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资料清单施工单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220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3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资料清单施工单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资料清单施工单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资料清单施工单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资料清单施工单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资料清单施工单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资料清单施工单位.docx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资料清单施工单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资料清单施工单位.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资料清单施工单位.docx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资料清单施工单位

 

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施工单位)

资料清单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

二○一四年十月

说明:

1.以下所列文件及记录清单等内容仅供评审参考,最终请以《评审标准》和相关法规、规范规定为准。

2.“提供方”中“企业/项目部”指被评审单位公司及项目部(或二级单位)均应提供。

3.第7章及各章主要由项目部完成的工作,公司的各项检查记录中也应有所体现。

1.安全生产目标(30分)

二级评审项目

三级评审项目

提供文件及记录

提供方

备注

1.1目标制定

(6分)

1.1.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应明确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内容。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企业:

编制制度;

项目部:

根据企业的管理制度,结合项目特点制定项目部的管理制度。

1.1.2制定包括人员伤亡、机械设备安全、交通安全、火灾事故及职业病等控制目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等安全生产总目标和年度目标。

1.中长期安全工作规划;

2.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3.安全生产总目标(可在中长期规划中体现,并在安委会(领导小组)会议上确定并通过);

4.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可在年度工作计划中体现,并在安委会(领导小组)会议上确定并通过)。

企业:

需提供1-4;

项目部:

提供2、3、4,虽可不提供1.项内容,但应明确安全生产总目标。

(有监理批复的安全方案或年度计划或含有项目施工期安全目标文件)

1.2目标落实

(8分)

1.2.1按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目标分解文件。

企业/项目部

1.2.2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并落实安全目标保证措施。

1.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至个人)

2.安全目标保证措施(可包含在目标责任书中或目标分解文件中)。

企业/项目部

1.3目标监控与考核(16分)

1.3.1对安全生产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偏、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

1.安全生产目标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记录;

2.目标纠偏、调整文件(如发生)

企业/项目部(项目法人、监理有关监督、检查记录)

(此工作如何开展应在制度中明确,可结合第8章检查工作开展)

1.3.2年终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考核奖惩。

1.考核记录;

2.奖惩记录。

企业/项目部(内部或项目法人、监理文件)

 

 

2.组织机构与职责(50分)

二级评审项目

三级评审项目

提供文件及记录

提供方

备注

2.1安全机构和人员配置

(20分)

 

2.1.1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领导,有领导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成立(变动)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文件。

公司组织机构图(含部门人员名单)。

企业/项目部

2.1.2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文件。

企业:

提交全部在建项目部管理机构设置一览表;

项目部:

提供本项目部设置文件。

2.1.3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网络。

专职安全人员配备的文件和人员证件。

(同5教育培训部分内容)

企业/项目部(项目部提供监理批复文件)、安全管理网络图

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网络图可一个文件

2.2安全职责

(30分)

2.2.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及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权限和考核奖惩等内容。

安全生产责任制。

(注意含考核奖惩条款)

企业/项目部

2.2.2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总结分析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评估本单位存在的风险,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决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并形成会议纪要。

安委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纪要(同时应提供会议记录、会场照片等,以证实其真实性)。

企业/项目部(可含跟踪执行、重大事项决策、风险分析评估、目标实施情况、职责落实、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安全费用使用分析等内容)

2.2.3各级、各岗位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工作相关记录

企业/项目部

主要结合现场查看,根据企业/项目部分配给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检查其是否尽职履责(对照职责现场询问)。

2.2.4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记录

企业/项目部

可结合第8章的检查工作开展

3.安全生产投入(50分)

二级评审项目

三级评审项目

提供文件及记录

提供方

备注

3.1安全生产费用管理(25分)

3.1.1安全生产的费用保障制度应明确提取、使用、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

安全生产的费用保障制度

企业/项目部

安全投入资金要设立专户、专款专用。

3.1.2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的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将安全生产费用列入工程造价。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和投标文件

企业:

查看近期内(1~2年的投标文件);本年度承揽的项目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汇总。

项目部:

查看被评审项目部的投标文件;项目部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3.1.3根据安全生产需要编制安全生产费用计划,并严格审批程序,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安全生产费用主要用于: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洞口、临边、机械设备、高处作业防护、交叉作业防护、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雷、防台风、防地质灾害、地下工程有害气体监测、通风、临时安全防护等设施设备支出;

(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应急演练支出;

(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安全投入使用计划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方案》可含使用计划(报监理审批)

