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632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

《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

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新年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分享自己的一点经验和做法,与大家共同做好开学前的热身运动。

※首先,我们来看本学期的时间安排。

这个学期共21周,20周周三、周四非毕业班期末检测(抽测),建议各位老师在18周结束课程进入复习,19周全面复习。

教材结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这三方面在《教师用书》里已经有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就不作详细说明了,接下来我主要在“教学建议”这方面做分析。

※教学建议

我们在准确掌握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要根据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年级的教学要做到:

四个落实

1、把识字、写字任务落到实处;

2、把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落到实处;

3、把积累背诵落到实处。

4、把了解词句,读懂意思落到实处;

下面根据不同的课型提出一些建议:

(一)识字教学

识字的要求:

认识550个常用字,根据“多认少写”的原则,掌握识字的方法,让孩子尽快进行自主阅读。

教科书通过识字课,课文,园地进行安排识字。

我们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认读出该生字,知道新字的偏旁。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重视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识字的方法:

1、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索学习

如园地一中,启发学生用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认识汉字。

园地二,启发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认识汉字。

园地三,启发学生用合一合的方法认字,用熟字相加组成新字。

园地四中,启发学生用形声字的方法认字,通过和学生探索,得出规律:

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

形旁表意思,声旁表音的特点。

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

园地五中,鼓励学生用反义词的方法认字。

园地六中,是一种趣味识字,通过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等方式两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园地七中,启发学生发现不同偏旁的字往往有不同的意思。

园地八中,启发学生用会意字的方法来认字。

(两字字义相加),舌甘甜,土里埋等等。

本册还编排了一字多义和多音字的学习,分别在33页,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意思不同。

(一张嘴,开张,东张西望)。

在76页,鼓励孩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往往意思也不同。

(听音乐是一件快乐的事。

在每个园地中,没有直接把识字的方法呈现给学生,而是把规律暗含在学习的内容之中,并提醒学生认真观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并把所获得的方法迁移到今后的识字之中。

这也是体现课标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鼓励多途径识字,提供多样的展示平台,让孩子展示识字成果。

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孩子在生活中识字,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识字的成果。

如园地一中,鼓励学生从认识身边同学的姓氏入手认字。

园地二中,鼓励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也别忘了认字。

园地三中,鼓励孩子在逛商店的时候认字。

园地四中,鼓励孩子在街道两旁的招牌认字。

园地五中,鼓励孩子在其它教科书上认字,如美术书,数学书等。

园地六中,鼓励孩子从课外书上认字。

园地七中,鼓励孩子用熟字相加识字。

教材的编排也提示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用语文。

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兴趣,让识字成为孩子学习的需要,并经常要创设机会展示孩子在生活中的学习所得。

我们可以创设“超市”“商场”“小区”等情景,让孩子把自己的认识的字再现在情景中。

推荐适宜孩子阅读的报刊杂志,也是鼓励孩子认字的好办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尝到快乐,他才会主动去识字,字识得越多,阅读就越顺畅,逐渐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识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1)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

只要儿童能够把所学的汉字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汉字的结构做过细的分析。

教师不要对认字提出过高的要求;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可以考虑字形的结构特点,但切记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并通过大量阅读来复习和巩固识字。

(2)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

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要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

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学生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如生活中识字、阅读课外读物、识字竞赛等,另外需将复习、考查贯穿与每一天的教学中,提高汉字的巩固、掌握效果。

相信所有学生最终都会成功地完成识字任务。

2、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认识汉字。

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恰当运用识字方法。

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尽相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认识汉字。

如,可以让学生交流这些字你认识哪些,是怎么认识的?

不认识的字该怎么记?

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生字。

3.加强课外识字,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如,认姓氏字,认各种标牌上的字,从电视、广播中认字,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形成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认的字。

4.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我们不反对在适当的时机采用单独的生字卡认记汉字的办法,但建议不把学生认记字卡作为衡量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生字的唯一尺度。

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巩固识字。

5.在识字过程中,要注重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的渗透,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如,结合汉字的学习,认识最常见的偏旁。

如果新学的汉字中某一部分是学生会认的独体字,加上认识的偏旁,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熟字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学习。

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阅读竞赛活动等,使儿童通过与汉字反复见面,逐步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也能认识。

 

(二)写字教学

写字教学的要求:

要了解字义,能口头组词并利用学过的字书面组词,并能够在书面和口头中运用。

最重要的要求是把字写对,写好,学习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能模仿书写,笔画到位。

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和常用偏旁的写法。

从小就培养孩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坐姿的要求:

