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629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农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农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农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农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docx

《农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docx

农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

农学: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

1、问答(江南博哥)温度对有机物运输有什么影响?

解析:

温度太高,呼吸增强,消耗一定量的有机物,同时原生质的酶开始钝化或受破坏,所以运输速度降低。

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影响运输过程所必需的能量供应,导致运输变慢。

2、单选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增加经济系数,增加经济系数的有效途径则是:

()

A.适当地降低株高

B.减少氮肥

C.增施磷肥

答案:

A

3、名称有机物的装卸

解析:

同化物质从筛管周围的源细胞进入筛管和筛管内的同化物质进入到库细胞的过程。

已有实验证明,同化物质进入筛管和流出筛管是一个主动过程,故称装卸。

4、判断韧皮部中的物质不能同时向相反方向运输。

答案:

本题解析:

可以同时

5、填空就源库间关系看,当源大于库时,籽粒增重受()的限制,库大于源时,籽粒增重受()的影响。

解析:

籽粒本身容积、同化物供应不足

6、填空从同化物运输与分配的观点看,水稻的结实率主要取决于(),而籽粒的饱满程度主要取决于()。

解析:

花粉形成期和开花期限同化物质供给水平、灌浆期同化物质供给水平

7、填空筛管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而含量最高的无机离子是()。

解析:

蔗糖、K+

8、填空题  叶肉细胞中的糖分向韧皮部装入是()浓度梯度进行的。

解析:

逆着

9、问答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分配的特点如何?

解析:

(1)光合产物优先供应生长中心,如孕穗期至抽穗期,分配中心为穗及茎。

(2)以不同叶位的叶片来说,其光合产物分配有“就近运输”的特点。

(3)还有同侧运输的特点。

(4)光合产物还具有可再分配利用的特点。

10、单选IAA对有机物质的运输和分配有:

()

A.抑制作用

B.促进作用

C.很小的作用

答案:

B

11、单选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速率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是间接的,主要起控制作用的是:

()

A.光照的强弱

B.叶内蔗糖浓度

C.温度的高低

答案:

B

12、问答蔗糖是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缘由何在?

解析:

(1)蔗糖有很高的水溶性,有利于在筛管中运输。

(2)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适于从源运输到库。

(3)蔗糖具有很高的运输速率,可达100cm/h。

13、问答硼为什么能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

解析:

因为硼能与糖结合成复合物,这个复合物是极性分子,有利于通过质膜以促进糖的运输。

14、名称比集运量

解析:

指有机物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切面积的量。

15、问答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如何?

解析:

有机物的运输分配是受着供应能力,竞争能力和运输能力三个因素影响的。

(1)供应能力:

指该器官或部位的同化产物能否输出以及输出多少的能力,也就是“代谢源”把光合产物向外“推”送力的大小。

(2)竞争能力,指各器官对同化产物需要程度的大小。

也就是“代谢库”对同化物的“拉力”大小。

(3)运输能力,包括输出和输入部分之间输导系统联系、畅通程度和距离远近。

在三种能力中,竞争能力是主要的。

16、单选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速率一般是白天:

()

A.快于晚上

B.慢于晚上

C.与晚上相当

答案:

A

17、单选无数原生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是依靠()

A.微纤丝

B.胞间连丝

C.微管

答案:

B

18、填空有机物在筛管中随液流的流动而流动,而这种液流流动的动力,则来自于输导系统两端的()。

解析:

压力势差

19、判断有机物运输是决定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答案:

20、填空无机磷含量对光合产物的运转有调节作用,源叶内无机磷含量高时,则促进光合初产物从()到()的输出,促进细胞内()的合成。

解析:

叶绿体、细胞质、蔗糖

21、单选细胞间有机物质运输的主要途径是()

A.质外体运输

B.共质体运输

C.简单扩散

答案:

B

22、判断筛管中液流流动是由于输导系统两端的衬质势差而引起的。

答案:

本题解析:

压力势差

23、单选禾谷类作物拔节期之前,下部叶子的同化物主要供应:

()

A.幼叶

B.幼芽

C.根部

答案:

C

24、单选蔗糖转变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

A.磷

B.铁

C.锌

答案:

A

25、单选无论是细胞质泵动学说还是收缩蛋白学说,都认为有机物运输需要:

()

A.充足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消耗能量

答案:

C

26、填空证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途径可采用()和()两种方法。

研究有机物运输形式最巧妙的方法是()。

解析:

环剥法、同位素示踪法、蚜虫吻刺法

27、填空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长距离运输的部位是(),运输的方向有()和()两种。

解析:

韧皮部、双向运输、横向运输

28、问答何谓压力流动假说?