《安全专项费用使用申请表》

企业/项目部

3.2安全费用使用

(25分)

3.2.1落实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并保证专款专用。

1、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证据和台账

企业:

应提供单位全部的生产费用使用证据;

项目部:

提供计划及台账内所列安全生产费用的全部证据及凭证。

(如:

1、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发票;2、安全方面工程量签证记录;3、安全费用申请支付表)

3.2.2每年对安全生产费用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和考核。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检查、总结和考核的相关记录。

企业/项目部

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所属子公司(二级单位)、项目部安全专项费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保持完善的检查、总结和考核记录、资料。

(如:

安委会检查、年度审计报告等)

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70分)

二级评审项目

三级评审项目

提供文件

及记录

提供方

备注

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12分)

4.1.1建立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的办法,包括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等环节内容,明确职责和范围,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等要求。

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的办法(或制度)及发布文件

企业/项目部(或《法律法规标准的收集、识别和应用控制程序》)

环节内容不得缺少。

4.1.2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定期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主管部门每年发布一次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含条款识别)

企业:

应提供适用于本单位的全部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等。

项目部:

在企业发布的清单的基础上,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颁布适用于本项目部的法规、规范清单。

4.1.3及时向员工传达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配备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文本或数据库;

2.发放(回收)记录;

3.学习(宣传)培训记录。

企业/项目部

配备纸版文本或(和)电脑数据库。

教育培训工作可结合第5章相关工作开展,并保留完整的教育培训档案资料。

4.2安全规章制度

(19分)

4.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及时将识别、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转化为本单位规章制度,贯彻到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7项);

2.发布文件

企业:

应统一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汇编

项目部:

在企业制度汇编的基础上,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后使用。

4.2.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并组织员工学习。

1.发放(回收)记录

2.培训学习记录

企业/项目部

教育培训工作可结合第5章相关工作开展,并保留完整的教育培训档案资料。

4.3安全操作规程

(18分)

4.3.1根据岗位、工种特点,引用或编制齐全、完善、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安全操作规程汇编;

2.审定或签发记录。

企业:

应统一编制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项目部:

在企业编制的操作规程基础上,编制适用于本项目部的安全操作规程。

4.3.2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发放到相关班组、岗位,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1.发放记录

2.培训记录

(现场询问)

如企业统一编制,则应有向各项目部的下发记录。

重点查看项目部的相关记录(注意有关规程现场张贴照片资料收集提供)。

教育培训工作可结合第5章相关工作开展,并保留完整的教育培训档案资料。

4.4评估

(4分)

4.4.1每年至少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评估。

检查评估的相关记录(《合规性评价报告》)

企业/项目部

此工作应在制度中明确。

做过体系的将〈合规性评价报告〉内容增加

4.5修订

(4分)

4.5.1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分析、绩效评定结果等,及时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

1.修订文本;

2.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修订后的审批文件。

企业/项目部

4.6文件和档案管理(13分)

4.6.1建立文件管理制度,明确文件的编制、审批、标识、收发、评审、修订、使用、保管等要求,并严格管理。

文件管理制度

企业/项目部

4.6.2建立记录管理制度,明确记录的管理职责及记录的填写、收集、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要求,并严格执行。

记录管理制度

企业/项目部

4.6.3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对主要安全生产文件、记录进行管理。

18项档案种类(不限于)《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机构及档案管理人员文件、体现档案室硬件有关影像资料

企业/项目部

5.教育培训(70分)

二级评审项目

三级评审项目

提供文件及记录

提供方

备注

5.1教育培训管理

(10分)

5.1.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明确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与内容、组织与管理、检查等要求。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企业/项目部

5.1.2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教育培训计划,保障教育培训场地、教材、教师等资源,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建立教育培训记录、档案。

年度培训计划(至少识别出标准化评审细则中所列举的项目、计划中体现学时、组织培训形式、资金资源保障等)——组织培训记录(如:

培训通知、回执、培训资料、照片资料、考试考核记录、成绩单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效果评价,如:

培训实施记录表——形成档案,最好是一人一档;

计划相关教育培训记录、档案资料。

企业/项目部

5.2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10分)

5.2.1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管理能力和资格,每年按规定进行再培训。

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2学时。

资格证书

教育培训记录。

企业:

“三类”人员证书和

培训记录;

项目部:

“二类”人员(项目经理及专职安全员)证书和培训记录。

5.3岗位操作人员教育培训

(30分)

5.3.1新员工上岗前应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流程投入使用前,对有关管理、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培训;作业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前,均需进行项目部(队、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工作。

