西方文化间比例失衡、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失衡;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失衡;文科与理工科之间的失衡;知识与智慧之间的失衡等。

在当前,人们重视理工科而轻视人文科和社会科学;重视即刻见效的科技发明而轻视基础科学理论;重视工具理性而轻视感性;重视科学而轻视艺术;重视知识的灌输而轻视智慧的启发;重视西方主流文化而轻视其他地区的文化;如此等等。

文化物种之间长期失衡,将使整个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文化生态遭到破坏的表现之二,是各文化物种之间构筑起厚墙,互不相通、不能对话和交融。

当前,从事科学研究者不懂艺术,从事艺术者不关心科学;学理工者不懂得人文,学人文者不关心理工;从事宗教的不懂艺术,从事艺术者不懂宗教;教授数学者不懂物理,教授文学者不懂数学和理工……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各个文化物种之间森严壁垒,咫尺天涯,互不来往,互不理解,的确到了隔行如隔山的程度。

这种严重的分离违背了共生、互生的规律,致使整个文化难以保持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过程。

文化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表现之三,是文化之水——艺术——遭受严重的污染。

正如自然生态的破坏首先从空气和水开始一样,文化生态的破坏首先是从艺术开始的。

当文化生态中的空气和水——艺术——遭到污染和破坏的时候,就有可能造成文化的沙漠。

艺术遭受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突出表现:

1.艺术的商品化和包装化

艺术本来像自然界无处不在的水和空气一样,是与人类精神生活融为一体的东西,在当今商品大潮中,竟然变成一种包装和商品,用来赚钱和争名。

正如拉尔夫·史密斯在其《艺术感觉与美育》中指出的,[3]在艺术的商品化大潮中,现代大众媒体起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今天,每个艺术家都生活在大众媒体中,既承受着大众媒体的压力,又从大众媒体中得益。

首先,在大众传媒系统的迫使下,艺术品不得不服从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生产机制和分配机制。

而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是其全球性、批量性和它造成的强迫性反应。

全球性把那些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品改造成了一种能够非常容易传输和非常快速地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的新格式(就像可口可乐一样)。

由于运输和传播变得相对容易,就形成了一个包括世界各个地区观众的潜在大市场。

为适应这个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要,艺术家不得不创造那种可以复制(如通过印刷)和方便携带的批量作品。

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对艺术之需要的增加,评价艺术的标准开始重其“量”而不重其“质”。

一个艺术家被提及的次数,他的作品被复制和展示的次数,变成了其身价的标志。

结果,作品能否流通和传播,就变成一种无可辩驳的价值标志,从而迫使艺术家不得不处高就低,争相降低自己的趣味,以合乎大众需要。

换言之,由此造成的全球主义使艺术变成喂养媒体传播系统那永不满足的胃口的草料,这一趋势不仅鼓励现代艺术的批量生产和复制,而且助长了对古典艺术和艺术杰作的批量生产和复制。

艺术品的这种大量增殖大大缩小了原作和复制品之间的差别和鸿沟,使复制品成为原作的“另体”。

结果,所有的艺术都变成了大众艺术。

当古典艺术大师们的作品被拿出来展览时,已不再被人们当作是一种需要长时间品味、观照和研究的作品,而成为那些从它旁边匆匆走过、对它浮光掠影扫描一眼的大众型观众的产品(有人统计过,现代观众在每一作品面前停留的时间平均不到5秒钟)。

艺术一旦屈服于市场和分配的压力,就必须变得容易传播和容易被大众吸收,从而不可避免地变成包装统一的商品。

这种媒体包装物的基本特征是其生产的稳定性、质量的标准性、传送的方便性和传播的容易性——而这一切对市场经济都是极为关键的。

正如拉尔夫指出的,在这一大潮中,即使过去供人们在其中对艺术品仔细品味和欣赏的博物馆,也变成艺术炒作和包装的主要所在。

也就是说,博物馆不再满足于保存、研究和展览过去的珍宝,而是热衷于创造一种时髦和潮流。

很多时候,即使博物馆展览的是古代的或近代的作品,也必须以一种适合现代人消费方式或现代潮流的方式展览(尤其是其解说词或介绍语)。

与此同时,那些被过去人们视为二流的作品,那些枯燥说教式的或感情用事的和浅显的作品,如果被认为适合当代人口味,也会被人从尘封的仓库里拖出来,上升到显赫地位。

在多数情况下,许多作品之所以流行,不是因为它们具有一种内在的优秀艺术品质,而是因为它们被人们加以炒作,一时之间声誉大增。

很明显,现代媒体传播系统使用的一切手段——印制宣传册、采访艺术家、请人写评论文章、录音、录像、摄影、编制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传记展览、宣传游说、四处露面等等,博物馆全都采用了。

更可悲的是,由于当代媒体传播系统的巨大胃口永远无法填饱,所以传统的、现代的和当代的艺术已经远远不够用。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有更多的新形象以极快的速度制作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没有时间去区别艺术的真与假、好与坏、有无艺术表现力等。

