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总结与提升 新版语文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383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总结与提升 新版语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总结与提升 新版语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总结与提升 新版语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总结与提升 新版语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总结与提升 新版语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总结与提升 新版语文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总结与提升 新版语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总结与提升 新版语文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总结与提升 新版语文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语文版

第2单元总结与提升

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

1.易错字音

忸怩(niǔní) 窸(xī)索 叱(chì)骂 隘(ài)口

蹲踞(jù) 山巅(diān) 荒莽(mǎng) 摇曳(yè)

鼾(hān)声 嘘(xū) 窒息(zhì)

2.易错字形

荆棘 忸怩 叱骂 大堰河 隘口 蝉翼 厮守

3.多音字

  菲

  夹

4.形近字

  

  

1.反复:

永不分离,永不分离,到最后的一息

2.呼告: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3.拟人: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

1.借景抒情: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第3节描绘了一幅冷落凄清的画面,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2.象征:

如《致空气》一诗中诗人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空气以深刻而鲜明的象征意义。

对空气的讴歌,实际上既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是对人间真情的深情呼唤。

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1.《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艾青诗全编》,作者艾青,现代诗人。

主要诗集有

《北方》《他死在第二次》《大堰河》《向太阳》《火把》《黎明的通知》等,论文集有《诗论》等。

2.《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作者席慕蓉,1943年生于重庆,现居台湾。

代表作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

二、单元检测卷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 号,一,二,三,总 分

得 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分)

叱骂(  )  凌侮(  )  隘口(  )

焉支(  )厮守(  )窒息(  )

参天(  )面颊(  )荒莽(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爆雨 凋落 蹲踞 嬉戏

B.自溢 焚起 蝉翼 颠簸

C.摇曳 污浊 闪砾 污垢

D.些微 辉煌 典押 忸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说话忸怩不安,像一个大姑娘似的。

B.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女孩,我就常常到广袤的野外去。

C.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作为把守国家大门的海关人员,更是义不容辞。

D.为了人民的利益,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C.“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毕业前夕,在某班举行的班

会上,班长张林真诚地对大家说:

“感谢同学们几年来对我的包容和支持。

”接着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同学们也纷纷发言。

因病请长假的刘楠激动地对班长说:

“______”家境困难的李霞动情地说:

“______”“学霸”王磊诙谐地说:

“______”随后,同学们互赠留言,把

班会推向高潮。

①头儿,到了高中,咱俩还可以继续PK哟!

②谢谢你帮我补课,这么多天来你辛苦了!

③班长,你组织的‘真情援助’活动真是雪中送炭,这份爱心我会记在心里。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6.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手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春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慢慢消融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A.诗中“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不畏惧黑夜喜欢太阳的心情。

B.“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希望”比喻成“沙漠中的绿洲”,生命成了希望的载体,表达了诗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C.诗中“冬雪终会慢慢消融/春雷定将滚滚而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相信困难终将过去,明天会更加美好的信念。

D.“我就不会悲哀”在诗中出现了三次,这运用了诗歌中常见的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从“春天、生命、明天”中看到希望,整首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积极向上、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7.下列对作家的相关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

B.席慕蓉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

她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C.邵燕祥,当代诗人,他写于50年代的诗歌多取材于工业战线沸腾的建设生活,歌颂年轻一代创业者的忘我劳动和崇高理想。

D.莫里斯最著名的还是他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一首就是《樵夫,别砍那棵树》。

8.阅读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10分)

“为你读诗”是一个公众网络艺术平台,它用诗歌吟读的方式表达情感,推动诗歌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倡导诗意生活。

“为你读诗”希望通过海内外各领域知名人士参与读诗,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人,与诗歌结缘。

【任务一】“我要读诗”

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为亲友(或自己)读一首诗。

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你的请求。

(5分)

 

【任务二】“邀Ta读诗”

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听到知名音乐人周杰伦读诗。

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向周杰伦发出邀请。

(5分)

要求:

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二、阅读(35分)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5分)

