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2714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1.docx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1.docx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1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是如何界定的?

答:

(1)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2)通常将产业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答:

国际学术办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分歧。

在国内,一般认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

其中,产业组织主要研究产业内容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者说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而产业结构研究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产业演化规律、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产业区域布局等。

3、简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答:

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1)产业理论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夫人等。

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在哈佛学派名满天下的同时,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

(2)产业结构理论可追溯到威廉·配弟,逐渐形成了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

4、简述市场结构的特征与其影响因素。

答: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即构成产业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之间,以及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商品交易关系的地位和特征。

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特征:

①产业集中度很低;②产品同一性很高;③不存在任何进入或退出壁垒;④完备信息。

(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特征:

①产业集中度非常高;②无替代产品;③进入或壁垒非常高。

(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特征:

①产业集中度高;②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③进入或壁垒较高。

(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特征:

①产业集中度较低;②产品有差别;③进入或壁垒较低。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1)市场集中度;

(2)产品差别化;

(3)进入和退出壁垒;

(4)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5)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6)短期成本结构。

5、比较一般集中与市场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答:

一般集中与市场集中都表示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资源的现象,都对市场竞争状态有一定影响,但二者所描述的范围与意义不同。

一般集中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的企业所占比重的指标,意味着少数大企业的部分高级管理者对整个社会经济事务拥有较高的影响力。

市场集中描述特定市场中卖者或买者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特定市场的竞争状态和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集中度并不必然与市场集中度相关,也就是说较高的一般集中度并不意味着市场竞争性的缺失。

6、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答:

进入壁垒是对准备进入产业的潜在企业而言的,而退出壁垒则是对产业内部准备退出产业的现有企业而言的。

从二者的要素看,两者具有一定的联系,表现在两者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复性和关联性。

7、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的区别是什么?

并简述三种并购的福利效应。

答:

(1)横向并购是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纵向并购是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混合并购是指在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2)一方面,横向并购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提高了效率,形成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横向并购形成卖方集中,增加了卖方施加市场势力的机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导致福利损失。

企业间通过实施纵向并购可以在获得被并购企业的同时得到所需的资源,也可以通过纵向并购达到进入某一行业的目的,完成企业的扩张。

混合并购对竞争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某些影响可能改善资源配置,而另一些影响可能造成行业垄断,增加福利损失。

8、如何提高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推进小企业与风险投资公司结合,促进签订保密协定?

答:

(1)加强实验基地、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

(2)重点建设一批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全面加强对自主创新的支撑。

(3)加强企业和企业化转制科研机构自主创新基地建设。

(4)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

(5)推进科技创新基础与条件平台的开放共享。

9、策略性行为的含义,其研究的市场基础与方法分别是什么?

答:

策略性行为是指一个企业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方对该企业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的有利的决策行为。

策略性行为的市场基础是寡占或垄断市场。

策略性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运用。

10、简述市场绩效与衡量标准?

答:

市场绩效是指在特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成本、产量、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最终经济成果。

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率。

衡量标准有:

(1)收益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

(2)勒纳指数,即价格——成本加成。

(3)托宾q是指一家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这家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率,是衡量市场绩效的一个指标。

11、比较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

答:

(1)在市场结构上,与哈佛学派强调对市场结构干预的政策主张相反,芝加哥学派反对各种形式的对市场结构的干预。

哈佛学派主张实行严格的兼变控制,对长期存在的过度集中的大企业实行拆散政策。

(2)在市场行为上,哈佛学派要求阻止卡特尔和协调行为方式。

芝加哥学派则强调对企业在市场上的横向协调价格行为和市场分配的协调行为等实行事先禁止措施。

(3)在市场绩效上,芝加哥学派认为哈佛学派把竞争目标分解为各种各样的具体目标,不能为政府提供一个简单明了而又可行的政策手段,在实践中难以贯彻实施。

芝加哥学派认为竞争唯一的目标,即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

12、企业改善市场绩效的市场行为主要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企业能否通过某种市场行为达到期望中的市场绩效改善?

