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733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x

《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x

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我们要为每一双小脚找到更适合的鞋子,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上跑的更快,跳的更高。

在广大农村地区,多数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非常淡薄,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导致学生的家庭教育严重缺乏。

我们急需走近学生家庭,彻底全面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为他们找到更适合的成长途径。

而家访这一曾被作为传统的加强家校联系的重要方式,使我们可以更彻底全面的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成长环境,使学校与家庭的关系更加融洽,从而更好地发挥家校互动合作育人效果的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便捷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人们对家访这种家校联系方式越来越陌生。

在如今家校间的联系中,学生出了问题,一个电话、一条信息就能达到家校联系的目的,快捷又方便。

然而这样的联系所起到的效果有限,家校关系不平等,家校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隔膜。

学生在中间左掩右遮,家校得不到互动,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生源结构复杂,教育教学工作难度较大。

据调查,我校留守学生占全校人数的42.2%,外籍学生占全校学生43.1%,由于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原因,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学习态度较差,成绩也差强人意;行为习惯较差,不遵守纪律等。

这些都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制约学校的发展。

所以我们更需要进行家校互动教育的研究,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是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对教育的责任。

我们正是通过多年家访实践认识到家访的优势所在,提出开展传统家访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以家访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并在传统家访的形式上针对新时期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意义

1、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学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

如今的青少年,仅仅依靠学校里的了解、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渗透到家庭访问之中,尽可能地利用家访对学生各方面情况多了解,多分析,多疏导。

2、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班主任搞好本班工作的重要补充。

家访工作的成效如何,关系到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影响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参与和支持,进而影响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

3、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补充。

在学校工作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掌握与家长交往、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

在指导中,我们应特别重视:

对家长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对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指导以及每个家庭的“个性”特点。

4、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有利于交换家校双方的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最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家访实践探索,总结归纳通过家访互动教育活动对学生教育的实质性效果,充实家访内容,创新家访形式。

2.通过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的实践研究,找到家访的有效沟通策略。

3.形成有实效性、具备指导意义的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的工作流程。

4、针对家访实践活动,制定完善的校本培训方案,培养一支敬业、善于研究的教师队伍,让我校师生和谐成长,实现全中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1、调查家校互动联系情况,尤其是家访的现状,总结成功的实例,发现存在的不足,分析出现的问题,架设教师、家长、学生三方沟通的桥梁。

 

2、研究家访实践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探索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方面学校与家庭教育合作的内容、形式与方式.丰富和深化家访的内涵,寻求提升家访实质效果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3、探究多样化家访形式,提炼出对今后家校互动联系具有指导意义的要素,形成促进家校互动教育的家访实践经验。

 

4、结合家访实践活动,探究家校结合互动教育的其他互补形式,增强家校合作意识,拓宽家校合作渠道,形成一条操作性强的家校合作教育途径。

(三)课题研究所采取的方法

1.调查法。

通过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家长对家访这种家校互动教育形式看法和要求,也查找发现以前家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行动研究法。

研究者直接参与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与解决问题的办法。

3.个案研究法。

以典型学生群体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实践,促使家长进入学校与家庭合作教育的特定情景,寻求解决学生问题的最佳形式。

4.经验总结法。

对家访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现代通讯工具发达的背景下家访的优势:

在老一代的教师工作中,经常有教师家访的感人故事,这种美好的传统不应该随着社会发展而遗失在教育历史的角落。

也正因为当下现代化通讯手段多样化,这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才更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为返璞归真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教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家长,争取到家长更为有力的配合,对于教师来说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家访能使我们深入了解学生:

一般情况下,如果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或是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大多数教师都采用电话联系家长、请家长到校等方式,但这些方式往往使我们不能接触到问题的核心处。

而通过家访,教师可以结合家庭具体环境多方面零距离接触学生,达到更为有效的教育目的。

 

3、家访更能进行有效沟通:

在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都在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也增加了彼此交流的信息量。

人们之间的交流,面对面是最立体化的一种方式,通过眼神等各个神情的变化,可以让教师捕捉到平时不易观察的现象,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有更为立体化的了解。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很多看似复杂的教育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1、课题的选择与确定:

2012年9月

在反复征求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了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并拟同时申报这一问题的实践研究课题。

2、方案制定、修改、立项:

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根据办学特色制定了《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方案》。

在实施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申请立项,并于12月批准立项。

2013年5月22日举办了开题论证活动。

3、课题的调查阶段:

2013年1月——2013年2月

课题组成员对全校3个年级6个班226位学生及其家长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调查问卷260份。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完成了调查分析报告。

