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方面有待改进的意见0710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9508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方面有待改进的意见0710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全管理方面有待改进的意见0710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全管理方面有待改进的意见0710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全管理方面有待改进的意见0710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全管理方面有待改进的意见0710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方面有待改进的意见07108.docx

《安全管理方面有待改进的意见0710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方面有待改进的意见07108.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管理方面有待改进的意见07108.docx

安全管理方面有待改进的意见07108

xx对xx铝业的

评估总结

中国铝业公司管理层在过去的几年里,高度重视和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管理水平呈每年上升的趋势,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可,安全管理的体系已基本建立。

此次杜邦安全管理评估是希望帮助中国铝业公司识别在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帮助中国铝业公司通过努力取得世界级的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的安全文化。

影响安全的主要问题:

安全管理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统一性,。

比如总部与分公司的安全管理方针缺乏一致性,缺乏工艺安全管理体系,行为安全管理标准体系需要补充和完善等;缺乏对安全表现在直线管理职责上的体现。

比如安全人员承担了过多的安全管理职责,而这些职责实际上应该有直线管理者承担;

缺乏安全管理技巧和采用了低标准老习惯,直线管理者缺乏有效地改善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这个在很多方面都很明显,比如对不安全行为和表现的容忍,缺乏足够的安全管理技巧的培训,对安全业绩的跟踪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对安全结果和奖励机制之间的联系等。

在工艺安全管理方面目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有效的工艺风险分析、工艺信息、变更管理、设备完整性、开车前的安全检查系统等;中国铝业公司正处在业务快速发展进程之中,并将成为全球的同行业领先和领导者,而企业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卓越的业务绩效,安全绩效和环境绩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铝业急需实施报告中所提及到的那些改善安全管理的优先建议,以避免潜在的重大及灾难性的事故发生。

安全不是一种仅留于表面的行为,而应在组织中生根,成为所有员工根深蒂固的行为。

中国铝业管理层正是抓住了改进安全表现的机遇,积极担负起改进安全表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任务。

通过以一种自律的、全面的、始终如一的正确方式将直线管理层的注意力引向主动的安全意识,并且持久地加以改进提高。

改进空间

一、领导要素

1.尚未在全公司上下完全树立起安全的核心价值观。

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安全与业务发生冲突时,HSE方针在指导各项业务决策中作用往往受到挑战;目前公司“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HSE方针缺乏可执行的指导原则,不易在公司各个层面上加以理解和执行。

2.相当一部分领导和管理层人员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停留在书面上或口头上,往往说得多做得少,没有作出真正意义上的以身作则和采取具体的个人自觉行动,引导员工参与安全实践。

3.众多中高层、基层管理者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技巧和技能,不知如何入手才能有效地管理和改善安全。

4.公司制订的“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害事故和环境影响”的长远HSE目标,其指导意义还没有为各级领导所认识,导致了许多二级公司与总部长远安全目标在内容和描述上不相一致。

年度安全考核指标体系中采用的一些指标没有太大实际意义,指标体系不够完善,因而较难真正考核他们的安全业绩。

5.目前建立的HSE管理体系,满足了安全管理的最低要求,还存在很多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如:

总公司与分公司以及各分公司之间在体系文件、标准和规章制度方面的不统一;体系文件中缺失工艺安全管理的重要要素;没有制定形成正式的、综合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最佳实践的企业内部安全技术标准系列;缺乏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安全管理程序等。

6.安全管理中暴露出了执行上的低标准,许多管理者容忍各类违章违规现象的存在,没有积极倡导员工寻求消除不安全行为的方法,对于安全生产中重复出现的问题很少从根本上寻求解决办法,基本没有形成自觉执行的机制,有个别的甚至是对安全工作敬而远之;或者是“家长式”的单向沟通。

二、组织要素

7.安全部门过多地承担了直线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没有真正充当安全技术“资源”的角色。

