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实验抽测评分卡抽测测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068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科学实验抽测评分卡抽测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物理科学实验抽测评分卡抽测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物理科学实验抽测评分卡抽测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物理科学实验抽测评分卡抽测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物理科学实验抽测评分卡抽测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科学实验抽测评分卡抽测测试题.docx

《物理科学实验抽测评分卡抽测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科学实验抽测评分卡抽测测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科学实验抽测评分卡抽测测试题.docx

物理科学实验抽测评分卡抽测测试题

试题一用刻度尺测长度

学校姓名分数

一、实验目的: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硬币的直径;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二、实验器材:

木制直尺1(分度值lmm)、木制直尺2(分度值lcm)、塑料直尺(分度值lmm)、物理课本、面值1元的硬币、两块直角三角板。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观察各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并检查两块三角板的直角是否磨损,并记录。

(记录结果错1-4个扣0.5分,错超过4个不得分)

1分

2、用合适的

木制直尺测

物理课本长

1、选择合适的木制直尺。

(1分)

2、使尺的刻度线贴近课本,尺与课本长边平行。

(1分)

3、使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课本长边的一端对齐,然后观察另一端所对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1分)

4、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1分)

 

4分

3、用塑料直

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

1、用两块三角板的直角边将硬币卡紧,使直尺和两块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贴紧。

(2分)

2、刻度尺的某一整数刻度线与硬币被测直径的一端对齐,

然后观察另一端所对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1分)

3、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1分)

4分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并复位

1分

监考签字:

试题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学校姓名分数

一、实验目的:

练习估测水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二、实验器材:

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两个烧杯、水(热和温或温和冷)。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并记录其量程和分度值。

(实验记录每空0.5分)

1分

2、估测水的温度

把手指伸人水中,根据手指的感觉将估测温度记录下来。

记录温度要有数值和单位(估测温度比实际温度高10℃或低10℃均可给分)。

(实验记录每空0.5分)

1分

3、用温度计

测水的温度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不要碰到烧杯底或烧杯侧壁。

(1分)

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水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分)

3、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1分)

 

3分

 

4、估测另一杯水的温度

把手指伸人水中,把手指的感觉和估测温度记录下来。

记录温度要有数值和单位(同上)。

(1分)

1分

5、用温度计

测另一杯水的温度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人水中,不要碰到烧杯底或烧杯侧壁。

(1分)

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水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分)

3、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1分)

 

3分

6、整理器材

把器材轻放回原位。

1分

监考签字:

 

试题三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学校姓名分数

一、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二、实验器材:

杠杆(分度值1cm,两端有调节螺母)、支架、钩码(5—10个,标明每一钩码质量为50g)。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杠杆上的分度值和每个钩码的质量。

(记录结果每空0.5分)

1分

2、调节杠杆

平衡

把杠杆放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分

3、测动力、

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在杠杆支点两边挂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1分)

2、计算并记录动力、阻力。

(1分)

3、观察并记录动力臂、阻力臂。

(1分)

4、改变动力、阻力或动力臂、阻力臂,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并记录数据。

(2分,记录结果每空0.5分)

 

5分

4、总结实验

结论

1计算并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分,记录结果错一空扣0.3分,错三个以上不得分)2、总结并记录杠杆平衡条件。

(1分)

2分

5、整理器材

将钩码放人盒内,杠杆从支架上取下放回原处。

1分

监考签字:

试题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校姓名分数

一、实验目的: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二、实验器材:

三支蜡烛(其中两支相同)、火柴、平面镜、玻璃板、支座、刻度尺、白纸、污物瓶(桶)。

(或“成套平面镜成像实验器”)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选用器材

能正确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1分

 

2、实验探究

 

1、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玻璃板竖立在支座上,放在白纸上面。

(1分)

2、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记录蜡烛的位置,观察玻璃板后面出现的烛焰的像,并把手伸过去感知手上有无烛焰的像。

(1分)

3、选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和像重合,记录像的位置。

(1分)

4、比较像和物的大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做好记录。

(1分)’

5、用同样的方法改变蜡烛的位置,再进行观察,测量,做好记录。

(2分,记录结果每空0.5分)

6、正确总结并填写实验结论。

(2分,实验结论中三个空对一个给1分,全对给2分)

 

8分

 

3、整理器材

探究完毕把器材放回原处,火柴梗放入污物瓶(桶)中。

1分

监考签字:

 

试题五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校姓名分数

一、实验目的:

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实验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标明焦距10cm)、凹透镜(标明焦距)、光屏、蜡烛(固定在光具座的左端)、火柴,污物瓶(桶)。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正确识别凸透镜并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1分

2、在光具座

上安装、调试器材

将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分)

2分

3、观察物距

大于二倍焦

距时的成像

情况

1、移动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

(1分)

2、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像,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

(1分)

2分

4、观察物体

在一至二倍

焦距之间时

的成像情况

1、移动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1分)

2、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像;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

(1分)

2分

5、观察物距

小于焦距时

的成像情况

1、移动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1分)

2、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能否出现明亮、清晰的像。

眼睛放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

(1分)

 

2分

6、整理器材

熄灭蜡烛,将仪器恢复原状,放回原处,火柴梗放人污物瓶(桶)中。

1分

监考签字:

 

试题六用天平称水的质量

学校姓名分数

一、实验目的:

用托盘天平称水的质量。

二、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最大称量200g、感量(即标尺的分度值)O.2g】、砝码、镊子、烧杯二个、水(不超过100g)。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天平的最大称量、感量(即标尺的分度值)。

