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传统元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9666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国传统元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当代中国传统元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当代中国传统元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当代中国传统元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当代中国传统元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传统元素.docx

《当代中国传统元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传统元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中国传统元素.docx

当代中国传统元素

现代中国设计研究应以中国文化研究为本原,回溯中国文化的精粹与根源,归纳出中国设计思维的精神特质和内涵;同时兼容并蓄,发现符合现代性和未来潮流的设计新理念。

对具有中国传统视觉造型元素进行形态改造,更能使旧有元素传递现代信息,符合现代设计的功用。

中国传统的艺术思维方式基本包括:

观察,摹形,情感,想象,整体与妙悟。

观察是中国艺术思维的起点之一;人类早期的造型艺术就是从摹形发展而来的;中国艺术十分强调情感因素;想象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传统艺术思维具有强烈的象征性;中国艺术历来讲究整体性;妙悟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思维的特有现象。

中国银行标志

中国银行行标于1986年经中国银行总行批准正式使用。

行标从总体上看是古钱形状代表银行;“中”字代表中国;外圆表明中国银行是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大银行。

中文行名:

中国银行

中文行名字体由郭沫若先生题写,标识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设计

中国银行的标志是一个“真”的形象。

真的形象具备3个要求:

原创——不抄袭、不模仿。

这个标志可说是百分之百的原创设计,更成为全国很多机构争相抄袭和模仿的对象。

识别——有个性、不类同。

世界各地银行的标志意念与造型类同者很多,中国银行标志与众不同,容易辩识,显出独特的个性。

份属——合身份、创文化。

中国银行的标志造型完满大方,符合国家专业银行的身份,更包含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

中国银行标志是一个“善”的形象。

善的形象具备:

精进——千锤百炼,力求臻善。

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经过100多个构想草图,发展多个可取的意念,几番研究精选出最佳方案,再作进一步的加工造型,才作定稿。

恒久——历久常新,超越时代。

标志形象不是流行时装、追随潮流人有我有的东西;臻善的形象必须与企业的性格相配,不会过时落伍。

中国银行标志在15年前制定,现在看来仍有现代感,可谓是超越时代的形象。

前瞻——策略远见,形象领先。

中国银行有远见的策略,领先同业,很早就建立了新形象,成为全国银行业的形象典范。

系统——度身设计,统一规范。

中国银行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企业,视觉形象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困难。

制定统一规范形象策略要经过周密的研究,探索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应用设计。

“美”的形象亦有3项要求:

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

中国银行的标志是由结了红绳的古钱启发出创意,钱孔与红绳构成了“中”字,现代的造型内涵着民族特色。

后来,我在中国银行的年报封面设计中,运用红绳结古钱的意念,表现中国银行与属下机构的紧密联系。

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

以古钱为形象的标志,并不是始于中国银行。

我们很容易找到古老的金钱牌商标的例子,但最重要的是怎样将一个平凡的题材,赋予新的造型,表现创新的意念,前无古人,更能启迪后学。

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

建立了标志形象只是CI的开始,每一项实际的应用设计都必须符合客观的条件,小心处理每一细节,更须配合各种媒介,灵活运用,使统一的形象生动活泼。

中国银行是中国金融商界的代表,要求体现中国特色。

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寓意深刻,颇具中国风格。

作为企业形象,一个标志负载着太多企业的文化内涵,中国银行,其标志以古钱和“中”字构成,古钱是古代的铸币,为“八”宝之一,象征富贵,常铸有“长命富贵”的字样,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期盼。

中国银行以“古钱”作为企业形象的创意点,首先隐含了企业的金融业特征,揭示中行致力追求朴素而庄重的目标。

标志体现了浓郁的中国文化,而又极富时代感。

整个机构形象将故有的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专业化银行合二为一。

但是做为一个好的设计应具有延续的价值和意义,是历经时代的变迁,是应该时刻存着它的价值和灵魂,这个标志的的出发点代表了企业的一种理念,但是无形之中又不免存在着“老陈”做标志时候的幸运。

标识是一种更深文化的讨究和斟酌,要不断探索和追求现代化的设计语言,体现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故此就要把西方的设计表现融入东方哲理和美学思维之中,赋予设计全新的东方文化精神的理念,最后做到“简洁有力,东方韵味,西方形态,东情西韵”。

这才是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标志设计所应体现的形式。

北京奥运会会徽

设计者:

郭春宁。

年代:

2008。

名称: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形象

“舞动的北京”是这个城市的面容。

它是一种形象,展现着中华汉字所呈现出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它是一种表情,传递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

