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册校本计划和备课 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608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册校本计划和备课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三册校本计划和备课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三册校本计划和备课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三册校本计划和备课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三册校本计划和备课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册校本计划和备课 1.docx

《三册校本计划和备课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册校本计划和备课 1.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册校本计划和备课 1.docx

三册校本计划和备课1

株董路小学2015年下期二年级四班校本教学计划

执教者:

郭江南

一、指导思想: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粹,诵读和学习一定的古诗文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精神,有利于提升个人素养,陶冶个人情操。

自古以来,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新课改下,对教材分析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古诗文作为教材组成的一部分,对其分析也不可忽视。

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宗旨,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之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人材。

让学生读有趣的故事,做爱读书的人,爱语文、广读书、读好书,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会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材分析: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文教学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

《千字文》问世1400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优秀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

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解读中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于是我通过角色想象、情感体验等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精读中反复诵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诵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3、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4、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5、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6、认识常用汉字,使80%的学生能够独立阅读低幼读物。

7、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具体措施:

1、经典文章的诵读要求学生大声诵读,不要求背诵,强调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于不知不觉中达到熟能成诵、成背。

每天早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十五分钟的诵读。

还可开展亲子诵读活动,让孩子在与家长的共同诵读中不仅学习了语言,还增进了母子或父子的亲情关系。

2、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与整合,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要潜心指导学生阅读,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大语文教学境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3、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阅读兴趣的引导。

不能一味追求数量不求质量,硬性规定学生一定读多少本书,读什么书;或每天一定要摘抄多少名言佳句,这种只求“量”不求“质”的做法,只会扼杀课外阅读的兴趣,摧残阅读的个性,让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五、内容安排及课时安排:

内容:

共30课。

每课包括古诗、语海拾贝、美文欣赏和《千字文》。

每课2课时共60课时

2015年9月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古诗《风》和《千字文》,理积解其大概的含义。

2、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4、积累“AABB”式的词语。

欣赏优秀作品《小池塘》。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谜面:

风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打一自然现象)

2、揭示课题:

风。

看看古人是怎样写风的。

二、学习古诗:

1、课件出示古诗:

唐代作者: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不会读的问一问同桌。

要求:

读准、读顺。

3、指名读,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4、理解古诗的意思: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5、想一想:

风还能怎样?

6、背一背。

三、词语积累:

1、课件出示词语:

明明白白马马虎虎忙忙碌碌三三两两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2、读一读这些词语,说一说这些词语的特点:

“AABB”式的词语。

3、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看谁说得多。

四、美文欣赏:

1、自由读一读《全喜欢上》。

说一说:

小作者究竟喜欢什么?

为什么?

2、小朋友,你喜欢什么?

说一说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古诗《风》。

2、全班背诵。

二、学习《千字文》。

1、什么是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儿童文化课本。

以后仿效《千字文》,先后又编写了《百家姓》、《三字经》——又称“三百千”。

经千百年教学实践,在诸多启蒙书中唯有“三百千”最为普及和最受欢迎。

这本《千字文》,它由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组成,读起来也非常动听,老师请大家听一听好吗?

2、课件出示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3、学生自由读准、读顺。

4、理解诗句:

①玄:

天也;黄:

地之色也;

②洪:

大也;荒:

远也;

③盈:

充满;仄:

意为太阳偏西;

④诗句的意思:

宇宙广大无边。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5、背诵这几句《千字文》。

三、美文欣赏:

1、教师范读《小池塘》。

2、说一说:

小池塘的水波,像————;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白云倒影在池塘里,像—————;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

 

第二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古诗《劝学》和部分《千字文》,理积解其大概的含义。

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4、继续积累“AABB”式的词语。

欣赏优秀作品《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进入学校,每天都在读书、学习,大家知道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吗?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

教师也找到了一些这们的名人名言。

出示:

学而不厌;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古人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后人,要从少立志读书自强、勤奋刻苦、珍惜时间,不能虚度过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会后悔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一首诗《劝学》。

颜真卿这个人物很有名,哪位同学能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过书法的同学都知道,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他创造的书法具有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

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他所有的这些成绩都来自于他从少的勤奋好学,后来他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写了出来,为后人留下《劝学》这首诗。

二、朗读古诗,初步体会诗意。

1、教师示范读诗,诗的节奏为: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读诗。

4、个别学生读诗,教师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古诗。

三、理解古诗的意思:

1、注释: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2、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这首诗告诫我们:

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解说:

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四、积累与欣赏:

1、继续积累“AABB”式的词语。

2、欣赏:

《早安,小松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古诗《劝学》。

2、全班背诵。

二、学习《千字文》。

1、课件出示: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2、学生自由读准、读顺。

3、理解诗句: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

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4、背诵这几句《千字文》。

三、美文欣赏:

1、教师范读《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2、说一说:

太阳把沙滩刷得————,就像————;把大海刷得————,就像————;把天空中的云彩粉刷得————,就像————。

3、说一说:

太阳还刷了什么呢?