砝码、镊子是否齐全。

(记录结果中三个空对一个给0.5分,全对给1分)

1分

2、调节天平

横梁平衡

1、把天平放在视线正前方的水平桌面上,砝码放在天平右侧。

左手制动天平,右手用镊子把游码拨到零刻线处。

(1分)

2、正视分度盘,左手制动天平,右手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格数)相等。

(1分)

2分

 

3、称烧杯的

质量

 

1、把空烧杯轻轻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经估测,先放大砝码,后放小砝码)。

拨动游码。

正视分度盘,左手制动天平,右手用镊子拨动游码,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格数相等。

(1分)

2、算出烧杯的质量,并记录结果。

(1分)

3、左手制动天平,右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将游码拨回零刻线处。

(1分)·

 

3分

 

4、称烧杯和

水的总质

量,算出

水的质量

1、向烧杯中倒人适量的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中。

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经估测,先放大砝码,后放小砝码)。

拨动游码。

正视分度盘,左手制动天平,右手用镊子拨动)游码,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格数相等。

(1分)

2、算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并记录结果。

(1分)

3、算出水的质量,并记录结果。

(1分)

 

3分

 

5、整理器材

左手制动天平,右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把游码拨回零刻度线处,取下烧杯,将器材放回原处。

1分

监考签字:

 

试题七探究斜面上拉力的大小与斜面坡度的关系

学校姓名分数

一、实验目的:

探究斜面上拉力的大小与斜面坡度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长约80cm的带刻度的木板、弹簧测力计(量程5N,分度值O.1N)、长方体木块(10cm×8cm×4cm)3个、带挂钩的木块1个。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记录结果对一个给1分,全对给2分)

2分

 

2、实验探究

 

1、用一个木块将长木板支起,构成一个长(60~80)cm,高4cm的斜面。

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斜面上大致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的方向大致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一致。

(可重复做直至能准确读取数据。

)(2分)

2、正确读数并记录。

(读数时视线要与测力计的刻度面板垂直。

)(1分)。

3、保持斜面长度不变,高度变为8cm,重复上述操作。

(2分,记录结果占1分)

4、仍保持斜面长度不变,高度变为12cm,重复上述操作。

(2分,记录结果占1分)

 

7分

 

3、整理器材

正确填写实验结论,并整理器材。

(所填写的结论只要有一空不对就不得分)

1分

监考签字:

 

试题八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并计算密度

学校姓名分数

一、实验目的:

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并计算固体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

量筒1(量程lOOml,分度值为lml)、量筒2(分度值为2ml或5m1)、烧杯、水、用细绳拴好的适当大小的石块(或铁块、铝块、橡胶块等,标明被测物体的质量)。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l、观察并记录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

(1分,记录结果每空0.5分)

2、检查细绳拴石块是否牢固,观察标签,将石块的质量填入表格。

(1分)

2分

2、测水的体积

1、选择合适的量筒,并向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

测出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水的凹液面底部相平。

(1分)

2、记录水的体积。

(1分)

2分

3、测水和石

块的总体积

1、手拿细绳,将石块轻轻放人量筒中,水能浸没石块且水面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1分)

2、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水的凹液面底部相平。

(1分)

3、记录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1分)

 

3分

4、计算石块

的体积、密度

1、计算石块的体积,并记录结果。

(1分)

2、计算石块的密度,并记录结果。

(1分)

2分

5、整理器材

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将水倒回烧杯,将器材放回原处。

1分

监考签字:

 

试题九  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学校姓名分数

 一、实验目的: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电压表(量程0~3V、O~15V)、电流表(量程O~O.6A、0~3A),定值电阻(5Ω,10Ω,15Ω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导线使用插片插头)、电池组(三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

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   分    标    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1.电压表接线柱接对(正负接线柱、量程都要接对);

2.电流表接线柱接对(正负接线柱、量程都要接对);

3.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接线柱接对,所接线路与电路图对应)(记录结果中错一个扣0.3分,错3个以上不得分)

 

 1分

 

2、调节滑动变阻器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1分

 

 

3、换用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1.正确记录定值电阻的阻值;(1分)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一定值U,观察并记录对应的电流值。

(1分)

     3.断开开关,换用另一个定值电阻并记录,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观察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

(2分)

    4.断开开关,重复上述操作做。

(2分)

 

6分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正确得出结论,并填入表格

1分

 

5、整理器材

    使器材恢复原状。

 1分

 

 

监考签字:

 

试题十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学校姓名分数

一、实验目的:

会正确连接电路,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二、实验器材:

电压表(量程0~3V、O~15V)、电流表(量程O~O.6A、0~3A),待测电阻(约为10Ω)、开关、导线若干(导线使用插片插头)、电池组(二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

电路图: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检查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零,确定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所用量程及分度值,开关是否断开。

(记录结果中错一个扣0.3分,错3个以上不得分)

1分

2、按电路图

组装并检查电路

按电路图将实物电路组装好。

1、电压表接线柱接对(正负接线柱、量程都要接对);(1分)

2、电流表接线柱接对(正负接线柱、量程都要接对);(1分)

3、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接线柱接对,所接线路与电路图对应)(1分)

3分

3、调节滑动变阻器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1分

4、调节测量

电压、电流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1分)

1分

5、调节测量

电压、电流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断开开关。

(1分)

1分

6、计算电阻

并填写结论

1、计算并记录每次所测电阻的阻值。

(1分)

2、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1分)

2分

7、整理器材

使器材恢复原状。

1分

监考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