深入了解了学生、家长对家访的看法和要求,查找发现以前家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论证,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意义。

4、课题的行动研究阶段:

2013年3月—2014年8月

2013年3月,成立全州中学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全州中学家校互动联系小组。

2013年5月起,以每学期一次的普访活动,班主任不定时单独家访的形式,全面开展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活动。

2013年9月,根据家访实践过程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制定《班主任家访前后工作指南》,并发放给每一位教师,提升家访的实质性效果。

2014年1月,开展“家访案例”、“家访故事”“教育随想”征集评选活动。

2014年4月,组织教师撰写“我的家访故事”参加镇江市第四届“我的教育故事”主题系列征文评选活动。

2014年5月,向班主任发放电访记录表,与家访有效结合。

2014年6月,根据对实践中发现问题的分析研讨,学校向家长发放了《家庭教育要求》,向教师发放了《学校教育要求》。

2013年5月起,结合家长学校的教育活动,按期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如《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引导孩子健康地过好闲暇生活》等。

在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校园网开通了《学校特色》等栏目,学校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知识、互相沟通、友好交流。

5、课题的检测反馈阶段:

2014年9月—10月,各课题组成员上交材料。

6、课题的结题:

2014年11月—12月,回顾课题实施各阶段的进展,对课题方向进行补充和完善。

实事求是地归纳课题研究的成果和查找研究的不足。

2014年12初,完成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和结论

通过课题研究,大大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对新时期家访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通过家访活动的实践探索和归纳总结,充实家访内容,创新家访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复杂的任务。

”因此。

家访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传统的家访往往是出现问题以后,教师匆忙家访,目的单一,往往家访变成了告状。

为此.我们在实践中对传统家访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深化——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a、实践中不断丰富家访内容:

1.关注全体学生。

促进全面发展

传统家访往往关注的是问题学生,出现了问题再家访.这样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些在校表现良好的学优生,他们在家里的表现也需要我们平时去关注,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2.关注访谈细节.提前消除隐患

当学生在学校里发生了问题.老师再进行处理时,就相当地被动,而家访能提前感知学生发生问题的征兆,预测学生心理发展趋势,能有效预防学生易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前消除隐患。

3.关注家长教育水平,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许多农村学生的家长本身素质不高,他们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不能很好地适应现时代的家庭教育。

因此在家访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

(1)、利用家长学校开展活动的机会。

邀请专家对学生家长进行提高教育水平的指导。

(2)、邀请优秀家长代表进行教育子女的经验交流。

(3)、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通过网络、信息向学生家长提供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

(4)、根据不同家庭情况,家访时针对性准备一些和家长、孩子有效交流、沟通的学习材料。

和家长通过拉家常,讲故事的方式一起学习,再结合其他情况相近家庭的好的教育方法向其家长传授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帮助他们探索家庭教育的规律,改进教育方法。

b、创新家访的形式:

1、设计合理有序的家访流程,进行有效家访

家访前作好周密的准备.弄清家长、学生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家访,防止对一些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2、注意丰富语言,进行情感交流,切实做到家访沟通有效

家访中充分尊重家长、学生,平等交流.教师要发挥语言情感功能,不能让学生当众出丑,觉得很没面子。

3、更新家访形式,增加情感沟通

有些家长知识水平较低。

就非常希望学科老师指导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

所以在家访中采用学科教师家访与班主任老师集体家访相结合,可使家访的内容更全面,效果更明显。

4.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建立家访小档案

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跟踪家访,做好相关记录。

家访一结束,就能把家访情况和反思及时写出来。

这对以后的家访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5、多种家校互动形式互补,增强教育实效性

电话联系、网络等方式有着它们自身的优势,我们把它们和家访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家访的有效性。

(二)、立足家访实践经验,全面转变教师家访的态度,形成家访的有效沟通策略。

1、克服主观障碍因素,培养正确的沟通理念,建立和谐的沟通平台。

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沟通观,思想上重视,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合作者,积极主动地、经常性地与家长联系,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与家长商讨教育孩子成长的最佳方法。

2、事前准备是获得良好沟通效果的基本前提

对于事先约定的家访沟通,教师要对所谈话题充分考虑,与家长见面时才能有条不紊地交换意见,从而实现预定计划。

对于“不期而遇”的家访沟通,教师就要善于“临阵磨枪”,将孩子在校的情况简明、扼要地向家长反映,并提出希望沟通的目的与计划。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对每位学生要多加关注,同时要熟练运用各种沟通方法。