头正肩平,背直足安,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本子一尺。

执笔的要求:

手离笔尖有一寸,食指关节要外凸,铅笔架在虎口旁,拇指食指留一缝。

本册书每课要书写5—6个生字,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规律。

如要学习的生字有相同的偏旁,便于老师分类指导,也便于学生领悟书写的规律。

教写字的时候做到:

1、指导写字要细致到位,最好边讲解边板书。

写字前要让学生自己先仔细观察字的整体结构、字形特点,在田字格里的占位,然后让学生说说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最难写的是哪一笔,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每节课让学生动动笔,每节课教写有共同特点和规律的字,便于学生迁移和运用。

2、注重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让学生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这就是要求学生养成先观察、分析、再模仿、最后修正的写字习惯。

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注重写字姿势的指导。

3、写字的作业要体现弹性。

写得好的学生可以少写,写得不好的就多练习几个。

写字做到求质不求量。

●写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写字分散安排,每节课安排练写3——4个生字,可以适当安排听写。

2、写字教学抓好五个环节。

观察表达——示范讲解——当堂练习——评价反馈——及时修正。

  3、注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对抄写的心得:

(在与老师们交流时了解到抄写生字一般是连写)

连写,一般把一个生字连抄几遍,通常采用字头抄写方式,也就是照书或教师板书先抄一个字头,然后再照字头依次抄写。

对这种抄法,本人认为缺点较多:

不但容易造成学生只动手不动脑还会使生字越抄越容易走样。

如果抄错生字,那么这样的抄写成了重复错误、强化错误,与抄写目的背道而驰。

抄写虽体现于动手,但绝非不需动脑。

从字头依次抄写,往往会促使学生不动脑筋抄前面的字,为抄而抄,只管照抄了事。

我是采用分写、连写交替进行:

就是每个字连写2—3遍以后,再组词1—2个(由学生自行选择)。

经过实践经验,这样不但巩固了识字,还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注意字的区分和归纳

在本册教材中,出现了多音字、形近字、一字多义等内容,如12课和园地四、六、七、八都有相关的练习,教师在通览教材中要心中有数,遇到符合的内容就让学生对比,避免遗漏。

(四)词、句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词的训练:

(1)扩词:

课本中至少有6处出现扩词训练,如第2课、4课等,这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字的意思,正确使用汉字,积累丰富的词汇,教师要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扩词训练,出现同音字掌握不准时加以指正(板书指正)。

(2)填词补充:

在教材中也多次出现,粗略统计大概有6次,这就提示我们要加强学生用词的准确性,尤其是修饰性词语在一年级也是重点,如第9课《两只鸟蛋》出现了“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不同的表示方式,教师不可能用语法的方式去讲解,只需要拓展学生的思路,尽量多说一些词,在教师指导下明确哪些词是对的,从而形成感知,达到积累。

(3)反义词、近义词在教材中出现,但次数不多,受学生词汇量的影响,学会的字、词可做书写练习,生活中接触的、学生可以理解的做口头练习。

2、句的训练(句的训练在教材中出现三种类型):

一是把句子补充完整,此项练习要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先补一部分,渐渐到几部分,而且第一次出现前要有例题,让学生经历由易到难的过程。

如初次出现是在6课《胖乎乎的小手》中“我替爸爸”到16课《要下雨了》“正呢!

”就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设计意图。

二是“。

”“?

”“!

”的用法(11课《美丽的小路》出现),通过学生读句子,体会用法,然后到填标点,最后才是造句,而且此项练习在指导学生读文中也要指导。

三是“把字句”的雏形,教材中只要求“把什么怎么样”,如26课《小白兔和小灰兔》中“把白菜吃完”,只要加上主语就是一个把字句,在填词的基础上可以让优等生练习组成完整的句子,并由此引出什么样才是句子。

(完整句子的判断)

(五)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

要求能够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结合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段直观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正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这几种符号。

归根到底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低年级一定要重视朗读,首先就要看──是不是能让全班每个孩子都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读正确、读流利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目标,也是一年级的训练重点。

方法:

1.读好课文。

(1)要重视朗读的指导。

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

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

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分角色读、给画面配音、读给小伙伴听,等等。

要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自得的,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感受阅读的乐趣”。

另外,要重视范读的作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低年级朗读要达到:

①正确读准每一个字,尤其是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或根据地方方言特点指导容易读错的音。

还要读准轻声、儿化、变调

②读通句子。

包括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不颠倒、重复字句;读准标点符号的停顿和表达的语气;读好长句子中词语间的停顿和难读的句子

