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祥林嫂的说说开去倾诉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296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祥林嫂的说说开去倾诉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从祥林嫂的说说开去倾诉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从祥林嫂的说说开去倾诉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从祥林嫂的说说开去倾诉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从祥林嫂的说说开去倾诉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祥林嫂的说说开去倾诉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docx

《从祥林嫂的说说开去倾诉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祥林嫂的说说开去倾诉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祥林嫂的说说开去倾诉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docx

从祥林嫂的说说开去倾诉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

从祥林嫂的“说”说开去

——倾诉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

[摘要]真正的倾诉,是为混乱的心灵寻找有效的形式,来分解其无意义的空虚。

人必须使自己坚强起来的重要性。

一个人灵魂的回乡之路一旦被堵死,混乱不堪的心灵秩序,必然呈现为混乱不堪的语言秩序。

真正倾诉的真正实现,是需要“他者”在场的。

个体无意识对集体无意识的无意识地反抗。

人,通过倾诉寻求慰藉的必然。

倾诉是人性的最基本的需要,在这一方面,谁也不能例外:

平民也罢,圣人也罢。

倾诉,只能是一种带有生命密码的宣泄。

作为倾诉之倾诉,祥林嫂的形象只能是作者心灵通往外部世界的一个羊肠小道。

人活着,倾诉就不可避免。

[关键词]倾诉;宣泄;心灵秩序;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牢骚;孤愤

鲁迅先生《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一直在倾诉,而不是控诉。

控诉的意思是“申诉、陈述”(《汉语大词典》)。

这个词太偏激,太有主观目的性了,无法概括祥林嫂“诉说”的本质内涵及普遍意义。

倾诉的最一般的意义,即“完全说出(心里的话)”(《现代汉语词典》),并且只能是自己的,很少能加进别的因素。

真正的倾诉,是没有明确的意识层次上的目的性的,它只能是一种无意识的“宣泄”。

真正的倾诉,是为混乱的心灵寻找有效的形式来分解其无意义的空虚。

那么,祥林嫂为何要倾诉,又因何而空虚呢?

祥林嫂是人,人总是需要宣泄的。

如同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一样,有吸收就必须有输出。

人的心灵,也是如此。

人的存在必然受到社会、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常常被这些外在的东西安慰着,也伤害着。

通常情况下,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应该大致是平衡的,即使有所偏重,也不至于把人压垮。

人常常把自身内在能量的耗散当作一种维持平衡的必要手段,比如说劳动,比如说言语,比如说做梦,如此等等。

正常人的宣泄,往往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进行的,喜、怒、哀、乐往往有其随意的性质,但是,是可以调整和支配的。

一个人所受到的打击过多过重,这种宣泄就表现为混乱的无序状态,自己也难以调节与控制。

这时,压抑在无意识层次里的东西就会表面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表现为言说的欲望非常强烈,见人就想倾诉一番,如祥林嫂那样喋喋不休地讲述“阿毛事件”,并且,不嫌其罗嗦与重复,一遍一遍地进行。

祥林嫂到底要做什么,也许连她自己都不清楚。

但,她必须“说”下去,这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事实了。

严重的打击性事件发生在她的身上,使得这个本来脆弱的生命,一而再、再而三地脆弱下去,以至于坍塌崩溃了。

这,一方面反映出现实的残酷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必须使自己坚强起来的重要性。

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生存的世界是可恶的、肮脏的、令人作呕的,人必须反抗世界、反思自我,人方能感觉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语);“我反抗,故我在”(加缪语)。

那么,祥林嫂她思考了吗?

她反抗了吗?

面对封建社会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的确进行过不间断地挣扎与反抗:

在被虐待时,她选择了出逃;在被迫再嫁时,她选择了“头撞香案”的“出格”行动;在被讥讽、侮辱时,她选择了冷眼沉默……所有这一切都表明:

她是一个不很容易被压垮、被吞噬的活生生的人,但她终究还是被彻底压垮、被彻底吞噬了。

她的种种“反抗”,都是在无意识层次上进行的,既不清晰,也无目的。

这种程度不大、层次不深的,懵懂状态的所谓“反抗”,根本改变不了她自身的命运,也就拯救不了她自己的灵魂。

祥林嫂受到三重强权的压迫,即夫权、族权、神权。

夫权、族权使她丧失了婚姻的自由,尽管逼嫁时她还试图“反抗”,但其不彻底性使她陷入更深的泥淖,越挣扎,陷入就越深刻。

“头撞香案”的“出格”行动只说明她当初的生命意识还是非常强烈的,至于后来生子发胖的所谓“交好运”,实在也是人之常情。

就凭这一点也不能单看作她就彻底麻木了,生命中轻微的打击性事件,她还是可以承受的,如果后来不发生“阿毛事件”的致命一击,她也许会“善终”的。

“阿毛”的到来,如同一颗石子砸入她本自空虚的生命,与她的生命融为一体,譬若要长成珍珠的贝,剔除沙砾的后果必然使其殒命。

有了“阿毛”的祥林嫂,她的生命也许永远不会有珍珠那么光艳润泽,但,至少她会在暧昧中感知些许生命的充实,不至于到了遇见谁都必须“开口”的程度吧?

当然是要开口的,因为祥林嫂有着深厚的悲痛。

“悲痛必须向人倾诉,即使未能痊愈,也能缓和。

”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当我沈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藉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⑵——这是有强烈生命意识的,人的,灵魂至深处的,真正剖白与真实内窥。

但,对于祥林嫂来说,却远不是这么回事。

她大部分时间是“忱默”的,但她根本不觉得“充实”;她一直在寻找“开口”的机会,她一旦“开口”,同时便感到“充实”——一次真实地宣泄之后的真正的轻松与慰藉,——这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

尽管“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了渣滓”了,但她还要“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直到最后,“说”也不得,只剩下“唔唔”的分了。

失语,以及失语之后,来自于潜意识深处的,被强行遏抑的,暗无天日的,但一直寻求“解放”的孤独,如同潜行于地下的“地火”,“运行”“奔突”⑶;运行、奔突,却永远不会有喷发的机会,那当事的人,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

语言所能分解的那个心灵世界,一旦混乱得无法收拾,那么曾经存在过的,但已经永远消失了的那个现实世界就永远无法真实的回归。

一个人灵魂的回乡之路一旦被堵死,混乱不堪的心灵秩序,必然呈现为混乱不堪的语言秩序。

倾诉着,为无序的心灵寻找有用的形式来释解其无意义的空虚,一旦不能够,当“开口”成为“无恶意的闲人”或“有恶意的闲人”冷嘲热讽的“种子”(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时,自言自语就成为强化失语症的诱因。

随着病症的加强,我们的主人公祥林嫂也就“全不见有伶悧起来的希望”了。

“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自己沦为自己心灵真正的乞讨者,至于“体格”(即使“如何健全,如何茁壮”)的坍塌,也就指日可待了。

这使我联想到家乡村民“叫魂”的习俗(人得了病认为是魂丢了。

在深夜,一人在前叫患者的名字,一人在后应答)。

“魂”丢了能否找得回来,当是谁也“说不清”的问题。

但祥林嫂仍在不自觉地坚持找寻与紧急追问,即使套用“说不清”的“标准答案”(其实,“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来作结束,也不能落得“事事逍遥自在”,更不能挽救当事者的生命。

这完全是倾诉之径被阻隔以后的必然结果。

看来,真正倾诉的真正实现,是需要“他者”在场的,静静地听(如果能嘘唏几声,那当然再好不过了),即使佯听(但,最好不要用戏弄的形式以消遣),也是好的。

祥林嫂的倾诉之所以半途而废,就在于“他者”的中途退场,这就是她的不幸。

“人生的大悲苦,在于其倾诉的欲望,竟不能获得哪怕仅仅一个‘他者’的承接。

”(刘心武《承接倾诉》)

以上仅从外围世界对祥林嫂的压迫方面分析了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其实,只要我们考查一下她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窥探出人生必须倾诉的一般原理。

自从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的“内宇宙”(精神结构)的秘密之后,无意识的话题就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生活包含两个主要部分:

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

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而广阔有力的无意识部分则包含着隐藏的种种力量,这些力量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力。

——也就是说无意识是人的精神结构中最深层、最真实、最本质,又是最活跃的部分。

荣格又把无意识分为两个层次:

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它记录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全部历史,个人的所有心理活动都只不过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点点显现。

集体无意识决定支配着个体的活动。

但个体无意识又不甘寂寞,它更像地下的喷泉,随时都在寻找机会喷将出来。

它一旦喷将出来,人的心理秩序就会变得杂乱无章。

一般正常人总是把个体无意识隐藏于精神世界的底层,并且保护得很好,所以很少出毛病。

但,对于祥林嫂来说却不是这样,环境的倾轧使其无意识层次发生了裂变,才对集体无意识产生了怀疑,甚至质问。

当她在遵循旧的社会规范作了最大的努力但仍无法改变自己命运时,对大众认为天经地义的合理存在表示怀疑、质问就成了必然,尽管这种怀疑、质问是个体感性生命被逼到绝路上时,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进行的。

