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962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仪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礼仪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礼仪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礼仪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礼仪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礼仪知识.docx

《礼仪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仪知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礼仪知识.docx

电话礼仪篇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电话也能粗略判断对方的人品、性格。

因而,掌握正确的、礼貌待人的打电话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电话的礼仪知识。

打电话的基本礼仪

  打电话是通联礼仪的一个主要内容。

拨打电话的人是发话人,是主动的一方,而接听电话的一方是受话人,是被动的一方。

因而在整个通话过程中,拨打电话的人起着支配作用,一定要积极塑造自己的完美的电话形象。

  在打电话时,必须把握住通话的时间、内容和分寸,使得通话时间适宜、内容精炼、表现有礼。

  1、时间适宜

  把握好通话时机和通话长度,即能使通话更富有成效,显示通话人的干练,同时也显示了对通话对象的尊重。

反之,如果莽撞地在受话人不便的时间通话,就会造成尴尬的局面,非常不利于双方关系的发展。

如果把握不好通话时间,谈话过于冗长,也会引起对方的负面情绪。

  2、内容精炼

  打电话时忌讳通话内容不着要领、语言啰嗦、思维混乱,这样很容易引起受话人的反感。

通话内容精炼简洁是通话人的基本要求。

  

(1)预先准备

  在拨打电话之前,对自己想要说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数,尽量梳理出清晰的顺序。

做好这样的准备后,在通话时就不会出现颠三倒四、现说现想、丢三落四的现象了同时也会给受话人留下高素质的好印象。

  

(2)简洁明了

  电话接通后,发话人对受话人的讲话要务实,在简单的问候之后,开宗明义,直奔主题,不要讲空话、废话,不要啰嗦、重复,更不要偏离话题,节外生枝或者没话找话。

在通话时,最忌讳发话人东拉西扯、思路不清,或者一厢情愿地认为受话人有时间陪自己聊天,共煲“电话粥”。

  3、表现有礼

  拨打电话的人在通话的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待人以礼,举止和语言都要得体大度,尊重通话的对象,并照顾到通话环境中其他人的感受。

  接电话的基本礼仪

  接听电话的人虽然处于被动的位置,但是,也不能在礼仪规范上有所松懈。

拨打电话过来的人可能是你的上级,可能是合作方,也可能是对你很有帮助的友人,因此,受话人在接听电话时,要注意有礼和得体,不能随随便便。

  当本人接听打给自己的电话时,应注意及时接听并谦和应对,无论对方地位尊卑,都要待人以礼。

  1、及时接听

  电话铃声响起,要立即停下自己手头的事,尽快接听。

不要等铃声响过很久之后,才姗姗来迟或者让小孩子代接电话。

一个人是否能及时接听电话,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的待人接物的诚恳程度。

  一般来说,在电话铃声响过三遍左右,拿起话筒比较合适。

“铃声不过三声”是一个原则,也是一种体谅拨打电话的人的态度,而且铃声响起很久不接电话,拨打电话的人也许会以为没有人接而挂断电话。

如果接电话不及时,要道歉,向对方说“抱歉,让您久等了”。

  2、谦和应对

  在接电话时,首先要问候,然后自报家门,向对方说明自己是谁。

向发话人问好,也有向发话人表示打来的电话有人接听的意思。

自报家门是为了确认自己是否是发话人真正要通话的对象。

  在私人住所接听电话时,为了安全起见,可以不必自报家门,或者只向对方确认一下电话号码来确定是否对方找对了人。

即使对方错拨了电话,也不要勃然大怒,口出秽语,而要耐心解释。

  在接听电话时,要聚精会神,认真领会对方的话,而不要心不在焉,甚至把话筒搁在一旁,任凭通话人“自言自语”而不顾。

  3、分清主次

  其一,电话铃声一旦响起,接电话就成为最紧急的事情,其他事情都可以先放一边。

接听电话时,不要再与旁人交谈或者看文件、吃东西、看电视、听广播等。

即使是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你忙着别的事,在接听电话时也不要向打电话来的人说电话来得不是时候。