借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舞动的人体,在挥毫间体现“新奥运”的新理念。

手书“北京2008”借汉字形态之神韵,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千万种表达浓缩于简洁的笔划中。

当人们品味镌刻于汉字中博大精深的内涵与韵味时,一个“新北京”就这样诞生了。

构成

“舞动的北京”由三个部分构成:

1.像一个人的“京”字中国印;2.汉语拼音“Beijing”和“2008”字样,象征2008年北京奥运会;3.奥运五环:

奥林匹克精神的象征

美丽

“舞动的北京”是中国人崇尚的色彩。

在这个标志中,红色被演绎得格外强烈,激情被张扬得格外奔放。

这是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礼赞,这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诠释。

红色是太阳的颜色,红色是圣火的颜色,红色代表着生命和新的开始。

红色是喜悦的心情,红色是活力的象征,红色是中国对世界的祝福和盛情。

英雄

“舞动的北京”召唤着英雄。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成就英雄、创造奇迹、塑造光荣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充满力量与动感的造型是所有参与者用热情、感动和激情书写的生命诗篇,是每一位参与者为奥林匹克贡献力量与智慧的宣誓。

奥运英雄传承体育与文化结合的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它为奥运健儿欢呼,为艺术喝彩。

精神

“舞动的北京”是中华民族图腾的延展。

奔跑的“人”形,代表着生命的美丽与灿烂。

优美的曲线,像龙的蜿蜒身躯,讲述着一种文明的过去与未来;它像河流,承载着悠久的岁月与民族的荣耀;它像血脉,涌动着生命的勃勃活力。

在它的舞动中,“以运动员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被艺术地解析和升华。

同时,“京”字又巧妙地演化为“文”字,寓意“人文”,正体现了北京“人文奥运”的承诺,将中国悠久的“人文精神”融入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洪流之中。

言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活力的北京期待着2008年的狂欢,奥林匹克期待着全人类与之共舞。

邀请

“舞动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请。

会徽中张开的双臂,是中国在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友善而又好客的中国人的心情写照,也是北京的真诚表达。

到北京来,读解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感受这个国家的现代气息。

到北京来,共享这座城市的每份欢乐,体会这个国家的蓬勃生机。

到北京来,让我们在2008年一起编织和平、美好的梦。

含义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将肖形印、中国字和五环徽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深沉的活力。

尺幅之地,凝聚着东西方气韵;笔画之间,升华着奥运会精神。

一、中国印

中国印章古时称作玺、印、宝、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习惯称呼。

古印章流行于古代,其古朴、稚拙的风貌体现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与追求,浸透着历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

其中有一类图画入印的印章,这就是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国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

两汉是古肖形印的兴盛时期。

那一时期的肖形印,有刻画民族崇尚和神话传说的“四灵印”、“虎印”、“鹿印”、“凤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图案;也有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各类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长袖舞印”等印记图形;还有“牛耕印”、“杂耍印”、“驯兽印”等从不同侧面反映汉朝人生活、娱乐情景的印章形式。

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晚在战国时代,我国已普遍使用印章。

起初,印章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同时也是信誉的标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的使用范围扩大为表征当权者权益的法物,是当权者权力的象征。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上面的笔画,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画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以竹简汉字笔体书写的“Beijing2008”更浸透着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这一切,既浓缩了我国古代印章由字而画的发展轨迹,也诠释了我国古代哲学力求中庸的主流观点。

这些,再加上象征中国的红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积聚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人形图画似曾相识,这就是与舞蹈《丝路花雨》同源的敦煌壁画中的舞姿。

夸张的身体比例和肢体位置,舒展的笔画和简捷的构图,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热情与豪迈,奔放的舞姿则充分预示着北京城的未来。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在向给与他欢呼的人欢呼。

当然,他舞出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热情,他还将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写意地“跳”了出来。

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看做一个汉字“京”,她便是奥运会徽史上第一次汉字字形的引入。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征性的符号体系。

汉字中的一笔一划,充满者对生活气氛的烘托和对生命意义的隐喻。

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做一个“人”形画,她便是东方绘画表现手法上的一次杰出应用。

和西方严格的写实方法相比,东方画在空间要求上比较灵活、概括,允许虚拟和省略。

但正是这种虚拟和省略,给观者创造了真实而无限的想像空间。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一次融合中国书法、印章、舞蹈、绘画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成功的艺术实践。