“朦胧”地怀疑,“盲目”地质问,最终都无结果的话,生命中鲜活的因子就会彻底失去。

这反映出倾诉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

人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为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都在探寻能够慰藉自己的东西,用来照亮这个探寻之途的灯光,唯有语言。

一个人总是要言说的,即使是没有听众的自语、呓语也罢,那也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这样,人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祥林嫂的叩问式倾诉被断送的根本原因并不全在外部环境,还在于她生命意识的朦胧觉悟。

对于灵魂有无的追问,似乎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实际上是出于一个精神彻底垮台之后的女人近似于本能的撕心裂肺的呼号,这呼号就是个体无意识对集体无意识的无意识地反抗。

这种虚弱的反抗显然是没有结果的。

至于“我”——这个现代小知识分子也无法挽救其生命,摸棱两可的回答,反而加速了其死亡进程。

试想一下,假如柳妈根本不提死后捐门槛的事情,假如后来又不曾碰见“我”,假如人们假装有兴趣的样子,一味地听其不厌其烦地“说”下去……也许,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尽管她曾受“阿毛事件”的致命一击,但也不至于很快寂然地死去吧?

——但,本自孱弱的生命又能苟延几时呢?

也许这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答案的问题,但它至少也说明:

人,通过倾诉寻求慰藉的必然。

倾诉是人性的最基本的需要,在这一方面,谁也不能例外:

平民也罢,圣人也罢。

考查“圣”(聖)字的构造,从耳,从口,甲骨文就是一个人在听在说的样子。

“唯能听能言者,能为‘圣贤’。

”⑷这里的“言”,我理解为一种倾诉。

至为圣人的孔子,他也一直在倾诉。

一部《论语》并不是孔子的创作,而是其倾诉的真实记录。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几乎没有顺心的日子可过,周游列国竟至于“累累若丧家之狗”⑸,那种惶恐与失落,压抑与悲伤,可想而知。

他述而不作,喋喋不休地讲“仁”,也是一吐心中的块垒。

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玄言,一直被人玄讲不已,可是愈讲愈不明了。

其实,“道”也罢,“名”也罢,其作为动词时,只能是一种倾诉活动:

一种更接近于生命原初状态的真实。

庄子更像一个梦游者,他总是呓语似地讲“鱼之乐”、“鹏之大”、“蝶之梦”,这些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幻觉,没有谁更像他那样自在自由、得意忘形了,更没有谁更像他那样用寓言与神话聒噪不已了。

他倾诉的核心意义,就是他的快乐,这种快乐如同他的“蝴蝶梦”那样绚烂与飘渺,其实,是对自由的真正恐惧,是真实的人生孤寂,所以他的存在是荒诞的。

他始终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虽然他一直企图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家园。

“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帕斯卡尔《思想录》),对于庄子也一样,他孤立沉思时应该感受得到无限空间与无限时间(宇宙)的“永恒沉默”的强烈挤压,因而恐惧。

一部《庄子》,就是他对人生恐惧的委曲倾诉。

屈原也一直在倾诉。

屈原常常以弃妇自喻(“屈原《楚辞》中最重要的‘比兴’材料是‘女人’,而这‘女人’是象征他自己,象征他自己的遭遇好比一个见弃于男子的妇人。

”⑹),显然,他也明明白白感到了世界对他的倾轧与遗弃。

他出身于贵族,有着高贵的血统。

一部《离骚》就是他的满腹牢骚(鲁迅解释“离骚”时说:

“杨雄则解为‘牢骚’”⑺;游国恩则说离骚“其意义则与‘牢骚’二字相同”⑻),他辟首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说他的远祖是远古帝王颛顼。

据传颛顼是楚王族的远祖,而屈原是楚武王熊通的子孙。

但他后来的确是“离忧”(司马迁释“离骚”一词⑼)了,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

“屈平疾王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又说: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⑽屈原“愁懑山泽,魂魄放逸”⑾,所以他顾影自恋,黯然神伤,而自招其魂(他有诗曰《招魂》),就成为一种自救的手段,当他问天、问地、问鬼神(屈原有《天问》一诗,提出了172个关于宇宙人生的问题),一切都寂然时,他的孤寂、恐惧就可想而知了。