实验依据是什么?

该学说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解析:

由德国人明希提出来的(30年代),这个假说的基本点是:

有机物质在筛管内的流动是由于筛管的两端(即供应端和接纳端)之间所存在的压力势差推动的。

压力势在筛管内是可以传导的,因而就产生了一个流体静压力,这种压力推动筛管的溶液向输出端流动。

实验证据是:

(1)溢泌现象,表示有正压力存在;

(2)筛管接近源库的两端存在浓度梯度差。

(3)植物生长素的运输只能随筛管内物质集体流动;

(4)用蚜虫吻刺法直接测定筛管中液流速度,约为100cm/h。

不足之处:

(1)无法解释筛管细胞内可同时进行双向运输;

(2)物质集体快速流动所需的压力势差,远远大于筛管两端由有机物浓度差所引起的压力势差。

29、问答简述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解析:

源是制造同化物的器官,库是接纳同化物的部位,源与库共存于同一植物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作物要高产,需要库源相互适应,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库大会促源,源大会促库,库小会抑制源,源小库就不能大,高产就困难。

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有三种类型:

(1)源限制型;

(2)库限制型;

(3)源库互补型,源库协同调节。

增源与增库均能达到增产目的。

30、名称转移细胞

解析:

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其功能是进行短距离的溶质转移。

这类细胞的细胞壁凹陷以增加其细胞质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转移。

31、判断从叶肉细胞把同化物装载到韧皮部的细胞是消耗代谢能的。

答案:

32、单选植物筛管汁液中占干重90%以上是()

A.蛋白质

B.脂肪

C.蔗糖

答案:

C

农学: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考试资料

1、单选无论是细胞质泵动学说还是收缩蛋白学说,都认为有机物运输需要:

()

A.充足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消耗能量

答案:

C

2、填空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长距离运输的部位是(),运输的方向有()和()两种。

解析:

韧皮部、双向运输、横向运输

3、问答简述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解析:

源是制造同化物的器官,库是接纳同化物的部位,源与库共存于同一植物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作物要高产,需要库源相互适应,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库大会促源,源大会促库,库小会抑制源,源小库就不能大,高产就困难。

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有三种类型:

(1)源限制型;

(2)库限制型;

(3)源库互补型,源库协同调节。

增源与增库均能达到增产目的。

4、问答何谓压力流动假说?

实验依据是什么?

该学说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解析:

由德国人明希提出来的(30年代),这个假说的基本点是:

有机物质在筛管内的流动是由于筛管的两端(即供应端和接纳端)之间所存在的压力势差推动的。

压力势在筛管内是可以传导的,因而就产生了一个流体静压力,这种压力推动筛管的溶液向输出端流动。

实验证据是:

(1)溢泌现象,表示有正压力存在;

(2)筛管接近源库的两端存在浓度梯度差。

(3)植物生长素的运输只能随筛管内物质集体流动;

(4)用蚜虫吻刺法直接测定筛管中液流速度,约为100cm/h。

不足之处:

(1)无法解释筛管细胞内可同时进行双向运输;

(2)物质集体快速流动所需的压力势差,远远大于筛管两端由有机物浓度差所引起的压力势差。

5、单选蔗糖转变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

A.磷

B.铁

C.锌

答案:

A

6、单选植物筛管汁液中占干重90%以上是()

A.蛋白质

B.脂肪

C.蔗糖

答案:

C

7、判断筛管中液流流动是由于输导系统两端的衬质势差而引起的。

答案:

本题解析:

压力势差

8、判断韧皮部中的物质不能同时向相反方向运输。

答案:

本题解析:

可以同时

9、单选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速率一般是白天:

()

A.快于晚上

B.慢于晚上

C.与晚上相当

答案:

A

10、单选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速率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是间接的,主要起控制作用的是:

()

A.光照的强弱

B.叶内蔗糖浓度

C.温度的高低

答案:

B

11、问答蔗糖是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缘由何在?

解析:

(1)蔗糖有很高的水溶性,有利于在筛管中运输。

(2)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适于从源运输到库。

(3)蔗糖具有很高的运输速率,可达100cm/h。

12、单选无数原生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是依靠()

A.微纤丝

B.胞间连丝

C.微管

答案:

B

13、问答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如何?

