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752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备考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备考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备考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备考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备考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备考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考试试题.docx

《高考语文备考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备考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考试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备考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考试试题.docx

高考语文备考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考试试题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53)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考试试题

四川成都七中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筵席/妍丽

落枕/落后

薄弱/单薄

B.巷道/巷战

信笺/渐染

奴婢/裨益

C.璞玉/胸脯

供应/提供

碘酒/踮脚

D.眼眶/框架

雇佣/慵懒

拘泥/忸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历练

松弛

明火执杖

矫揉造作

B.文采

故技

老羞成怒

无事生非

C.缉私

朗颂

偃旗息鼓

天网恢恢

D.闲暇

修炼

砰然心动

绵里藏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一个救生舱、一个应急避难场所也许比一同下井的领导更能保障矿工的安全,就如智利矿工大营救所显示的那样。

只是中国矿工何时才能拥有这个不时之需呢?

B.多年来,社区干部想方设法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留守儿童、照顾孤寡老人的事,真是罄竹难书,一直被人们称道。

C.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控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D.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但战事的本身,还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地铁一号线的开通贯穿成都南北,北达升仙湖,南至世纪城,途经文殊院、天府广场和省体育馆,对于很多喜欢出门游玩和运动的市民来说,无疑为他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B.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的概念车叶子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叶子在设计中以电能为主要动力来源,其技术核心是自然能源换技术,包括光电换技术,风电换技术,二氧化碳吸附和换技术。

C.中日关系一向微妙,中国政府一直本着睦邻友好的态度积极发展两国外交,但日方的态度经常摇摆不定,甚至举动出格,数十年经营起来的中日关系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弈秋》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效果的好坏,老师既有教的方法问题,也有学生自己念得是否用功的原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9分)

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

在中国,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

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

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过程之中。

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

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是去冒犯和亵渎它。

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

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

对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海德格尔认为:

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

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被称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为君子、圣贤。

当今时代,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愈来愈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强,一些人的敬畏感却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渐弱化。

这种趋势的存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也相应地滋生、助长了人类病态的痴狂,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云:

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正是人类明智的狂性自歇才使得敬畏伦理的智慧之光普照大地,人类也才不至于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进而才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

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仁爱之心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加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

人类应该有所敬畏。

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

这种限制和规约,使人类不至于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进而才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这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特别是在人的主体性已得到极大张扬的今天,尤为必要。

(原文有删改)

5.下列各项不属于敬畏伦理的表现的一项是(

A.《礼记》中对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的记载。

B.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

C.中国哲人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

D.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的认识。

6.下列关于人类要敬畏伦理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畏伦理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也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B.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

C.当今时代,一些人的敬畏感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逐渐弱化,这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D.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

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畏伦理是人类用以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人们在它的约束下有所为或有所不为。

B.敬畏伦理是在人类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自然、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产物。

C.敬畏感始终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它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

D.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孟德传

【宋】苏辙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

少而好山林。

既为兵,不获如志。

嘉祐中,戍秦州。

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

自念:

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

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

惟山之深者往焉。

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

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

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

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

德之言曰:

凡猛兽类能识人气。

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

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

须臾奋跃,如将搏焉。

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

试之前后如一。

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

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

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

德具道本末。

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

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

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

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

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

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

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

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

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

然囊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吐利胀懑,无所不至

利:

通痢,腹泻

B.逡巡弭耳而去

弭:

低垂

C.德自分死矣

自分:

自己料想

D.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

庶几:

差不多

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C.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德在山中的几年里多次与猛兽相遇,了解到它们大多有能辨识人气的习性。

B.宋孝孙认为孟德不像是恶人,于是派人向上级报告,并把孟德安置在秦州。

C.苏轼认为孟德是有道之人,孟德意识不到自己的浩然之气,而外物感觉得到。

D.苏轼的《书孟德传后》写了一则小儿不知道怕虎而虎也没伤害小儿的故事。

四、(23分)

11.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

(3分)

(2)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4分)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西京:

长安。

牙璋:

调兵的符牒。

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凤阙:

帝王宫阙的泛称。

龙城:

匈奴城名,这里指敌方要塞。

(1)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写边报传来,志士情绪高涨。

评析照和自的表达效果。

(4分)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描写怎样的场面?