自沉汨罗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件。

司马迁也在倾诉,他的鸿篇巨制《史记》就是明证。

他因为李陵辩护而获祸,被处以“腐刑”。

这对一个有志的文人来说应是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

这一残酷的打击性事件险些使他彻底崩溃,他一度想到自杀,但他还是隐忍苟活了下来,因为他有很多的话要说。

借历史人物以抒胸中愤懑。

因此,他写了许多在逆境中与厄运抗争的人物,也对失败的英雄给予深切的同情。

他在给好友任少卿的信中说: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⑿(着重号为本文作者所加)其实,他的著作均为“舒愤”之作,他笔下的人物大多都是自我比况的,他的《屈原列传》完全是借“传屈论《骚》”,写自己的不得志。

屈原尚且能够以“弃妇”自比,而司马迁也许认为自己连“弃妇”都不如,因为他从躯体到灵魂都是残缺的。

一部《项羽本纪》,就是一首末路英雄的悲歌。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司马迁的倾诉呈现为讲故事的状态,并且不厌其烦地进行,这一点与祥林嫂非常像,所不同的是在司马迁看来,所讲的故事要多多益善罢了。

多多益善,也不能全倾其孤愤,当为人生最大的悲剧。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他有一篇近似于梦呓的短文,就是世人皆知的文苑奇葩——《桃花源记》,它是陶渊明倾诉的结果。

他也是在讲故事,所不同的是这个故事完全是靠他的想象完成的。

如同一个美好的梦境一样,对比得现实世界更加黑暗。

梦,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认为也是一种无意识的宣泄。

《归去来兮辞》是他在彭泽令任上决心辞官归隐之际的作品。

文中关于回归途中所见幽美景色和还乡以后生活场景的描绘,均出于想象,这也是一个美好的梦境:

“舟超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这种想象的自由无羁、轻松愉快的回乡途中的“爽”的感觉,当是灵魂回归的真实感受。

“鸟倦飞而知还”,何况人乎?

王维宣泄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他借禅家“空寂”的本体,以“观照”自己的心魄,以古井澄潭般平静的心镜去映照万物,似乎得到一个净化的世界。

他试图利用山水诗创造的虚幻、空灵的意境为自己烦躁的心理开脱。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声响。

返景如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诗人着眼于绘写“空山”之境界,一方面是为了以此说明自然界的空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以此说明内心的空寂;之后,又在寂静的深林中添上一笔返照的亮光,一方面强调自然的景象不过是在人心灵上的投影,另一方面也强调这种投影是瞬间即逝的。

《金刚经》中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⒀王维描绘景象时那样地故作沉寂无声,甚至连心灵至深处的情感一丝都不外现,难道是真的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⒁了吗?

实际上,他是借“闲”、“静”、“空”的意境描写,以抵御内心的骚动不安,使自己内心达到假设前提之下的清静空幻和一尘不染的空灵氛围。

“月出惊山鸟”(《鸟鸣涧》),实质上惊动的是自己难以平静的心灵。

王维自己就在《谒璇上人》中说:

“默语无际,不言言也。

”说是“不言”,那还是“言”了。

只不过这种“不言”的倾诉没有别人那么喧哗嚣张罢了。

李白的倾诉之径,主要是写诗(当然还有喝酒)。

他的人生之途也是荆棘丛生,他像一只孤寂的大鸟,翱翔于浩荡无底的“青冥”,但却永远也找不到着陆点,于是乎明月与影子就成了他最亲密的旅伴,不但可以“对影”,还可以对饮(《月下独酌》)。

“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是因为他的灵魂无家可归。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天地如“逆旅”,光阴如“过客”。

在时空的苍茫中,李白的主观意识并不混沌,而是非常清晰的。

李白诗中的时间概念完全是主观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是说人生如白驹过隙那么短暂;“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寄韦南陵冰》),是说一日如三年那么难熬。

这都是他心灵空间被愁苦所塞满缘故,所以“白发三千丈”(《秋浦歌》)的夸张不单是修辞学上的表现手法,而且是一种倾诉之喉被钳遏的长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是一句简单的故作姿态的呐喊,而是个体生命单向度的自我心灵感受在强压下的呻吟。

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所能倾诉的是一个被压抑的灵魂所感受到的家族的孤独。

贾宝玉家族一步一步涉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一步一步陷入强大深厚的孤独,一步一步走向毁亡覆灭的必然过程,正是作者深深思索的问题。

因为深思,故其深痛。

作者特别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能构成的对人的倾轧与摧残。

人们苦苦寻找的那份灵魂的安慰——爱情,一旦拥有成为虚妄,那么就必然落到一无所有的精神匮乏状态,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程度,如全空的塑料纸袋一样,经不起一场大风刮过,就会飘得不辨方向,不知所终。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脂批: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

壬戌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⒂)作者是说滋润自己生命的血泪已被耗干了,但谁会明白自己孤寂的心灵呢?