3、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消除家长心理障碍,营造和谐、平等沟通氛围。

沟通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沟通者的态度。

教师作为沟通双方的主导方面,要把握好家长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消除各种诱发心理障碍的因素,营造一种平等氛围,使双方在心理、感情上接近和融洽。

(1)、尊重家长的看法或建议,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评价学生要客观真实。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学生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

(3)、注意谈话形式与方式。

谈话要委婉,注重技巧。

教师与家长谈话时,切忌用教训式语气,语气要委婉,态度要随和,语态要真诚,使家长能准确把握要旨,领悟当家长的应做些什么,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教师得体的语言,可以赢得家长的尊敬,增加家长的可信度,形成和谐的沟通氛围。

(4)、方法建议要有建设性,原则上是提出问题,同时要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尽量避免“登门告状”、“乱发牢骚”的现象。

教师应善于找到向家长提出要求的适当形式,可以采取“避逆取顺”的策略,避免触动对方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顺情心理的策略;也可以采用变换语言或变换角度的手法来叙述。

(5)、要注意运用信心激励,在与家长沟通时,需要通过这种期望和肯定通过家长传输到学生那里,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绩效。

这一点在教师与“后进生”家长沟通时尤其需要注意。

(6)、要顾及学生家庭的尊严和隐私。

凡涉及到家庭隐私性质方面的问题,教师一定要为家长保守秘密,只有注意维护家长和孩子的尊严,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

4、掌握家访技巧,采用家访个别沟通策略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地进行家访,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融洽感情,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形成共识,使双方都对学生有更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相互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

家访要做到以四点:

(1)、教师进行家访,一定要目的明确,制订详尽而可行的计划。

(2)、了解学生。

家访前,班主任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3)、提前预约。

家访前,要与家长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

(4)、时间的选择与控制。

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

(5)、内容和时机。

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也可以家访。

5、构筑信任平台,打下教师与家长良好沟通合作的坚实基础

首先教师态度要诚恳、负责任。

教师对学生的方方面面要作充分的了解,让家长知道你对孩子重视,沟通是认真的,而不是虚与委蛇。

这样既能获得家长的信任,有利于从感情上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理想的效果;又可以增强家长的责任心,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与配合。

其次,充分发挥“爱”在教育中的特殊功能。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要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爱,会迅速、有效地缩短家长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大大增强家长的信任感和责任感。

对工作中处理不当的问题,有勇气向家长致以歉意,同时要虚心接受家长的批评、建议。

正确引导家长充分发表意见,通过平等商讨,求得家长对自己工作的理解、认同。

6、讲究艺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

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的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我们在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艺术。

(1)、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

最让人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

可怜的分数,家长的失望叹息。

我们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要尽量挖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

只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2)、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要心平气和、以理服人。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微笑能让人轻易渡过尴尬、困难的场合,既能赢得别人的好感,还能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消除误解和矛盾。

(3)、对于溺爱型的家长,首先肯定学生的良好的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

同时恳切地指出溺爱孩子的危害,耐心、热情的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

(4)、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教育孩子的活动。

增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5)、对于有教养的家长,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7、转换角色,变家长消极被动参与为积极主动参与,让家长在沟通中扮演主动角色。

首先,要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教师,了解班级,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在学校组织家访的同时,鼓励家长访校,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使他们对学校情况有全面的感性认识。

其次,有计划地组织家长委员会成员到校共同商讨学校工作,进一步加深家长对学校和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利用家长学校举办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由家长代表现身说法,交流经验体会,让家长参与研讨和相互启发。

激发家长关心、支持教师工作,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三)根据家访实践活动中提供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制定了有效的“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工作流程

1、在家访实践过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发现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无规律的生活习惯是造成不良学习习惯的重要根源。

孩子对时间观念淡薄,生活中更不可能做到雷厉风行,处事不严谨、无条理,从而导致作业拖拉。

(2).学生自我服务、承担家务情况不容忽视,导致责任、自主意识薄弱,依赖性强。

独生子女的养尊处优的生活明显体现,家长的包办养成了孩子的生活散漫、依赖性强和懒惰的习惯。

(3).家长的奖励方式存在偏差,家长的奖励与学生的期望存在偏差。

家长的物质奖励超过精神奖励,这违反了奖励以精神为主、物质为辅的原则。

(4)、学习没有目标和缺少计划,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的计划性指导教育存在缺失。