简要分析。

(4分)

13.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每空1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花径不曾缘客扫,

(杜甫《客至》)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李白在《蜀道难》诗中写道:

西当太白有鸟道,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苏洵《六国论》)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22分)

明月文

周涛

那一轮月亮果然是越来越圆了,它的圆满就像一个句号,结束了四季中最好的时光。

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至此宣告结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随之,将面对暮秋的肃杀和寒冬的凛冽。

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月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渐渐培养了独特的心理,这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内敛的,中国人选择了这一天像蚕吐丝一样,把轻易不肯吐露的心思,拉得很长很长──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轻轻一问,看似漫不经心,却一下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远古洪荒,一下就追问到了人类的源头。

陈子昂在白天想到过这些,他意识到自己的短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也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他甚至想纵身而起欲上青天揽明月。

这些唐代的中国人在千余年前就想到了这么远、这么深,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命题,这说明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然。

因此,中国人过中秋节便顺情合理。

可以说,中秋节是一个全民族的诗的节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世界上哪里还有如此凝聚人的心思的节日呢?

别的节日都热闹,唯有中秋节,静远,约定俗成,中秋节是不能放鞭炮的,别的节日放鞭炮是造气氛,中秋节放鞭炮是煞风景。

那一轮月亮确实是越来越圆了。

因其圆满,反而倒惹出些人的伤感。

这时候,伤感是一种难得的、美好的情绪,是思念,是怀旧,是静下心来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总结。

这些美好的情绪都天然地带有感伤的情调。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感怀;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是伤感;月出惊山鸟是静;露似真珠月似弓是巧喻;只有李白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毫无伤感之意,一出手,写月亮也是万里横空出世的气魄!

但是不管怎么说,唐朝的大诗人没有不寄情月亮的,一本唐诗,处处见月,虽说各有各的写法,各有各的寄托,却是个个身上沐浴着月轮的光辉,处处闪现着月亮赠与的灵妙!

最令人费解的是,以大唐国力之盛、疆域之广,唐诗里竟无一首写太阳的、歌颂太阳的,似乎太阳就根本不存在,月上柳梢头才是人间最美好的时刻。

那一轮月亮正在白莲花似的云朵里穿行,云动疑是月在行,云破月来花弄影。

可以有一丝风的清凉,但风不能大,风一大便不是中秋良宵佳地。

恰恰是中秋这一天,很少有月黑风高夜,这也是天意独怜人间燥热,降下这一片清凉和圆满。

最好有三五良朋,一石桌,几藤椅。

一壶老酒须温热,撒一撮姜丝。

要有一碟花生米,茴香豆更好;一罐凤尾鱼,一盘大闸蟹,再加上一些果品。

不求醉饱,但营情调,故万万不可端上来一大盘手抓羊肉,煞了风景。

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真可谓秋之伤情处,不过还有更伤情的,那一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更将人生的落寞凄凉、心无系处突兀地暴露在典型情态之下。

唐以后,宋朝明月愈华美凄清,这一脉相传的明月情结,已经明白无误地揭示出中国文化中的柔性倾向,即便豪放如苏东坡,高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也还是问的明月而不是红日。

那一轮月亮此刻正高悬夜空,如同宇宙间惟一的一盏华美的路灯。

谁也不觉得那光明是反射太阳的,只觉得那清光是它自身独有的;它不炽烈,不耀目,使人可以沐浴那光明,直视那月轮,月之光明,亲近可人。

月光如水,那是无声的低语,是母亲慈爱的目光,是打乱了星星的诗行后醒目的句号,是云朵的和声伴唱下突出的主题曲。

月亮不仅一直这样陪伴着我们、关照着我们,而且不断地提升了我们目光、拓展了我们的心胸。

我们已经完全习惯了月亮,习以为常,以为理所当然,从来没有人想到过,假如宇宙间从来没有月亮,人类将生活在何等蒙昧的万古漫漫长夜之中,而那将是多么难以忍受的黑暗生存!

幸亏,我们有月亮!

中国的古代神话有射日之说,后羿射日,可见于日有恨,至少是爱恨交加;还有逐日之说,夸父追日,中途渴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只有月亮的神话是最美的,奔月,嫦娥奔月,惟有美丽的嫦娥配得上月亮里的广寒宫。

神话之所以是神话,就因为它太神了。

在那样远古的人头脑里演绎出的故事,竟神奇地预言了千万载之后的人类行为──今天人类正在登月,只不过不是携带兔子而是带着小狗。

关于太阳的神话,在今天也实现了,那就是原子弹、核弹,每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无疑是在大地上升起一轮裂变的太阳火球,后羿要射落九日,解除生民之苦难,也完全符合当今时代的现实。

我们不要千千万万个带着核弹头的小太阳,但是,我们要一轮永不污染的月亮!

