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做题思路(含练习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945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做题思路(含练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做题思路(含练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做题思路(含练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做题思路(含练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做题思路(含练习答案).docx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做题思路(含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做题思路(含练习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做题思路(含练习答案).docx

高考语文复习:

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做题思路(含练习答案)

壹设题角度

1、比较型

将原句与题干所给句子比较,如: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整体语段分析型

如: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特点?

请简要分析。

贰答题角度总结

1、修辞手法:

找出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手法的效果、好处。

如比喻的生动形象;拟人把物人格化,富于情趣;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2、句式特点:

①长短句——长句是用词较多、结构复杂的句子;

短句是短小精悍、节奏短促、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的句子。

使用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

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②整散句——整句是结构相似,形式比较匀称整齐的句子,如对偶、排比即属此类。

散句则是形式错落,结构不整齐的句子。

使用整句,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

整散句结合,灵活自然,使语句波澜起伏,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另外,倒装句、设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这些句式比陈述句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倒装句:

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设问句:

常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反问句:

常能给人语气强烈、掷地有声的感觉;

1

书面语:

庄重严谨。

(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语体)

双重否定句:

则肯定的意味更加浓烈。

3、改变语序:

起强调、突出作用。

(参照句式特点中的“倒装句”,并注意观察题干中哪一部分与原文有变化,变化的部分往往就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4、语体特点:

口语:

自然亲切、活泼生动,灵活简短;

5、精妙用词:

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语言生动形象;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名词罗列,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一个特写的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另外,还可分析其中的两字短语、四字短语等。

如连用四字短语,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6、语言特色:

形象生动、简练传神、简约含蓄、淡雅自然等。

7、人称使用:

第一人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

第三人称——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客观公正。

8、表达效果:

可从内容、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除了答个别的,要答出对整个段落的效果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叁典型例题

(一)(2020山东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末,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斜射,那片青黑便多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做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①,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

而立刻随着变换。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色彩,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②。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

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看山顶上那个塔!

问: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

“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答:

原文将表示颜色的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向,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更好地展现济南秋天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

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

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

才是最美的西湖。

……

问: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何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

运用两字短语和比喻修辞,简约含蓄,淡雅自然。

描绘出一副早春细雨中的西湖美景,令人神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