她表达了人们要表达的理念,也寄托着人们将要赋予她的理想。

她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她将当之无愧地成为奥林匹克运动视觉形象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一笔一划,她的每一个构成要素,承载着凝重的中华文化传统和激越的奥林匹克精神,彰显着先进的审美观念和昂扬的时代激情。

她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奥运会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会徽,也将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发扬光大。

会徽作品“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字体采用了汉简(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汉简中的笔画和韵味有机的融入到“北京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字体不仅符合市场开发目的,同时与标志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与标准字体注册中因使用现成字体而可能出现的仿冒侵权法律纠纷。

特点

经过专家反复推敲、修改,“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作为主体的中国印、“汉简体”“北京2008”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以及比例关系方面特别是中国印部分,已近完美。

与此同时,每一部分独立使用时依然比例合理,不失协调

1.会徽设计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结合。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该作品传达和代表了四层信息和涵义:

(1)中国文化。

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2)红色。

选用中国传统喜庆颜色—红色作为主体图案基准颜色。

红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的代表性颜色,还是我国国旗的颜色,代表着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因此,标志的主体颜色为红色,具有代表国家、代表喜庆、代表传统文化的特点。

2.会徽总体结构与独立结构比例协调。

经过专家反复推敲、修改,“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作为主体的中国印、“汉简体”“北京2008”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以及比例关系方面特别是中国印部分,已近完美。

与此同时,每一部分独立使用时依然比例合理,不失协调。

总之,“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使人一眼就看出:

她是中国的。

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总设计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

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浦东世博轴东侧,世博演艺中心南侧,亚洲国家展馆西侧,处于世博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

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6.01万平方米,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

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

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

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

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7000名观众。

设计理念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主体构思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

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

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市、区名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

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模拟图

在外观上,它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广阔的园区里非常醒目,远远望去,它有一种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

外墙为中国红。

上层建筑的贴面可以是轻质金属,也可以是轻质陶瓷。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是中国传统元素的成功运用。

中国移动G3标志

中国移动的G3含义:

创意诠释:

全案以水墨手法勾勒出G字,右上方以中国印章刻画出3字。

在整体造型上美观协调,颜色搭配和谐,富有中国元素和强烈的视觉效果;阶段性Slogan突显了该标识与3G的映射关系。

在G右上方的3代表立方,意味着3G时代的移动用户将呈立方趋势增长;还有人认为突出黑色的G,红底白字3,红黑是春节对联两种主颜色,预言者3G春天的来临,预言着中国移动敢以TD博三分天下的雄心。

G3不是代表3G,而是“Guide3”的缩写,Guide有两层意思,动词代表引领、影响、支配等意思,名词代表引领者、向导的意思。

综合起来的大意是引领另外两家友商进入3G时代。

“3”代表着3G时代下的移动+宽带+固网+手机电视+……融合,更大胆的猜想是暗喻中国移动将超越现有3G概念,在TD-LTE时代提供适合上述融合业务应用的网络支撑、终端、服务等等,引领人们进入真正的3G生活。

因此G3是个很庞杂的概念,除非中国移动出尔反尔要推“G3”自有品牌的手机,否则结果就只有一个——战略性品牌,将涵盖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等品牌业务。

“G3”标识造型取义中国太极,以中间一点逐渐向外旋展,寓意3G生活不断变化和精彩无限的外延;其核心视觉元素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丹青和朱红印章,以现代手法加以简约化设计,该标识还有丰富的彩色运用和延展,这体现了中国移动积极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架起全新沟通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彩、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生活。

明基书法笔记本

这款被称为“草书中国风”的书法典藏版明基Joybook8000笔记本饱含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它在延续原有Joybook8000的鲜明风格之外,更在其上盖精心雕铸了中国草书史上最经典的巨著之一:

怀素的《自叙帖》。

水墨动画

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

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

1960年,上海美影厂拍了一部称作“水墨动画片断”的短片,作为实验。

同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笔下。

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

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

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

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

由于要分层渲染着色,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部短片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是惊人的。

美影厂对水墨片投入巨大,制作班底也是异常雄厚,除了特伟、钱家骏这样的老一辈动画大师,就连国画名家李可染、程十发也曾参与艺术指导。

正是因为这样不惜工本的艺术追求,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博得了交口称赞,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同中国人的耐心竞争,日本动画界甚至称之为“奇迹”。

可是也正因为艺术价值同商业价值的脱离,也使得水墨动画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万氏兄弟》对中国早期动画片的贡献以及万籁鸣摄制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已有人作专题报导。

