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上 76 圆的方程二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091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数学上 76 圆的方程二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数学上 76 圆的方程二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数学上 76 圆的方程二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数学上 76 圆的方程二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数学上 76 圆的方程二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数学上 76 圆的方程二优秀教案.docx

《高二数学上 76 圆的方程二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数学上 76 圆的方程二优秀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数学上 76 圆的方程二优秀教案.docx

高二数学上76圆的方程二优秀教案

2019-2020年高二数学上7.6圆的方程

(二)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圆的一般方程及一般方程的特点;

2.能将圆的一般方程化为圆的标准方程,进而求出圆心和半径;

3.能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条件导出圆的方程;

4.渗透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励学生创新、勇于探索

教学重点:

圆的一般方程

的形式特征

教学难点:

对圆的一般方程

的认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圆的切线)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在学习圆的标准方程的基础上,再过渡到学圆的一般也就不难,它们可以通过形式上的互相转化而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圆的切线)由于圆的一般方程中含有三个参变数D、E、F,对它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本节的难点是对圆的一般方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抓住一般方程的特点,把握住求圆的方程的两个基本要素:

圆心坐标和半径

本节为第二课时讲解圆的一般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圆的定义:

平面内与一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称为圆

2.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为: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可以省略,直接列出曲线方程)

(3)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

(4)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可以省略不写,如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予以说明)

3.建立圆的标准方程的步骤:

建系设点;写点集;列方程;化简方程

4.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为,半径为,

若圆心在坐标原点上,这时,则圆的方程就是

5.圆的标准方程的两个基本要素:

圆心坐标和半径

圆心和半径分别确定了圆的位置和大小,从而确定了圆,所以,只要三个量确定了且>0,圆的方程就给定了这就是说要确定圆的方程,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确定,可以根据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来解决

二、讲解新课:

圆的一般方程:

将圆的标准方程的展开式为:

再将上方程配方,得

不难看出,此方程与圆的标准方程的关系

(1)当时,表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2)当时,方程只有实数解,,即只表示一个点(-,-);

(3)当时,方程没有实数解,因而它不表示任何图形

综上所述,方程

表示的曲线不一定是圆

只有当时,它表示的曲线才是圆,我们把形如

的表示圆的方程称为圆的一般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与圆的标准方程比较,圆的标准方程的优点在于它明确地指出了圆心和半径,而一般方程突出了方程形式上的特点:

(1)和的系数相同,且不等于0;

(2)没有这样的二次项

但要注意:

以上两点是二元二次方程

表示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

看来,要想求出圆的一般方程,只要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三个系数就可以了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圆的方程联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若

三、讲解范例:

例1求过三点的圆的方程,并求这个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

分析:

据已知条件,很难直接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而圆的一般方程则需确定三个系数,而条件恰给出三点坐标,不妨试着先写出圆的一般方程

解:

设所求的圆的方程为:

∵在圆上,所以它们的坐标是方程的解.把它们的坐标代入上面的方程,可以得到关于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可得:

∴所求圆的方程为:

得圆心坐标为(4,-3).

或将左边配方化为圆的标准方程,,从而求出圆的半径,圆心坐标为(4,-3)

例2已知一曲线是与两个定点O(0,0)、A(3,0)距离的比为的点的轨迹,求此曲线的方程,并画出曲线

分析:

在求出曲线方程之前,很难确定曲线类型,所以应按照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先将曲线方程求出

解:

在给定的坐标系里,设点是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也就是点属于集合

即,

整理得:

所求曲线方程即为:

将其左边配方,得

∴此曲线是以点C(-1,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如右上图所示

 

例4求圆心在直线x-y-4=0上,且经过两圆和的交点的圆的方程

解:

设经过两已知圆的交点的圆的方程为

则其圆心坐标为

∵所求圆的圆心在直线上,

∴所求圆的方程为

说明:

此题也可先求出两圆的交点,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方程

例5如图,已知定点A(2,0),点Q是圆上的动点,∠AOQ的平分线交AQ于M,当Q点在圆上移动时,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

解:

由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性质,得,∴.

设M、Q的坐标分别为、,则

∵Q在圆上,∴=1,

∴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

说明:

注意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

例6.已知直线,曲线有两个公共点,求b的取值范围

解:

由方程组得

消去得,()

和有两个公共点等价于此方程有两个不等的非负实数解,于是

解得1≤b<为所求

点评:

此题解法是把两曲线有公共点的问题转化为方程组有解的判定问题.此题也可直接画出图形来判断.即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及的图形(如图)易得b的取值范围是1≤b<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下列方程各表示什么图形?

(1);

解:

此方程表示一个点O(0,0)

(2)

;

解:

可化为:

∴此方程表示以点(1,-2)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3)

解:

可化为:

∴此方程表示以(-,0)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2.求下列各圆的半径和圆的坐标:

(1)答案:

即,圆心为(3,0),半径为3

(2)答案:

即,圆心为(0,-b),半径为|b|

(3)

答案:

,圆心为(,),半径为||

五、小结:

1.对方程

的讨论(什么时候可以表示圆)

2.方程

表示一个圆的充要条件

3.与标准方程的互化

4.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

5.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六、课后作业:

补充:

若实数x、y满足等式,那么的最大值为()

A.B.C.D.

