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2106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庆市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庆市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庆市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庆市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docx

《重庆市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docx

重庆市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重庆市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投资、消费、净流出三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通常被称为“三驾马车”。

从核算的角度来看,“三驾马车”是指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流出。

最终消费是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是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获得的减处置的固定资产与存货的净变动的合计,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净流出是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除包括本地区对国外贸易和非贸易往来的净出口额外,还包括国内地区间货物和服务流出流入的净流出额。

“三驾马车”对国家、地区和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拉动效果有所不同,对重庆市来说,“三驾马车”主要以投资和消费拉动为主。

本文通过直辖以来全市内需和外需结构变化的分析,提出扩大需求的几点建议。

一、三大需求的结构变化特征

直辖以来,我市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流出需求不论是在生产规模还是结构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从三大需求规模分析,按支出法计算,全市GDP由1997年的1509.7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530.01亿元,增加了3.33倍。

消费需求由1997年的832.9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184.33亿元,增加

了2.82倍;投资需求由1997年的543.3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818.61亿元,增加了6.03倍;而净流出需求则由1997年的133.47亿元减少到2009年-472.95亿元,减少了606.42亿元。

从三大需求结构分析,消费需求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55.2%下降到2009年的48.8%;投资需求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58.5%;净流出需求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8.8%下降到2007年的-7.3%。

投资和消费,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动力。

1、投资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直辖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年扩张,投资率逐步上升。

2009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17.92亿元,增速31.5%。

2009年我市资本形成总额为3818.61亿元,投资率58.5%,比1997年直辖之初上升了22.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4%。

1997-2009年,平均投资率达4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0个百分点。

这期间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达67.0%。

投资率的大幅度上升,为保证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前提条件,投资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消费需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对投资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投资需求具有“名为当期需求、实为下期供给”的两重性,只是一种相对意义的“最终需求”,能否保持投资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最终取决于消费需求的增长。

直辖以来,我市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1997年的14.0%提高到2009年的18.6%。

消费

率由直辖之初的55.2%下降到了2009年的48.8%,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波动较大。

近两年,随着以住宅、通信、汽车等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对促进我市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3、净流出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短板”。

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不仅要靠本地产品提供,还要从区域外调入一部分产品,同时本地生产的各种产品除供应自身需求外,还要依靠外地区的市场来实现其价值,这种产品调入调出是地区经济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总需求中,净流出需求对我市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出口固然可以拉动经济的发展,可进口的增加对我市经济也会产生相应的挤出效应。

我市是一个社会产品供需“两头在外”的内陆地区,大量的消费品、投资品从外地流入,并没有真正创造属于本地的增加值,而是拉动了生产地的增加值,使得构成全市三大需求中的净流出不断下降,到2002年由正转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起到拉力作用,反而对经济增长进行负向拉动。

二、从三大需求看我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三大需求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消费动力略显不足。

一是居民收入水平不高。

决定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2009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4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26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478元,比全国低675元。

二是城乡消费差距大。

长期以来,我市农村居民消费滞后于城镇居民消费,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3314元,

农村居民为3143元,不足城镇居民的四分之一。

农民收入增长较慢,消费能力较弱,巨大的农村市场消费潜力有待开发。

三是居民消费预期降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收入分配风险增大,居民教育、医疗、购房、买车等消费需求需要较长时间的储蓄积累,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健全和完善,居民养老、医疗等还需要自我储蓄。

这些情况造成了新增收入不能或较少地转化为消费,出现需求压抑、消费预期降低的情况。

2009年我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908.68亿元,比1997年增加4328.01亿元,增长7.45倍。

而居民消费支出只比1997年增长了2.51倍。

消费预期下降,不仅影响当前消费,而且会影响投资效果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投资总量相对偏小。

投资总体水平不高,对我市经济快速增长造成一定影响。

2009年我市资本形成总额与沿海发达省份比较,为山东的21.1%、江苏的21.7%、浙江的36.0%;与中部省份比较,为河南的28.7%、湖北的55.9%和湖南的56.4%;与西部省市比较,为四川的49.6%、内蒙古的50.9%、陕西的70.1%。

从投资增速来看,2009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5%,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位列西部第8,全国第18位。

3、对外贸易依存度偏低。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活动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

2009年全国外贸依存度达到45.0%,我市仅为8.1%,表明我市经济对外依存度低,出口在贸易方式、产品结构和对外市场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板”:

一是贸易方式单一,加工贸易比一般贸易更能抗击风险

冲击和贸易壁垒阻碍。

2009年我市加工贸易比重仅为1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4个百分点。

二是出口产品单一,重庆出口产品集中“汽摩”产业,抗风险能力低,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致使我市出口快速下滑。

三是传统市场出口下降。

美国、日本和德国是重庆传统的三大贸易伙伴,2009年对日本和德国出口均出现下滑,对美国出口长期保持的增长态势从8月起也转为下降。

以上原因致使净流出需求对经济拉动力较小,甚至为负拉动。

三、国内外三大需求变化趋势及对我市的判断

1、发达国家的变化趋势。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表明,投资率存在一个从低到高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并趋于相对稳定的演变过程,整个演变过程类似一条平缓的“马鞍型”曲线;消费率演变过程则呈现与投资率相反的“倒‘马鞍型’曲线”。

投资率和消费率这一演变进程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逐步提升所引起的。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消费率大大高于投资率,而处于经济起飞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投资率一般较高。

据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世界投资率平均水平为22.4%,高收入国家为21.2%,中低收入国家为28.0%。