一张白纸就是我的故乡

熊焱

想老家的时候,就把一缕炊烟搬到纸上

要有低矮的瓦屋、藤蔓缠绕的篱笆

要有布谷催耕,玉米的嫩芽在谷雨中破土

还要有蛙鸣浮动,在月光下叫碎我的孤独

哦,一张白纸就是我的故乡

我在纸上写下的每一颗文字

就是田间的小麦和水稻、地头的野花和杂草

它们开清淡的香,结饱满的果

生长着一卷卷恬静的时光

如果卷一卷纸角,抖一抖纸张

我会看到狗在吠,鸡在叫

牛犊在撒欢,马匹在飞跑

河水淌啊淌,流远了多少人一曲曲的柔肠

在这张白纸上,分散的亲人们团聚了

死去的先人们回来了

连远来的客人,也都成为我的乡亲了

我走在他们的中间

道一声祝福

哼一曲民谣

粒粒汉字都是我温暖的呼吸和心跳

(有改动)

9.阅读上面诗歌,请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

(5分)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1分)

黄昏断想

李洪武

①城市的喧嚣被客车甩在身后,返乡的心情急迫里带着轻松。

②甫进村头,天已近晚。

秋树婆娑,月影在望。

有炊烟,有晚露,伴着月的清辉,在不经意间触发了诗兴:

原来诗歌就在这乡村近晚的炊烟里,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似乎到了浓得化不开的程度。

我在村头下车,想体验久违的乡野暮景。

一切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

笔下多次出现的故乡小村依旧,静得像一幅画。

四野平旷,蛩声入耳。

西天最后一抹晚霞把色彩随意在天幕上挥洒,似是倾尽一日的力量试图留给我渲染极致的印象。

浓墨重彩的大写意在乡人匆匆的行色中不讨巧不媚人地铺排着。

放羊归来的老汉,披一身晚霞,鞭声吆喝与羊咩犬吠相应和,处处自然,时时有趣。

我仿佛天外来客,与这些真正的自然之子格格不入。

③放下行李,在奶奶的捶布石上小憩,凉意袭人,心中却倍感温暖,那是对家的渴望,是温馨的怀旧,是历经沧桑又长久疏离的感慨。

摸摸平滑的纹路,嗅嗅苍翠的青苔,满怀情意。

他们像故交等待着我的到访和归来,不嫌弃我的仆仆风尘,不聒噪我长时间的音讯不通。

河边柳是上了年纪的时光记录者,应该存有我曾经水中摸鱼、河岸照影、树顶掏鸟蛋的儿时印记,也不会忘记我清明时给他留的伤痕、春来为他吹奏的柳笛音、夏夜在他怀里听到的乡情野闻。

站起身,摸一摸粗糙的树皮,为他的隐忍无语叹服良久。

手栽的白杨如今已高耸入云。

他的身下有我捉蚂蚱和蟋蟀时跌跤的印痕,也有割草时用镰刀在他身上刻下的符号,那一年高考落榜和父亲怄气时的泪珠似乎也还在。

飘舞的叶片似是声声召唤,唤醒我的记忆,带我回味那青涩的过往。

奶奶的笑声、妈妈的唤归声在空气里酝酿,跟清风应和。

沉浸在玩乐里、投身于游戏中、迷失在熔金落日和迷蒙烟树里的我不舍离去,而她们的呼唤化成了线,我变成了恋家的风筝身不由己地飞回来了。

④掌灯了,家成了温馨的壳,这壳里,爷爷的旱烟光、爸爸收工归来的疲惫身影、妈妈为爸爸拂尘时的小怒、奶奶灯下纺线时墙上的留影,变成清晰的画,在脑海里映过,在田野的寂寞和夜幕的纯净里放大。

我告诉自己,于这一切,这一刻,我不是过客,也不是看客,我是个归人。

⑤老迈的爸爸早已经铺好了炕,躺上去,阳光的味道似与城市里的截然不同,那里面,有我舍不掉的亲情和化不开的乡情。

菜已上桌,酒瓶已开启,茶也正浓,推杯与换盏间放开了束缚良久的心胸。

这时候,肝胆相照,心底无私,那是在城市的钢筋水泥和豪奢霓虹下体验不到的,那是放纵了身心投入天地宽阔里的惬意和自适。

⑥几个月来,渴念在这一刻得以慰藉,但相见也预示着告别。

我不知道,一旦离开,谁能为我梳理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让我在这宁谧的时空里永安我的魂灵。

(摘自《思维与智慧》,有改动)

10.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中心。

(2分)

 

1

1.文中的小村具有怎样的特点?