目前他们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召集安全会议、调查事故、发放许可证、巡视工厂、开具违规罚款或实施处罚,以至于许多生产主管和员工认为他们是安全“警察或法官”。

此外,安全专业人员的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公司缺乏专家型专业安全人员,如总公司的HSE资源部门缺少有害物质控制、工艺安全管理、应急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带头人。

8.落实直线安全责任制和实施安全直线管理还在起步阶段。

虽然各级管理层都签订了“安全合同”,但相当一部分生产领导仍然把主要的安全任务指派给了安全部门和安全专业人员。

因而,目前推动安全管理的主要是HSE部门。

很多非生产部门普遍认为安全与他们关系不大,有的生产部门也有类似倾向;直线管理层对HSE人员的过度依赖将妨碍公司进一步提升安全业绩和全面建立公司的安全文化。

9.没有充分发挥安全委员会在领导和推动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

安全委员会在职能上还没有真正担当起激励直线组织成员参与安全管理、监督安全计划、制定安全方针、确立安全目标和指标、领导和推动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任务。

10.没有充分意识到人员变更管理在高危行业工艺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对关键岗位的人员变更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领导的岗位调动缺乏足够的安全管理能力和给予适应性能力的评估;对承包商及其人员变尚没有控制。

调查发现HSE手册中没有正式的“变更管理”程序。

三、操作执行要素

11.过多地采取了消极的激励措施,重罚轻奖,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正面激励方法,导致了部分领导和管理层的畏惧心理和可能隐瞒上报事故的倾向。

另一方面,领导和经理职位的升迁,往往侧重于业务方面的业绩,个人的安全管理能力还没有成为升迁的必备条件之一。

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领导和经理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侥幸心理,无法真正激发他们参与安全管理的动力。

12.在安全培训方面,还缺乏系统的、分别针对高中级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主管的安全管理技巧和技能的培训;建议员工参与现场安全管理技巧和技能的培训;系统的安全专业人员的培训;工艺安全管理的技能培训以及培训有效性评估方法等。

13.事故调查方面还缺乏细致的对根本原因的剖析,如查找系统、制度和管理上的缺陷,过多的强调查找责任人。

事故的分类也没有完全采用国际上通常使用的分类方法,目前的统计数据很难用于进行国际间的横向比较;伤害和事故统计系统中对于轻伤以下的安全事件还没有统计上报,大量轻微和限工伤害未作记录。

公司的安全业绩中没有发现包括承包商的数据。

14.目前的安全检查没有充分重视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审核,检查中缺乏与员工进行对话式的交流;过多依赖于安全部门和安全监督员的检查;缺乏针对办公室安全和人机工程的审核;没有建立系统的、周期性的针对工艺安全的检查和审核,从而对下属公司的安全管理表现作出系统、客观和准确的评估。

15.在承包商管理方面存在较严重漏洞。

在安全标准的执行上采用双重标准,对承包商的现场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培训,以至于承包商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随时可见。

16.一些工厂已制订的应急计划存在众多漏洞,如:

应急计划中与外部非政府部门的沟通不够,对现场人员的安全撤离线路、人员清点方面考虑不周全;一些工厂缺少工艺设备停车检维修的临时应急计划;应急计划的演练缺乏实战要求。

此外,总公司和各分公司的危机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应对和处理突发性灾难事故。

四、工艺设备要素

17.缺乏统一的工艺安全管理程序和实施工艺安全管理统一领导。

目前,在工艺和设备安全管理上最大的不足是将工艺和设备安全这样一个技术性很强、在控制安全风险上十分重要的方面分散在多个部门,从而缺乏统一领导、计划和管理。

这是目前中国铝业在工艺技术和设备安全管理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18.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工艺安全管理方面的有关知识,不知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建立有效的工艺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尚未清楚地认识到要将工艺安全管理视为必要的最佳实践的重要部分。