1.新员工三级教育记录及档案;

2.“五新”教育记录及档案;

3.转岗离岗重新上岗人员二级(项目部及班组)教育培训记录及档案。

企业:

新员工培训教育记录及档案;

项目部:

1-3类的教育记录及档案。

5.3.2特种作业人员接受规定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离岗6个月以上重新上岗,应经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上岗工作。

1.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2.特种作业人员重新上岗的考核合格证;

3.特种作业人员档案资料。

(《特种作业人员台账》)

企业:

如有本单位员工应提供相关资料;

项目部:

提供本项目所涉及特种作业人员的相关资料。

5.3.3每年对在岗的作业人员进行不少于12学时的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教育培训的相关记录

企业/项目部

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12分)

5.4.1督促分包单位对员工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进入施工现场;需持证上岗的岗位,不安排无证人员上岗作业。

1.分包单位进场人员验证资料档案;

2.分包单位各工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的记录;(查协议是否应由发包方组织,如有还应有监督培训记录)

3.分包单位的岗位作业及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项目部

对分包单位进场人员的身份证、劳动合同、保险及上岗证件等进行审核验证(含劳务分包)。

5.4.2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险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做好相关监护工作。

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危险告知的记录

项目部(1、《外来人员安全管理记录台账》多种形式;2、外来人员安全教育制度;3、外来人员入场须知或者安全告知牌照片;4、外来人员与安全告知牌合影记录资料)

5.5安全文化建设

(8分)

5.5.1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计划,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形成企业安全价值观,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形成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安全自我约束机制。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计划;

3.企业安全文化活动记录(文字、图片等参加竞赛、班前班后会、建议等;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总结;安康杯活动等)。

企业/项目部

6、施工设备管理(120分)

二级评审项目

三级评审项目

提供文件及记录

提供方

备注

6.1设备基础管理

(30分)

6.1.1设备管理制度应包括设备租赁、安装(拆除)、验收、检测、使用、检查、保养维修、改造、报废等职责和流程。

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项目部

6.1.2设置设备管理机构或配备设备管理专(兼)职人员,形成设备安全管理网络。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文件

企业/项目部

形成设备管理网络

6.1.3特种设备安装(拆除)单位具备相应资质;安装(拆除)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资格;安装(拆除)特种设备应编制技术方案,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督,安装完成后组织验收,并报请有关单位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1.特种设备安(拆)技术方案及监理批复;

2.特种设备安装(拆除)单位相应资质资料;

3.安装(拆除)施工人员资质资料;

4.特种设备安装报当地技术监督局备案资料、安装后的验收记录;

5.特种设备安装监督旁站记录;

6.报请有关单位检验合格的记录(《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定期检验合格报告、检验合格证书);

7.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8.使用许可证与设备合影照片。

9.特种设备台账

10.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项目部

6.1.4建立设备台账并及时更新;设备管理档案资料齐全、清晰,管理规范。

1.设备台账(注明自有、租赁、特种等性质);监理进场验收有关记录

2.设备管理档案资料及相关记录。

(如合格证、说明书、设备评级或完好率等)

企业/项目部

6.2设备运行管理

(75分)

6.2.1设备检查:

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全面检查;运行过程中应按规定进行自检、巡检、旁站监督、专项检查、周期性检查,确保性能完好。

1.设备运行前检查记录;

2.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记录。

项目部

6.2.2设备性能及运行环境:

设备金属结构、运转机构、电气控制系统无缺陷,各部位润滑良好;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防护罩、盖板、梯子、护栏完备可靠;设备醒目的位置悬挂有标识牌、检验合格证及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干净整洁;基础、轨道符合要求;作业区域无障碍物,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同一区域有两台以上设备运行可能发生碰撞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1.设备性能及运行环境检查记录;(照片)

2.同一区域有两台以上设备共同运行时制定的安全措施。

项目部

6.2.3设备运行:

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运行设备,不带病运行,无违章操作,设备运行记录齐全。

设备运行记录

项目部

6.2.4设备维护保养:

根据设备性能及安全状况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维修结束后应组织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

1.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2.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3.设备维修后的验收记录。

项目部

6.2.5租赁设备和分包单位的设备:

设备租赁合同或工程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设备管理安全责任和设备技术状况要求等;租赁设备或分包单位的设备进入施工现场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租赁设备或分包单位的设备应纳入本单位设备安全管理范围,按要求进行管理。

1.设备台账;