月亮总归是不老的。

千万年来,一代又一代看见过月亮的人,都老了,都死了,只有月亮,仍在高悬。

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清辉未减,容颜不老。

那月轮上隐约着的团团阴影不是老年斑,而是月宫参差错落,月亮的美容术万古不朽。

到这里,突然明白了:

那轮月亮,那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月亮,正是一颗高悬碧空,心迹朗朗的中国心。

中国人的风韵,中国人的审美,中国人的情态,全在那轮月亮的涵盖里,一句话,中国的古老文化是月亮文化。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是全人类,千里是全世界。

相信中国的月亮文化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因为──在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月亮,月亮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月亮代表我的心,我的心是中国心。

月之明明兮,我心敞敞;月之盈盈兮,我心荡荡;月之遥遥兮,我心恍恍;月之临窗兮,我入梦乡。

(《人民日报》2009年1月10日,有删改)

14.请你结合第4自然段说说中秋节有什么特点?

(4分)

15.说因此,中国人过中秋便顺情合理,请你结合全文说说这是为什么?

(6分)

16.请谈谈你对永不污染的月亮一词的理解。

(6分)

17.本文使用多种艺术手法,请你就文章的艺术手法任选二个角度进行赏析。

(6分)

六、(15分)

18.将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个长单句,要求保留全部信息,可以增删个别词语。

(5分)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2010年税率调整提案。

美国在2月27日公布了这一提案。

美国高收入者有260万。

提案拟将高收人者的两项高收入税的税率提高至36%和39.6%。

今天,美国国会通过了这个提案。

19.请以管乐团组织委员张明的身份,把11月3日李易的内容重新整理后,在11月4日告管乐团苏老师,不超过60个字。

(6分)

内容如下:

张明,我是音乐学院李教授的助手李易。

苏老师打不通,我只好麻烦你了。

我们李教授和你们苏老师约好后天上午在音乐学院音乐厅指导你们学校管乐团排练,需要苏老师确认一下具体时间是不是上午9点。

请告苏老师,并请他在确认后回我,我的号码苏老师知道。

20.阅读下面的示例,为提供的两组镜头分别设计画外音。

要求主旨明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

示例:

[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中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同学扔在校园中的废弃物丢进了垃圾桶。

[画外音]拾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成长,传播的是文明。

[镜头]一辆吉普车减慢速度,停在信号灯前,耐心等待闯了红灯的孩子们过去。

这个时候,一名执勤交警对司机微笑,并且敬礼。

[画外音]

[镜头]晚自习结束后,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最后,教室里空无一人,日光灯一直亮到天明。

[画外音]

七、(60分)

21.作文(60分)

题目:

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

要求:

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卷答案

1.C(A、yn;lo

/lu;b;B、hng/xing;jin;b;C、p;gng;din;D、kung;yng;n/n)

2.B(A杖-仗C颂-诵D砰-怦)

3.A(A不时之需,形容随时或临时可能出现的需要。

B罄竹难书,贬义词,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C监测侧重测算、测量,针对某种事物或问题;监控侧重控制,针对某种现象或行为,语境说明的是测算数据得出结果。

D此句前后为因果关系,用针对表原因很不恰当。

可将针对改为由于或因为。

4.B(A主谓搭配不当,主语开通不能和后面的谓语贯穿北达南至途经等搭配;C句式杂糅,会遭到破坏和有遭到破坏的危险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D语序不当,前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既有应该位于主语老师之前。

5.A.该项说明伦理二字很早就合用了,不是敬畏伦理的表现。

6.D.只是对褒扬敬畏感的具体阐释,不能成为要有敬畏心理的原因。

注意文句它(敬畏感)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

7.B.文中没有说敬畏伦理是自然的产物。

8.D

(庶几:

希望、企图的意思)

9.

C(C.各个/兼词,之乎;A.介词,用;B.表折,而;D.就)

10.B(宋孝孙并没有派人向上级报告)

11.

(1)翻译:

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

(2)翻译:

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

(3)翻译:

我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12.

(1)照渲染了军情紧急的气氛。

烽火把整个长安照得通明,用夸张写出边报频传,外患严重、情势危急,战事即在目前的紧急状态;自写出了书生由衷的报国激情(爱国激情)。

一个自表现其从军的愿望与卫国决心,烽火引起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志士情怀。

(紧张气氛1分,分析1分;报国激情1分,分析1分。

大意同即可)

(2)描写了将士冒雪战斗,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

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

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

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两句诗,有声有色,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冒雪战斗,奋勇杀敌2分;分析2分意思同即可)

附:

诗歌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

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

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

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

凤阙是皇宫的代称。

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

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

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

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最后两句: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

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

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

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