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604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50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完整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完整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完整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完整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docx

《完整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docx

完整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知识结构

广腔肠动物:

珊瑚、

』软体动物:

河蚌

环节动物:

蚯蚓

无脊椎动物

动物的分类

两栖类:

大鲵

注:

(1)对动物的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

 

-脊椎动物

苗脊柱〈爬行类:

鸟类

j甫乳类

植物的分类

藻类

无种子、苔藓

蕨类

如水绵

如地钱

如肾蕨

抱子植物

有种子丿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如油松、银杏

玉米、向日葵

种子植物

 

病毒

3、微生物〈细菌

真菌

苔藓植物:

葫芦藓

蕨类植物:

肾蕨

裸子植物:

油松、侧柏、水杉

单子叶植物:

玉米

双子叶植物:

向日葵、花生、大豆

原生动物:

草履虫

腔肠动物:

海蜇、水螅、珊瑚虫、水母

软体动物:

河蚌、蜗牛、乌贼、田螺、鲍鱼、贝类

环节动物:

蚯蚓、水蛭、沙蚕1

节肢动物:

蝗虫、蜜蜂、虾、蟹、蜘蛛、蝎、蜈蚣、蚰蜒甲壳动物:

虾类、蟹类

鱼类:

鲫鱼、带鱼、鳙鱼、海马

两栖类:

青蛙、蟾蜍、娃娃鱼、蝾螈爬行类:

蜥蜴、壁虎、龟、蛇、扬子鳄

鸟类:

鸽子、猫头鹰、鸵鸟、野鸡哺乳类:

猫、狗、蝙蝠、鲸鱼、鸭嘴兽、海豚

三、各种动物的特征:

(1)腔肠动物:

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

(2)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螺等)

(3)甲壳动物:

有坚硬外壳(水蚤、虾、蟹)

(4)环节动物:

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

(5)昆虫:

身体可分为头(触角),胸(足3对,翅2对),腹(气管)

(6)节肢动物门:

身体有许多体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

(7)两栖动物门:

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皮肤呼吸。

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8)鸟纲:

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气体,心脏4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

(9)哺乳动物门: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犬、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4个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四、几种淡水鱼类:

"四大家鱼”:

鲢鱼、鱅鱼、草鱼、青鱼

鲤鱼、鲫鱼、中华鲟("长江鱼王”活化石)

五、其它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珊瑚虫等);软体动物(章鱼、河蚌等);甲壳动物(虾、

蟹等)爬行动物(龟、鳖等);哺乳动物(海豚、海豹、鲸等,特点是胎生、哺乳)。

六、细菌与真菌菌落的比较:

菌落

形状

大小

颜色

细菌

杆状、球状、螺旋状

白色「

真菌

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

颜色多样

七、细菌、真菌、动物和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细菌细胞

真菌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不同点

有细胞壁、无叶绿体;只有DN麋中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有时能形成芽孢。

有细胞壁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无细胞壁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有细胞壁

有细胞核

有叶绿体

生殖方

分裂生殖(速度快)

孢子生殖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营养方式

异养(靠吸收现成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方式)

自养

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八、植物的分类:

无茎叶(无根):

藻类植物(如:

水绵、海带)

「无种子J无根的(假根):

苔藓植物(如:

葫芦藓)

植物斗有茎叶t有根的:

蕨类植物(如:

肾蕨)

J种子无果皮包被:

裸子植物(如:

松树、杉树)

有种子I种子有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

平行脉,一片子叶

-(如玉米)

双子叶植物:

网状脉,两片子叶

(如

大豆)

九、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动物•

I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十、分类办法:

生物学家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1分类单位由高到低依次为:

界、门、纲、目、科、属、种。

2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生物共同特征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种)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1.目前已知约有150万种动物,据动物最主要的特征可分为:

脊椎动物:

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

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2.水中生活的动物:

(1)鱼的特点:

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并能在水中呼吸。

(2)鲫鱼的外部形态:

身体呈梭形,体色为保护色,体表被鳞,有黏液;身体两侧

各有一条侧线(能感知水流,测定方向);有鳍(胸鳍和腹鳍能维持身体平衡,尾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头部鳃盖内有鳃,主要由鳃丝(内密布毛细血管)构成,利于呼吸。

(3)鲫鱼的结构和生理:

呼吸的过程:

氧(水中)f口-►鳃丝f血液(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管(口、咽、食道、肠、肛门等)。

消化腺:

肝胰

脏。

循环系统的组成:

心脏(一心房、一心室)和血管。

只有一条循环路线。

途径:

心室f动脉—鳃咅片毛细血管f背部大动脉—体内各处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运动:

主要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产生运动。

(4)几种淡水鱼类:

“四大家鱼”:

鲢鱼、鱅鱼、草鱼、青鱼。

"鲤鱼、鲫鱼、中华鲟("长江鱼王”活化石)

(5)其它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珊瑚虫等);软体动物(章鱼、河蚌等);甲壳动

物(虾、蟹等)爬行动物(龟、鳖等);哺乳动物(海豚、

海豹、鲸等,特点是胎生、哺乳)。

(6)水域环境的保护:

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趋枯竭,应减少水域污染,保护水域环境。

3•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般都具有的结构是:

1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甲、鳞、外骨骼);②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

器官。

3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如肺、气管);④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

系统。

(2)代表动物(环节动物)蚯蚓:

1生活习性:

适于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以枯叶、朽根等为食。

2形态结构:

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表有刚毛(协助运动)。

3运动:

靠发达的环肌和纵肌,交替收缩,并在刚毛的协助下产生运动。

4呼吸:

靠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来完成。

5益处:

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净化环境,处理生活垃圾;药用;营

养价值高。

6其它的环节动物:

水蛭、沙蚕。

(3)代表动物(哺乳动物)家兔:

1形态结构:

体表被毛,体腔被膈分为胸腔(内有心脏、肺)和腹腔(内有肝

脏、胃、肠等),膈的收缩、舒张与肺的呼吸有关。

2与草食性特点有关的结构:

有门齿、臼齿,消化管很长,盲肠发达和众多消

化腺(唾液腺、肠腺、肝脏、胰腺等)。

3血液循环路线两条:

肺循环和体循环。

心脏四腔:

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

右心室。

4神经系统:

由脑、脊髓、神经)脑神经、脊神经)组成;大脑发达,反应敏锐。

5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牙齿分门齿、臼齿和犬齿(肉

食性动物才有),用肺呼吸,心脏有四腔,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6动物栖息地的特征:

活动范围减小,群体内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对繁衍极为不利。

4、空中飞行的动物:

(1)类型:

①鸟类(如家鸽);②哺乳动物(如蝙蝠);③昆虫:

是无脊椎动物中

唯一会飞的动物,也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超过了100万种(如蝗虫)。

(2)鸟适于飞行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1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有可飞翔的翼;③胸骨发达,有龙骨突附有发达胸肌;④消化系统发达,消化能力强,食量大,直肠短能随时排便,有喙无齿,长骨中空等都能减轻体重;⑤有独特的气囊,利于散热和进行双重呼吸。

从而扩大了其活动和分布范围。

(3)鸟类的主要特征:

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气体,用

肺呼吸,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卵生。

(4)蝗虫的特点: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运动器官是:

着生在胸部的足和翅。

呼吸器官是:

气门内通的

气管。

如:

两栖动物中的青蛙、上,用肺呼吸,

5、生物圈中许多动物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水中、陆地或空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

蟾蜍等,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即称为两栖动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

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1骨骼是指由多块骨通过一定的方式连结而成的整体。

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2单块长骨的结构:

由骨膜、骨质(骨密质、骨松质)、骨髓(红骨髓、黄骨髓)。

3关节的结构:

由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_节囊(有韧带)、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三部分组成。

4骨连结的形式:

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活动的连结(即关节)三种形式。

5骨的成分:

由柔韧的有机物(约占1/3)和硬脆的无机物(约占2/3)组成。

6肌肉:

由肌腱(位于两端)和肌腹(位于中间)组成。

每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其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每完成一个动作都由多块骨骼肌相互配合作用的结果。

7在运动中:

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即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

8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

1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女口:

蜜蜂采蜜、蜘蛛结网、蚂蚁做巢、小鸟喂鱼、吃梅分泌唾液。

2学习行为:

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如:

大山雀偷饮牛奶、黑猩猩取食香蕉、蚯蚓走迷宫、谈梅止渴、望梅止渴。

3、社会行为:

1含义:

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所具有的一系列行为。

2重要特征: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

确的分工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如:

白蚁群体、狒狒群体、蜜蜂等。

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

通过各种动作、声音、气味随时交流信息。

4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

流的存在

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5意义:

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对杀虫剂破坏生态的大量调查后,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从而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态平衡:

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如二氧化碳等)循环。

3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从而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3、生物防治:

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常用方法有:

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

治虫。

4、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调查活动去了解)。

畜牧业和渔业的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

之一。

2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的原理:

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

使这些动物能产生并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如药品、保健品)。

优点:

生产成本低;设备简单,效率高;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

人们认为动物中最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

“乳房生物反应器”。

5、动物与仿生:

1仿生:

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技术。

2动物与仿生:

A、长颈廘与宇航员的“抗荷服”;B、萤火虫与冷光;