 

第三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古诗《古朗月行》和部分《千字文》,理积解其大概的含义。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图文结合知道古诗的大意,想像出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3、欣赏优秀作品《会飞的叶子》和《鸟岛》。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1、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走进我的诗歌课堂,你们都会背诗吗?

(会)我也会,请听好了!

师直接范读古诗!

你们知道这首诗的名字吗?

(揭题,板书,指导识字。

)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李白),他生活在哪一个朝代?

(唐朝),请大家大声地读一遍课题,然后想想再举手告诉我,这首诗中写到了我们非常熟悉的什么?

(月亮)

以前,我们也学习了一首写月亮的儿童诗,《小小的船》,还会背吗?

(学生背诵《小小的船》)

2、叶圣陶爷爷小时候看到弯弯的月亮就把它想象成了小小的船,那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看到圆圆的月亮他又想到了什么呢?

你们想知道吗?

答案就藏在他写的诗句中,请大家赶快打开书本去读一读他写的诗句吧!

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查字典,根据课文内容来推测等现在可以借助拼音,或者是举手问老师。

二、初读古诗。

1、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青云一作:

白云)

2、生自读诗句,师巡视指导。

过渡:

我发现大家刚才都读的很认真!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指名读。

(注意表扬用的评价语。

过渡:

想和他们比赛吗?

要想战胜他们也不难,只要你能认出这些生字朋友,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三、理解古诗:

1、【注释】

  ⑴呼作:

称为。

白玉盘:

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

怀疑。

瑶台: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⑶青云:

白云。

2、诗意: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

3、试着背诵古诗。

三、美文欣赏:

1、教师范读:

《会飞的叶子》。

2、说一说:

会飞的叶子是什么?

四、积累好词好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古诗《古朗月行》。

2、全班背诵。

二、学习《千字文》。

1、课件出示: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2、学生自由读准、读顺。

3、理解诗句:

金生丽水,是指金子出自云南丽江。

或者金子生于金沙江底

玉出昆冈,是指美玉出自江苏昆山。

或者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4、自由背诵这两句《千字文》。

三、美文欣赏:

1、“鸟岛”说一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课文中说的鸟岛是哪?

为什么说它是鸟岛?

2、欣赏美文—《鸟岛》。

3、读一读描写鸟多的句子。

 

第四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贾岛的古诗《寻隐者不遇》和《千字文》——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理积解其大概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寻隐者不遇》,体会诗人的感情变化,感受故事的意境。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4、积累“AABC”式的词语。

欣赏优秀作品《砸鱼》。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

今天,老师想为大家介绍一首我十分喜欢的古诗,诗的名字就叫《寻隐者不遇》(课件出示古诗)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出这首古诗。

这是唐代诗人贾岛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2、解题:

寻:

找;隐者:

那隐者指谁?

仅仅指隐居山中的人吗?

这种人还……像诸葛亮那样很有……对,所以隐者是隐居山中的学者;而且这种人不想为官,想过清净悠闲的生活。

这样的人叫隐者。

二、学习古诗:

1、板书古诗: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先自己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时别把题目丢了,开始。

  

3、指名检查读诗。

齐读。

4、按节奏读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5、理解古诗:

[注释]

隐者:

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者,……的人。

不遇:

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

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

说,告诉。

云深:

云雾迷蒙。

指林深,因多云雾,故云。

处:

行踪,所在。

诗意:

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树下,我向隐者的小弟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

他回答说师父采药材去了。

隐者师父其实就在这座旷远的大山里。

但是山上云雾迷蒙,那个小弟子也不知道他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了……

三、词语积累:

1、课件出示词语:

头头是道依依不舍彬彬有礼炯炯有神比比皆是步步为营楚楚动人

2、读一读这些词语,说一说这些词语的特点:

“AABC”式的词语。

3、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看谁说得多。

四、美文欣赏:

自由读一读《大雁》。

五、作业:

1、填人物 

     (   )寻隐者不遇      (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   )说“只在此山中”      

(   )说“云深不知处”

2、背一背,演一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

说一说它的意思。

2、全班背诵。

二、学习《千字文》。

1、课件出示: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2、学生自由读准、读顺。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理解诗句:

龙师是伏羲氏,他是中国太古时代的三皇之首,他一出场就代表了三皇:

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

火帝是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他是人类文明的奠基人。

有了火,人类才告别了黑暗,进入了光明的文明时代,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火帝。

鸟官是中国太古五帝的头一位,少昊氏,代表了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

人皇是人皇氏,代表了远古史上的三皇:

天皇、地皇、人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

和大臣共商国事。

5、自由背诵这两句《千字文》。

三、美文欣赏:

1、欣赏美文—《小纸船》。

2、你也来折一只纸船,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心愿。

 

第五课

教学目标:

1、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2、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国学的魅力,采用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国学文化基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背诵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一、了解作者卢照邻。

卢照邻(约635~约680),唐代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北京市)人,为“初唐四杰”之一。