(3分)

 

12.文章既描绘眼前景物,又回想往日美好生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9分)

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

王继颖

①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处探访亲戚,迷了几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庄。

村外公路狭窄,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

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蜿蜒的土路泥泞……

②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盛开的篱笆。

亲戚邻居是个中等身材、五六十岁的男人,他家院落并不宽敞,院子东、西面是别人家的石墙。

(A)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织成两道五彩缤纷的花篱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月亮门,缠绕着凌霄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

繁枝茂叶的绿背景,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

主人大概常浇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刚沐浴过的婀娜女子。

③邂逅这么多美艳动人的花,我欣喜地驻足,看不够,就用手机拍。

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朴素、热情又亲切:

“你们是远道来的吧

,去老钱家?

”他指着近旁一户人家。

④我的心全在花上:

“这么多花儿,太漂亮啦!

全是您养的?

⑤“是啊,每年都养,习惯了。

花儿也一年比一年好看。

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捡大朵的,摘些带回去——哪朵好看,尽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开几天。

”男人语调不高,温和的声音里透着欣喜。

(B)他含笑看花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⑥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儿。

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萎谢在瓶中。

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

⑦归路上,我们绕道丹东,坐船游鸭绿江。

在中朝交界的水域,皮肤黝黑的朝鲜老乡驾着简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卖烟酒等物品。

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

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

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

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群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⑧这女子关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处鲜花的篱笆。

鲜花的篱笆,又与一段视频关联起来。

那是几年前一个文艺节目的片段。

拾荒歌者自小丧父,年少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

常年露宿街头的他,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

他却一直热爱读书和唱歌,热心照顾朋友的家人。

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

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丽

的东西,我也想成为其中一部分。

”他的善良和执著编织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篱笆。

我们无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视频里邂逅,却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对世界多了敬畏之心。

⑨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

然而,作为世间众生,我们却可以以美好的情趣、温暖的善意,以热爱和执著等,为生命加一道花的篱笆,让路过我们生命的人,分享一片明丽,一缕馨香。

(有删改)

14.依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4分)

人物

事件

品质

亲戚

邻居

a.

美好的情趣

年轻

女子

b.

c.

拾荒

歌者

参加文艺节目,怀着梦想倾情献唱

d.

15.选文第⑥段中,“我”为何“不愿带走一朵花儿”?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

 

16.请概括选文题目“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的两层含义。

(4分)

 

17.请你从画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结合语境进行赏析。

(提示:

可从描写方法、修辞、情感等方面任选角度)(4分)

 

18.文中所写的三个小故事让人感动,你身边一定也有类似的

人和事,请描述出来与大家分享。

(写出一例,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

 

三、作文(40分)

19.请以“生活是一首歌”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600字左右;③不可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答案: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chì wǔ ài yān sī zhì cān jiá mǎng

2.D 点拨:

A.爆—暴;B.溢—缢;C.砾—烁。

3.B 点拨:

无所事事:

没有什么事可做,指闲着什么事也不干。

不合语境。

4.A 点拨:

B项缺少主语,去掉“通过”;C项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或“原因”;D项搭配不当,将“培养”改为“提高”。

5.C

6.A 点拨: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表达了诗人不畏惧黑夜,坚信即使黑夜再长,黎明总会来到,光明总会普照大地。

7.B 点拨:

纪弦、覃子豪、钟鼎文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

8.【任务一】示例:

主编,您好!

我是一名九年级的学生,即将离开我的母校,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很舍不得。

“为你读诗”是一个能很好表达情感的网络平台,我想借助贵平台读一首诗,让他们听到我的声音,表达我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同学的爱,也给自己留一个纪念,希望您能同意我的请求。

【任务二】示例:

主编,您好!