③流利朗读,并有一定语气。

(2)要留给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

在交流时,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

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自读自悟,对课文内容不要作过多的分析。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2.重视积累语言。

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的篇章。

3.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绝不单单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教学中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

一要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问题的数量,一定要做到少而精;二要努力转变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一些有价值的、有思维含量的、有启发性的问题。

4、加强识字写字。

这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阅读教学时,要牢牢抓住低年级识字教学这个重点,帮助学生认记生字,可以随文识字,做好写字指导。

此外,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前提,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读物(如:

绘本读物)。

这也是巩固识字的一个重要途径。

●阅读能力培养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方法,低年级孩子理解不了抽象的词句,教学时,可以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去理解;可以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或具体情况,帮助理解;可以通过直观的画面,辅助理解等;以提高准确把握重点字词的能力。

(2)还要重视课外阅读指导,课内学习的方法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教师要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有意识地在课上介绍一些课外读物的内容,有规律地指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学生提供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提高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也是巩固识字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3)教科书所附的5篇选读课文,可根据需要结合讲读课文进行教学,如,《春风吹》可在教学第一组“多彩的春天”时,引导学生阅读;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可以用来训练朗读能力;可以用作朗读检测的材料;也可用作朗读比赛、演课本剧等语文实践活动的材料。

选读课文体现弹性,可灵活处理。

(4)要重视课本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内容。

指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画面,并能按照自己所想说出图上所要表达的内容,再对照课文进行阅读,进行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

(5)重视“学习伙伴的话”

文中多次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引出一些内容,表现方式与课后黑色的题目要求不同,不代表不重要,它往往是文章中的重点所在。

形式的变化只是为了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从某一角度上说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应当引起重视。

(6)朗读训练要注意的问题

除了重视朗读的指导和教师的范读等方面,在阅读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把朗读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易于读出感情;通过朗读又加深了对课文、对句子的理解。

在低年级阅读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所采取的朗读方式便有所不同。

如:

初读课文时,主要要求学生人人能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一般采用较多的是个人读,教师应留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对于拼音能力较差的个别学生,可采用领读的方式教他;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朗读作为帮助理解课文的手段,做到多读少讲,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解决疑难问题,但不是那种单调的、枯燥的读,而是要采用范读、领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根据课文特点采用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朗读;熟读课文阶段,在学生理解全文以后,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主要采用齐读、分角色朗读、比赛读、对读等,还可以根据课文特点来选择读书方式。

总之,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选取最佳的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

此外,老师还要针对学生朗读中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才能收到实效。

(六)语文园地的教学

审查意见高度评价语文园地的编排:

从名称到内容,彰显特色,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综合性、趣味性强。

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1.我的发现。

从名称已经显示出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的意图,在教学时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乐于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运用于今后的学习。

2.日积月累。

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并复习巩固生字。

教师可以创造多种形式,激励学生主动积累词句。

3.口语交际。

教材中这8个口语交际的设计,都是既联系课文,又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有话可说,易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在口语交际课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2)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勾起话题,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

(3)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中的不足,适时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除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要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

4.展示台。

主要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

如:

(1)引导学生自己制作“识字课本”。

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活动。

学生日常生活常常碰到各种食品的包装,饮料的包装,家用电器的广告,还有各种报纸杂志的刊头等等。

这些都是儿童识字的最好的资源。

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非常精美的“识字本”。

可以结合展示台的内容,把这种“识字本”定期拿到班上交流,分享成果。

(2)引导儿童讲述自己的识字小故事。

让学生讲讲自己认识某一个字的过程和方法,不但可以扩大识字效果,交流识字方法,而且分享识字的乐趣,并有效培养了观察的能力,促进了口头表达的能力。

总之,要让全体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尤其是鼓励课内认字不太好的同学。

(七)写话训练的衔接

  本册还没有系统地安排写话,但为了更好地与二年级的写话衔接,我通常是在本学期就开始动笔,鼓励孩子记录生活──每日一两句话,一句话写好了,然后再慢慢练习写连贯的几句话。

(具体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的做法和体会:

※在写话练习中,我是先让孩子们感受同类型的一组句子,再尝试练习补充句子,最后到两句独立完成。

例如:

1.写一句完整的话 2.描写动作写一句话  3.带上数字写一句话  4.写一句话带上颜色 5.写一句话带上声音等等。

  训练类型有:

谁在哪里干什么。

  谁帮谁做什么。

 提供一些词语(喜欢、一边一边)

  把句子加长(就是写具体)

※在刚教完拼音就开始让孩子及早练笔。

尝试运用汉语拼音写自己想说的话。

我让孩子们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比比赛,看谁能天天在上面用拼音写出一个短句,表述一下自己当天的一个见闻?

