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超强台风登陆浙江50年回顾与启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6465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巨型超强台风登陆浙江50年回顾与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巨型超强台风登陆浙江50年回顾与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巨型超强台风登陆浙江50年回顾与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巨型超强台风登陆浙江50年回顾与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巨型超强台风登陆浙江50年回顾与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巨型超强台风登陆浙江50年回顾与启示.docx

《巨型超强台风登陆浙江50年回顾与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巨型超强台风登陆浙江50年回顾与启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巨型超强台风登陆浙江50年回顾与启示.docx

巨型超强台风登陆浙江50年回顾与启示

巨型超强台风登陆浙江50年回顾与启示

巨型超强台风登陆浙江50年回顾与启示

  近60年为什么巨型超强台风不出现在台风影响次数多的广东福建而出现在浙江?

这是因为登陆广东的台风它的源地多在南海,而南海的海域东西向宽度还不到1000公里,难以形成直径达2000公里的巨型台风,另外,广东纬度较低,距南海台风源地很近,还没充分发展加强时就登陆减弱了。

而正面登陆浙江的台风都来自太平洋,这里有足够大的空间形成巨型台风,浙江纬度偏北些,移来的台风大多充分发展壮大,尤其浙江以东辽阔的洋面毫无屏障,不像福建,东有台湾的阻挡而削弱台风,因此巨型超强台风不出现在粤闽而出现在浙江。

  通过5612再结合近60年其他中心登陆浙江的台风,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1、有序的组织人员安全转移是减免伤亡的有效措施,通过5612与去年几次超台风袭击浙江进行对比,为什么去年人员伤亡特少?

除气象部门准确的预报外,与省委省府、省防指和各级有关部门,领导有力、措施得当,事前组织群众有序转移有关,例如去年0515卡努超强台风,风力达17级,由于事前转移了105万人,在这样超强台风袭击下只死亡14人,这实在是个奇迹!

同样去年0509麦莎15级强台风由于转移了124万人,只死亡4人。

对比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去年卡特里娜飓风,登陆时风、雨、潮却把新奥尔良市搞得狼狈不堪,飓风袭来前未能有组织的转移,飓风临近,仓促间又大量堵车,结果死亡1千多人,看来浙江省的防台水平和防台组织能力远远超过最先进的美国,这是我们“以人为本”的方针创造的奇迹。

  2、全球变暖,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出现频数增多,浙江是巨型超强台风出现的省份,因此防灾应立足于防大灾和特大灾害。

在“三农”建设和长远规划中,似应考虑百年一遇的情况,随着我省经济不断的增长,应能有条件进行高标准的防灾建设,资金来源可从多方面多渠道的筹集,用以逐步改变不堪一击的设施成为经得住百年一遇的重灾考验的工程。

对住房、厂房、校舍、仓库、大型活动场所的选址要避开易受海潮、山洪泥石流等发生的地方,各种建筑物都要能抗大风、防雷暴。

  3、台风海啸和天文大潮是人员伤亡的最大杀手。

5612的海啸夺去3084人,给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能产生海啸最重要的指标是中心气压,凡中心最低气压小于930百帕时,必然要产生毁灭性的海啸,事前一定要组织群众及早转移。

海啸的破坏力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海潮滥溢,二是海潮的挟裹下,对建筑物的堤塘的猛烈冲击,三是对海岸的冲蚀。

  台风袭击时如在阴历的初三或十八前后,这时正值天文大潮,即使不是超强台风,中心气压不是太低,不能形成海啸,但因风雨潮三结合,也能出现暴潮造成重灾,例如9417台风在瑞安登陆时农历7月15日,狂风暴雨加上大潮,海水倒灌,海塘决口,造成1126人死亡217人被洪水围困。

天文潮的烈度虽然不及海啸,但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

4、注意连续台风的叠加灾害。

鉴于台风活动频数增多,应注意“连环台风”的袭击,也就是短时间内连续有两三个以上台风先后袭击同一地区产生叠加灾害,后到的台风即使强度不大也能出现大灾,例如1990年8月20日到9月8日,18天中连续有9012、9015、9017、9018四次台风袭击浙江,造成40年来飞云江最大洪水,全省有1300多万亩农田受淹。

  5、不仅5612等各次台风能造成山洪暴发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每年一般的暴雨也能引发地质灾害,特别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很多,防治山洪减轻地质灾害是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