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和恶化,所有的好坏和高低区别最后都不复存在了,由此而造成的所谓大众艺术,不过是将美感要素规范化、将真正艺术的创造性构成和表现力标准化。

很明显,这种大众艺术是在反抗真正的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真正的艺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举例说,大众艺术以公式化和包装化为主导,而真正艺术却是为不确定的深切感受和新的发现所营养;真正的艺术通过创生而求新,大众艺术则通过市场需要创新;真正的艺术永远是精神领域的开拓和发现,大众艺术则纯粹是一种娱乐。

总之,艺术一旦冠以“大众”二字,就有可能立刻被弄得面目全非。

或者说,一旦先锋艺术家屈服于媒体传播系统时,其创生性便逐渐减弱,追求时髦和市场发达成为其主要的使命。

2.“反艺术”潮流

除了大众艺术外,当今世界还出现了另一股“反艺术”潮流,这种“反艺术”采取的一个最激进的手段就是将艺术降低为一种纯粹的感性刺激物或一种俏皮话。

另外一些“反艺术”家则象钻石切割工人那样,将人类艺术瑰宝的关键部分一刀一刀地削掉:

首先是削掉它的题材,然后是砍掉了它的笔画、色彩、质地和构图,继而是抛弃了它的平面。

最后,它不再是一种“人造物”,而成为一种无影无形的东西。

问题在于,当现代艺术家们一步步改变了艺术的形状、外表和实质时,他们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抛弃了它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展现的生命力,无法与人的心理结构发生“异质同构”作用,更不可能具有鼓舞人和提升人的思想和精神的潜力。

也就是说,在将艺术的形式的可持续发展性质和人文功能抛弃的同时,这些反艺术者其实已经丢弃了艺术根本的人文关怀。

3.艺术仅在单一文化背景中发展

艺术遭受污染的第四个表现,是多种文化之共生关系的破坏。

众所周知,同当今自然界物种的迅速减少一样,文化的物种也正在日益减少。

由于美国和欧洲经济的强大,加之现代传播媒体的作用,世界文化变得越来越欧洲化和西方化,欧洲中心主义成为强大的世界潮流,少数民族和弱小民族的文化正在被侵吞和消失。

有时就在一夜之间,世界各个不同民族和人种都唱起了同样的歌,穿起同样的衣服,说着同样的话语,创造和欣赏同样的艺术。

许多经济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年轻人,甚至以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为耻辱,从而加快了文化西化的步伐。

西方艺术样式称霸世界的结果,是整个世界范围内艺术的物种日益减少,从而使各种不同艺术之间失去了对话、碰撞、交流、共生、互生的机会,艺术的创新一旦失去了基础,就难以保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4.被灌输的艺术

人文学家发现,过去很长一个时期的学校教学,主要通过灌输的方式进行。

其结果是学生的知识可能增多了,但智慧却减少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灌输式教学破坏了智慧生成的最佳生态。

很明显,对自然来说,其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不仅因为它有众多的物种,而且因为各种物种之间总是不停地相互作用,从而不断产生出新的物种。

但灌输式教育却从根本上违背了这一生态规律,由于大学和中学过细的分科,一个学生经由灌输,学习了很多门知识或许每门知识的学习都通过死记硬背获得良好的成绩,但可惜的是,灌输和死记硬背使他所学的各门专业知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更谈不上一种共生关系。

事实证明,没有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共生,学生就难以得到智慧,笔者认为,任何时候,知识的累积和相加不等于智慧,知识仅仅是得到智慧的前提。

假如各种知识在塞满人的头脑,而且各占一格,互不联系就无法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这时候,人不仅得不到智慧,还可能变得迂腐,甚至成为傻子。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塞得越多,心灵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领地就越小。

当心灵完全被塞满时,“自我”就被完全全排斥了。

这时,人的头脑还不如一台计算机。

一台塞满程序的计算机尚可以随时调出信息,一个塞满知识的头脑却不能,这时的头脑好比一座未开光的泥胎,毫无灵气。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越学越傻”。

在当今时代,人们常常称这些人为“单视野的人”、“破碎的人”、“考试人”和“有IQ而没有EQ的人”。

在这一灌输式教育的大背景中,艺术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给学生灌输艺术创作的技巧。

但遗憾的是,由于许多从事这种艺术教育的教师,本身缺乏美学的素质,更不懂美学规律,从而成为一种只懂艺术技巧而不懂艺术为何物的艺匠。

这样的人所培养出的人只能是一些小艺匠,艺术本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增强学生的美学感受,这些教师却只教给学生唱歌和画画的技巧,甚至以获奖为钓饵,勾引学生的名利思想。

例如,一个学生在绘画课中学会了如何“留空白”造成“空灵”效果,他的内心却一点也没因此而变得空灵,一旦得到成名的机会,就利用这些表面上看似空灵的作品去换取金钱;许多学生学会了演唱美丽纯洁的歌曲,内心世界却很肮脏,这样的艺术教育显然从根本上违背了艺术教育的初衷。

在我国,关于“什么是美育?