19.缺乏完整的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工艺信息的更新存在不足,如很多工艺设备在做了小范围的更改后,没有在现场设施布局图上进行更新,有些工厂的工艺设备、地下管线没有完整的图纸;缺乏老设备是否适合于新标准的评估和记录。

20.多数工厂缺少关于工艺危害分析的系统管理制度或程序;没有对高危害和风险工艺设备的周期性工艺危害分析作出要求;HSE部门在风险分析、跟踪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扮演了主要角色,而这部分工作应该是由工程、设备、工艺和维护部门承担;此外,对新项目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进行系统的工艺危害分析,主要依赖于设计者的技术和经验。

21.在新工程和大检修后工艺装置的安全开车检查制度执行方面存在漏洞,没有成立独立的审核小组对高风险设施开车前进行再确认,没有详细的安全项目检查清单。

22.在维修管理上执行低标准,大多数作业为维护性维护,很少进行预防预测性维修保养;部分设备的检维修不能按周期进行,对推迟关键设备的周期性维护没有明确审批程序;对已经超过设备生命周期的设备装置没有制订风险分析和评估的要求;有些工厂把“零库存”的概念用在关键备件上,导致关键设备备件不足,发生设备故障时找不到备件或采用替代品,对替代品也没有进行安全风险分析。

23.在工艺技术和设备变更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如没有制订系统的设备零部件的质量保证制度,对替代品的质量没有进行分析,对它们的工作效果也没有实行连续记录。

设备变更批准程序和记录亦缺乏完整性。

优先建议

领导要素

1.完善安全承诺制度。

各级领导和管理者对安全的重视和承诺是一家公司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和实现卓越安全业绩的必要条件。

各级领导和管理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自觉行动和个人的良好安全行为,是引导全体员工参与安全活动和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重要途径。

管理层对安全的承诺,首要表现在亲自参与安全管理活动,而且这种参与能够被广大的员工亲眼目睹。

为此,建议中国铝业在目前安全承诺制度的基础上,率先从中高层领导和中级管理层开始,逐步扩大到基层和员工。

这项制度是一项要求中高层领导强制执行,中级管理层要求执行,基层和员工指导自愿执行的制度。

2.将安全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之一,完善现行HSE方针,制订用于指导执行方针的原则。

国际大公司成功的安全实践表明,一家公司卓越安全业绩的取得,首先需树立起企业的安全核心价值观,并在将安全作为企业核心价值的文化下,采取提升综合安全管理能力的具体行动来实现。

为此,建议中国铝业应该将安全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在整个中国铝业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HSE方针,并根据这个方针建立一套原则,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和贯彻,指导中国铝业的各项业务决策。

3.完善安全业绩指标考核体系。

公司应该制订中、长远和短期安全目标。

建议将长远安全目标设为“零事故”,目前的长远目标该为中期目标,并根据目前的安全业绩设定年度安全目标。

应广泛宣传公司的长远HSE目标的意义,在公司内部保持中长远HSE目标描述的一致性。

在所采用的具体的“安全生产和考核指标”方面,除了后果性指标如百万工时伤害率、总可记录伤害率外,还应采用在安全事故预防方面更具指导意义的能反映“先行或过程”的预测性指标,如用来衡量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行为指数”作为安全指标。

各公司还必须制订

完整的、层层分解和落实各项指标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可执行方案。

4.完善和统一公司内部的HSE标准和规章制度。

急需建立统一的综合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最佳实践的中国铝业自己的安全技术标准系列,以节约资源,满足实现“本质安全”的需要。

充实目前体系中缺失的内容,如新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和工艺安全管理程序和制度以及规范的行为安全标准尤其是高危险作业的安全标准如受限空间、高处作业、吊装作业、设备和管线断开、挖掘等。

5.制订系统的、周期性的内部安全审核制度,包括常规安全,职业健康,消防、尤其是工艺安全管理方面的系统审核,提高安全管理手段,也可变目前的宽泛的综合检查为系统性和计划性的检查,并协助下属企业制订实实在在的年度安全改进计划。

