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docx
《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目 录
序言
一、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
(三)战略目标
(四)总体部署
二、统筹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科学发展需要
(一)以建设创新型河南为目标,加紧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二)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加紧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三)以提升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四)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五)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六)以提升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七)以提升致富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八)以提升专业素质为核心,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九)以提升创意能力为核心,加强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三、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一)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构建人力资源优势
(二)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四)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配置
(五)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四、实施重大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二)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三)引导人才服务和向农村基层及艰苦偏远地区流动政策
(四)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五)支持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勇于创新政策
(六)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
(八)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五、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快推进河南振兴
(一)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二)现代工业产业人才支撑工程
(三)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人才支撑工程
(四)城镇化建设人才开发工程
(五)中原崛起百千万海外人才引进工程
(六)技能人才振兴工程
(七)创业人才推进工程
(八)教育名师名家培育工程
(九)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
(十)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工程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规划贯彻实施
(一)完善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营造人才发展良好氛围
(三)抓好《人才规划纲要》贯彻落实
为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纲要。
序 言
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加快人才发展是把人口大省变为人才大省、实现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归根到底靠人才。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科学人才观初步确立,全社会人才意识明显增强,人才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不断优化,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健全,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党管人才新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
我省人才规模与人口总量不相称,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匮乏,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认识到加快人才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省之路,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科学规划,开拓创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我省人才发展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科学人才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以服务科学发展为宗旨,以建设人才大省为目标,以提升人才能力素质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重大人才工程为载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力度,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育、锻炼、成就人才,以贡献和业绩衡量人才。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为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工作方针
1.服务发展,人才优先。
紧紧围绕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坚持人才结构优先调整,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实现人才资源持续规模开发;坚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
2.以用为本,创新机制。
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用其所能、任其所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创造条件。
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创新机制,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以实践检验人才,推进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3.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建设,强化基层一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4.育引结合,汇聚人才。
坚持自主培养和重点引进相结合,立足省内人才资源开发,多措并举培养所需人才。
同时,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智力资源,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重点引进、灵活引进,形成人才大批涌现、汇聚中原的良好局面。
(三)战略目标
到2020年,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我省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努力建成人才大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奠定人才基础。
1.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大幅度提升。
目前,全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为606万人,到2015年增加到940万人左右,2020年增加到1160万人左右,增长91.4%,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4%。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40人年,应用型人才数量显著增加,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
2.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主导产业、基础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力度,建设中原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区人才高地,促进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区域分布结构趋于合理。
充分发挥人才潜能和价值,人才贡献率到2015年达到32%,到2020年达到35%。
3.人才发展机制不断创新,人才环境进一步改善。
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
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
到2015年,重点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人才投入上有较大突破,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2%。
到2020年,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确保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5%。
(四)总体部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重点:
一是实行人才投资优先,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提高人才投资效益。
二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三是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善人才发展宏观调控,优化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促进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四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以及宣传思想文化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
五是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制约人才工作发展、制约人才发挥作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人才使用效能。
六是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形成河南发展新资源。
七是创新人才政策,建立人才特区,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
八是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统筹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科学发展需要
(一)以建设创新型河南为目标,加紧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根本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强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以及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和引进,造就具有国内外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坚持以使用为导向,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创新型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空间,推动他们不断创造新知识、发明新技术、创建新学科,开拓新产业。
完善政策机制,引导创新型科技人才投身创新实践,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发挥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
依托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从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
制定我省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二)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加紧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是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迫切需要,是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和推进社会建设、突破人才制约瓶颈的关键。
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社会结构转型的进程中,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保、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城市建设、食品工程、农业科技等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加大对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
加强重点规划,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
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培养大批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创新政策措施,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鼓励和引导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向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集聚。
大规模开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
建立重点领域相关部门人才开发协调机制,整体推进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争取发展主动权。
(三)以提升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执政为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勤政廉洁、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
到2020年,具有大学本科及从上学历的干部占党政干部队伍的85%,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总量从严控制。
适应科学发展和干部成长需要,大力实施中原崛起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