解析:

有机物的运输分配是受着供应能力,竞争能力和运输能力三个因素影响的。

(1)供应能力:

指该器官或部位的同化产物能否输出以及输出多少的能力,也就是“代谢源”把光合产物向外“推”送力的大小。

(2)竞争能力,指各器官对同化产物需要程度的大小。

也就是“代谢库”对同化物的“拉力”大小。

(3)运输能力,包括输出和输入部分之间输导系统联系、畅通程度和距离远近。

在三种能力中,竞争能力是主要的。

14、名称比集运量

解析:

指有机物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切面积的量。

15、填空证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途径可采用()和()两种方法。

研究有机物运输形式最巧妙的方法是()。

解析:

环剥法、同位素示踪法、蚜虫吻刺法

16、问答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分配的特点如何?

解析:

(1)光合产物优先供应生长中心,如孕穗期至抽穗期,分配中心为穗及茎。

(2)以不同叶位的叶片来说,其光合产物分配有“就近运输”的特点。

(3)还有同侧运输的特点。

(4)光合产物还具有可再分配利用的特点。

17、单选细胞间有机物质运输的主要途径是()

A.质外体运输

B.共质体运输

C.简单扩散

答案:

B

18、问答硼为什么能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

解析:

因为硼能与糖结合成复合物,这个复合物是极性分子,有利于通过质膜以促进糖的运输。

19、填空有机物在筛管中随液流的流动而流动,而这种液流流动的动力,则来自于输导系统两端的()。

解析:

压力势差

20、填空从同化物运输与分配的观点看,水稻的结实率主要取决于(),而籽粒的饱满程度主要取决于()。

解析:

花粉形成期和开花期限同化物质供给水平、灌浆期同化物质供给水平

21、填空无机磷含量对光合产物的运转有调节作用,源叶内无机磷含量高时,则促进光合初产物从()到()的输出,促进细胞内()的合成。

解析:

叶绿体、细胞质、蔗糖

22、填空叶肉细胞中的糖分向韧皮部装入是()浓度梯度进行的。

解析:

试题答案逆着

23、问答温度对有机物运输有什么影响?

解析:

温度太高,呼吸增强,消耗一定量的有机物,同时原生质的酶开始钝化或受破坏,所以运输速度降低。

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影响运输过程所必需的能量供应,导致运输变慢。

24、单选禾谷类作物拔节期之前,下部叶子的同化物主要供应:

()

A.幼叶

B.幼芽

C.根部

答案:

C

25、名称转移细胞

解析:

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其功能是进行短距离的溶质转移。

这类细胞的细胞壁凹陷以增加其细胞质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转移。

26、判断从叶肉细胞把同化物装载到韧皮部的细胞是消耗代谢能的。

答案:

27、判断有机物运输是决定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答案:

28、单选IAA对有机物质的运输和分配有:

()

A.抑制作用

B.促进作用

C.很小的作用

答案:

B

29、单选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增加经济系数,增加经济系数的有效途径则是:

()

A.适当地降低株高

B.减少氮肥

C.增施磷肥

答案:

A

30、填空就源库间关系看,当源大于库时,籽粒增重受()的限制,库大于源时,籽粒增重受()的影响。

解析:

籽粒本身容积、同化物供应不足

农学: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试题

1、单选无数原生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是依靠()

A.微纤丝

B.胞间连丝

C.微管

答案:

B

2、单选禾谷类作物拔节期之前,下部叶子的同化物主要供应:

()

A.幼叶

B.幼芽

C.根部

答案:

C

3、单选植物筛管汁液中占干重90%以上是()

A.蛋白质

B.脂肪

C.蔗糖

答案:

C

4、问答温度对有机物运输有什么影响?

解析:

温度太高,呼吸增强,消耗一定量的有机物,同时原生质的酶开始钝化或受破坏,所以运输速度降低。

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影响运输过程所必需的能量供应,导致运输变慢。

5、单选细胞间有机物质运输的主要途径是()

A.质外体运输

B.共质体运输

C.简单扩散

答案:

B

6、问答硼为什么能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

解析:

因为硼能与糖结合成复合物,这个复合物是极性分子,有利于通过质膜以促进糖的运输。

7、填空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长距离运输的部位是(),运输的方向有()和()两种。

解析:

韧皮部、双向运输、横向运输

8、名称有机物的装卸

解析:

同化物质从筛管周围的源细胞进入筛管和筛管内的同化物质进入到库细胞的过程。

已有实验证明,同化物质进入筛管和流出筛管是一个主动过程,故称装卸。

9、问答简述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解析:

源是制造同化物的器官,库是接纳同化物的部位,源与库共存于同一植物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作物要高产,需要库源相互适应,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库大会促源,源大会促库,库小会抑制源,源小库就不能大,高产就困难。

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有三种类型:

(1)源限制型;

(2)库限制型;

(3)源库互补型,源库协同调节。

增源与增库均能达到增产目的。

10、单选蔗糖转变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

A.磷

B.铁

C.锌

答案:

A

11、问答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分配的特点如何?