我是一名九年级的学生,“为你读诗”给我带来了轻松和快乐。

我和我的同学都是周杰伦的忠实粉丝,想在平台上听到周杰伦的声音。

他的歌词常化用古典诗词,如果让他读诗,一定很有味道,相信周杰伦读诗会让更多青年人走近诗歌。

希望您能满足我的愿望,邀请他来为大家读诗。

二、

(一)9.示例:

诗歌以丰富的意象生动再现了作者记忆中故乡的模样。

作者起笔即用“一缕炊烟”带着读者走进魂牵梦萦的故乡。

低矮的瓦屋、藤蔓缠绕的篱笆,小麦和水稻、野花和杂草……这些意象带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优美、宁静、充满生机的乡村图景如漫卷的画轴,慢慢地铺展在读者面前。

正在读者沉浸于宁静之中时,作者笔锋一转,选取狗、鸡、牛犊、马匹等意象,绘就了一幅鸡鸣狗叫、牛欢马跑的热热闹闹的村景图。

最后,作者落笔于“亲人”“先人”“客人”们,让他们在祝福和民谣声中聚在一起。

正因为有了“我”的乡亲们,这个叫做“老家”、叫做“故乡”的地方才那样温暖而美好。

(5分)

(二)10.本文通过写久居城市的“我”黄昏返乡时的所见所想,(1分)表达了“我”对城市生活的厌弃,抒发了“我”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1分)

点拨: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可采用“文章通过……的内容,表达了人物……的情感”的模式进行概括。

通读全文,明确人物是“我”,内容是黄昏返回故乡及“我”的见闻感受,表达的感情是对城市生活的厌弃,对故乡的热爱、留恋。

11.景色宜人、宁静、和谐、温馨。

(3分)

点拨:

本题考查对事物特征的归纳。

答题时要先找出描写小村的段落,筛选提炼出关键词、句。

文章中②③段描写了小村的景色以及作者对小村的感情。

“秋树婆娑,月影在望。

有炊烟,有晚露,伴着月的清辉”“静得像一幅画”可见小村的宁静、景色宜人;“鞭声吆喝与羊咩犬吠相应和”“那是对家的渴望,是温馨的怀旧”可见小村和谐、温馨。

12.虚实结合,(1分)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具体,(1分)能更好地表现“我”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1分)

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写作手法的把握。

审题时扣住关键词“眼前”“回想”,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使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1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天晚霞的灵动与艳丽,进而写出了故乡黄昏的美丽。

(2分)

点拨:

本题运用【赏析句子三步法】。

读句子,首先要明确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拟人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再结合语句具体分析。

(三)14.a.打理出美丽的花篱笆 b.送食物给朝鲜老乡

c.温暖的善意 d.善良和执著(4分)

15.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萎谢在瓶中。

(2分)

16.①指深山里亲戚邻居打理出美丽的花篱笆来装点自己的生活;②指用善良、执著等美好的品质装点人生,感染周围的人。

(4分)

17.A示例:

景物描写,细致描绘出亲戚邻居家绚烂明媚的花篱笆,表达了“我”的惊喜、赞叹之情,衬托出亲戚邻居对生活的热爱。

(4分)

B示例:

运用比喻,将花儿比作“一群美丽的女儿”,生动形象地写出男人对自己种的花儿的欣赏,表现了他对花儿由衷的喜爱之情。

(4分)

18.示例:

体育测试中,我们最怕长跑。

实习老师来了后,她每天放学带我们一起跑步。

她总是笑着鼓励我们:

“奔跑是人生最美的姿势,加油!

”她像春风一样和煦,深深感染了我们。

于是,奔跑的长龙成了校园最美的风景。

(5分)

三、19.思路点拨:

“生活是一首歌”,生活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

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

各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

会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呢?

看到这个作文要求后,可以先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有了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真实感受、真实想法,才能有话可写,然后确立观点,整理思路,布局全篇。

例文:

生活是一首歌

生活是什么?