其中美国投资率为19.6%,消费率为86.2%;英国投资率为18%,消费率为85.6%;日本投资率为24.0%,消费率为74.8%;韩国投资率为29.6%,消费率为69.0%;印度投资率为36.4%,消费率为66.7%。

以上资料表明:

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绝大部分用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社会公众较大程度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实惠,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作用。

2、国内发达地区的变化趋势。

从我国各省情况来看,2009年全国投资率为47.7%,消费率为48.0%,投资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0多个百分点,差距较大。

这一差距表明:

我国的生产成果,供消费(享用)的部分较少,而转化为投资的部分较多,持续的经济增长仍依靠高投资来支撑,属于高投资、低消费型经济。

分地区看,沿海发达地区投资率相对偏低,且投资率和消费率合计小于100%,说明这些地区生产的最终产品不仅较好地满足了本地需要,且为其他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提供需要,属于净流出地区。

如2009年,北京投资率为43.2%,消费率为55.6%;上海投资率为45.0%,消费率为51.3%;浙江投资率为46.1%,消费率为46.4%;广东投资率为37.9%,消费率为47.1%。

3、全市的基本判断。

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2009年投资率为58.5%,消费率为48.8%,与中东部发达地区对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偏低,投资消费规模较小,流入稍大于流出,基本满足自身社会再生产和生活需要。

近年来,我市经济步入较快运行区间,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消费需求持续走旺,呈现投资、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

但我市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由轻工业阶段过渡到重工业发展阶段,重工业阶段表现为行业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加工度高、中间产品多、增长持续时间长等,在这一阶段要求固定资产保持较快增长。

再加上我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也需要大量投资,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适当较高投资率既是客观需要也有其合理性。

近年来,我市投资率呈现总

体上升、消费率呈现总体下降的态势,这是与我市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

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我国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我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应该保持50%左右的投资率。

四、当前扩大需求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面临的机遇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短期内仍会进一步加强,消费需求伴随着收入增加再度升温,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世界经济衰退的趋势逐步放缓。

外需的恢复性增长将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回升。

我国也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保持宏观调控的正确方向,促进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民间投资逐渐活跃,区域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在此背景下,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步伐的不断加快,“五个重庆”、“六大功能”的加速推进,“两江新区”的挂牌成立,吸引了国内外资金涌入我市寻找商机,同时也会带动大量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陆续开工,这将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

另一方面,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家出台的减免小排量轿车购置税、取消养路费,以及对家电、汽车、摩托车实施下乡补贴等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为消费品市场发展注入了活力;随着全市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大力推进,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预期,增强消费信心,这将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全市交通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万村千乡工程”有力推进,商业网点进一步增多,为消费市场的扩大创造了良好环境。

同时随着居

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市民消费观念有所变化,对于汽车、住房、教育、旅游、娱乐、保健等消费渐成热点,呈现出以实物消费为主转向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发展趋势。

以上多种因素将会进一步提升我市消费需求,为全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五、几点建议

近日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发布,扩大内需成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第一要务,扩大消费需求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建议》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充分挖掘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要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在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同时,着力促进消费较快增长,加快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积极扩大出口份额,最终实现投资和消费协调拉动、出口推动的新格局。

1、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投资是引领我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投资的规模和运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史也证明,在初步实现工业化时期,无论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还是结构的转换,都需要稳定的投资作为支撑。

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狠抓项目不动摇。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

对中央精神要吃得准、对策措施要拿得准、重大项目要看得准,以两江新区和保税港区为契机,尽快确定一批扩大内需见效快、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大、打基础管长远效益好的重大项目。

尽快启动一批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型工程项目,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关键项目建设。

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林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高新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增强投入,千方百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2、增加居民收入,培育消费热点,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是增加居民收入。

扩大消费需求就必须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和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积极培育中等收入阶层,扩大消费群体,增强消费拉动。

二是制定消费需求的相关政策措施。

积极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研究出台鼓励住房、交通、旅游、健康等消费的政策措施,改善消费品及服务的供给结构。

继续清理和规范涉及消费的各项收费政策,严格规范教育、医疗、涉农收费等市场价格秩序。

抓好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把经济增长、企业增效、财政增收的成果体现在居民收入增长上。

三是确立扩大消费需求的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应以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变动为出发点。

从当前我市消费需求结构变动趋势看,食品、衣着等消费支出有所下降,家用设备、住宅、

汽车、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消费比重持续提高。

因此,应大力发展符合消费需求结构变动趋势的产业,开展信息服务、金融理财服务、租赁服务、社区服务、家庭个人医疗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拓展消费领域。

四是发挥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

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在居民消费增长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

在政策和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增加经常性业务支出财政预算,进而扩大最终消费。

3、提高产品竞争力,积极扩大出口,发挥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一是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重点扶持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步伐。

二是继续发展和规范机电产品的出口。

采用世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广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新技术,大力扶持节能、环保、高效、技术含量高、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化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

引导企业出口从数量型创汇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提高机电产品出口的技术含量。

三是发展适合重庆市情的新技术、新产品。

充分利用重庆的优势产业、优势技术,发展适宜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提高现有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保证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是积极改善出口环境,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出口效益,促进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在继续巩固传

统市场的同时,应大力开拓新兴市场,逐步形成以新兴市场为重点、周边国家为支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市场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市场结构,以降低对某些区域、某种类型、某些联盟国家的市场依赖程度。

(核算处曾佳)转至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