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数据收集与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198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数据收集与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十章数据收集与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十章数据收集与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十章数据收集与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十章数据收集与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章数据收集与整理.docx

《第十章数据收集与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数据收集与整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数据收集与整理.docx

第十章数据收集与整理

10.1统计调查(—)

一、教学目标:

1、会收集数据,并能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

2、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

二、教学重点:

统计调查的步骤,

三、教学难点:

利用条形图和扇形统计图对调查数准确的描述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题:

为了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1、如何做统计调查呢?

(即收集数据)

  ( 1)、 明确调查问题 

(2)、  确定调查对象  (3)、  选择调查方式

  (4)、  收集调查数据( 5)、  进行数据整理 ( 6)、  得出调查结论

2、数据整理:

(1).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人数统计表(用划“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

节目类型 划记 人数 百分比

  A新闻   

  B体育   

  C动画   

  D娱乐   

  E戏曲   

  合计   

( 2).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反映数据的

扇形统计图反映数据的

3、全面调查:

五,课堂练习

P153练习1、2、3

六、师生小结

七、作业P158-P1591、

课后反思

10.1统计调查

(二)

一、教学目标:

1、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去收集数据,并能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

2、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抽样调查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3、叙述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使调查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三、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准确的进行描述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对全市中学生进行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调查,该怎样进行呢?

阅读课本P153问题2

问题:

(1)抽样调查

(2)总体与个体

(3)样本与样本容量

(4)抽样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活动二课本P155练习1、2、3、

补充:

1、某厂为了调查一批零件的质量,从中抽取了100个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个体是。

样本是。

样本容量是。

2、为了了解某运动会的2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运动员,就这个问题,总体是,个体是。

样本是。

样本容量是。

3、下面的调查不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1)考察一片试验田里某种大麦穗长度的情况,

(2)考察人们对海洋的保护意思。

(3)考察一个班级中对建立班级图书角的看法。

(4)考察一片果园中苹果的味道。

(5)考察一批精度要求非常高的零件的尺寸。

(6)考察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活动三巩固练习

课本P1592、3、4、5、

五师生小结

六作业P1596、7、

课后反思

 

10.1统计调查(三)

一、教学目标:

1、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去收集数据,并能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

2、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抽样调查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3、叙述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使调查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三、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准确的进行描述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对全市居民进行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调查,如何进行呢?

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首先分组讨论

其次,阅读课本P156—158问题3

问题:

(1)为什么要进行分层、还要按比例进行抽样调查呢?

(2)不同的统计表、统计图反映的直观信息有什么不同?

归纳:

和是收集数据的两种方法,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能用。

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度。

活动二练习课本P158练习1、2、3

活动三巩固练习

课本P1608、9、10、

补充:

1、(2006南安)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

A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B了解南安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查方式

C为保证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对重要零件采用抽查方式进行检查

D了解南安市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2、为了知道一锅汤的味道,妈妈从锅里舀了一勺汤尝了尝,……这种方法,你知道可以用那个概念进行解释吗?

五师生小结

六作业P16011、12、

课后反思

 

10.2直方图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组距、频数等概念,并会合理分组、正确统计频数。

2、会列频数分布表,能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3、能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会列频数分布表,能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三教学难点能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本P163问题4

1、概念:

组距频数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

2、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

(2)、

(3)、

(4)、

活动二课本P166例

按照步骤,认真仔细,不重不漏

活动三巩固练习

课本P168-169练习习题10.21、

五课堂练习

习题10.24、5

六小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1、学习了将数据如何整理分组,列出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研究样本中频数分布的步骤是:

(1)计算极差;

(2)决定组数与组距;(3)决定分点;(4)列频数分布表;(5)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或折线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表信息,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七作业课本P1692、3

课后反思

 

补充

在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某班进行了小制作评比、作品上交时间为5月1日至30日,评委会把同学上交作品的件数按5天一组分组统计,绘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书籍从左到右各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

3:

4:

6:

4:

1,第三组的频数为12,请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活动共有多少件作品参加评比;

(2)哪组上交的作品数量最多?

有多少件?

(3)经过评比,第四组和第六组分别有10件,2件作品获奖,问这两组哪组获奖率较高?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处理数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能灵活选用统计图对具体问题的数据进行清晰、有效地描述,并获取有用信息并作出合理决策。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提问

1、你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吗?

2、为什么有很多地区缺水呢?

你感受到水危机了吗?

活动二阅读课本P172—174内容

1、阅读课题材料,从中收集数据,画出统计图,

2、回答所给问题;学生了解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3、思考我国出现水危机,应该怎么办?

4、讨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节水的好办法

五师生小结

通过这个课题学习,你学到和悟到了什么?