当前需进一步强调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保护森林,制止乱砍乱伐现象;不断宣传森林对抑制山洪,减轻地质灾害,改善局部气候的重要作用。

虽然我省森林复蓄率很高,但不少地方为了眼前局部利益乱砍乱伐对减轻山洪和地质灾害非常不利,极应引起重视。

  6、5612台风期间,各地曾普通发生“四断”。

所谓“四断”是指断水、断电、断交通、断通信。

当气象部门发布台风警报后如对本地有严重影响时,应做好各方面的预防措施,为避免因“四断”而发生生活困难,各家各户最好准备“应急非常袋”,袋内应放好手电筒、蜡烛、凉开水或纯净水及3天用量的干粮以及常用药品等,最好每人都有一袋,当发生意外或洪水包围时可维持生活等待救援。

  7、患难见真情,通过每次防灾救灾工作都能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英雄模范人物和优秀党员干部,从5612抗灾经验曾级大的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军民关系;尤其是驻浙三军在防灾救灾中都曾做出突出贡献,今后我们也应该抓住一些动人事迹通过媒体大力宣传报导,无疑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灾后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灾区进行慰问、救助、安置灾民、处理善后、指导恢复生产,能使群众切实感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衷心感激党和政府。

  8、5612过后在农村中曾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为正确的气象预报群众印象很深刻,思想上容易接受科学知识,当前农村不少地方封建迷信思想有所抬头,应结合“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荣辱观的宣传,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人力财力支持的一系列科普工作。

  中国气象局秦大河局长,前年曾在《中国气象报》上发表一篇《不断开创气象科普新局面》的重要文章,指出“……天气是永恒的话题,天气预报警报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到来,气象科普要不断更新内容,提高公众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

”又说“气象科普要与时俱进,就必须树立大科普观念,不仅大力宣传普及天气知识,也要普及气候和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还要提高人们开展利用气象资源水平与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趋得避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

这些指导性意见如何贯彻执行,建议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一方面研究秦局长的意见,同时研究如何集中优势力量搞好科普工作,南北各地天气气候不同,北有寒潮、沙尘暴,南有台风、暴雨等,应分别提出一些科普内容,包括气候变化、灾害生态、趋得避害等多方面课题,分工协作,搞出一些丰富多彩、科学性、趣味性、可读性强的作品,有些可制成影视片、图片、科普文章。

要奖励优秀科普作品和科普工作者及有关单位。

  《气象知识》受到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爱戴和好评,今后要更好地丰富并利用这个气象科普阵地。

  科普活动不仅要多吸收一些基层科技工作者,也应多邀请一些专家院士参加,使气象科普工作质量更能得以提高。

  最后,请记住一句名言:

重大自然灾害当人们快把它淡忘的时候,它就来到你的面前。

(浙江省气象局祝启桓)

 

从技术角度而言,地震发生后,次生大海啸的发生是完全可以预知的,但是为什么这次印度洋大地震后的海啸全世界没有做出任何的预警?

什么原因,在它的后面的背景很深,已经逃出了纯科学的范畴。

对此区域,美国人从技术上完全可以预知,但他为什么不向全球发出预警讯号?

中国学者是否也能预知到这次地震会发生海啸呢?

中国会不会发生大海啸?

我们下一个被忽略了的灾难打击是什么?

 

一、中国人对地震海啸作了些什么?

中国地震海啸的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震后,

报》上发表了“地震海啸的研究”一文,文中指出“我国海区没有大断裂带,也没有岛弧和海沟(除了台湾省以东海域外),所以当我国海区发生地震时,将不易引起海底地壳的明显的垂直变化,从而也不易发生地震海啸。

另外,他还指出,除外海天然屏障外,我国大陆架宽广、水浅,当海啸从深海传播到浅海时,波速锐减,另由于海底摩擦,地震海啸波的能量进一步衰减,所以我国海区不会受到外海发生的地震海啸的破坏影响。

文中还统计了中国的历史地震海啸资料(古代称海溢和海沸)。

从历史资料论证指出我国海区不易发生海啸。

当时的中国官方的国家地震局采纳了这个意见。

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对地震海啸没有投入更大的物力与人力去研究。

但后面情况发生了一些小的变化,1986年,由中国国家地震局组织,兰州地震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增建任主编,汇集了全国60多位专家编著了 《地震对策》一书。