(5).良好的预习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导。

不预习的比例明显过高,这有教师指导问题,也有家长不闻不问存在的问题。

(6).作业习惯与作业订正是学习困难学生要突破的难点,存在为作业而作业的问题,订正作业没有做到独立思考与独立完成,家长和教师都存在责任。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得出初步结论是:

(1).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一般来说,生活习惯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习惯也相应的存在类似的问题。

(2).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的认真、仔细、有耐心,也必须反映在学习中是否认真、仔细、有耐心。

(3).家长中存在着忽视对子女奖励的现象,还存在着对子女的表扬金钱、物质奖励过多的倾向,而子女往往希望得到的只是口头表扬。

(4).家长对子女的理解、宽容、鼓励比责备效果要好得多。

家长的言行对子女的影响极为深刻。

(5).教师、家长忽视对学生预习的指导、检查,对学生作业前的预习、作业的订正缺少指导和检查、督促.

2、制定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的工作流程

大量第一手资料的获得,使我们了解了家校教育的成效和不足,为了更好地开展家校互动教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我们制定了以下“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的工作流程:

(1)家访活动准备工作

a、学校工作准备

我们建立了全州中学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工作。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家访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家访工作的实效性。

我们制定了全州中学教师家访制度、教师家访要求、家访工作考核细则和详细的家访活动实施方案。

b、教师工作准备

依据学校家访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每班班主任根据本班特点和本班家访目的制定家访计划。

C、学生情况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为开展家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2)全面开展家访活动

a、学校全员参与,为班级为单位,制定家访分工表

b、班主任带领任课教师全面家访,及时记录家访内容,汇报家访情况

c、电访、家长学校等多种互动教育形式互补,拓宽家校合作途径。

(3)家访工作反馈和整改

a、汇总家访情况,反馈家访意见

b、制定家访工作整改措施

c、组织教师研讨交流

(4)家访工作总结交流

a、学校家访工作总结

b、教师家访工作总结

C、开展家访案例、家访心得征集评比活动

(四)、制定完善家访活动校本培训方案,引导教师成为研究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

为了提升家访互动教育的实质效果,帮助教师明确新时期家访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工作艺术水平,培养出一支敬业、善于研究的教师队伍,我们制定了家访活动培训方案,并对教师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1、培训内容:

(1)、家访工作要求及规程。

主要包括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家访制度、工作职责等内容。

(2)、教师素养。

主要包括师德素养、获取信息素质、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等内容。

(3)、家访沟通技巧。

主要包括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及如何进行有效家访、家访实例等内容。

2、培训方法

(1)、学习反思

①集中学习。

组织教师集中培训,由家访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主讲,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认识。

学校政教处每月推荐有关的专题文章方便广大教师学习。

②实践研究。

组织家访实践工作,通过亲历家访,增强感性认识,拓宽工作视野。

③剖析反思。

根据家访活动,反思工作方式方法,深化成功经验。

研究家访案例,扬长避短,形成增强家访实效性的有效策略性。

教师积极撰写家访心得反思或案例,记录成功经验、失败之举,或者直面困惑,为自己留下进步的轨迹。

(2)、实践研讨

以研讨形式为主,着眼于小处,具体研究家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人人发表意见,互相学习借鉴,收集推广运用家访优秀工作经验,共同提高。

(3)、分层次结对指导

对年轻班主任,采取结对方式,通过有经验的班主任一对一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家访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通过对家访互动教育工作的不断总结,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也加快了我校创建家校互动教育特色学校的步伐,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2014年我校被评为“镇江市特色学校”。

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学生在各类评比中都取得可喜的成绩。

(五)、反思

a、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对于那些留守孩子,教师深深感到家庭教育的缺失,尽管家访中可以看到年迈的老人(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影,但感觉家访的效果还是不如与孩子的父母沟通效果好,这也许不是一两个教师所能解决的问题。

2、家访时的目的性、家访时的时间、家访时的情绪控制、家访时的语言艺术等诸多方面,还需要教师再注重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3、有的班级虽然家访工作做得很勤,但家访工作的反思和总结工作做得不理想,使家访的实效打了折扣。

b、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想法:

1、以家访为主要形式的家校互动教育的实践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当今的形式不仅要坚持家访,而且还要在家访中有创新的模式,使家访工作顺利、有效。

2、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主题班会对解决家访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有一定的疗效,不妨也可尝试着将主题班会与家校互动教育连接起来,变成一个新的课题研究方向。

3、继续运用好其他多种形式进行家校互动教育,比如,电话访问、网络访问等,提高教育实效性。

附:

1、家访互动教育工作流程材料

2、家访活动校本培训材料

3、家长学校工作材料

4、家访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