解析:

(1)光合产物优先供应生长中心,如孕穗期至抽穗期,分配中心为穗及茎。

(2)以不同叶位的叶片来说,其光合产物分配有“就近运输”的特点。

(3)还有同侧运输的特点。

(4)光合产物还具有可再分配利用的特点。

12、单选IAA对有机物质的运输和分配有:

()

A.抑制作用

B.促进作用

C.很小的作用

答案:

B

13、填空叶肉细胞中的糖分向韧皮部装入是()浓度梯度进行的。

解析:

逆着

14、单选无论是细胞质泵动学说还是收缩蛋白学说,都认为有机物运输需要:

()

A.充足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消耗能量

答案:

C

15、单选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速率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是间接的,主要起控制作用的是:

()

A.光照的强弱

B.叶内蔗糖浓度

C.温度的高低

答案:

B

16、判断有机物运输是决定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答案:

17、填空筛管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而含量最高的无机离子是()。

解析:

蔗糖、K+

18、填空证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途径可采用()和()两种方法。

研究有机物运输形式最巧妙的方法是()。

解析:

环剥法、同位素示踪法、蚜虫吻刺法

19、填空从同化物运输与分配的观点看,水稻的结实率主要取决于(),而籽粒的饱满程度主要取决于()。

解析:

花粉形成期和开花期限同化物质供给水平、灌浆期同化物质供给水平

20、单选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速率一般是白天:

()

A.快于晚上

B.慢于晚上

C.与晚上相当

答案:

A

21、填空有机物在筛管中随液流的流动而流动,而这种液流流动的动力,则来自于输导系统两端的()。

解析:

压力势差

22、判断筛管中液流流动是由于输导系统两端的衬质势差而引起的。

答案:

本题解析:

压力势差

23、填空就源库间关系看,当源大于库时,籽粒增重受()的限制,库大于源时,籽粒增重受()的影响。

解析:

籽粒本身容积、同化物供应不足

24、问答何谓压力流动假说?

实验依据是什么?

该学说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解析:

由德国人明希提出来的(30年代),这个假说的基本点是:

有机物质在筛管内的流动是由于筛管的两端(即供应端和接纳端)之间所存在的压力势差推动的。

压力势在筛管内是可以传导的,因而就产生了一个流体静压力,这种压力推动筛管的溶液向输出端流动。

实验证据是:

(1)溢泌现象,表示有正压力存在;

(2)筛管接近源库的两端存在浓度梯度差。

(3)植物生长素的运输只能随筛管内物质集体流动;

(4)用蚜虫吻刺法直接测定筛管中液流速度,约为100cm/h。

不足之处:

(1)无法解释筛管细胞内可同时进行双向运输;

(2)物质集体快速流动所需的压力势差,远远大于筛管两端由有机物浓度差所引起的压力势差。

25、判断韧皮部中的物质不能同时向相反方向运输。

答案:

本题解析:

可以同时

26、名称比集运量

解析:

试题答案指有机物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切面积的量。

27、问答蔗糖是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缘由何在?

解析:

(1)蔗糖有很高的水溶性,有利于在筛管中运输。

(2)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适于从源运输到库。

(3)蔗糖具有很高的运输速率,可达100cm/h。

28、问答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如何?

解析:

有机物的运输分配是受着供应能力,竞争能力和运输能力三个因素影响的。

(1)供应能力:

指该器官或部位的同化产物能否输出以及输出多少的能力,也就是“代谢源”把光合产物向外“推”送力的大小。

(2)竞争能力,指各器官对同化产物需要程度的大小。

也就是“代谢库”对同化物的“拉力”大小。

(3)运输能力,包括输出和输入部分之间输导系统联系、畅通程度和距离远近。

在三种能力中,竞争能力是主要的。

29、填空无机磷含量对光合产物的运转有调节作用,源叶内无机磷含量高时,则促进光合初产物从()到()的输出,促进细胞内()的合成。

解析:

叶绿体、细胞质、蔗糖

30、判断从叶肉细胞把同化物装载到韧皮部的细胞是消耗代谢能的。

答案:

31、单选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增加经济系数,增加经济系数的有效途径则是:

()

A.适当地降低株高

B.减少氮肥

C.增施磷肥

答案:

A

32、名称转移细胞

解析:

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其功能是进行短距离的溶质转移。

这类细胞的细胞壁凹陷以增加其细胞质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转移。

农学: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分配和运输试题预测

1、单选IAA对有机物质的运输和分配有:

()

A.抑制作用

B.促进作用

C.很小的作用

答案:

B

2、填空就源库间关系看,当源大于库时,籽粒增重受()的限制,库大于源时,籽粒增重受()的影响。

解析:

籽粒本身容积、同化物供应不足

3、单选植物筛管汁液中占干重90%以上是()

A.蛋白质

B.脂肪

C.蔗糖

答案:

C

4、判断筛管中液流流动是由于输导系统两端的衬质势差而引起的。

答案:

本题解析:

压力势差

5、问答何谓压力流动假说?