在一张白纸上呼啸,如同“一匹雪白的白马在白雪中雪白”(本文作者诗句,见《诗歌月刊》2003年第5期),除过嘶鸣,难分背景。

这种倾诉的声音就会成为“郁结的情感”的“宣泄”⒃。

倾诉,以至于哭诉,都是情郁于中而不得发之于外的必然。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⒄哭诉是哭诉自己的“孤愤”,而“孤愤”总不可以一味地“长号不自禁”吧?

假以他事而曲发之,当为正常。

“蒲聊斋之孤愤,假鬼狐以发之;施耐庵之孤愤,假盗贼以发之;曹雪芹之孤愤,假儿女以发之;同是一把酸辛泪也。

”(清·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⒅但,世间之大,芸芸众生,谁人真正知其苦衷呢?

——倾诉,只能是一种带有生命密码的宣泄。

让我们再次回到鲁迅先生的倾诉上。

“祥林嫂”只是他创造的人物,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个符码、一个象征而已。

形式是那样的清晰,内容却是那样的混沌。

作为倾诉之倾诉,祥林嫂的形象只能是作者心灵通往外部世界的一个羊肠小道;而通衢坦途只能在作者不间断的探索、发问之中,方有可能获得,所以写作的继续就在所难免。

但,她的确以具体的形式揭示了普遍的意义:

人活着,倾诉就不可避免,所以我们一直在倾诉。

[注释]

⑴卡尔德萨,转引自《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4年第3期,第10页。

⑵⑶鲁迅《野草·题辞》北新书局,乌合丛书之一,1927年7月印行,第1页。

⑷张闳《听与说:

汉语言说的问题史》,引自云南人民出版社《大家》1995年第4期,第193页。

⑸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7月第1版,第1921页。

⑹⑻游国恩著《楚辞论文集》,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5月第1版,第192、285页。

⑺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9月第1版,第21页。

⑼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第2482页。

⑾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第89页。

⑿萧统《文选·报任少卿书》,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第580页。

⒀杨帆译注《金刚经》,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10页。

⒁王国维《人间词话》,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12页。

⒂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83页。

⒃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第544页。

⒄刘鹗《老残游记·自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10月第1版,第1页。

⒅转引自蔡义江《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上)》,见中央电视台2003年6月4日《百家讲坛》。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

3、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4、《金枝》[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5、《人的本能》[澳]艾格妮丝·赫勒著,邵晓光、孙文喜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

6、《人是机器》[法]拉·梅特里著,顾寿观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9月第1版。

[英文介绍]

TalkingaboutXianglinSister

——PouringOutOne’sFeelingIsTheBasicNeedinHumanNature

[Abstract]Reallypouringoutone’sfeelingisjusttofindouteffectivewaysforthedisorderedmindandtodisintegratethemeaninglessstateofbeingbarren.Theimportanceofbeingstrong-willed.Disorderedmindwillresultinlanguageconfusionifthesoulonitswayhomeisstoppedup.Therealizationofpouringoutone’sfeelingsneedsothersatpresent.Theindividualunconsciousnessgoesagainstthecollectiveunconsciousness.Peoplegetcomfortedbypouringtheirfeelingsout.Everybody,withoutexception,needstopourouttheirfeelingswhethertheyareordinarypeopleorsages.Pouringoutone’sfeelingsisonlyakindofunbosomingoneselfwithalivingcode.Inpouringoutone’sfeelings,theimageofXianglinSisterisanarrowwindingtrailthatleadstheauthor’shearttotheoutsideworld.Aslongasonelives,onecan’tavoidpouringoutone’sfeelings.

[Keywords]pourout;unbosom;orderofthemind;unconsciousness;collectiveunconsciousness;complaintslonelyandanger

——摘发于《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年第2期),2005年获“全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2003年获甘肃省中学新课程新理念优秀论文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