书中专门开辟了地震海啸的章节,全面论述了地震海啸的危害,成因机制、产生的条件、地震海啸的成灾条件,地震海啸的世界分布、中国地震海啸的可能性,并全面讨论了地震海啸的对策,其中包括长远对策,震前对策和震后对策。

书中还指出从地震记录图上迅速判断震源断层是否有显著的垂直错动成分的方法(这是从地震后预报海啸发生的一个关键的技术)。

《地震对策》是中国对地震海啸研究最为全面的一个文献。

在对地震海啸的长远对策中,根据地震海啸的成因和条件,划定地震海啸发生的危险区段并绘制危险区划图。

另外根据海啸成灾的条件,结合历史地震海啸冲击区及灾害程度的记载,划定地震海啸成灾的危险海岸区段,并绘制危险区划图。

另外还要求建筑防浪堤,防潮壁和防潮林。

在海啸可能成灾的危险海岸的城市应考虑防啸要求下进行城市规划和改造。

建立地震海啸预报、报警系统,在地震前的对策方面要对港口水工建筑物考虑设防和加固,建立避难场地,落实疏散方案,做好临震应急措施。

一旦沿海大地震发生,震后对策是进行海啸预报,发布地震海啸紧急警报,作好避啸紧急行动。

鉴于对海啸发生危险要做区划的重要性,1987年由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天津地震局和广东地震局的几位专家联合编制中国海域和邻区海域地震烈度区划图(本文作者郭安宁也参与了其中的研究)。

图中表明菲律宾西边海域(马尼拉海沟一带)、巴士海峡海域、台湾岛南边海域和东边海域是发生9度和9度以上地震的海域,即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海域,是今后可能发生海啸的海域。

而南海的大部分地域有大陆型地壳,过渡型地壳和海洋型地壳,地壳相对稳定,不致发生很大地震,因之它不是地震海啸发生危险区。

1991年,中国地震局下属的海南省地震局局长刘武中采纳了郭增建的建议,于1992年在该局内成立了海洋地震研究所(县处级机构,首任所长是兰州地震研究所调去的李海华研究员),其研究内容就有地震海啸,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官方专设研究地震海啸的机构。

鉴于中国地震海啸也有一定的危害性,一些地震学者也陆续开始了研究,本文作者郭安宁针对海域地震区划及灾害防御作了一些前期预研究,并为此申请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未批)。

上海市地震局林命周研究员从学科角度提出研究滨海地震学,其中也包括海啸的研究。

2004年12月13—15日中国地震局在北京举行地震攻关战略研讨会(也就印度洋大海啸发生前的10天),郭增建再次提出进一步研究海域地震烈度区划问题,因为海域地震烈度区划是地震海啸发生危险区域的基础。

但由于历史上认识的歧义,这些前期性的研究并未得到很好的重视。

二、从这次海啸对美国战略思想观的深思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前面李成在他发表的文章中还特别介绍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美国夏威夷设立的国际海啸警报中心,一旦太平洋某海域发生了地震海啸,那么警报中心就及时的通报太平洋沿岸的有关国家和地区,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这就让我们联想为什么这次大地震后发生后,这套海啸预警系统没有向太平洋沿岸国家?

是否美国是故意的?

我这一次真实又体会到美国的“可怕”及厉害。

美国的思想家遍布,思想非常盛行,这不能不说是美国强大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很可能面对这次海啸,美国就是故作沉默,其目的是待灾难发生后,借救灾之名就插手环太平洋及印度洋国家,进一步达到控制全球贸易通道的目的。

在全球贸易化的今天与未来,世界贸易对每一个国家都是一把双刃剑,开放的国家一旦失去对外贸易,与敌方侵入国土无二样,这是现在正在新形成的无硝烟战争,是一种比金戈铁马更可怕的文明战争,它的战争目的就是一条“控制世界通道”。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马六甲、马六甲,这短短的一段海峡,将变成很多的国家的“死穴”,很多国家都想在这里插一手,因为它是世界能源通道中的咽喉,东亚国家与欧洲与中东就是靠这条线连接的,而现在中国进口的石油份额占到使用量的37%(这个趋势还会快速上升)。

啊!