C、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D、乌龟的龟壳与薄壳建筑。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1、观察菌落:

1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配制培养基:

琼脂(常用材料)+营养物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等)。

3接种: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

4细菌与真菌菌落的比较:

菌落

形状

大小

颜色

细菌

杆状、球状、螺旋状

白色「

真菌

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

颜色多样

2、探究细菌与真菌的分布:

广泛分布于生物圈中,其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特定的生活条件等)。

3、细菌的发现者:

列文•虎克(荷兰人)。

细菌存在的证实者:

巴斯德(法国科学家),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4、细菌、真菌、动物和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细菌细胞

真菌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不同点

有细胞壁、无叶绿体;只有DN麋中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有时能形成芽孢。

有细胞壁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无细胞壁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有细胞壁

有细胞核

有叶绿体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速度快)

孢子生殖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营养方式

异养(靠吸收现成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方式)

自养

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5、细菌有的有荚膜(保护)、有的有鞭毛(运动)、有时能形成芽孢(适应不良环境)真菌有大型真菌(蘑菇、灵芝等)、霉菌(青霉、曲霉)、酵母菌(单细胞,能产生芽体)。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②、能引起动植物、人患病;

3、能与动植物共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

2、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用于食品的制作(酿酒、发酵、制醋等);

2用于疾病的防治(提取抗生素、制疫苗);

3用于环境的保护(净化污水,生产沼气);

4食品的保存(原理:

杀死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使食品不致腐败。

方法:

巴氏消毒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腌制法,罐藏法等)

3、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研究发明了青霉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2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能生产治

疗糖尿病的药物一一胰岛素。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J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1分类的依据是:

生物在形态结构(外部、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2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种。

3分类的目的是:

据生物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等级,以弄清楚不同

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并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所占的地位及进化的途经和过程。

3、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动物•

I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4、生物学家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1分类单位由高到低依次为:

界、门、纲、目、科、属、种。

2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生物共同特征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生物共同特征

越多。

3[原核生物总界(只有一个界)一一原核生物界

生物]r原生生物界、真菌界;

真核生物总界(含四个界)I植物界和动物界(门、纲、目、科、属、

种)

5、桃隶属于:

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

梅属、桃(种)。

马隶属于: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

马(种)。

6、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即:

属名+种加词

7、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种类多样性:

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苔藓、蕨类、种子植物位居世界

第三,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动物种数也位居世界前列。

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2基因多样性:

包括种间基因的多样性和种内基因(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多样

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森林、草原、海洋、湖泊、湿地、农田、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知识点归纳

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鱼

1、运动器官:

尾鳍一一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

胸鳍和腹鳍一一保持平衡尾部和躯干一一产生前进的动力

2、呼吸器官:

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1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2用鳃在水中呼吸。

(08中考)

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

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5、模拟实验:

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

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

模拟实验。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08中考)

(1)气候干燥t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2)缺少水的浮力t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t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蚯

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t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环节动物

(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2)蚯蚓:

生活环境:

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

食性:

枯枝落叶、垃圾

运动:

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呼吸:

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

(07、09中考)

3、哺乳动物:

(1)

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如兔、大熊猫(07、08中考)牙齿:

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呼吸:

用肺呼吸;循环:

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体腔:

有膈分为胸腔和腹腔,

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

(2)陆地中生活的动物所要的基本条件是:

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

左右。

2、昆虫

(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2)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都生在胸部。

(3)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特点是:

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4)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昆虫的外骨骼不会随身体生长,因此会发生蜕皮。

3、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或骨骼肌)组成

(2)骨胳肌结构: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骨胳肌特性:

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

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

(5)关节的结构图:

如右图(09中考)

(6)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

屈肘: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分类:

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

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

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母鸡孵蛋、小鸟喂鱼、幼袋鼠吃奶、鸟的

(2)学习行为:

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

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蚯蚓走迷宫、大山

雀喝牛奶。

3、动物学习行为意义: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第三节动物的社会行为。

(P37)

1、社会行为:

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

如白蚁群体、狒狒群体

2、社会行为特征:

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3、通讯:

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

行为反应的现象。

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09中考)

蜜蜂跳舞一动作黑长尾猴一声音蚂蚁一气味蝶蛾类昆虫一性外激素(气味)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08、09中考)

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播种

2、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现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住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如用瓢虫杀灭、控制棉蚜数量。

主要方法有:

以虫治虫、以鸟治虫、飞菌治虫

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2、生物反应器:

禾U丽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

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

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可节省

费用,简化程序和减少污染

3^生:

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细菌和真菌(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列表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大小

形状

颜色

细菌菌落

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白或黄

真菌菌落

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状

红,褐,绿,黑,黄

3、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①配制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07中考)

4、接种一一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