生活是一首歌,一首动听的歌,一首低沉而又高昂的歌,一首令人无法捉摸的歌。

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就是那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这些音符的加入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妙。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他们各自弹着不同音调的歌。

平凡的人总是喜欢寂静安宁的夜曲,因为他们喜欢平平淡淡的生活,喜欢中规中矩的生活。

伟大的人总是喜欢慷慨激昂的进行曲,因为他们向往富有创造性的生活,喜欢新的景象出现在视线里。

无论是平凡的人还是伟大的人,他们的开始都是一段上坡路,就相当于一首歌的开端,音调逐渐提高,慢慢升向中部,忽而急促,忽而缓慢,声音此起彼伏。

当然,平凡人则是一组平滑音,虽然显得有些枯燥,不过也别有一番韵味。

这便验证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说法。

在生活这首歌中,有的人因不小心弹错了一个音符或因指法错误或因忘了乐谱而被“红牌”罚下;有的人选用了比较简单的曲子,勉勉强强过了关;有的人勇于探索、钻研,又弹奏出了新的乐章,获得了无与伦比的荣誉。

无论是哪一种人,无论他是否获得了成功,他都奏响了人生的第一个音符。

每首歌的结尾方式是不同的。

平凡人所弹奏的寂静安宁的夜曲是平和低沉地消失于无形之中,伟大的人所弹奏的进行曲则是以一个振奋人心的高音做了收尾。

这就是两种歌曲的收尾,两种人的命运。

这就是生活,歌一般的生活。

不论你选择了哪一种歌曲,哪一种音调,只要你心满意足,觉得有意义,认为值得,那就勇敢去做,放开心胸去弹奏,竭尽自己所能,弹奏出最美的生活。

点评:

以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开篇,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平凡的人和伟大的人的不同人生。

比喻形象、贴切。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总评:

本文语言清新流畅,能准确表现出“生活是一首歌”的含义;文章结构清晰,内容充实,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三、单元考点方法专项练

第二单元句子专项(答案见151页)

               句子衔接及排序)

一、考点解说

句子衔接题是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主要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性。

所谓语言连贯,就是句子与句子的衔接和组合。

子衔接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有较高的区分度。

句子排序是对句子与句子之间内在逻辑的考查,对考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

考查题型:

①选择题;②要求把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打乱顺序的一组句子重新排序;③给出一组打乱顺序的句子,让考生排序;④从一组句子中抽出一句,给出几个选项,让考生放回原文等。

二、解题方法

此题型运用句子排序“四步解题”法。

第一步,根据语段所表述的内容,判断是哪类语段。

第二步,根据语段类别及相关的词语判断出语段所采用的具体顺序。

叙述段常用时间顺序,议论段通常是逻辑顺序,描写段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都有,说明段则三种顺序都能用。

第三步,根据语段的类型及中心话题确定语段的首句。

第四步,把握关键词语,逐句理清先后顺序。

如果我们从具体语段的阅读中,能够掌握语段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形式,就会为我们答题提供很大帮助。

语段句子之间的结构形式有承接式、递进式、并列式、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因果式、概括和具体结合式等。

具体解题技巧:

(1)围绕中心句:

做排序题,要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材料是围绕什么展开的,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重点。

抓住了中心,我们就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然后依次快速排定语序。

(2)巧用对应位置:

有些句子的成分会在上下句中出现,且位置应该是相对应的,重新排列句子顺序时,就可以按照它们的对应位置来进行。

(3)妙寻上下词语衔接:

同一个词语,会在上下句中出现,含有同样词语的这两句话,应该是紧紧相连的,不能间断,更不能拆开,必须连着。

(4)借助关联词:

上下句子,要说得连贯、通顺,是少不了关联词的,少了关联词,往往很别扭。

所以,排列句子顺序时,依据关联词就可以进行正确排序。

三、考点训练

1.(中考·黄石)填入文段空格中相应的句子,最贴切的一项是(  )(2分)

其怡情也,__①__;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__②__。

A.①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②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B.①最见于处世判事之时 ②最见于独处幽居之际

C.①最见于杂处群居之时 ②最见于读书演算之际

D.①最见于读书演算之时 ②最见于杂处群居之际

2.(中考·黄冈)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