  其二,有时候确实有无法分身的情况,比如自己正在会晤重要的客人或者在会议中间,不宜与来电话的人深谈,此时可以向来电话的人简单说明原因,表示歉意,并主动约一个具体的双方都方便的时间,由自己主动打电话过去。

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让对方再打过来一次,而应由自己主动打过去,尤其是在对方打长途电话的情形中。

约好了下次通话的时间,就要遵守约定,按时打过去,并向对方再次表示歉意。

其三,如果在接听电话的时候,适逢另一个电话打了进来,切忌不要中断通话,而要向来电话的人说明原因,要他不要挂断电话,稍等片刻。

去接另一个电话的时候,接通之后也要请对方稍候片刻或者请他过一会儿再打进来,或者自己过一会儿再打过去。

等对方理解之后,再继续方才正接听的电话。

接电话禁忌用语

  在接电话时切忌使用“说!

”“讲!

”。

  说讲是一种命令式的方式,即难让人接受,又不礼貌。

有的人在接听电话时,一接起电话马上说:

“说”或“讲”,或者多加一两个字“听到,说!

  这种行为在公司、企业内部也许还可以理解,由于某种原因工作繁忙,时间紧张,没有太多的时间应对电话,希望对方直截了当,别浪费时间。

但这种硬邦邦的电话接听方式显得过于粗鲁无礼,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气势,好像是摆架子。

给人的感觉是“有什么话快说,老子没空和你在电话里啰嗦!

  有的人对这样的电话应答方式也懒得再“说”,干脆一声不吭将电话挂了。

本来还想联系一些业务或者提供一些信息,一听他这口气就不舒服,说了等于白说,这种人懒得理他。

  大家每个人都希望别人以礼相待,有谁愿意同不懂得礼貌的人打交道呢?

所以,在接听电话时,一定要注意应有的礼貌。

  关于电话的礼貌用语

  1.您好!

这里是×××公司×××部(室),请问您找谁?

  2.我就是,请问您是哪一位?

……请讲。

  3.请问您有什么事?

(有什么能帮您?

  4.您放心,我会尽力办好这件事。

  5.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6.×××同志不在,我可以替您转告吗?

(请您稍后再来电话好吗?

  7.对不起,这类业务请您向×××部(室)咨询,他们的号码是……。

(×××同志不是这个电话号码,他(她)的电话号码是……)

  8.您打错号码了,我是×××公司×××部(室),……没关系。

  9.再见!

(与以下各项通用)

  10.您好!

请问您是×××单位吗?

  11.我是×××公司×××部(室)×××,请问怎样称呼您?

  12.请帮我找×××同志。

  13.对不起,我打错电话了。

  14.对不起,这个问题……,请留下您的联系电话,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好吗?

握手礼仪篇

一、握手的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二、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

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

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

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4、握手时,年轻者对年长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

有时为表示特别尊敬,可用双手迎握。

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

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5、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6、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7、握手时首先应注意伸手的次序。

在和女士握手时,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后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则点头鞠躬致意即可,而不可主动去握住女士的手;在和长辈握手时,年轻者一般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再握;在和上级握手时,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再趋前握手。

另外,接待来访客人时,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以示欢迎;送别客人时,主人也应主动握手表示欢迎再次光临。

8、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貌。

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印尼等,人们不用左手与他人接触,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卫生间的。

如果是双手握手,应等双方右手握住后,再将左手搭在对方的右手上,这也是经常用的握手礼节,以表示更加亲切,更加尊重对方。

9、在握手的同时要注视对方,态度真挚亲切,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

如果是一般关系、一般场合,双方握手时稍用力握一下即可放开,时间一般为2至5秒。

如果关系亲密、场合隆重,双方的手握住后应上下微摇几下,以体现出热情。

如果男士同女士握手,一般只轻握女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紧太久。

10、如果是戴着手套,握手前要先脱下手套。

若实在来不及脱掉,应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不过在隆重的晚会上,女士如果是穿着晚礼服并戴着通花的长手套则可不必脱下。