2.设备租赁合同或工程分包合同;

3.设备进场验收记录(含监理记录资料);

4.6.1.2-6.2.4中要求的各项管理记录。

项目部

6.3设备报废管理

(15分)

6.3.1设备报废:

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规定使用年限,应当及时报废;已报废的设备及时拆除,退出施工现场。

1.设备台账;

2.设备检查、拆除、报废记录。

3.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企业/项目部

7、施工作业安全(280分)

二级评审项目

三级评审项目

提供文件及记录

提供方

备注

7.1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

(130分)

7.1.1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总体布局与分区合理,规范有序,符合国家安全文明施工、交通、消防、职业卫生、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施工道路完好通畅,消防设施齐全完好;施工、办公和生活用房严格按规范建造,无乱搭乱建;风、水、电管线、通讯设施、施工照明等布置合理规范;现场材料、设备按规定定点存放,摆放有序,并符合消防要求;及时清除施工场所废料或垃圾,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设施设备、安全文明施工、交通、消防及紧急救护标志、标识清晰、齐全;施工现场卫生、急救、保健设施满足需求;施工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环境卫生符合有关规定。

1.现场平面布置图;(监理对有关文件的批复、几图几牌资料、现场全景照片、安全标志照片、环境照片等)

2.现场检查记录。

项目部

企业应编制施工现场管理要求(第4章要求),并下发各项目部统一执行。

下同。

参考SL398-2007第3单《施工现场》

7.1.2施工技术管理

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进行全面策划,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动态管理;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高边坡、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备案规范;施工前按规定分层次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交底,并在交底书上签字确认;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时安排专人现场旁站、监督。

1.施工组织设计及监理审批记录;

2.施工方案文本和论证审查、监理审批记录;(尤其是危险性较大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报告)

3.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分级交底记录(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4.现场监督检查记录(尤其是专项施工方案的专人旁站监督记录);

5.危险源动态管理记录。

企业/项目部

企业编制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第4章要求)明确本条中相关工作要求。

水利部26号令有关条款或建质[2009]87号文有关条款熟悉

7.1.3安全防护设施管理

临边、沟、坑、孔洞、交通梯道等危险部位的栏杆、盖板等设施齐全、牢固可靠;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部位按规定设置安全网等设施;施工通道稳固、畅通;垂直交叉作业等危险作业场所设置安全隔离棚;机械、传送装置等的转动部位安装可靠的防护栏、罩等安全防护设施;临水和水上作业有可靠的救生设施;暴雨、台风、暴风雪等极端天气前后组织有关人员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或重新验收。

现场监督检查、验收记录(含极端天气前后的检查、验收记录)。

《水利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检查记录》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记录》

各部位安全措施,安全标志照片

项目部

SL398-2007第5单《安全防护设施》

7.1.4施工用电管理

按规定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并经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施工用电配电系统、配电箱、开关柜符合相关规定;自备电源与网供电源的联锁装置安全可靠;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铆工、焊工的工作平台和铁制的集装箱式办公室、休息室、工具间等均按规范装设接地或接零保护;轨道式起重机械的轨道较长时应每隔20m分段接地;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及龙门架等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应设置防雷装置,防雷设施接地电阻满足相关要求;施工照明满足作业需要及规范要求;定期对接地、接零保护和防雷装置进行检测,对施工用电设施进行检查。

1.施工用电专项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文件;

2.现场施工用电系统验收记录;

3.接地、接零、防雷定期检测记录;

4.施工用电设备定期检查记录;

5.现场监督检查记录;

6.照片(体现变压器、线路、配电室、一机一闸一漏、警示标志等的符合性)

项目部

SL398-2007第4单《施工用电、供水、供风及通信》

7.1.5施工脚手架管理

制定脚手架搭设(拆除)、使用管理制度;大型脚手架、承重脚手架、特殊形式脚手架应经专门设计、方案论证,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脚手架、脚手板的选材应符合规范要求;脚手架搭设(拆除)应按审批的方案进行交底;

按审批的方案和规程规范搭设(拆除)脚手架,脚手架经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在用的脚手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在暴雨、台风、暴风雪等极端天气前后组织有关人员对脚手架进行检查或重新验收。

1.脚手架搭设(拆除)、使用管理制度;

2.大型脚手架、承重脚手架、特殊形式脚手架设计文件;

3.脚手架搭设(拆除)设计、方案审批记录;

4.脚手架搭设(拆除)方案行交底记录;

5.《现场钢管、扣件、脚手板进场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