实验依据是什么?

该学说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解析:

由德国人明希提出来的(30年代),这个假说的基本点是:

有机物质在筛管内的流动是由于筛管的两端(即供应端和接纳端)之间所存在的压力势差推动的。

压力势在筛管内是可以传导的,因而就产生了一个流体静压力,这种压力推动筛管的溶液向输出端流动。

实验证据是:

(1)溢泌现象,表示有正压力存在;

(2)筛管接近源库的两端存在浓度梯度差。

(3)植物生长素的运输只能随筛管内物质集体流动;

(4)用蚜虫吻刺法直接测定筛管中液流速度,约为100cm/h。

不足之处:

(1)无法解释筛管细胞内可同时进行双向运输;

(2)物质集体快速流动所需的压力势差,远远大于筛管两端由有机物浓度差所引起的压力势差。

6、填空无机磷含量对光合产物的运转有调节作用,源叶内无机磷含量高时,则促进光合初产物从()到()的输出,促进细胞内()的合成。

解析:

叶绿体、细胞质、蔗糖

7、单选蔗糖转变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

A.磷

B.铁

C.锌

答案:

A

8、问答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分配的特点如何?

解析:

(1)光合产物优先供应生长中心,如孕穗期至抽穗期,分配中心为穗及茎。

(2)以不同叶位的叶片来说,其光合产物分配有“就近运输”的特点。

(3)还有同侧运输的特点。

(4)光合产物还具有可再分配利用的特点。

9、判断从叶肉细胞把同化物装载到韧皮部的细胞是消耗代谢能的。

答案:

10、问答硼为什么能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

解析:

因为硼能与糖结合成复合物,这个复合物是极性分子,有利于通过质膜以促进糖的运输。

11、问答温度对有机物运输有什么影响?

解析:

温度太高,呼吸增强,消耗一定量的有机物,同时原生质的酶开始钝化或受破坏,所以运输速度降低。

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影响运输过程所必需的能量供应,导致运输变慢。

12、单项选择题  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速率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是间接的,主要起控制作用的是:

()

A.光照的强弱

B.叶内蔗糖浓度

C.温度的高低

答案:

B

13、名称转移细胞

解析:

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其功能是进行短距离的溶质转移。

这类细胞的细胞壁凹陷以增加其细胞质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转移。

14、填空筛管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而含量最高的无机离子是()。

解析:

蔗糖、K+

15、单选禾谷类作物拔节期之前,下部叶子的同化物主要供应:

()

A.幼叶

B.幼芽

C.根部

答案:

C

16、判断有机物运输是决定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答案:

17、问答蔗糖是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缘由何在?

解析:

(1)蔗糖有很高的水溶性,有利于在筛管中运输。

(2)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适于从源运输到库。

(3)蔗糖具有很高的运输速率,可达100cm/h。

18、填空叶肉细胞中的糖分向韧皮部装入是()浓度梯度进行的。

解析:

逆着

19、单选细胞间有机物质运输的主要途径是()

A.质外体运输

B.共质体运输

C.简单扩散

答案:

B

20、问答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如何?

解析:

有机物的运输分配是受着供应能力,竞争能力和运输能力三个因素影响的。

(1)供应能力:

指该器官或部位的同化产物能否输出以及输出多少的能力,也就是“代谢源”把光合产物向外“推”送力的大小。

(2)竞争能力,指各器官对同化产物需要程度的大小。

也就是“代谢库”对同化物的“拉力”大小。

(3)运输能力,包括输出和输入部分之间输导系统联系、畅通程度和距离远近。

在三种能力中,竞争能力是主要的。

21、填空从同化物运输与分配的观点看,水稻的结实率主要取决于(),而籽粒的饱满程度主要取决于()。

解析:

花粉形成期和开花期限同化物质供给水平、灌浆期同化物质供给水平

22、填空有机物在筛管中随液流的流动而流动,而这种液流流动的动力,则来自于输导系统两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