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3243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45分)

1.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艾滋病都是免疫过强引起的

C.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主要由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

D.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调节,可使机体的理化性质和组成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2.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3.与下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表示感受器

B.图一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C.图二①中递质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D.图二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4.下列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激素调节是通过调节细胞的代谢而发挥作用的 ②激素调节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长 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来协调的 ④激素调节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⑤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⑥激素是参与体液调节的唯一化学物质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⑤  D.④⑤⑥

5.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

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

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刺激D处,产生的兴奋传到E处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6.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

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

D.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来调节体温恒定

7.下列因素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毛细淋巴管阻塞B.血浆蛋白含量过少

C.肾脏疾病导致蛋白尿D.血浆渗透压升高

8.下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B.进食后的2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2h~3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

D.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开始分解所致

9.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多肽,如图为该激素的生理作用示意图,另有研究表明,过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与神经递质不可能作用于同一细胞B.过量饮酒可导致尿量减少

C.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毛细血管收缩

D.一种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激素

10.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11.以下不属于激素调节的特点的是

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提供能量

12.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13.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14.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5.如图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暴露抗原的作用

B.吞噬细胞中的酶能将抗原分解成碎片

C.T细胞抗原受体能识别抗原碎片,并与之结合

D.T细胞抗原受体识别抗原碎片后,直接分泌抗体等淋巴因子

16.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菌、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C.一种抗原常常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

D.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17.下列现象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是

A.寒冷环境下排汗量减少

B.血浆渗透压升高时饮水量增多

C.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

D.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

18.下列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反应的是

A.眼泪中的溶菌酶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

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C.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繁殖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

19.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20.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不能被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B.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不属于免疫过程

C.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

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22.关于右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f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

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E点及E点以后区间

23.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

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

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②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③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④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4.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有促进作用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25.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

下列关于这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

A.实验一证明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

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会造成鞘尖端的弯曲生长

D.实验四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生长素

26.下列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乙烯B.吲哚乙酸C.吲哚丁酸D.2,4﹣D

27.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则a和b分别属于

A.个体、种群B.个体、个体

C.种群、种群D.种群、个体

28.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

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预测人口的这

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29.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表示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K值

D.种群的K值是可能发生变化的

30.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群落B.通常越接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大

C.森林的垂直分层主要受光照的影响D.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布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

3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

乙、

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

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33.如图所示食物网的生态系统图,能正确描述各种成分和彼此间关系的一项的是

A.因为老鼠是蚂蚁的天敌,所以老鹰也是蚂蚁的天敌

B.蚱蜢的数量显著减少时,蜥蜴种群较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大

C.老鹰可以吃蛇,但是蛇无法吃老鹰,因此蛇与鹰是共生关系

D.仙人掌是生产者,老鹰是消费者,蚂蚁是分解者

 

34.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

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物种数量年数

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35.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36.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C.生态系统是生产者、消费者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37.在草→食草的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设流经这条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率计算,蟾蜍和猫头鹰所得能量最多分别为

A.20%和2%B.0.8%和0.032%

C.4%和0.8%D.0.4%和0.016%

38.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草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39.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的“J”型增长叙述错误的是

A.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

t年后种群数量为:

Nt=N0λt

B.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C.“J”型增长曲线中λ大于1D.增长速率是固定的

40.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41.调查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J”型增长

D.第9~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小

42.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3.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44.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4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

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

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

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46.右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47.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48.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羊的呼吸消耗量B.羊的粪便量

C.羊的生产量D.部分死亡羊的重量

49.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B.食物链越短,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5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狼捕食兔子并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B.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狼不可能获得兔子的全部能量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51.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

C.当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

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

5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断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53.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群落营养结构复杂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4.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5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在番茄花蕾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56.下列实践应用与激素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进棉株开花结实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种豆肥田

C.在未成熟的柿子中放入木瓜,涩味尽失D.在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一段时间

57.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植物激素是

A.脱落酸B.乙烯C.细胞分裂素D.IAA

58.关于人体内酶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微量高效是酶和激素的共同特征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代谢

59.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A.小鱼吃的小虾B.吃小鱼的大鱼

C.泥巴中的藻类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60.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个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二、非选择题(45分)

61.回答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问题

(1)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

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

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细胞在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产生抗体。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2)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当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时,一方面由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另一方面是与宿主细胞特异性结合使其裂解死亡。

从生命历程看,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的。

(3)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属于免疫。

62.回答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调节,其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3)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刺激细胞分泌,维持血糖稳定。

(4)严重腹泻或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一方面传至,引起;另一方面可以使激素增多,从而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63.下图表示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种植物激素对细胞纵向伸长的影响。

己知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而生长素合成过程中会有ACC合成酶的合成,这种酶是合成乙烯必需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其促进细胞生长具有的特点。

(2)据图分析,起促进作用的是过程(填字母)。

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生长受到抑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在种子萌发初期含量增多,在萎蔫的叶片中,含量增多。

64.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点。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

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下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_____。

 

 

65.科学工作者在水稻的某生长期内,将鸭子引入一个稻田。

鸭子不食用此生长期的水稻,可捕食水稻蝗虫,有效地控制了虫害,图甲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

J/(cm2·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蝗虫属于第营养级,鸭可用图乙中表示。

(2)乙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图乙中C种群与B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3)图乙中代表分解者的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高二生物答案

选择题

1-5DACAC6-10CDDCD11-15DACCD16-20BCCCB21-25CABDD26-30DABBA

31-35BDBBC36-40CBCDB41-45DBCAC46-50BCBCA51-55CCDDA56-60BDACD

非选择题

61.

(1)B细胞淋巴因子记忆细胞

(2)浆细胞体液效应T细胞凋亡

(3)非特异性

62.回答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问题

(1)下丘脑垂体

(2)细胞代谢兴奋性全身细胞

(3)升高胰岛B细胞

(4)下丘脑大脑皮层渴感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63.

(1)吲哚乙酸两重性

(2)ac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了细胞的纵向伸长

(3)赤霉素脱落酸

64.

(1)二D

(2)15%竞争

(3)E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66.

(1)b;偏高

(2)垂直;(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

(3))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