如写“今天上午上了哪几节课?

”、“今天家里来了哪几位客人?

”等一些内容简单、字数不多的句子,使学生初次品尝到运用知识所获取的成功和快乐。

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拼音写出一个完整句子的基础上,再对他们提高要求,写一个长句或几句话。

如“介绍家里有几口人、他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

”、“今天上了什么课?

你喜欢上什么课?

为什么?

”等字数和内容相对增多的话,使学生进一步拓展了运用汉语拼音说话、写话、表情达意的能力。

同时,也使学生产生了借助汉语拼音运用书面语言交流思想的兴趣和爱好。

由于孩子们的日记起步早,也带动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识字能力的增强。

学生的日记亦从纯拼音表达过渡到拼音夹汉字乃至后来的汉字夹拼音的方式。

这样做,即巩固了拼音的教学,又培养了小学生的初步写话的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最好创设展示机会,孩子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说和写就来劲了。

每周我都安排至少一次好句欣赏课。

请本周写话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

并且创办班刊《小豆芽》,展出优秀作品。

每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前站满了欣赏的同学和家长时,内心总有说不出的喜悦。

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选择面,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让优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这样一来,班上便会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尤其有几个孩子的日记发表在《现代中小学生报》后,学生更来劲了,个个信心百倍,学生的写话兴趣可以说是空前的高涨。

1、一年级从纯拼音表达过渡到拼音夹汉字乃至后来的汉字夹拼音的方式。

(创办班刊)

2、二年级开始练习写连贯的几句话。

3、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孩子篇和家长篇分别写一两句话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体会就越深刻)

(这是我在指导孩子们写话的一些做法和心得,希望能对老师们有所启发和帮助,如有不足之处,希望能指正与帮助。

解读教材和备课经验分享:

【备课建议】

(一)把握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

以专题组织教材是第二册教材编排的特点,每组课文有一个简单的导语引入专题,前后课文之间有内在的联系,相互照应,环环相扣,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

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把一组教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设计,不能单篇孤立。

以《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为依据,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本班学生的学情,以第八单元为例谈谈两种整体设计思路。

仅供大家参考。

1、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基本模式

在第八单元教学时,先可以单元前的引言为切入点,这样引入:

小朋友,我们的生活是七彩的画,我们的大自然是一本神奇的书,不信请翻开第八单元,看看我们身边藏着哪些科学的秘密。

然后让学生自由翻阅单元内容,说说在这些课文中发现了什么?

以整体感知本单元内所有课文的大意,知道这些课文都是围绕“身边的科学”这个主题讲述的。

然后用投影仪逐一出示课文插图,如果出现和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大声说出课文的题目,以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并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外读物中收集与本组主题相关的信息。

如,收集和桥、火车相关的图片、资料;收集能捉虫的动物的资料;收集关于地球有引力的故事、资料等等。

这样,一方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收集、处理信息;另一方面在部分教学时,可以把学生收集到语文的课程资源引进到课堂上来,学生的体验也就会更深刻。

在按课文编排顺序进行部分的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式,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比如第八单元中《识字1》、《棉花姑娘》和《小蝌蚪找妈妈》这几篇课文语言较其他几篇生动,可采用精读的方式进行重点指导;而《地球爷爷的手》、《兰兰过桥》、《火车的故事》类似知识性的小品文,内容也较浅显,则可采用泛读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在学完本单元课文后,也就是说完成部分教学后,再带领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一次回顾,让学生说说学完了第八单元,想用什么方法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如:

做一份剪报,把收集的图片做成一个画册,进行一次关于大自然的知识竞赛,编课本剧等形式展示。

既回顾阅读内容,又回顾阅读方法,并向外拓展。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收集的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

这样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既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收集信息的任务,一定要预先布置,而且布置的越早越好。

另外,收集信息的渠道也不要仅局限在书籍中。

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询问、观察获得信息,甚至还可以在网络中输入关键词寻找资料。

2、重组教材,加强整合

同样是第八单元的课文,我们还可以将课文稍加调整,把联系紧密的内容整合进行设计教学。

第八单元的课文,我们略加分析会发现《兰兰过桥》和《火车的故事》两篇主体课文与“语文园地”中《我发明的机器》及口语交际《未来的桥》这些内容都与开动脑筋,学会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有关。

特别是《兰兰过桥》和《未来的桥》都是关于桥的,教学时可以这样整合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们见过的桥是什么样的?

动笔画一画好吗?

学生画桥,并展示,进行简单评议;

过渡:

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