解:

∵实数满足,

∵()是圆上的点,记为P,

∵是直线OP的斜率,记为

∴OP:

代入圆方程,消去,得

直线OP与圆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0,

∴,所以,选D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2019-2020年高二数学上7.7《数列的极限》教案沪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极限概念是微积分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因为微积分中其它重要的基本概念(如导数、微分、积分等)都是用极限概念来表述的,而且它们的运算和性质也要用极限的运算和性质来推导,同时数列极限的掌握也有利于函数极限的学习,所以,极限概念的掌握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能初步根据数列极限的定义确定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

2.观察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初步认识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提高的数学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3.利用刘徽的割圆术说明极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数列极限的概念以及简单数列的极限的求解.

难点:

数列极限的定义的理解.

四、教学用具准备

电脑课件和实物展示台,通过电脑的动画演示来激发兴趣、引发

思考、化解难点,即对极限定义的理解,使学生初步的完成由有限到无限的过渡,运用实物展示台来呈现学生的作业,指出学生课堂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及时反馈.

五、教学流程设计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观察

教师:

在古代有人曾写道: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此话意思?

学生:

一根一尺长的木棒,第一天取它的一半,第二天取第一天剩下的一半,……,如此继续下去,永远也无法取完.

2.思考

教师:

如果把每天取得的木棒长度排列起来,会得到一组怎样的数?

学生:

3.讨论

教师;随着的增大,数列的项会怎样变化?

学生:

慢慢靠近0.

教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列的极限----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1)直观认识

教师:

请同学们考察下列几个数列的变化趋势

(a)

①“项”随的增大而减小②但都大于0

③当无限增大时,相应的项可以“无限趋近于”常数0

(b)

①“项”的正负交错地排列,并且随的增大其绝对值减小

②当无限增大时,相应的项可以“无限趋近于”常数0

(c)

①“项”随的增大而增大②但都小于1

③当无限增大时,相应的项可以“无限趋近于”常数1

教师:

用电脑动画演示数列的不同的趋近方式:

(a)从右趋近(c)从左趋近(b)从左右

两方趋近,使学生明白不同的趋近方式

教师:

上面的庄子讲的话体现了极限的思想,其实我们的先辈还会用极限的思想解决问题,我国魏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刘徽于公元前263年创立的“割圆术”借助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得到圆的周长就是极限思想的一次很好的应用.刘徽把他的操作方法概括这样几个字: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和体,而无所失矣.”

概念辨析

教师:

归纳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学生:

一般地,如果当项数无限增大时,数列的项无限的趋近于某一个常数那么就说数列以为极限.

教师:

是不是每个数列都有极限呢?

学生1:

(思考片刻)不是.如

学生2:

教师:

请大家再看一下,下面的数列极限存在吗?

如果有,说出极限.

n是偶数

n是奇数

(a)

(b)无穷数列:

学生1:

数列(a)有极限,当是奇数时,数列的极限是0,当是偶数时,数列的极限是1.数列(b)的极限是0.4.

教师:

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2:

数列(b)的极限是0.34

学生3:

数列(b)的极限不存在

(这时课堂上的学生们都在纷纷议论,大家对数列(b)的极限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但对数列(a)的极限的认识基本赞同学生1的观点.)

教师:

数列(a)有极限吗?

数列(b)的极限究竟是多少?

(学生们沉思)

学生4:

数列(a)没极限,原因是极限的描述性定义中要求趋近与一个常数,数列(b)的极限是.

教师:

回答的非常正确(用动画演示数列(b)的逼近过程),同学们对(a)判断错误的原因是对描述性定义还未很好的理解.对(b)判断错误的原因是描述性定义的局限性导致的,数列(b)随着的无限增大,它会趋近于0.4、0.34、0.334,但是接近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在接近了,所以无限的接近必须有量化的表述.

(2)量化认识

教师:

用什么来体现这种无限接近的过程呢?

学生:

用和之间的距离的缩小过程,即趋近0

教师:

现在以数列为例说明这种过程观察:

 

距离量化:

,随着的增大,的值越来越小,不论给定怎样小的一个正数(记为ε),只要充分的大,都有比给定的正数小.

教师:

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一个取ε,另一个找.

问题拓展

学生:

老师再来几个其它的数列

教师:

以上我们以提到的和

为例,大家可以再操作一下.

教师:

(学生问答完毕)大家作了这项活动以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

只要数列有极限,对于给定的正数ε,总可以找到一项,使得它后面的所有的项与数列的极限的差的绝对值小于ε.

教师:

顺理成章的给出数列极限的定义:

一般地,设数列是一个无穷数列,是一个常数,如果对于预先给定的任意小的正数ε,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只要正整数,就有,那么就说数列以为极限,记作,或者时.

教师:

常数数列的极限如何?

学生:

是这个常数本身.

教师:

为什么?

学生:

因为极限和项的差的绝对值为0,当然比所有给定的正数小.

三、巩固练习

讲授例题

已知数列

①把这个数列的前5项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②写出的解析式.

③中的第几项以后的所有项都满足

④指出数列的极限.

课堂练习

第41至42的练习.

四、课堂小结

①无穷数列是该数列有极限的什么条件.

②常数数列的极限就是这个常数.

③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④数列极限的的定义.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42页习题2,3,4

2.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结合你自己对数列极限的体会,写一篇《我看极限》的短文,格式不限(本作业的意图是想把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融入到所学的知识中去.)

七、教学设计说明

对于数列极限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有限到无限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和学习习惯、方法的影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会较大,根据一般的认识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了直观认识、量化认识和极限定义三个教学步骤,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逐步深化,力求使学生很好的理解极限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