曾任邓王李元裕府典签,继调任新都尉。

后为风痹症所困,辞官,住太白山中。

后来受不了疾病的折磨,自投颖水而死。

他一生不得志,因邓王谋反武则天,受株连入狱,出狱后身染恶疾,生活十分艰辛,常靠乞药乞钱为生,故他的诗多忧苦愤激之辞。

其作品对当时的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

二、学习古诗。

1、板书古诗。

曲池荷

作者: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2、自由朗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试着背诵。

词句注释:

⑴浮香:

荷花的香气。

曲岸:

曲折的堤岸。

⑵圆影:

指圆圆的荷叶。

华池:

美丽的池子。

⑶飘零:

坠落,飘落。

4、白话译文:

轻幽的芳香朗绕在弯曲的池岸,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

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使你来不及饱赏荷花就调落了。

三、美文欣赏:

1、教师范读:

《蒲公英》。

2、说一说:

会飞的叶子是什么?

四、积累好词好句。

夸夸其谈栩栩如生洋洋得意步步高升

朗朗上口源源不断井井有条滔滔不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古诗《曲池荷》。

说一说它的意思。

2、全班背诵。

二、学习《千字文》。

1、课件出示:

遐迩一体(xiáěryītǐ),率宾归王(shuàibīnguīwáng)。

鸣凤在竹(míngfèngzàizhú),白驹食场(báijūshíchǎng)。

  推位让国,(báijūshíchǎng)。

2、学生自由读准、读顺。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理解诗句:

〖注释〗驹(jū):

小马。

被(pī):

通“披”,覆盖,恩泽。

遐:

远,指边疆。

迩:

近,指中原。

一体:

一致。

遐迩一体:

万民同心。

率宾:

率滨,指天下,四海之内。

诗的意思:

不管是远在边疆的还是近在中原的,都要团结一致,天下的人都拥戴、归顺自己的君王。

凤凰在竹林中欢乐的鸣叫,小白马在草场上自由自在地吃着草食。

5、自由背诵千字文。

三、美文欣赏:

1、欣赏美文—《砸鱼》。

2、学生说一说小作者是怎样砸鱼的。

3、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第六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千字文,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千字文、背诵诗歌。

3、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去探索、去研究。

4、积累:

“ABCC”式的词语,欣赏美文《我的影子》和《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题解题

  1、谁会背王维的诗。

  同学们懂得真多,今天我们再王维的一首诗。

板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解题:

从诗歌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

(“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习惯。

“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

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

  3、王维少年时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他善于描写自然景色。

有人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放录音配乐朗读。

  2、学生自读。

  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指读全诗。

思考。

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

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

诗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

三、品读诗句、了解诗意

1、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是哪一句?

你体会到什么?

  生:

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

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

(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

3、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

(独自一人身在他乡,成为他乡之客。

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乡的亲人。

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四、再读悟情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说一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居外地,逢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读时速度稍慢,声音稍低缓。

  2、配乐朗读。

五、词语积累.

得意洋洋人海茫茫怒气冲冲风度翩翩

波光粼粼神采奕奕生机勃勃气喘吁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说一说它的意思。

2、抽背,全班背诵。

3、指名说一说“ABCC”式的词语、

二、学习《千字文》。

1、板书: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2、自由读,指名读,带读,齐读。

3、理解:

圣君的教化啊,覆盖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王道的恩泽啊,遍及万方的众生百姓。

“赖及万方”的赖字,是幸蒙、依赖的意思。

方代表方国,方国或方国部落是指中国夏商之际时的诸侯部落与国家。

三、诵读美文:

1、出示课文——《我的影子》。

2、自由朗读,指名读。

3、带读,分角色读,评价。

四、欣赏美文——《雨》。

 

第七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古诗《夏日绝句》和《千字文》,理积解其大概的含义。

2、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中项羽这个人物,体会其性格特点

4、积累“ABCC”式的词语。

欣赏优秀作品《雨的树林》。

教学安排:

2课时。

一、出示古诗:

1、板书古诗:

夏日绝句

作者: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先自己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时别把题目丢了,开始。

  

3、指名检查读诗。

齐读。

二、了解李清照:

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

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

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三、朗读感悟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生自由读古诗,请四五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理解诗意:

注释:

1.人杰:

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

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

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五、积累和欣赏

1、词语积累.

气势汹汹忠心耿耿大腹便便虎视眈眈

小心翼翼死气沉沉风尘仆仆衣冠楚楚

2、欣赏:

《十朵花九个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古诗《夏日绝句》。

说一说它的意思。

2、抽背,全班背诵。

3、指名说一说“ABCC”式的词语、

二、学习《千字文》。

1、板书: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维鞠养,岂敢毁伤.

2、自由读,指名读,带读,齐读。

3、理解:

每一个人的身体生命,都关系到四大五常,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与的,自己是父母养育大的,自己将来也要担负养育下一代的使命,怎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而使身体受到伤害呢?

4、自由背诵。

三、诵读美文:

1、出示课文——《雨的树林》。

2、自由朗读,指名读。

3、带读,分角色读,评价。

4、有感情的朗读。

第八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