在此简要介绍万籁鸣的弟弟万古蟾,我们已经从录像带看到很多中国大陆的剪纸片,追根溯源,剪纸片的创始人就是被尊称为“二万老”的万古蟾。

万古蟾经过多次试验,1958年成功拍摄了第一部彩色剪纸片,有别于西方很早就有的却以黑色剪影形式出现剪纸卡通片。

在以后陆续拍摄的《渔童》、《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影片中,技巧臻于成熟。

万古蟾和他的创作伙伴们汲取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使各种类型的剪纸人物或动物在银幕上传达出各自的喜怒哀乐,有的古色古香,有的精灵活泼。

在剪纸人物(动物)的关节处,用细铜丝或者从桌球拍的贴胶处刮下的小黏粒联结,然后把它们放置在摄影机前逐格拍摄。

当然,也有个别片段是用动画片的动画绘制方法拍摄的,例如金鱼游动、渔夫撒网时的柔软扩散以及主角的摇头等。

就拿金鱼的游动举例子,那种轻纱般飘动的尾部动作,就不得不用画在赛璐璐上的动画片段来代替,只是画法上仍采用剪纸的刚劲有力的线条,以免用动画代替的镜头与剪纸片镜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别。

到了80年代,剪纸片试用「拉毛」剪纸新工艺,出现了水墨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

「拉毛」工艺使《鹬蚌相争》中渔夫穿的蓑衣和鹬的羽毛直接产生水墨晕染效果,拑摄过程比较简单,不会像拍水墨动画片那样反反复覆繁琐无比。

后来,连羽毛工艺画的特色也被剪纸片引用,把羽毛贴在剪纸鸟类的身上,装饰与写实兼备,使1985年出品的《草人》获得好评。

剪纸片的摄制成本比动画片低,缺点是剪纸人物的表情变化和转面、转身都不能像动画片那么灵活自如,动作有局限。

当某一个镜头中的剪纸人物动作和角度须要大幅度的改变时,只能借助于下一个镜头,而当下一个镜头中的人物动作和角度又须要改变时,不得不又依赖接下来的另一个镜头……于是,不断的剪,不断的画,一部短短的剪纸片拍下来,同样的人物,不知道要剪多少个。

剪得再多,画得再多,还是难以避免人物动作长久保持同一个角度的缺点,但这个缺点也正是剪纸片的艺术特色。

有的动画片,不是也很讲究「酷」味,让主角长久保持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姿势一动也不动吗?

现在的水墨动画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由于其制作过程繁琐又耗时间,但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动画作业都在宣纸上完成。

我们虽然在萤幕上看到活动的水墨滃染的效果,但是只有在静止的背景画面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水墨笔触,只有背景画面才是如假包换的中国水墨画。

原画师和动画人员在影片的整个绘制过桯中,始终都是用铅笔在动画纸上作业,一切工作如同画一般的动画片,原画师一样要设计主要动作,动画人员一样要精细地加好中间画,不能有半点差错;如果真的要在宣纸上用水墨画出那么多连续动作,世上没有一位画家能把连续画面上的人物或者动物的水分控制得始终如一。

水墨动画片的奥秘都集中在摄影部门。

画在动画纸上的每一张人物或者动物,到了著色部分都必须分层上色,即同样一头水牛,必须分出四、五种颜色,有大块面的浅灰、深灰或者只是牛角和眼睛边框线中的焦墨颜色,分别涂在好几张透明的赛璐璐片上。

每一张赛璐璐片都由动画摄影师分开重复拍摄,最後再重合在一起用摄影方法处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在萤幕上所看到的那头水牛最後还得靠动画摄影师「画」出来。

工序如此繁复,光是用在摄影摄一部水墨动画片的时间,就足够拍成四、五部同样长度的普通动画片。

难怪已初步掌握水墨动画拍摄技巧的日本人回国後都不想轻易尝试,对一切讲究时效的西方卡通电影工作者来说,他们也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在每一张画面上分解、描线、分层著色并且在摄影台上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固定和拍摄。

中国人天生好耐性,能够在一根发丝上雕刻佛像,在一粒米上镂满经文,用同样的细心,再加上那么多描线女工,著色女工和从不抱怨的动画摄影师的合作,也使得水墨动画片创造成功。

当时的文化部长茅盾在感动之余,还写了「创造惊鬼神」的题词案到上海呢。

就凭著那种水滴石穿的功夫和毅力所创造出来的水墨动画片,确实也引起西方国家、港台等地动画界人士的赞叹。

《牧笛》中的牧童骑著水墨淋漓的老水牛从柳树中穿出,走过夕照中的稻田,走向村庄。

动作细腻,感情含蓄,完全是中国格调的动画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