六作业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合作完成:

进一步认识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课后反思

 

本章复习

一、目标

1、掌握收集数据的两种方式——普查和抽样调查;

2、回顾抽样调查收集数据时,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3、理解频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4、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本章知识回顾

1、统计调查

(1)

(2)

2、频数分布直方图

3、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及特点

引导学生共同建立以下的知识框架图:

 

三、知识应用---练习

1、课本P179---P181

2、补充内容

(1):

一家电视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3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销量占30%。

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宣传中的数据是否可靠:

,理由是。

分析:

这是一道判断说理型题,宣传中的数据是不可靠的,其理由有二:

其一,所取样本容量太小;其二,样本抽取缺乏代表性和方法性。

(2)、探究活动

为了制定某市初中七、八、九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准备对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作调查,现有三种调查方案:

A.测量少年体校180名男生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

B.查阅有关外地180名男生身高的统计资料;

C.在本市的市区和郊区各选一所完全中学、两所初级中学,在这六所学校有关年级的

(1)班中,用抽签的方法分别选取10名男生,然后测量他们的身高;

(1)为了达到估计本市初中七、八、九年级男生身高分布的目的,你认为采用上述哪一种调查方案比较合理,为什么?

(2)死皮赖脸中的数据是使用了某种调查方案获得的初中男生身高情况抽样调查表:

初中男生身高情况抽样调查表

 

(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填写表中的空格。

②根据填写的数据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分析:

(1)要看哪种方案比较合理,主要是看这种方案是不是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方案A是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一般偏高,不具有代表性;方案B是外地男生的身高,因为地域差异,人的身高也不相同,也不能代表本市男生的身高;方案C比较合理,它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2)算出每一行七、八、九年级的人数总和即得总计的频数。

四、课堂总结

对于本章的知识结构先了解,在对具体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主要的包括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于全面调查、从整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属于抽样调查和整理数据的知识,整理数据可以利用表格,也可以利用统计图表示经过整理的数据。

五、作业[数形发散]

如图4-21,是某晚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最多,共70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4-21

(1)本周“百姓热线”共接到热线电话多少个?

(2)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多少个?

课后反思:

章节测试练习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我们常把它称为调查;考察部分对象的调查称为调查.

2.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的情况,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

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

个体是,

样本是,样本容量是.

3、在进行数据描述时,要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应采用图;要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采用图;要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应采用图;要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应采用图.

4、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一般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是(用字母按顺序写出即可)

A、明确调查问题;B、记录结果;C、得出结论;

D、确定调查对象;E、展开调查;F、选择调查方法。

5、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则这年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是.

6、某市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随机抽取了5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检测,身体素质达标率为92%.请你估计该市6万名七年级学生中,身体素质达标的大约有万人.

7、某校八年级

(1)班为了了解同学们一天零花钱的消费情况,对本班同学开展了调查,将同学一周的零花钱以2元为组距,绘制如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各组的频数之比为2∶3∶4∶2∶1.

(1)若该班有48人,则零花钱用最多

的是第组,有人;

(2)零花钱在8元以上的共有人;

(3)若每组的平均消费按最大值计

算,则该班同学的日平均消费额

是元(精确到0.1元)

8、如果让你调查本班同学喜欢哪几类球类运动,那么:

(1)你的调查问题是;

(2)你的调查对象是;

(3)你要记录的数据是;

(4)你的调查方法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9、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环保部门对长江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10、为了了解某校15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15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B)1500名学生是总体

(C)每个学生是个体(D)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11、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5,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

(A)15(B)20(C)25(D)30

12、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是()

①小华为了知道烤箱中所烤的面包是否熟了,取出一小块品尝;

②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在七年级抽取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

③小琪为了了解北京市2007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07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

④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各抽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3、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3,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A)10组(B)9组(C)8组(D)7组

14、初二

(1)班有48位学生,春游前,班长把全班学生对春游地点的意向绘制成了扇形统计图,其中“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数”的扇形圆心角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60%

(B)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有12人

(C)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肯定最多

(D)想去珍珠乐园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1/6

15、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见上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该校学生平均课外阅读时为()

(A)0.96时(B)1.07时(C)1.15时(D)1.50时

 

第15题图第16题图

16、小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并作出了如图的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总人数.

  (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最多.

  (C).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运动的具体人数.

  (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运动的人数的百分比.

三、解答题(第17题11分、第18题7分)

17、镇政府想了解李家庄的经济情况,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130户家庭中抽取20户调查过去一年的收入(单位:

万元),结果如下:

1.31.72.41.11.41.61.62.72.11.5

0.93.21.32.12.62.11.01.82.21.8

试估计村中住户的平均年收入、整村的年收入以及村中户年收入超过1.5万元的百分比。

(7分)

 

18、小龙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中负责了解他所居住的小区450户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他从中随机调查了40户居民家庭收入情况(收入取整数,单位:

元),并绘制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分组

频数

百分比

600≤

<800

2

5%

800≤

<1000

6

15%

1000≤

<1200

45%

9

22.5%

1600≤

<1800

2

合计

40

100%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表.(5分)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分)

(3)绘制相应的频数分布折线图.(2分)

(4)请你估计该居民小区家庭属于中等收入(大于1000不足1600元)的大约有多少户?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