采取组织调训和自主选学相结合方式,加强党政干部教育培训。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改革方针,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加强对关键岗位干部的重点管理,抓好市、县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发展本领和驾驭全局能力。
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按照重在培养、同样使用,优进绌退、动态管理的要求,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安排后备干部到艰苦环境、关键岗位接受锻炼和考验。
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工作。
完善从基层、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选拔人才制度,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
实施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党政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及其能力素质评价标准,加强工作业绩考核。
推进党政机关重要岗位干部定期交流、轮岗,健全权力约束制衡机制,加强干部管理监督。
(四)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提高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及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2020年达到250万人。
国有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通过竞争性方式选聘的比例达到70%,能够引领企业进入全国500强和打造行业龙头企业的优秀企业家50名左右。
全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加大企业家培养培训力度,每年选派一批优秀企业家赴国(境)外进行工商管理等专业培训,开阔国际视野,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采取组织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聘任制、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
完善以出资人、市场、职工、社会认可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制度,健全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积极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
完善年度薪酬管理制度、协议工资制度和股权等激励制度。
注重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家和企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专门人才。
加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建设,继续实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银河培训工程”,促进民营企业家成长。
(五)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建设创新型河南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60万人,2020年达到450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0%左右,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
40:
50。
各类专业人才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人才竞争力和创新力得到全面提升。
围绕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
在装备制造、食品、有色冶金、化工、纺织服装等战略支撑产业和信息、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培养和开发能够掌握核心知识、关键技术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加大对金融投资、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开发力度。
突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创新活动中提高创新能力,带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
构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实施百万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每年培训10万名专业技术人才。
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每年选送800名左右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境)学习培训。
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实现科学管理。
落实国家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工程,培养造就更多的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级专家。
组织实施好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中原学者、省优秀专家、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各类优秀专家评审选拔工作,实施省、市、县专家特殊津贴制度,强化激励作用。
探索设立省特聘研究员岗位。
改进专业技术人才收入分配等激励办法,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生活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鼓励和引导专业技术人才走向企业、农村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攻关,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注重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六)以提升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数量达到160万人,2020年达到21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55万人左右,形成一支规模相当、技能精湛、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夯实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基础。
通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等省部共建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教育集团为骨干,推动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
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用好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资源,补充职业院校师资力量。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和学生生活补助制度。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健全企业内部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制度。
推动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
建立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
创新高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实行积极的政策激励措施,提高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将贡献突出的优秀高技能人才纳入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评选推荐范围。
(七)以提升致富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提高科技素质和致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示范带动能力强、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80万人,到2020年达到210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10年以上。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实施中原崛起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生产实践等方式,突出科技素质、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
每年面向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00万人次。
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造就更多的“双强”型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
加大政策、技术、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帮助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兴业,在创业兴业实践活动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以市、县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以乡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网点,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农村实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农村发展急需的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员等方面人才培养与资源配置。
建立和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
开展河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奖评选工作,特别优秀者可推荐参加河南省优秀专家评选。
(八)以提升专业素质为核心,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构建和谐中原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着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2万人左右,2020年达到20万人左右。
扩大社会工作覆盖面,提高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断满足社会服务需求。
统筹规划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加快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
重点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推进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素质。
将社会工作知识培训纳入党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创新政策措施,加大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力度,推动社会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引导社会工作服务向基层延伸。
推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建设,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
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管理。
研究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推动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协调联动开展社会服务。
出台我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加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宣传,提升社会工作的认知度。
(九)以提升创意能力为核心,加强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建设文化大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提升创新创意能力为核心,以高水平宣传思想文化专门人才和文化产业紧缺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大力营造凝心聚力、积极向上主流思想舆论氛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河南文化软实力。
充分发挥“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示范带动作用,培养选拔大批理论、新闻、出版、文艺和经营管理、文化专门技术等优秀人才。
到2020年,培养选拔全国“四个一批”人才30名左右,省级“四个一批”人才500名左右。
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年富力强、政治业务素质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
着眼于出精品、出大作、出大家,实施河南名人大家工程,造就一批造诣高深、德艺双馨的文化领域杰出人才。
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动漫等文化产业以及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等新兴文化业态为重点,加大人才培养扶持力度,吸引聚集文化产业优秀人才,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加快文化改革试验区建设,形成休闲文化、禅武文化、红色文化、钧瓷文化等特色鲜明的文化人才群。
加强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力量和优化结构,开展普遍培训。
重视民间文化人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社会组织中的文化人才,注意吸收优秀文化人才参与重要文化项目和工程。
对优秀宣传思想文化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
三、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一)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构建人力资源优势
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实践锻炼,形成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开发全过程,不断提高各类人才思想道德水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把培养对社会有贡献人才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建立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