中国的蓝水海军,中国的山本五十六,我心中的梦。

对中国而言,我们思考些什么?

是否我们变成附庸国已是身不由已?

我们需深谋远虑些什么?

忧患在什么地方?

我们对美国,除了学习他们强大的“硬件技术”外,是否更要注意那背后更为强大的思想力?

 

微软帝国的盖茨的一个飞跃性的创举在于他的一个软件设计思想:

windows——把人机界面变为窗口化,这使得原先枯燥编程式的人机对话变成了游戏式,这就是帝国。

设计思想变成技术只不过是一些白领堆积一些工作量而已,这个能力全球应有尽有,但技术中的创意思想只有微软。

可能并不是商业化的某种声誉后就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坦泰尼克号》巨大的票房价值后面就有美国这个帝国声誉作底牌,若换成别的国家拍会怎么样?

中国在地震预报方面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地位,这一点源于我们在多年地震预报研究历史上上特色,因而,在内我们要发扬自己的独特性,不要尽喊与世界接轨,要向外学习。

 

针对很多类似的学科,与国外相比,我们高度不够时要寻求不同的角度,对国外该学的学,该向外地人推自己的推自己,尽当学生是赚不了什么大钱的。

另外,更不要把向国外学习变成某些为谋个人利益而出国的借口,这是现在要批判的地方。

我们要拿出我们有特色的东西,走向世界,全球贸易一体化的今天与明天需要我们这样做。

三、我们下一个死亡的盲点是什么?

从技术而言,中国学者对这次地震发生后紧接着要发生海啸的可能性是可以做出预测的,但为什么没有?

一个是中国没有设专门的机构来监测地震海啸,二是中国没有一个可以上报政府顺畅的系统,三是源于专家的投机及忽视思想。

谁都知道公众场合人聚集的太多后会出事,而踩死人的先例数不胜数,但为什么在科技文化最发达的首都在2003年发生了密云公园里被踩死8个人的惨剧,其原因还是某些领导对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忽略、投机意识所造成,虽然代价是惨重的,但错误类型却是极低级的,更为糟糕的是这种错误今后还会重演,依我看,提高执政能力首先一点是杜绝这类低级错误不要再犯。

本该想到,但当时没想到是人类最大的心魔,海洋中发生大地震产生大海啸是有史可鉴的。

1960年5月,在智利发生了一个8.5的大地震,在震后发生了空前惊人的大海啸,主震后不久,在极震区的人们就发现海水急退,还露出了从未见过天日的海底,有经验的人知道灾难即将到来,拚命向高处逃,一二十分钟后,海水骤涨,近10米高的浪头怒吼着冲向岸边,在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经过半天的巨浪反复洗劫,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同时,海啸以每小时700分里的速度横扫太平洋,15小时后到达夏威夷,当时虽然提前5小时就发布了海啸预报,但在局部地区的希洛港还是超过了预期的浪高,冲垮防波堤,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3小时后,海啸冲到离智利近2万公里的日本本土和北海道,4米高的浪头冲上岸头,全日本被海啸冲毁房屋3257所,沉船109艘,800多人遇难,15万人无家可归。

整个太平洋水域,地震释放的能量在硕大无比的水域中往复震荡消减了一周后才恢复平静。

而这次大海啸与刚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隔了才不到45年,难道忘却了?

不,是源于人们思想意识上的“当时怎么没想到的”的忽略心理。

回首往事,展望未来,我们现在对灾难认识的盲点在哪里?

思想意识上可能产生的投机点在哪里?

亡羊补牢的点在哪里?

作为学者,应该呼吁重视的点在哪里?

下面是一些个人陋见。

《地震对策》(1986年出版,郭增建、陈鑫连)书中明确指出,“虽然中国历史上海啸不多,但仍不能掉以轻心。

在日本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在日本秋田西边海中大震中,由于史料中该海域未曾引起过海啸,因之对1983年的大震也未防海啸,结果海啸来了,造成很大损失。

我国南海、东海及南黄海的海水深度是具有形成海啸条件的,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则更具备这种条件,今后也应注意海啸问题。

郭增建又在《未来灾害学》(1992年出版)一书中又对中国的近海地震海啸作了研究。

他指出,1604年12月29日(阴历一月初九日)泉州东海中发生大震,据万历泉州府志记载:

“山石海水皆动……覆舟甚多”。

又1918年2月13日(阴历正月初三)南澳一带海中发生7.25级地震,据民国同安县志记载:

“地大震,海潮退而复涨,渔船多遭没”。

根据这两个地震海啸史料表明,中国除可能有远海地震海啸外,还有近海地震海啸。

我国台湾也有近海地震海啸,如1876年12月18日近海地震海啸,海水冲决基隆海堤,迅速涌向市区,冲毁了民房,使数百人丧生。

近海海啸与远海海啸不同,可供防避的时间很短,因之,除了近海地震预测外,同时注意地震海啸,应给予重视,以防止可以预防的悲剧未能预防而重演。

下面是一个事关人命生死的学术争辩,大家可辩析:

1969年渤海湾7.4级大震为什么未能引起巨大海啸?

这个震例是否表明中国不会发生地震海啸呢?

我们认为,这个事例并不能排除中国不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因为这次地震未引起海啸的原因除了海浅外,地震破裂为走滑也是原因之一(即地震发生的破裂错动平行于地面)。

而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发生了7.3级大震,震源错动是正断层为主(即垂直于地面错动,与这次印度洋大地震类似),这种破裂是形成海啸的地震类型,但之所以未形成近距较强海啸,是因为该震发生在海峡浅海滩地域,如移至澎湖海沟则情况就不同了。

因而必须引起注意,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海域大地震未发生海啸有其特殊原因,这并不意味中国并不可能发生地震海啸!

另外,对中国海域大陆架的地震及海啸引起的次生灾害——海底滑坡的工程防御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在1986年,为了加大开发中国海域的资源,在广州南海舰队招待所召开的中国海洋开发工程技术交流会,会上本文作者郭安宁发表了专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不仅从工程防御角度,还从理论上用非紊流流体力学方法对海底地震滑坡的发生机理作了分析,在国内这是较早关注到这个问题的。

而海底滑坡对海洋工程(主要是指石油钻井平台)的破坏问题仍是今后要关注的灾害防御问题,这也是一个目前防灾的盲点所在。

历史的教训是在1929年11月29日,纽芬兰格兰德砂砾浅滩的外海7.5级地震,地震产生20平方公里的滑坡,致使海底电缆被切断,造成很大的损失。

另外,海底滑坡可引起海啸,这就是说,若是发生并会引起海啸的地震,若是这个地震能引发滑坡,同样会发生海啸,若是发生在近海而产生近海海啸,那就可能产生灾难,而这一点也是要好好考虑的,但目前对它的研究可以说是空白。

另外,在2004年作者出版的一本有争议的书《中国发展中问题的新思考》(甘肃人民出版社)中指出:

注意中国水库及湖泊中水下及陆上滑坡产生的类似海啸的涌浪灾难,这又是一个现今防灾认识上的盲点所在。

教训是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8.6级地震,克赖依湖四周九个三角洲产生陆地和水下滑坡,其引起的回浪高达9米,远浪最大高达24米,致使沿岸很多建筑物被毁。

中国的内陆水库和湖泊很多,中国又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希望这种悲剧不要再重演。

书中又提到要在海边建立起紧急疏散机制,因为我怕1922年8月在广东汕头发生的特大风暴潮重演,那次风暴潮海水侵入内地15公里,冲垮150公里的海堤,死亡7万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后气候的异常,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会越来越大。

另外,现在沿海人口(包括渡假的人)都要比过去大大增加了,这是这次印度洋大海啸灾难大的原因,这也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不论安全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观,到头来还会重重地再赔进去。

另外,海域地震及包括地震成因的滑坡对海底生态的扰动及对油气储藏条件的影响中国在今还应开展研究。

海底储藏着大量的天然水合物(在高压寒冷条件下甲烷的固态物质),而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是未来人类最后的能源。

但一个麻烦问题就是地震是否会搅动这天然气水合物而使其迁移或释放,释放就是意味着向大气排出很多的甲烷,而甲烷是更为可怕的温室气体,它对全球变暧的影响要比二氧化碳大的多,这又是一个人类的大灾难问题。

更为现实一点的是,天然气水合物还存在于冻土层中,地球变暧后会使得冻土层融化,这样就自然释放出了甲烷,甲烷被释出后还会更促使全球变暖,两者互相促进,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它的灾难底线在哪里?

(郭安宁 作者系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