答: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在市场上赢得了更大利润和更高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性的活动,包括价格行为和产品差异化、广告、研究与开发等非价格行为。

企业改善市场绩效的市场行为主要有:

(1)价格行为:

1垄断定价与福利损失。

2价格歧视侵占消费者剩余。

(2)技术创新:

1市场集中度与技术创新。

2进入壁垒与技术创新。

(3)进入威胁:

SCP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决定市场绩效。

如某企业降低价格,若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而发生的市场行为,对有效竞争就是一种损害;若是为了创新导致成本下降而发生的市场行为,就会促进有效竞争,会达到期望中的市场绩效改善。

13、怎样认识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答:

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他用联立议程组来描述一般均衡状态,方程组的解就是均衡价格体系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分析可以说是通过一些假定而对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所做的简化。

但是,列昂节夫的简化工作,使他的投入产出分析完全排除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核心——价格对市场的调节作用。

这一点可以看作是为了一般均衡理论能够应用于实证分析而付出的代价。

因此有人说,列昂节夫的最大贡献在于把一般均衡理论成功地应用于实证分析。

14、部门间投入产出分析和全国投入产出分析有何异同?

答:

地区投入产出分析与全国投入产出分析十分相似。

一般地说,全国投入产出分析在经济结构分析、经济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地区投入产出分析也可以进行。

具体运用方法也大体相同。

但是,完整的地区投入产出表较详细地反映了产品的调入与调出,这是它的特色。

15、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答:

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

主要有:

(1)知识与技术创新。

最主要因素。

技术革命催生新产生;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2)自然资源禀赋。

(3)需求结构。

(4)人口规模与结构。

(5)国际贸易。

这些因素可能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以至互相抵触,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现有产业结构及其演进趋势。

16、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有哪些?

答:

合理的产业结构应符合以下主要判别基准:

(1)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2)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再生产顺畅进行。

(3)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

(4)有利于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推进。

(5)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7、产业布局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

它是一种全面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经济布局。

从产业布局的研究对象看,产业布局就是将资源在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之间配置的过程。

从产业布局的目标来看,就是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最优配置。

从纵向方面考察,产业布局是同一产业在各地区的配置与关联;从横向方面考察,是集聚于同一地域空间的各产业的关联与组合。

从静态地考察,产业布局是指产业生产力在一定地域空间的分布状态;从动态地考察,是产业生产力诸要素在空间上的安排部署和调整,是政府对产业在空间上的规划、部署、协调和组织。

18、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布局的新区位因素有哪些?

答:

产业布局的新区位因素是指经济全球化和知识时代除传统区位因素外的对产业布局有重要影响的新区位因素。

(1)技术创新环境:

根本动力。

(2)完善的基础设施:

硬环境。

(3)政策法规和行政绩效。

(4)优美的生态环境。

(5)高素质人才的供给。

19、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主导产业政策:

1产业环境协调政策。

2产业扶植和保护政策。

3优先发展基础产业政策。

4技术引导政策。

(2)支柱产业政策:

1支柱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

2支柱产业结构协调化政策。

(3)衰退产业援助政策。

(4)幼稚产业扶持政策。

1贸易保护政策。

2扶植政策。

3优化市场环境。

20、简述规模经济政策的适用性及其政策体系。

答:

(1)规模经济政策的适用性:

追求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政策通常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对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偏低的产业所采取的产业组织政策重点。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往往缺乏资本的大量积聚和集中,以至在那些规模经济十分明显的产业中,存在许多组织规模远远小于最小经济规模的企业,处于过度竞争状况,不能实现规模经济。

因而,对这些产业就采取追求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政策,通过培育大型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最终实现规模经济。

(2)政策体系:

①企业并购政策。

②企业联合政策。

3经济规模。

4直接管制政策。

5中小企业政策。

21、反垄断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

由三方面构成。

(1)禁止限制竞争协议。

是反垄断政策的核心内容。

(2)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可从多方面限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禁止差别待遇、禁止强制交易、禁止搭售或者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禁止掠夺性定价、禁止独家交易。

(3)并购控制。

防止企业规模无限扩张,进而防止市场垄断。

22、简述价格管制的政策目标。

答:

(1)促进社会分配效率。

(2)刺激企业生产效率。

(3)维护企业发展潜力。

23、简述产业分析的重要性。

答:

(1)预测产业发展趋势。

(2)分析产业发展障碍。

(3)为投资者提供可行性论证支持。

(4)提升项目控制能力。

24、产业分析有哪些基本流程?

25、运用产业周期分析法,分析中国手机产业的生命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