什么是艺术教育?

”的问题,迄今仍有争论。

许多人甚至认为,所谓美育和艺术教育,就是在学校多增加几节音乐课、绘画课和艺术欣赏课。

一些新闻媒介在报导先进的美育学校时,总是不惜笔墨,渲染这些学校如何耗费巨资,建立乐队,如何重金邀请艺术家到校讲课,如何在社区内的音乐或绘画比赛中拿到名次,他们不明白,这样的“艺术教育”或“美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落后的灌输式教育,这种教育多受人为的奖赏机制制约,必然要耗费学生的大量时间和许多金钱。

因为要实施这样的“艺术教育”,唯一途径就是增加灌输式艺术课,而这种课不仅对其他课的教学没有促进,还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5.被当作智力资源开发的艺术

本世纪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园丁式教育,是对灌输式教育的一次革命。

这种教育是在灌输式教育的种种弊病越来越不为人容忍时发展起来的。

它所以被称为园丁式教育,是来自这样一种设想:

儿童就像一粒正在发育的种子或幼苗。

作为一个有机体,其体内早就潜藏着一种独特的发展式样和不同的发展程序和步骤,如果发育的条件适合,它就会像一棵向日葵一样,由一棵幼苗一步步发展出粗大茎干和花盘;如果条件不适合,它就会拒绝萌发和成长。

有鉴于此,教育者就应该像一个园丁,他的职责和任务,就是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潜能按照其内在的预定的程序发挥和发展出来。

这个设想的文化大背景是本世纪七八十年代爆发的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国际性大讨论。

此时很多人认为,人的大脑有很大的潜能,目前尚未开发出来和未经使用的潜能有百分之九十。

如果这部分潜能能够发展出来,对人类事业将有很大的推动。

当时许多人指出,从根本上说来,“发展”不是一种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所能衡量的经济发展,而是人自身能力的发展,或者说,是个体对自己内在潜能的不断挖掘。

发展的关键是实施正确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人的无限的潜能通过教与学而具体化起来。

因此,人类必须彻底改造教育体系,变灌输教育为园丁式教育,使学生从托儿所到大学期间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展自己的智能,许多人甚至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人类自身的智力比开发外层空间更为重要。

当时的多数教育家们一致认为,对于开发孩子的智能来说,园丁式教育比灌输式教育优越之处就在于它更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种轻松、自由、美好、和谐的环境,使他们得到更多创造“有用的”和“美好的”事物的机会。

在园丁式教育中,学校不再是一个专门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地方,而是一个为他们提供创造和发展自己机会的地方。

但是,这种对人类潜能的认识仍然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也就是说,它似乎把人类潜能视为海底油田一样的东西。

众所周知,海底油田是早己存在的,也是有限的。

但问题在于,一个海底油田再大,也有一定的开发寿命,人类潜能却不是如此。

三、艺术教育与文化生态保护

在当今时代,为保护文化的健康生态,人们提出许多措施和设想,如发展多元文化,建立审美文化,发展一种综合式艺术教育等。

下面分别予以论述。

1.发展多元文化

目前正在全球流行起的多元文化教育,是保护文化物种和保持文化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之一。

但实施多元文化的一个最生动和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艺术进行的。

艺术往往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凝聚。

学会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艺术,就是尊重他们的文化;保护这些地区的艺术品种,就是保护这些地区的文化。

因此,发展艺术和艺术教育,就无形中起到保护文化生态的作用。

目前蓬勃发展起来的综合式艺术教育,克服了以往艺术教育轻视文化因素的弊病,在保护文化生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发展新的教育观念

以上指出,文化生态遭到破坏的标志,首先是文化之水——艺术——受到污染,因此,要想保护文化生态,首先要维护艺术的纯净和尊严。

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实施正确的艺术教育。

要想实施有效的审美和艺术教育,必须根据艺术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结构进行,把握这一结构是使人恢复到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关键。

如果说在自然界实施物种保护,是让多种物种共存互生,以恢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状态,那么在文化领域实施多元文化保护,就是要恢复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对个人来说,则是要通过艺术的欣赏和创作使人的精神和心理回到自然的生态中,以达到个人全面地和持续地发展。

但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艺术教育?

本世纪90年代,人们通过对以往的灌输式艺术教育和园丁式教育进行反思,逐渐得到这个问题的明确答案。

人们认识到,虽然园丁式教育相对于灌输式教育来说,有很大进步,但却有着致命的缺陷。

首先,它所理解的“发展”,不过是一种固有潜力的开发。

但是,一个海底油田再大,也有一定的开发寿命。

同样,把这种潜力开发比做开发向日葵(或其它树木或动物)的潜在发展式样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