以上便是握手礼仪的基本要点,虽然握手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动作,但它贯穿于各国人们交往、应酬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以上所说的握手礼节。

商务坐车礼仪

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乘坐轿车时一定要分清座次的主次,而在非正式场合,则不必过份拘礼。

轿车上的座次,在礼仪上来讲,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

  1、轿车的驾驶者。

主要适用于双排座,三排位轿车,由主人亲自驾驶轿车时,一般前排座为上,后排座为下;以右为上,以左为下。

乘坐主人驾驶的轿车时,最重要的是不能令前排座空着。

一定要有一个人坐在那里,以示相伴。

由专职司机驾驶轿车时,通常仍讲究右尊左低,但座次同时变化为后排为上,前排为下。

  2、轿车的类型。

吉普车,大都是四座车。

不管由谁驾驶,吉普车上座次由尊而卑依次是:

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

四排以及四排以上座次的大中型轿车,不论由何人驾驶,均以前排为上,以后排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并以距离前门的远近,来排定其具体座次的尊低。

  3、轿车上座次的安全系数。

乘坐轿车要考虑安全问题。

在轿车上,后排座比前排座要安全得多。

最不安全的座位,当数前排右座。

最安全的座位,则当推后排左座(驾驶座之后),或是后排中座。

  4、轿车上嘉宾的本人意愿。

在正式场合乘坐轿车时,应请尊长、女士、来宾就座于上座,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礼遇。

当然,不要忘了尊重嘉宾本人的意愿和选择,并要将这一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嘉宾坐在哪里,即应认定哪里是上座。

即便嘉宾不明白座次,坐错了地方,轻易也不要对其指出或纠正。

  上面的这四条因素往往相互交错,在具体运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上下车顺序

  基本要求是:

倘若条件允许,须请尊长、女士、来宾先上车,后下车。

  1、主人亲自驾车。

要后上车,先下车,以便照顾客人上下车。

乘坐由专职司机驾驶的轿车时,坐于前排者,要后上车,先下车,以便照顾坐于后排者。

  2、乘坐由专职司机驾驶的轿车,并与其他人同坐于后一排时,应请尊长、女士、来宾从右侧车门先上车,自己再从车后绕到左侧车门后上车。

下车时,则应自己先从左侧下车,再从车后绕过来帮助对方。

若左侧车门不宜开启,于右门上车时,要里座先上,外座后上。

下车时,要外座先下,里座后下。

总之,以方便易行为宜。

乘坐多排座轿车,通常应以距离车门的远近为序。

上车时,距车门最远者先上,其他人随后由远而近依次而上。

下车时,距车门最近者先下,其他随后由近而远依次而下。

  举止

  1、动作要雅。

在轿车上切勿东倒西歪。

穿短裙的女士上下车最好采用背入式或正出式,即上车时双腿并拢,背对车门坐下后,再收入双腿;下车时正面面对车门,双脚着地后,再移身车外。

  2、要讲卫生。

不要在车上吸烟,或是连吃带喝,随手乱扔。

不要往车外丢东西、吐痰或擤鼻涕。

不要在车上脱鞋、脱袜、换衣服,或是用脚蹬踩座位;更不要将手或腿、脚伸出车窗之外。

  3、要顾安全。

不要与驾车者长谈,以防其走神。

不要让驾车者听移动电话。

协助尊长、女士、来宾上车时,可为之开门、关门、封顶。

在开、关车门时,不要弄出大的声响,夹伤人。

在封顶时,应一手拉开车门,一手挡住车门门框上端,以防止其碰人。

当自己上下车、开关门时,要先看后行,不要疏忽大意,出手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旅游购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