组织要素

6.转变安全部门的职能,逐步成为公司内部的安全资源。

在世界一流安全业绩的公司中,安全部门充当的角色是管理层的顾问、为操作层提供安全咨询、为直线组织协调各项安全事务、解释标准和安全规章制度、从整体上推动安全工作,它应该作为直线组织的资源。

同时,还需建立系统的安全培训制度,培养专家队伍,尤其是要充实总部在工艺安全管理、应急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专家。

应把组织中一些最优秀的人员放在安全岗位上。

7.实施全面的安全直线管理。

各级管理者对各自的安全负责是世界一流安全业绩公司最成功的实践经验。

安全职责从上至下逐级分配,直至员工,形成坚固的安全责任宝塔。

上级是下级的安全榜样和“监督”,下级是上级最直接的安全信息源。

然而,目前在中国铝业推动安全计划实施和执行的主要是HSE部门,只要这种状况不改变,就很难大幅度提高安全业绩。

其原因是,在一家公司中,专业安全管理资源总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顾及和“监督”整个公司的每个角落,而那里恰恰有公司的生产活动和一线主管以及员工的身影。

8.完善HSE委员会组织,强化促进安全管理的作用。

进一步强化HSE委员会在促进安全管理上的作用。

安全委员会在职能上应当真正担当起激励直线组织成员参与安全管理、监督安全计划、制定安全方针、确立安全目标和指标、领导和推动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任务。

各基层单位或工厂应建立起安全分委员会,以开展具体的专业安全事项,鼓励更多的员工参与安全活动。

9.完善和严格执行系统的人员变更管理程序。

强化人员变更管理,建议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对于高危工厂和车间领导的调动应该建立“变更”适应期的安全管理胜任性考察和评估制度;二是对于关键性工艺安全岗位的人员“变更”,需执行严格的批准审核制度,需制订和执行岗位必备的工艺安全知识、操作以及安全危害的培训要求和技能考核标准;三是应对承包商及其人员变更加以严格管理和控制。

操作执行要素

10.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正面激励方法。

应改变目前安全管理重罚轻奖的现象,更多地研究员工为何违章的深层原因。

应研究、发现、总结和采用更多正面激励方法。

对各级管理者而言,应强调安全业绩是得以升迁和提拔的一个基本条件。

对员工而言,逐步引导和培养员工有关违反安全规则可能遭到“解雇”的风险意识。

11.建立各级领导和管理层安全管理培训和安全管理能力评估制度。

目前中高层领导、基层管理者和现场主管在安全管理上普遍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知识和技巧。

急需为他们设计和提供安全管理能力的培训,提高安全管理领导力。

12.完善事故分类方法,对事故调查和报告制度应做出重大改进。

掌握事故调查和分析的科学方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同时从报告、调查和分析隐患入手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急需完善事故分类方法,对事故调查、报告和统计制度应做出重大改进。

建议采用国际通用的事故分类方法,报告、调查和统计轻伤以下的事故和事件。

要求报告“限工伤害”以下的事故或事件,为预防事故提供更多更重要的信息。

同时,保持事故资料的统计方法与国外同行业大公司通常使用的方法的一致性,便于与国外大公司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安全统计资料进行比较,掌握和分析国际大公司的安全动态和发展趋势。

13.制订和落实执行现场员工安全行为审核制度。

最佳安全实践证明,注重员工安全行为的培养和双向性的员工安全行为审核是各级管理层了解和掌握员工安全行为和信息的有效工具,也是与员工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话式的安全行为审核,可发现和表彰员工良好的安全行为或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教导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14.承包商安全管理急需改进。

有效的承包商管理涉及六个基本步骤:

选择承包商。

挑选承包商时可以考虑其财务状况,但这不是唯一的标准;向承包商解释技术上和法律上的安全要求和规范;签订的合同中包含详细安全条款,并进行执行要求的解释;对承包商进行适当的培训;现场安全审核以确保承包商遵守规范和程序;项目完成后的评估,以供今后参考。

15.完善应急计划和危机管理程序,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

目前的应急计划中,除了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非正常情况外,还需制订针对工艺设备停车检维修的临时应急计划。

应完善危机管理程序,以有序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难性事故。

工艺设备要素

16.完善统一的工艺和设备安全管理程序,实施工艺安全管理统一领导。

应该设立一个类似于“总工程师”的角色和部门从专业的角度来实施工艺安全管理的统一领导。

改变目前被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状况,控制生产风险。

17.完善和执行完整的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制度。

应规定及时更新工艺信息,包括:

完整的工程/工艺项目中各类建设、安装、工艺流程、设备构造,仪表等的竣

工图纸;检维修过程中增加的“临时性”管道应在现场设施设备布置图上反映出来;完整的地下管线图纸;老设施的变更资料等,使书面的详细与实际状况相一致。

18.完善和实施工艺风险分析管理制度。

应提高对于工艺风险分析在高风险行业用于减少和避免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公司应根据企业作业特点,制订工艺危险分析要求和针对性的工艺风险分析方法和标准。

要求每位工艺和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工艺风险分析技术。

规定工艺风险审核(工艺风险再分析)的要求和频率,指定专门人员领导负责这项工作。

19.完善和实施设备质量保证制度,强化对设备和零配件变更的审核和控制。

质量保证工作旨在确保工艺设备的设计考虑了工艺安全信息和所有与工艺相关的技术。

需完善书面的包括了从设备设计、制造或采购至设备安装后的质量保证制度,尤其是需重视关键设备的质量保证,并储存必要的备用部件。

对由操作、维修、备品所带来的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和跟踪并在公司系统内分享。

20.完善和实施新装置和大检修后工艺装置的开车管理制度。

为实现对工艺装置开车的有效控制,需制订一个用于开车前安全检查(验收)的单独的安全检查清单和开车计划。

除了承担开车任务的开车组以外,还应成立一个独立审核小组对高风险设施开车前进行各项安全控制措施的再确认。

21.提高工艺设备和装置维护管理标准,明确定义关键设备清单。

在维修管理上,设备完整性不仅是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还应该将设备的工作状态维持在其设计指定的要求上。

此外,对于关键设备,还应将设备维护标准提升至预防预测性维修保养和进行设备可靠性工程分析及改善性保养的高度。

应依据设备对正常生产运行的整体影响程度和非正常状况下造成的危害程度来定义关键设备清单,加以重点维护。

优势领域

1.中国铝业高级管理层已把安全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重视,在访谈中了解到,几乎所有的中高层领导都表示和表达了提升安全绩效和实现世界级安全业绩的强烈愿望和决心,并且积极思考和探索有效强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注重承诺并采取具体行动参与安全实践,同时从各方面给予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资源上的支持。

2.建立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致力于管理和科技创新;用负责的健康安全环境行为,造福员工,回报股东和社会”的HSE方针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害事故和环境影响”的长远HSE目标。

正如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所要求的“百事之中,安全稳定第一,安全稳定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从而确立了公司的安全管理方向,明确了安全在公司各项工作中的地位。

3.各级领导和管理层都制定了年度安全业绩考核指标。

全面推行安全目标管理,层层分解安全目标,签订年度安全合同,实施了安全风险抵押制度。

4.公司总部和各二级单位都建立了HSE体系,包括公司总部在内的大多数二级单位通过了第三方的认证。

安全标准较为健全,尤其在新设备和新工程项目上采用了较高标准。

在生产活动中,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如建立“安全标准化班组”等,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打好了良好基础。

如:

广西公司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了“1331”的理念和模式。

组织要素

5.设立了健全的各级HSE部门。

重视安全专业队伍建设,组建了一支数量可观,业务水平和素质较高,工作敬业的专业和兼职安全队伍,他们在实施日常安全管理和检查、标准体系和制度的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和组织等等做了大量工作和不懈努力,他们将是公司进一步提升安全业绩的重要管理骨干力量和技术资源。

6.执行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自上而下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规定了直线经理必须加以实施的措施,安全绩效会直接影响其年度奖金收入和晋升机会。

初步形成了直线组织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7.在多个层面上建立了“HSE委员会”,由主要领导担任委员会主席,领导安全工作。

8.公司有一支年富力强的领导和管理团队。

员工整体教育水平高,企业的员工队伍相对稳定,这是公司提升安全文化的有利条件。

操作执行要素

9.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推进活动,激励大家积极参与安全活动,培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如公司利用各种宣传和通信媒体广泛开展安全宣传;组织开展安全演讲、安全生产月和“无伤害班组”活动;表彰先进等。

10.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安全沟通渠道,如班前讨论,每月安全讨论,重大事故都进行了及时通报,在工作区域设立了危险物质告示牌等。

11.公司十分重视安全培训,给予充分的经费和时间的保障。

如建立了公司、厂级、车间和班组的四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对新入厂人员及转岗人员按制度进行培训;保证每个员工年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16小时,并形成了相应的制度等。

为所有操作人员提供持续培训的承诺是有力的,有关培训内容涵盖了政府法规要求,分公司每年安排正式的安全培训(天)。

车间每月与班组举行一次安全主题谈话。

12.初步建立了书面的、符合最低法规要求的事故调查报告和伤害统计制度,十分重视事故调查和极力防止其再次发生。

13.建立了HSE体系的内审程序和制定了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

同时还开展各种不定期的检查活动,如季节性检查、专项检查、试车检查和节假日检查等。

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按“三定四不推”原则,限期整改。

对重大隐患暂时不能解决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14.与承包商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明确安全职责。

选择和评估承包商时考察其以往的安全表现。

要求承包商工人在入厂前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

15.在进行危险源识别的基础上,总部和分公司都制订了应急响应预案。

已将书面的应急响应计划分发到每个装置,定期组织演练。

工艺设备要素

16.对新项目、大型工艺装置改造项目实施了技术变更控制。

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对包括人员、工艺和环境安全技术在内的影响作了广泛评估。

17.建立了工艺设备的归档程序,部分P&ID文件以电子文档保存,主档案室存有文本文件。

操作人员需接受工艺管理培训,在现场观察中,一位员工经要求能熟练展示其绘制P&ID的能力和对操作危害的了解。

18.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和执行“三同时”。

在建立HSE管理体系时,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要求,由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危害因子识别和评价,据此制订和实施控制措施。

大多数作业区都有岗位危害分析,重要岗位的操作员工基本上了解相关岗位的安全危害信息、个人保护和应急响应要求,并得到了相应培训。

19.公司通过了ISO9001的认证,重视采用成熟工艺,保证工艺设计可靠性。

对成套和关键设备的采购有一套相对完整的质量保证程序。

在运输过程中,物流部门会对关键性的工艺设备进行验收,确认其与基本规格相符,由动力和设备部门进行安装检查和验收。

20.通常在工艺装置的“调试计划”中列入了启动新设备和大修后设备时需采取的“安全措施”要求。

开车计划由来自技术、操作、维护和HSE等部门的工作小组进行联合验收。

检查单体设备时采用了启动前安全评审检查表。

21.制订和执行工艺设备的维修和维护计划,对工艺设备和维护实施三级分类进行维护管理。

建立了专门的点检制度和点检员队伍,维修技术人员有政府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外包检维修活动都是委托具有相应业务能力的承包商进行。

停车计划与生产、技术和HSE部门共同制订。

22.对重要和关键工艺和设备的变更制订了必要的批准和审核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